File: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黃朝琴先生像.jpg:修订历史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差异选择:选中要对比的版本的单选按钮,按Enter键或下方的按钮。
说明:(当前)=与最后版本之间的差异,(之前)=与上一版本之间的差异,=小编辑。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2023年11月8日 (星期三)

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 当前之前 10:262023年3月31日 (五) 10:26SchlurcherBot 留言 贡献 5,740字节 +4,340 已更改实体:​ automatically adding structured data based on file information: date meta copyright license 撤销 标签Bot adding SDC
  • 当前之前 07:262023年3月31日 (五) 07:26Ernestzhao 留言 贡献 1,400字节 +1,400 {{Information |Description = {{zh|黃朝琴(1897年10月25日-1972年7月5日),字蘭亭,筆名超今、念臺,臺南縣鹽水港(今臺南市鹽水區)人。1920年進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就讀,積極在《臺灣民報》上發表文章,鼓吹白話文與漢字改革,還參加早稻田大學台籍學生組成的瀛士會,1921年申請恢復中華民國國籍,1923年赴美國伊利諾大學政治學攻讀碩士,1930年脫離日本籍。曾任外交部秘書、亞洲司第一科長、駐舊金山、仰光、加爾各達總領事、第一任臺北市長。 他從1946年起陸續擔任臺灣省參議會、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與第1屆、第2屆臺灣省議會議長,前後共計5屆,直至1963年告別議壇,前後主持議會議政長達17年之久。1973年1月28日省議會為感念他對省議會議事制度的建立,及霧峰園區規畫建設貢獻卓著,省議會特於議事大樓前右側草坪上豎立塑像,塑像由知名雕塑家蒲添生所作,並由時任副總統嚴家淦題字,議長謝東閔撰文紀念,以資後人緬懷。}} |Source = 在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拍攝<br/> '''先前釋出''':https://daap.ly.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