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After the Capture of the Taku Forts 1860.jpg

出自Wikimedia Commons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原始檔案(3,300 × 2,882 像素,檔案大小:7.25 MB,MIME 類型:image/jpeg

說明

說明

添加單行說明來描述出檔案所代表的內容
描述
English:

The capture of the Taku forts by Anglo-French troops, led by Lord Elgin and Baron Gros, was the decisive battle in a war that was but one episode in the long struggle by the Western nations to open China to trade. The Anglo-French soldiers stormed the forts on August 21, 1860, after an explosion destroyed the powder magazine of the Great North Fort; the Chinese defenders fought to the last man.

Beato's photographs, made inside the fort, show the carnage with a brutal directness. Less than two months later he would take probably the only photographs ever made of the interior of the summer palace north of Peking, before it was destroyed by fire, by order of Lord Elgin.
中文(繁體):

英法聯軍奪佔大沽砲台,由英法公使額爾金、葛羅引領下,是戰事中西方國家跟中國長期鬥爭,以此打開中國通商大門關鍵決勝的一戰。英法士兵在1860年8月21日攻進砲台,在一場爆炸之後炸毀了北砲台的火藥庫,中國守兵戰到最後一人。

比特的照片從砲台內拍攝,展示了直接殘酷的屠殺。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將可能拍到有史以來北京圓明園的唯一遺照,就是在它毀於被額爾金下令燒毀的一場大火之前。
日期
來源 https://www.metmuseum.org/Collections/search-the-collections/190036361
作者
費利斯·比托  (1832–1909)  wikidata:Q318352
 
費利斯·比托
別名
Felix Beato
描述 義大利攝影師、​新聞工作者、​war photographer、​攝影記者以及architectural photographer
出生/逝世日期 1832年 (or perhaps as late as 1834) 1909年一月29日 (or perhaps as early as 1907)
出生/逝世地點 威尼斯, 奧匈帝國 佛羅倫斯, 意大利
作品年代 19th century
創作地點
橫濱市 (1863年–1877年); 伊斯坦堡; 緬甸 在維基數據編輯
權威檔案
creator QS:P170,Q318352
授權許可
(重用此檔案)
Public domain

本作品在其來源國以及其他版權期限是作者逝世後100年或以下的國家與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你必須增加美國公有領域標籤顯示為何這個作品在美國屬於公有領域。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用戶備⁠註
目前2012年1月15日 (日) 11:11於 2012年1月15日 (日) 11:11 版本的縮圖3,300 × 2,882(7.25 MB)俠刀行對話 | 貢獻{{Information |Description ={{en|1=<br /> The capture of the Taku forts by Anglo-French troops, led by Lord Elgin and Baron Gros, was the decisive battle in a war that was but one episode in the long struggle by the Western nations to open China to tra

沒有使用此檔案的頁面。

全域檔案使用狀況

以下其他 wiki 使用了這個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