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0208-10119 楞嚴經淺說.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4,981 × 7,231 pixels, file size: 46.25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35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楞嚴經淺說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陳法培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楞嚴經淺說
Publisher
中央刻經院
Description

楞嚴經註疏,每段經文旁附以淺說

目錄
首楞嚴會
演究竟法
七處征心
一 執心身內
二 執心身外
三 潛伏根里
四 內外兩在
五 隨合隨有
六 心在中間
七 一切無著
乞奢摩路
二種根本
一 生死根本
二 菩提涅盤
辨晰心目
十番顯見
一 顯見是心
二 顯見不動
三 顯見不滅
四 顯見不失
五 顯見無還
六 顯見不雜
七 顯見無礙
八 顯見不分
九 顯見超情
十 顯見離見
二種妄見
一 別業妄見
二 同分妄見
二事合明
一 別業合明
二 同分合明
二種破解
一 破斥和合
二 破非和合
陰入處界
五陰
一 色陰
二 受陰
三 想陰
四 行陰
五 識陰
六入
一 眼入
二 耳入
三 鼻入
四 舌入
五 身入
六 意入
十二處
一 眼色處
二 耳聲處
三 鼻香處
四 舌味處
五 身觸處
六 意法處
十八界
一 眼色識界
二 耳聲識界
三 鼻香識界
四 舌味識界
五 身觸識界
六 意法識界
七大
一 地大
二 火大
三 水大
四 風大
五 空大
六 見大
七 識大
開悟妙心
偈贊發願
歷舉疑端
宣說勝義
三種相續
一 世界相續
二 眾生相續
三 業果相續
相續通結
除疑解惑
性相參觀
傾奪藏心
妙合藏心
藏心俱非
藏心俱即
即非圓融
開釋妄因
開釋迷悶
求最上乘
二決定義
壹 修因同果
五重渾濁
一 劫濁
二 見濁
三 煩惱濁
四 眾生濁
五 命濁
澄濁復湛
貳 解結從根
六賊劫寶
眾生世界
六根功德
一 眼根缺
二 耳根具
三 鼻根缺
四 舌根具
五 身根缺
六 意根具
悟圓通根
修斷虛習
六受用根
一 因色成見
二 因聲成聞
三 因香成齅
四 因味成嘗
五 因觸成覺
六 因法成知
脫粘塵妄
六根互用
根塵並銷
誤疑斷滅
擊鐘驗常
引夢驗常
結解同因
世尊說偈
綰巾六結
六解一亡
解結次第
圓通方便
六塵圓通
一 塵那聲塵
二 優婆色塵
三 香嚴香塵
四 藥王味塵
五 跋陀觸塵
六 迦葉法塵
五根圓通
一 那律眼根
二 周利鼻根
三 僑梵舌根
四 畢陵身根
五 空生意根
六識圓通
一 身子眼識
二 普賢耳識
三 孫陀鼻識
四 滿慈舌識
五 波離身識
六 目連意識
七大圓通
一 烏芻火大
二 持地地大
三 月光水大
四 琉璃風大
五 空藏空大
六 彌勒識大
七 勢至根大
觀音耳根
三十二應
應現聖乘
一 菩薩
二 獨覺
三 緣覺
四 聲聞
應現天身
一 梵王身
二 帝釋身
三 自在天身
四 大自在天
五 天將軍
六 四天王
七 天王太子
應現國民
一 人王
二 長者
三 居士
四 宰官
五 術士
六 比丘
七 比丘尼
八 優婆塞
九 優婆夷
十 內政女人
十一 童男
十二 童女
應現天龍等
一 天眾
二 龍眾
三 藥叉
四 乾闥婆
五 阿修羅
六 緊那羅
七 摩呼羅伽
八 常人眾
九 非人眾
妙應通結
十四無畏
一 苦惱
二 火燒
三 水溺
四 鬼害
五 刀兵
六 鬼見
七 枷鎖
八 賊盜
九 貪淫
十 瞋恚
十一 痴暗
十二 求男
十三 求女
十四 持名
無畏通結
四不思議
一 妙容說咒
二 妙形說咒
三 博施懇求
四 供佛利生
耳根通結
法音自演
選擇圓通
文殊偈頌
發心度生
三無漏學
四種律儀
一 斷淫
二 斷殺
三 斷盜
四 斷妄
持戒發願
建立道場
一 香土塗地
二 壇式莊嚴
三 供獻時享
四 懸像軌則
五 鏡光相對
六 三七持咒
七 鏡中佛現
八 百日證果
重請說咒
五會真言
諸佛用咒
一 成正遍知
二 降魔制外
三 坐應微塵
四 轉大法輪
五 記他自記
六 解脫苦難
七 為法王子
八 攝受親因
九 成無上覺
十 護法護戒
眾生奉咒
一 書帶保安
二 出世避毒
三 助發神明
四 同佛生處
五 成就功行
六 滅除罪業
七 所求隨願
八 消災免難
九 鎮諸惡星
十 保護初學
會眾密護
一 金剛力士
二 雨天統尊
三 八部統尊
四 照臨主宰
五 地只天神
六 金剛藏王
懸示修路
二顛倒因
一 眾生顯倒
二 世界顛倒
十二類生
一 卵生
二 胎生
三 濕生
四 化生
五 有色
六 無色
七 有想
八 無想
九 非有色
十 非無色
十一 非有想
十二 非無想
總十二類
三種漸次
一 除其助因
二 刳其正性
三 違其現業
乾慧
十信
一 信心
二 念心
三 精進心
四 慧心
五 定心
六 不退心
七 護法心
八 回向心
九 戒心
十 願心
十住
一 發心住
二 治地住
三 修行住
四 生貴住
五 具足住
六 正心住
七 不退住
八 童真住
九 法王子住
十 灌頂住
十行
一 歡喜行
二 饒益行
三 無瞋恨行
四 無盡行
五 離痴亂行
六 善現行
七 無著行
八 尊重行
九 善法行
十 真實行
十回向
一 離相回向
二 不壞回向
三 等佛回向
四 至處回向
五 無盡回向
六 平等回向
七 等觀回向
八 真如回向
九 解脫回向
十 無量回向
四加行
一 暖地
二 頂地
三 忍地
四 世第一地
十地
一 歡喜地
二 離垢地
三 發光地
四 焰慧地
五 難勝地
六 現前地
七 遠行地
八 不動地
九 善慧地
十 法雲地
等覺
妙覺
修證總結
說經名義
精研七趣
內分外分
內分本因
外分本因
臨終現相
升墜根由
一獄趣
造十習因
一 淫習
二 貪習
三 慢習
四 瞋習
五 詐習
六 誑習
七 怨習
八 見習
九 枉習
十 訟習
受六交報
一 見報
二 聞報
三 嗅報
四 味報
五 觸報
六 思報
地獄總結
二鬼趣
一 怪鬼
二 魃鬼
三 魅鬼
四 蠱毒鬼
五 癘鬼
六 餓鬼
七 魘鬼
八 魍魎鬼
九 役使鬼
十 傳送鬼
鬼形總結
三畜趣
一 梟類
二 咎徵
三 狐類
四 毒類
五 蛔類
六 食類
七 報類
八 應類
九 休徵
十 循類
畜類總結
四人趣
一 頑類
二 異類
三 庸類
四 狠類
五 微類
六 柔類
七 勞類
八 文類
九 明類
十 達類
人類總結
五仙趣
一 地行仙
二 飛行仙
三 遊行仙
四 空行仙
五 天行仙
六 通行仙
七 道行仙
八 照行仙
九 精行仙
十 絕行仙
仙道總結
六天趣
一欲界六天
一 四王天
二 切利天
三 焰摩天
四 兜率天
五 樂化天
六 他化天
六欲通結
二色界天
初禪三天
一 梵眾天
二 梵輔天
三 大梵天
初禪通結
二禪三天
一 少光天
二 無量光天
三 光音天
二禪通結
三禪三天
一 少淨天
二 無量淨天
三 遍淨天
三禪通結
四禪四天
一 福生天
二 福愛天
三 廣果天
四 無想天
四禪通結
五不還天
一 無煩天
二 無熱天
三 善見天
四 善現天
五 色究竟天
不見天人
色界通結
三無界色天
大阿羅漢
一 空無邊處
二 識無邊處
三 無所有處
四 非非想處
鈍阿羅漢
諸天總結
四空通結
七阿修羅
一 卵生
二 胎生
三 化生
四 濕生
七趣總結
五陰魔障
一 色陰
一 精明外溢
二 精明內流
三 精魄離合
四 心魂悟染
五 抑按逾分
六 密見洞幽
七 四大入純
八 凝想化成
九 逼迫飛出
十 含受魑魅
色陰通結
二 受陰
一 啼泣悲魔
二 夸逞狂魔
三 懸念憶魔
四 易知足魔
五 常憂愁魔
六 好喜樂魔
七 大我慢魔
八 好輕清魔
九 謗戒空魔
十 行淫慾魔
受陰通結
三 想陰
一 怪鬼成魔
二 魃鬼成魔
三 魅鬼成魔
四 蠱毒鬼魔
五 癘鬼成魔
六 大力鬼魔
七 鬼神成魔
八 精魅成魔
九 氣靈成魔
十 住世天魔
想陰通結
四 行陰
一 本末無因
二 計度遍常
三 起顛倒見
四 妄立有邊
五 矯亂虛無
六 執色有相
七 執空無相
八 有無俱非
九 妄計斷滅
十 迷現涅盤
行陰通結
五 識陰
一 成所歸果
二 成能事果
三 成妄計果
四 成虛謬果
五 求妄冀果
六 成空亡果
七 趣長勞果
八 立熾塵果
九 成趣寂果
十 成湛明果
識陰通結
魔銷總結
五陰起滅
五陰妄想
一 色陰妄想
二 受陰妄想
三 想陰妄想
四 行陰妄想
五 識陰妄想
五陰邊際
開示未學
行菩提道
會眾禮謝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2[1933]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佛經-密宗 密宗-佛經
中圖分類
InfoField
B942.3
拼音題名
InfoField
leng yan jing qian shuo
載體形態
InfoField
404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9:37,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9:37, 10 June 20234,981 × 7,231, 435 pages (46.25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楞嚴經淺說 (1/1) by 陳法培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0208,10119; 民國圖書.1; 楞嚴經淺說)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