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1604-10926 社會學原理.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5,260 × 7,364 pixels, file size: 56.22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740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社會學原理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孫本文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社會學原理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Description

包括緒論,社會要素與社會生活的關係,社會進程,社會組織與社會控制,社會變遷的性質及史跡5編28章。書後附社會學重要參考書籍提要和社會學名詞漢譯表

目錄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 社會學上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社會生活
第二節 社會行為
第三節 社會
廣義的社會
狹義的社會
第四節 社會的特徵
第五節 社會學
社會學的語源
社會學的定義
第二章 社會學的性質
第一節 科學的性質
第二節 社會學的科學性質
第三章 社會學的範圍及其與社會科學的關係
第一節 科學的分類
孔德的分類
斯賓塞的分類
湯末生的分類
克魯伯的分類
折衷的分類
第二節 社會科學的分類
白克馬的分類
愛爾華的分類
勞史的分類
派克的分類
彭恩史的分類
海逸史的分類
烏格朋的分類
季惠生的分類
社會科學詞典的分類
崔賓的分類
薛格孟的分類
彭安士的分類
總結
第三節 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差異
第四節 社會學在社會科學中的地位
第四章 社會學研究的單位及材料
第一節 社會學研究的單位
以個人為單位
以團體為單位
以制度為單位
以社會一致為單位
以具體社會為單位
第二節 社會學的研究材料
人的材料
物的材料
歷史材料
第三節 材料的來源
日常生活
社會狀況
特殊問題
歷史事跡
社會意見
第五章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 科學研究法
推論法
歸納法
演繹法
第二節 科學研究的步驟
搜羅事實
分析事實
綜合論斷
第三節 社會研究法
觀察法
調查法
統計法
歷史法
實驗法
第六章 社會學的目標
第一節 一般科學的目標
第二節 社會學初成立時的用意
第三節 現代社會學的目標
社會學的純理目標
社會學的實用目標
第七章 社會學的分部及內容
第一節 社會學的分部
馮維史的區分
沙羅堅的區分
雷士的區分
美國社會學社的區分
麥可勃的區分
本書的建議
第二節 社會學的內容
孔德的意見
華特的意見
季亭史的意見
愛爾華的意見
勞史的意見
馮維史的意見
歐鵬克的意見
本書內容
第二編 社會要素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第八章 人類生活及其與環境的關係
第一節 人類的環境
白乃德的兩種分類
本書的分類
第二節 人類對於環境的調適
生活需要與環境
對於物質環境與生物環境的調適
對於社會環境與文化環境的調適
第三節 環境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
物質環境與生物環境的影響
社會環境的影響
文化環境的影響
第九章 地境要素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第一節 社會成立的地理基礎
第二節 氣候與社會生活
氣候對於社會各方面的關係
氣候與文明的關係
第三節 地形與社會生活
山嶽對於人生的影響
平原對於人生的影響
沙漠對於人生的影響
河流對於人生的影響
海洋對於人生的影響
第四節 地位與社會生活
地位關係
地位與文明發源
地位與都市發達
地位對於都市生活的化分與發展
地位關係與歷史人物
地位關係與人口分布
第五節 地理環境影響的限度
僅加消極的限制
文化愈進步影響愈小
地理影響僅系局部的
地理環境非現社會最重要的問題
第六節 地理環境的變態與社會問題
第十章 生物要素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第一節 社會成立的生物基礎
人類的基本需要
人類生理構造的特點
第二節 生物的繁殖力與人口增加的趨勢
生物的繁殖力
人類的繁殖力
人口增加的趨勢
第三節 人口數量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人口壓迫與食料競爭
馬爾薩斯原理
侵略與戰爭
人口與食料的調劑及其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人口三狀態
文化程度
土地出產飽和度
生活程度
移民因果
人口與工業製造
人口的限制
第四節 人口品質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人口組合與社會現象
人口組合與人口金字塔的研究
人口品質與遺傳
優生學的目標,範圍,及其錯誤
第十一章 心理要素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第一節 社會成立的心理基礎
第二節 人性與人格及其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何謂人性
何謂人格
人格的養成
人格的類別
人格與社會的關係
第三節 人類態度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態度的性質
態度的起源
態度與人格
態度的表現
態度的類別
態度的養成與轉變
態度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第十二章 文化要素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第一節 社會成立的文化基礎
第二節 文化的性質
何謂文化
文化是人類的特產
第三節 文化內容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文化分類
文化內容的單位
文化叢
第四節 文化模式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文化模式的性質
文化模式的起源
個別的與普遍的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與社會行為
第五節 文化區域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文化特質的地理分布
文化區域與社會行為
第六節 文化對於社會生活的影響
文化對於個人的影響
文化對於社會的影響
社會改造與文化
第三編 社會過程
第十三章 接觸與互動
第一節 社會接觸
第二節 社會互動
互動在心理上的區分
互動的方式
第十四章 暗示與模仿
第一節 暗示
暗示的意義
暗示性
暗示的類別
第二節 模仿
模仿的意義
模仿的類別
模仿論的起源
達爾德的模仿定律
第三節 暗示與模仿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環境影響
教育
文化傳遞
社會變遷
第十五章 競爭與衝突
第一節 競爭
競爭的意義
競爭的種類
競爭的方法
第二節 衝突
衝突的意義
衝突的方式
第三節 競爭與衝突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第十六章 順應與同化
第一節 順應
順應與適應
順應與競爭
順應與衝突
統制與服從的相互關係
順應的方式
順應的對象
第二節 同化
同化與雜婚
同化與文化傳播
同化與個人行為
同化與德化
第三節 順應與同化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第十七章 合作
第一節 合作的性質
合作的意義
合作的基礎
合作的起源
合作的類別
第二節 合作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第四編 社會組織與社會控制
第十八章 社會組織的形成
第一節 行為規則與社會標準
行為規則的意義及功用
行為規則的起源
第二節 社會制度
制度的定義
制度的分類
第三節 禮與行為規則
何謂禮
何謂五禮
禮與行為規則之異同
第四節 社會與社會組織
社會組織的意義
社會與社會組織的異點
社會的分類
第五節 社會組織的形式及性質
各種社會結合的性質
社會結合對於個人的影響
組織正式團體的理由
第六節 近代社會組織的趨勢
社會組織漸趨擴大的形勢
社會擴大的經濟原因
無正式組織的社會
有正式組織的社會
總結
第十九章 社會組織舉例
第一節 家庭
家庭的意義
家族
宗族與宗法
家庭與婚姻
家庭的功用
婚姻制度
各種家庭
婚姻與家庭的起源
現代家庭組織的趨勢
第二節 農村社會
農村社會的意義
農村社會的特點
農村社會的起源及發展
農村社會今後的趨勢
第三節 都市社會
都市的意義
都市社會的特點及其與農村的比較
近代都市化的趨向
都市發展的特徵
都市發展的步驟
今後都市發展的趨勢
第四節 國家
國家的定義
國家與民族
國家的起源
國家的功用
國家與政府
近世國家組織的趨勢
第二十章 社會解組與社會改組
第一節 社會組織與社會解組
緒言
社會解組的概念
社會解組的程度
社會解組的來源
社會解組的兩要素
第二節 社會解組與社會改組
社會改組與社會改造
社會解組與社會改組
社會進步與退步
第三節 社會改組推進的要素
領袖
組織
宣傳
教育
立法
第二十一章 社會控制
第一節 社會控制的性質
何謂社會控制
社會控制的需要
社會控制的心理基礎
第二節 社會控制的方法
海逸史意見
龍烈意見
本書意見
各種控制方法
自然的
人為的
教訓
勸導
命令
獎勵
懲罰
立信
明斷
譏刺
第三節 社會控制的工具
各家分類:勞史,亞爾保,亞堅士,白乃德,派克,歐鵬克
本書分類:無意的控制
時尚
風習
謅言
輿論
有意的控制
政府與法律
道德
宗教
教育
第四節 社會控制與社會改進
道德控制
宗教控制
政治控制
教育控制
第五編 社會變遷與社會進步
第二十二章 社會變遷的性質及史跡
第一節 社會變遷的性質
變遷的意義
社會變遷的意義
社會變遷與文化變遷
第二節 社會變遷的方式
尋常的社會變遷
非常的社會變遷
第三節 古代社會變遷的跡象
曙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金屬器時代
總結
第四節 西洋近代社會變遷的趨勢
西洋文明的發源
近代社會變遷的潮流
第五節 中國近代社會變遷的原委
中國文明之孕育
中國近代社會變遷的原動力
第二十三章 社會變遷及其原因
第一節 社會變遷的由來
新文化的增積
發明的意義
發明的種類
傳播的意義
傳播的起源
文化的傳染性
選擇的文化傳播
舊文化的改變
外來文化的影響
文化本身的流弊
第二節 文化累積
文化累積的途徑
文化累積與文化遺失
選擇的文化累積
第三節 文化變遷的速度與文化累積的關係
第四節 文化變遷與生物變遷
第五節 發明原因的分析
天才說
社會需要說
文化基礎說
總結
第二十四章 社會惰性與文化失調
第一節 文化惰性
何謂文化保守
文化保守的原因
文化惰性與社會改革的關係
第二節 文化失調與社會問題
社會變遷速度的差異
文化失調的意義
文化失調與社會問題
第三節 物質文化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第二十五章 社會進步
第一節 社會學與社會進步的研究
第二節 社會進步的意義
人類價值說
人類幸福說
人類需要說
社會改良說
第三節 社會進步的標準
各家所定進步的標準
暫定的進步標準
第二十六章 總結:社會學原理的應用
第一節 社會學上幾條基本原則及其對於人類的貢獻
第二節 人力控制社會的困難及其可能範圍
第三節 社會建設與社會指導
附錄一 社會學重要參考書籍提要
部甲 英文參考書目
部乙 中文參考書目
部丙 二十二種基本參考書
附錄二 社會學名詞漢譯表
部甲 學名之部(附創用或習用者之人名)
部乙 人名之部(附生卒年代國籍及主要著作)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4[1935]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社會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C91
拼音題名
InfoField
she hui xue yuan li
載體形態
InfoField
717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4:50,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4:50, 10 June 20235,260 × 7,364, 740 pages (56.22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社會學原理 (1/1) by 孫本文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1604,10926; 民國圖書.1; 社會學原理)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