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0496-9897 新教育的實踐.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25.11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3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新教育的實踐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丁十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新教育的實踐
Publisher
新教育雜誌社
Description

分傳統教育與進步教育、社會本位教育的簡論、社會本位教育的主張、社會本位教育的三種方法、從社會本位教育到教育本位的社會等10章

目錄
蔡序
袁序
自序
第一章 新教育的實踐
第一節 「新」從那裡來
(一) 何謂「新」?
(二) 新從人民中來
(三) 新從創造中來
第二節 什麼是新教育
(一) 是共生的教育
(二) 是自由的教育
(三) 是平等的教育
第三節 新教育的提綱
(一) 新教育就是民主教育
(二) 民主在教育方面的運用
(三) 新教育的提要
一 從文化偏枯到教育為公
二 從學校到社會
三 從束縛到解放
四 從書本到生活
五 從資格到能力
六 從教到做
七 從一軌到多軌
八 從被動到自動
九 從輕視小孩到信仰小孩
十 從小眾到大眾
第四節 新教育的六大創造
(一) 創造健康的堡壘
(二) 創造勞動的園地
(三) 創造藝術的環境
(四) 創造學問的氣候
(五) 創造真善美合一的道德
(六) 創造民主大家庭的作風
第二章 傳統教育與進步教育
第一節 創造——新——進步
第二節 五種傳統力
第三節 傳統教育與進步教育的比較
第四節 傳統教育的基本觀念
第五節 進步教育的基本觀念
第六節 教育生命化
第三章 社會本位教育的簡論
第一節 教育的兩個解釋
(一) 廣義的教育——社會的自然教育
(二) 狹義的教育——特設的學校教育
第二節 教育與社會的分離
(一) 原始時代的教育
(二) 教育與社會為什麼分離
第三節 社會本位教育的必須
第四節 社會本位教育的一般看法
(一) 教育理想
(二) 教育歷程
(三) 教育對象
(四) 教育期間
(五) 教育範圍
(六) 教育內容
(七) 教育方法
(八) 教育材料
(九) 教育工具
(十) 教育機構
(十一) 教育組織
(十二) 教育人員
(十三) 教育行政
第四章 社會本位教育的主張
第一節 社會即學校
(一) 處處是學校·事事是教育
(二) 「社會即學校」是什麼?
第二節 活動即教育
(一) 活動中展開教育
(二) 活動中展開研究
(三) 活動中展開創造
(四) 活動中展開知識
第三節 組織即力量
(一) 由組織到力量
(二) 由力量到組織
(三) 即組織即力量
第四節 教育即建設
(一) 教育與建設是一體之兩面
(二) 即教育即建設
(三) 教育與建設合一
(四) 建設力的培養
第五章 社會本位教育的一大精神
第一節 社會本位與教育
第二節 社會性與個性
第三節 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
第四節 社會效率——「經驗」的社會化
第五節 社會本位教育的精神——一切集體化
第六章 社會本位教育的兩個階段
第一節 社會本位教育的兩個階段
第二節 基礎教育階段
第三節 建設教育階段
第四節 通過教育完成建設
第七章 社會本位教育的三種方法
第一節 集體教育的三大集體
(一) 集體自覺
(二) 集體自動
(三) 集體自治
第二節 集體生活十律
(一) 民主、民主、民主
(二) 批評、批評、批評
(三) 紀律、紀律、紀律
(四) 檢討、檢討、檢討
(五) 了解、了解、了解
(六) 說服、說服、說服
(七) 幹部、幹部、幹部
(八) 競賽、競賽、競賽
(九) 改造、改造、改造
(十) 忍耐、忍耐、忍耐
第三節 集體教育的大隊組織法
(一) 組織是群治的靈魂
(二) 大隊組織的三種集體作用
(三) 大隊組織的辦法
(四) 工作分配
(五) 自治的生活
(六) 自動的研究
(七) 自覺的活動
(八) 組織的貢獻
第四節 集體教育的導生傳習法
(一) 導生制的誕生
(二) 導生制的含義
(三) 導生制的原則
(四) 導生制的運用
(五) 導生制的現階段
(六) 導生制的來日
第五節 集體教育的綜合活動法
(一) 綜合活動的本義
(二) 綜合活動的雙重作用
(三) 實踐重於一切
(四) 綜合活動的進行要則
(五) 綜合活動的程序
(六) 綜合活動的實施
(七) 綜合活動的副產物
(八) 綜合活動的特點
第八章 社會本位教育的四面建設
第一節 問題在那裡建設就在那裡
第二節 四面建設的四面連串
第三節 四面建設的要綱
(一) 經濟建設要綱
(二) 文化建設要綱
(三) 政治建設要綱
(四) 衛生建設要綱
第四節 四大教育與四面建設
(一) 生產教育與經濟建設
一 經濟建設的重大性
(1) 從生活需要上看
(2) 從蘇聯革命上看
(3) 從經濟生活上看
二 經濟建設的生產化
1 生產化的教育基礎
2 生產化的集體基礎
3 生產化的民生基礎
三 生產中心的經濟建設
(1) 由教育到建設之路
(2) 三個原則
(3) 「精神資本」的援力
(4) 生產教育的路線方針
(5) 路線方針何在?
四 一個做法的設計——兒童的農業教育
(1) 我國農業上的恐怖
(2) 農業教育所占的空間
(3) 農業人才幼苗的作育
(4) 農業推廣
二 科學教育與文化建設
一 文化建設的重大性
(1) 從勞苦大眾上看
(2) 從民族前途上看
(3) 從文化生活上看
二 文化建設的科學觀點
(1) 不科學的教育
(2) 非科學的社會
(3) 反科學的傳統
(4) 我們急需科學
(5) 面對着科學時代
三 科學化的兩個方面
(1) 科學化與社會風氣
(2) 科學化與和平建設
四 一個做法的設計——兒童的科學教育
(1) 三個目標
(2) 五個方針
(3) 做的設施
三 民主教育與政治建設
一 政治建設的重大性
(1) 從時代潮流上看
(2) 從社會改造上看
(3) 從政治生活上看
二 政治建設的難處
三 政治建設的新方向
(1) 往集體組織里去
(2) 往多數自動里去
(3) 往民主理想里去
四 政治民主化的三個條件
(1) 以法來治理人民
(2) 以人民的意思為意思
(3) 人民的領導者是人民的代表者
五 政治建設的兩個起點
(1) 民權初步
(2) 地方自治
六 民主潮流的民主教育
(1) 兩種教育思想
(2) 教育的趨勢趨向民主
(3) 民主教育所結的「文化果實」
(4) 民主教育的動力是民主
七 一個做法的設計——兒童的民主教育
(1) 新主人新世界
(2) 兒童們是學習民主的小主人
(3) 兒童民主教育的培養
(4) 民主教育所給的兩大自由
(四) 健康教育與衛生建設
衛生建設的重大性
(1) 從民族健康上看
(2) 從道德立場上看
(3) 從社會生活上看
二 民族健康的兩個啟示
(1) 數字中的啟示
(2) 戰爭中的啟示
三 農民健康與鄉村衛生
(1) 農民健康與國防關係
(2) 鄉村衛生的概況
四 衛生建設的事項
(1) 應該注意的三個方面
(2) 共公衛生事項
五 健康教育
(1) 健康與教育
(2) 健康教育的目標
(3) 健康教育的事業
六 一個做法的設計——兒童的健康教育
(1) 兒童健康教育的必要
(2) 頭的教育
(3) 兒童不健康的概說
(4) 健康教育的實施
第九章 從社會本位的教育到教育本位的社會
第一節 教育的泉源
(一) 活,是教育的永遠目的
(二) 教育的自然泉源
(三) 教育的社會泉源
第二節 學習着力點是教育生根處
(一) 實踐即教育
(二) 在真自然里學習真自然
(三) 在真社會裡學習真社會
第三節 進步的社會
(一) 舊社會的病態
一 探幼稚病
二 探老衰病
(二) 進步的社會是現代化的社會
一 中國社會無出路嗎?
二 進步社會的核心
三 敲開現代化的門
(三) 教育本位的社會與個體向上
一 教育本位的社會是理性的
二 民主社會的個體力量
三 教育本位的自我尊重
四 工業化社會的個體發榮
(四) 教育本位的社會啟導力
一 是經驗就是實驗
二 社會的啟導力
第三節 創造的教育
(一) 創造教育的時代性
(二) 創造教育的創造性
(三) 創造教育的初步實踐
一 創造教育的實踐論
二 創造教育的工具論
三 創造教育的學習論
第五節 社會本位教育與鄉村建設
(一) 時代的立場
一 人民本位的——着眼在人民全體
二 社會本位的——着眼在社會集體
(二) 兩個重心
一 社會本位的教育重心——農民
二 教育本位的社會重心——鄉村
(三) 最需要的是什麼?
一 從教育入手
二 從建設作起
(四) 轉移風氣從理性出發——心底改造
一 人生之理的理
二 在尊重理性上學做人
三 理性是文化底根
四 社會靠理性持展
五 激發精神喚起自動
六 愛一個民族的成長
七 心底改造——社會友誼化
(五) 全盤的重新改造
一 民主化的政治改造
二 科學化的文化改造
三 工業化的經濟改造
第十章 教育底明天
第一節 新世紀的拓辟
(一) 人民的世紀
一 一切為人民·人民為一切
二 今後的世紀必然是人民的
三 人民的勝利
(二) 創造的世紀
一 一切為創造·創造為一切
(1) 發揮自身的創造力
(2) 迎頭趕上科學時代
(3) 開出廣大的富源
二 今後的世紀必然是創造的
(1) 歷史是教人類向創造的方向走
(2) 創造世紀的科學基礎
三 創造的勝利
(1) 是「創造之本」
(2) 人力勝天力
(3) 人的勝利便是創造的勝利
第二節 教育的三路追求
(一) 追求出頭處的自由
一 西洋教育的自由觀
二 自由之軌
三 出頭處要自由
四 自由的基本觀念
五 社會本位自由論
(二) 追求立腳點的平等
一 教育上的平等觀
二 立腳點要平等
三 平等的根本觀念
(三) 追求相互間的博愛
一 博愛就是仁
二 仁的本義
三 仁的理想
四 相互間要博愛
第三節 教育上最後的一個型——共產主義教育型
(一) 教育設施與政治體制相互配合
(二) 教育過程與生產勞動相互聯結
(三) 教育策略與勞工專政相互協進
書末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49
publication_date QS:P577,+1949-00-00T00:00:00Z/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511
拼音題名
InfoField
xin jiao yu de shi jian
載體形態
InfoField
404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0:23,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0:23, 10 June 20231,239 × 1,754, 433 pages (25.11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新教育的實踐 (1/1) by 丁十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0496,9897; 民國圖書.1; 新教育的實踐)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