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Peking University.svg

来自Wikimedia Commons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原始文件(SVG文件,尺寸为800 × 800像素,文件大小:10 KB)

说明

说明

添加一行文字以描述该文件所表现的内容

摘要

[编辑]
描述 The Peking University seal, as designed by Lu Xun / 鲁迅 in 1917.
日期 (date created)
来源 http://www.pku.edu.cn/
作者
鲁迅  (1881–1936)  wikidata:Q23114 s:zh:Author:魯迅 q:zh:鲁迅
 
鲁迅
其他姓名

出生名:周樟寿 法定名字:周树人 :豫山、豫亭

藝名:鲁迅
描述 中国作家、​革命家、​散文家、​编辑、​翻译家和评论家
曾改名:周豫才。其他笔名参见鲁迅
出生/逝世日期 1881年9月25日 在维基数据编辑 1936年10月19日 在维基数据编辑
出生/逝世地点 绍兴 上海市
工作时期 从1918年到1936年
date QS:P,+1950-00-00T00:00:00Z/7,P580,+1918-00-00T00:00:00Z/9,P582,+1936-00-00T00:00:00Z/9
工作地点
规范控制
creator QS:P170,Q23114
其他版本
 
W3C-validity not checked.

许可协议

[编辑]
Public domain
本图像目前因在中国著作权保护条款过期而处于公有领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管辖区为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澳门)的著作权法,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职务作品及所有视听作品,首次发表50年后或自创作之日起50年未发表,进入公有领域;著作权保护期于2021年6月1日前届满的自然人摄影作品,属于公有领域;其他自然人作品,则在作者死亡后50年后进入公有领域。

根据中华民国(目前司法管辖区为地区)的著作权法,所有摄影作品,以及所有著作权持有者为法人的作品,在首次发表50年后,或者从创作之日起50年未发表,即进入公有领域。其他适用作品则在作者死亡后50年进入公有领域。

重要提醒:来自美国以外国家的作品必须在其母国和美国不受版权保护或有自由授权,才可以上传至维基共享资源。来自中国,并在美国基于特定条件(例如在不遵守美国版权程序的情况下发表)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如果在其来源国的URAA生效日期受版权保护的话(根据美国版权署记载,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为1996年1月1日,对于中华民国(台湾)则为2002年1月1日),那么其美国版权可能根据乌拉圭回合协议法案(URAA)而获回溯
致上传者:请提供该图像的首次发表时间及其作者或著作权持有者姓名。

你必须增加美国公有领域标签显示为何这个作品在美国属于公有领域。 请注意这个作品在不适用较短期限法则的国家可能并不属于公有领域,并有超过作者逝世后50年的著作权期限。其中,墨西哥为100年,牙买加为95年,哥伦比亚为80年,危地马拉与萨摩亚为75年,瑞士和美国为70年,委内瑞拉为60年。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Public domain
这个作品在美利坚合众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它首次发布早于1929年1月1日,或于该日期之前在美国著作权局登记。

公有领域作品必须在美国以及来源国没有版权问题,才能上传至维基共享资源。如果此作品不是美国作品,这个文件必须要有一个额外的版权标记显示此文件在来源国的版权状态。
注意:此标签不应用于录音作品。PD-1923美国公有领域//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eking_University.svg
Insignia 这幅图像所显示的是旗帜盾徽印章或其他正式的徽章。在某些国家或地区使用此符号可能会受到限制,但是这些限制与版权问题无关。
Trademarked 本作品含有受商标法保护的内容。任意使用以致于侵害到商标拥有者的权益将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请用户使用前自行查明相关法律规定并承担一切风险与责任。详情请参见免责声明
此标签不表示文件的著作权状态。任何文件在附有此标签的同時还需要一个有效的著作权标签请参阅许可协议说明页面以了解更多信息。

文件历史

点击某个日期/时间查看对应时刻的文件。

最新 | 最旧) 查看(较新10条 | )(10 | 20 | 50 | 100 | 250 | 500
日期/时间缩⁠略⁠图大小用户备注
当前2011年9月29日 (四) 09:452011年9月29日 (四) 09:45版本的缩略图800 × 800(10 KB)Bencmq留言 | 贡献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19:37, 3 August 2011 this is the file designed by Lu Xun, the other version is a new design. If upload is necessary and there is no copyright issue, create under a different file name. Do not [[COM:|OVERWRITE|overwrite]].
2011年8月4日 (四) 01:342011年8月4日 (四) 01:34版本的缩略图371 × 371(514 KB)Tone.itdown1901留言 | 贡献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11:00, 3 August 2011 this is the official and most up to date seal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ogo is to help the reader identify the organization, assure the readers that they have reached the right article co
2011年8月3日 (三) 19:372011年8月3日 (三) 19:37版本的缩略图800 × 800(10 KB)HéctorTabaré留言 | 贡献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10:59, 3 August 2011. The other version is of much higher resolution than the new image. Further it is also a fair use image, as the image is in public domain
2011年8月3日 (三) 11:002011年8月3日 (三) 11:00版本的缩略图371 × 371(514 KB)Tone.itdown1901留言 | 贡献most up to date
2011年8月3日 (三) 10:592011年8月3日 (三) 10:59版本的缩略图800 × 800(10 KB)Tone.itdown1901留言 | 贡献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10:58, 3 August 2011
2011年8月3日 (三) 10:582011年8月3日 (三) 10:58版本的缩略图371 × 371(510 KB)Tone.itdown1901留言 | 贡献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05:51, 7 September 2009
2011年8月3日 (三) 10:582011年8月3日 (三) 10:58版本的缩略图800 × 800(10 KB)Tone.itdown1901留言 | 贡献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04:26, 8 December 2010
2011年8月3日 (三) 10:552011年8月3日 (三) 10:55版本的缩略图371 × 371(510 KB)Tone.itdown1901留言 | 贡献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05:51, 7 September 2009
2010年12月8日 (三) 04:262010年12月8日 (三) 04:26版本的缩略图800 × 800(10 KB)Tomchen1989留言 | 贡献improved and minified
2009年9月8日 (二) 03:222009年9月8日 (二) 03:22版本的缩略图800 × 799(52 KB)HéctorTabaré留言 | 贡献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02:07, 5 April 2009 Undid non-"fair use" image; the copyright on this image you uploaded did not expire, thus the image is not in public domain.
最新 | 最旧) 查看(较新10条 | )(10 | 20 | 50 | 100 | 250 | 500

全域文件用途

以下其他wiki使用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