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3116-11994 中國土地新方案.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5,102 × 7,379 pixels, file size: 26.88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6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中國土地新方案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殷震夏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中國土地新方案
Publisher
正中書局
Description

分上、下編。上編共5章,介紹各國土地現狀、我國土地沿革、土地私有的弊病;下編4章,詳述中國土地改革方案、賦稅的整理、農村經濟的補救、移民屯墾等卷末附錄國民政府土地法等條例、跋、參考書目

目錄
上編
第一章 土地的意義和分類
第一節 土地的意義
第二節 土地的分類使用和制度
第二章 中外各派對於土地問題底理論與主張
第一節 土地所有權底性質
第二節 土地國有私營
一 單一稅法
二 平均地權
三 防止掠奪
四 累進稅法
五 徵地租法
六 土地課稅法
第三節 土地國有國營
一 部份沒收法
二 逐漸收買法
三 和平沒收法
四 沒收委託法
五 強制沒收法
1 有償沒收法
2 無償沒收法
第三章 現代各國底土地制度
第一節 蘇俄的土地制度
第二節 德國的土地制度
第三節 捷克斯洛夫底土地制度
第四節 英國底土地制度
第五節 法國底土地制度
第六節 美國底土地制度
第七節 日本底土地制度
第四章 中國土地制度的沿革
第一節 沿革概要
第二節 井田制度
一 黃帝時井田制度
二 三代時井田制度
第三節 私田制度(秦)
第四節 代田及名田制度(西漢)
第五節 王田制度(東漢)
第六節 占田制度(晉)
第七節 均田制度(北魏)(唐)
第八節 方田制度(宋)
第九節 括田與區田制度(金)
第十節 社田與限田制度(元)
第十一節 均田策及皇莊(明)
第十二節 圈地與墾田(清)
第十三節 分田制度(太平天國)
第十四節 一條鞭稅法
第十五節 結語
第五章 土地私有制度的弊端
第一節 土地私有為資本主義的基礎
第二節 土地私有為農村經濟衰落的主要原因
第三節 土地私有形成階級觀念
第四節 土地私有阻礙農業底進展
第五節 工商業受到土地私有的影響
第六節 土地私有與農民教育底關係
第七節 土地私有制度下底農民的生命與健康
第八節 賦稅上發生的弊端
第九節 土地私有影響民族文化底進步
第十節 土地私有引起社會上田產底糾紛
下編
第六章 中國土地制度應如何改革
第一節 中國農民生活底痛苦
第二節 中國農地支配底現狀
一 農地底面積
二 人口底統計
三 土地與人口的比較
四 農地底支配
五 農戶經營底情形
六 農地生產底概況
七 農民生活底狀態
第三節 土地改革底方策與步驟
第四節 農地改革新方案
一 整理全國土地
1 組織土地機關
2 停止公國土地賣買租借及移轉
3 土地總登記
4 清丈劃區
5 土地調查
二 改革田制
1 規定田畝等級
2 廢除地租
3 立新田券
三 農田底收配
1 舊地主支配法
2 新田戶支配法
3 農地農戶平均法
四 農田底使用
1 領地手續
2 移轉手續
3 歸田手續
4 國家收用耕地手續
5 農地禁例
6 農地內建築
7 公共地底使用
8 地方公產及逆產處置法
9 限制墳墓占地
第五節 居住地改革底新方案
(甲) 都市居住地
一 都市居住地底分割和整理
1 都市地底分類
2 都市地底整理
二 都市居住地性質和使用
1 都市居住地底性質
2 都市公有基地使用法
3 都市私有基地使用法
三 都市建築底規定
1 獨專性底建築
2 公共性底建築
3 建築的範圍
4 都市底建設
(乙) 農村居住地
一 農村居住地底整理和改革
1 村市基地與建築底改革
2 村落基地與建築底改革
二 農村居住地的使用法
1 農民領地建築底手續
2 建築物賣買租藉手續
3 公共建築的規定
第六節 礦產地
一 中國礦產底現狀
二 礦產的整理和改革
1 整理全國礦務
2 籌集開礦資本
3 礦廠的規劃
4 交通運輸
5 培植採礦人材
6 改革礦律
第七節 森林地
一 造林人材的培植
二 經費底籌措
三 造林底設施
1 山野森林經營法
2 堤岸森林經營法
3 田野森林經營法
四 管理及保護
第八節 道路交通地
一 道路交通底關係
1 道路與地方治安
2 道路與政治
3 道路與文化
4 道路與國防
5 道路與農業
6 道路與工業
7 道路與商業
二 交通底建設
1 交通地收用的規定
2 道路建築的設施
3 交通的聯絡
4 建築經費
5 營業
6 儲積養路金
第七章 墾殖計劃
第一節 移民墾殖
一 制定墾殖條例
二 規劃墾殖地點及步驟
1 開墾內省荒地
2 移民東北三省
3 移民熱察綏三省
4 移民蒙古新疆
5 移民青海西藏
第二節 屯兵實邊
一 農區分劃
二 屯兵編制
三 兵工築路
四 經費預算
1 開支預算
2 生產預算
五 管理與設備
1 管理方面
2 設備方面
六 訓練
七 屯兵的更代辦法
八 邊疆防務
第八章 地稅制
第一節 賦稅的意義
一 國民經濟上之原則
二 倫理上之原則
三 財政政策上之原則
四 賦稅行政上之原則
第二節 田賦
一 耕地賦
二 基地賦
1 都市基地賦
2 農村基地賦
第三節 土地登記稅
一 領田證金
二 歸田給金
三 田畝移轉手續費
四 基地證金
第四節 居住建築稅
一 地面建築登記稅
1 建築登記手續費
2 建築物買賣登記費
二 都市建築稅
三 農村建築稅
第五節 都市繁榮稅
一 基地繁榮稅
二 建築繁榮稅
三 繁榮稅的處置
第九章 農村經濟
第一節 農村經濟底現狀
一 農村經濟短期活動狀況
二 農村經濟長期活動狀況
第二節 設立土地銀行
一 土地銀行底性質
二 制度
三 資本
四 業務
第三節 農業合作社
一 供給合作社
二 信用合作社
三 製造合作社
四 販賣合作社
第四節 防災
一 積極的防災
二 消極的防災
附錄
一 國民政府公布土地法
二 漢剿匪總部公布匪區農村土地處理條例
三 漢剿匪總部公布匪區屯田條例
四 附跋
五 參考書目錄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3[1934]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主題
InfoField
土地改革
中圖分類
InfoField
F329.06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hong guo tu di xin fang an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4],322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9:13,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9:13, 10 June 20235,102 × 7,379, 363 pages (26.88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國土地新方案 (1/1) by 殷震夏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3116,11994; 民國圖書.1; 中國土地新方案)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