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3896-12068 西方革命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34.3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674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西方革命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金果爾 朴利果仁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西方革命史
Publisher
新宇宙書店
Description

內分緒論、封建時代、西歐及中國之封建社會、商業資本主義時代、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的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英國憲章運動、法國一八四八年革命、一八四八年之德國革命、歐美之民族解放運動及民族統一運動、第一國際、巴黎公社等15章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a 歷史是社會科學之一種
b 社會現象的連續
c 社會現象的因果律
d 在歷史過程中階級的作用
e 階級鬥爭就是歷史的基本規律
f 物質的因子同社會關係與社會思想的聯繫
g 歷史在社會科學系統中的位置與歷史的階級性
h 中國歷史與西歐歷史的關係
i 西歐歷史科的內容
第二章 封建時代
1 封建制度之興起
2 封建社會的經濟
a 封建關係的基礎
b 農民的狀況
c 城市商業與手工業
d 商會與行會
e 城市公社
3 封建國家的政治制度
a 封建國家的性質
b 法蘭克帝國及其滅亡
c 聖羅馬帝國
d 基督教與其在封建時代之作用
e 封建君主與教會的鬥爭
f 英國的國王
g 英國封建制度的特點
h 自由的大憲章
i 大陸上國王和諸侯的爭鬥
第三章 西歐及中國之封建社會
a 西歐封建社會的歷史
b 中國的封建制度
第四章 商業資本主義時代
1 封建制度的衰落
a 封建時代商業的性質
b 第十第十一世紀內東西兩方的貿易
c 十字軍的遠征
d 十字軍對於歐洲沿海發展的意義
e 貨幣經濟的發展與借貸
f 鄉村間自然經濟的崩壞
2 商業資本與工業生產的組織
a 手工業者的組織
b 行會限制政策的加緊
c 行會內部的鬥爭與店員的聯合
d 手工業與行會的破產
e 毛織工業與手工作坊
f 礦業中的資本
3 商業資本與農村經濟
a 農奴制的再生及其原因
b 農奴制的性質
c 法德兩國的農民狀況
d 英國的農村經濟及其農民
4 商業資本時代的商業和殖民地政策
a 商業的中心和商業的道路
b 歐洲內部的商業
c 新道路的尋找與偉大的發現
d 殖民地剝削的性質和方法
e 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殖民地系統
f 荷蘭人與英國人的殖民地商業
g 殖民地政策對於殖民地國家的結果
h 殖民地商業對於本國的結果
5 商業資本主義國家內的政治制度與階級鬥爭
a 商業資本與封建時代的散漫
b 貴族與大諸侯的鬥爭
c 商業資本與貴族
d 手工業者及工人的運動
e 王權與各等級
f 警察官僚的管理機關
g 商業資本的歷史的作用
6 中國的商業資本
a 中國商業的發展
b 手工業和手工作坊的組織
c 農村經濟中的資本主義
d 政治制度
7 農民戰爭
a 農民戰爭之原因
8 法國英國的農民暴動
a 法國的農民暴動
b 英國瓦德泰易爾的暴動
c 英國農民暴動的開始及其組織
d 農氏的要求
e 暴動的終局及其結果
9 哥斯的戰爭
a 鮑格米亞內社會經濟與政治的關係
b 哥斯的改革
c 他波爾與他的組織
d 他波爾的最後
10 德意志的農民大戰爭
a 宗教改革及其原因
b 德意志農民運動的幾個主要階段
c 農民的政綱
d 農民戰爭的發展及其結果
11 農民失敗的原因
a 農民與其他階級
b 農民組織的軟弱
c 政綱上的與策略上的錯誤
d 正確的政治指導的缺乏
e 軍事組織的缺乏
12 中國的農民戰爭
a 中國農民戰爭的原因
b 赤眉與黃巾的暴動
c 唐,元,明三代的農民暴動
d 太平的暴動
13 農民戰爭的教訓
a 農民與無產階級聯合的必要
第五章 第一次資產階級的革命
1 尼德蘭的革命
a 尼德蘭國家之形成
b 十六世紀尼德蘭的經濟狀況
c 西班牙統治下的尼德蘭
d 西班牙與尼德蘭衝突的開始
e 貴族的反對
f 尼德蘭的白色恐怖
g 西班牙武裝爭鬥的開始
h 北方各省三級會議的召集
i 南部的革命運動
j 荷蘭的獨立
k 尼德蘭革命的總結
英國革命
1 英國十七世紀前半期之經濟情形
a 英國十七世紀前半期之人口
b 農村經濟
c 商業
d 商業壠斷
e 工業
2 英國革命前的政治制度
a 政治制度
b 長期國會
3 國內鬥爭
a 國內戰爭的開始
b 國內戰爭的第二時期
c 革命隊伍中的階級分化
4 共和國的宣布及克倫威爾的專政
a 國王的失勢及其死亡
b 革命中共產主義的支流
c 短期國會
d 保國攝政者克倫威爾的專政
5 復辟與光榮的革命
a 復辟的時代
b 光榮的革命
c 英國革命的總結
第六章 英國的工業革命
1 工業革命前英國的社會經濟制度
a 農村制度
b 工業
2 英國的農業革命
a 十八世紀土地的圈欄
3 技術的革命
a 棉織工業中的技術革命
b 礦業及銅鐵工業的技術革命
c 汽機之發明
4 工業革命後之英國
a 交通的新方法
b 棉織工業的發展
c 製鐵工業的進步
d 國外商業的發展
e 城市之勃興
5 新工業階級
a 新的資產階級
b 無產階級
c 工作時間的長度
d 工資的縮減
e 女工及童工
f 女工的剝削
g 失業工人與工人體質上的表現
h 家庭工業中之工人生活
i 工業革命的總結
第七章 法國大革命
1 法國革命前的經濟情形
a 舊制度
b 農業經濟
c 土地所有的形式
d 大地主
e 農民的狀況
f 資本主義之侵入農業
g 對外貿易
h 對內貿易
i 城市工業
j 國家制度
2 新興資產階般的思想
a 福祿特爾
b 重農學派
c 盧驗
第八章 立憲會議與立法會議
a 革命的遠因
b 革命的近因
c 三級會議
d 各種訓令
e 三級會議開幕
f 國民會議
g 巴士的奪去
h 黨與俱樂部
i 巴黎的區分部
j 農民革命的開始
k 八月四日
l 人權和公民的宣言
m 十月六日至五日的國民運動
n 國民會議的農村改革
o 教堂的改良
p 工人政策
q 一七九一年的憲法
r 反革命的新企圖
t 馬爾斯廣場上的示威
u 立憲會議的總結
a 立法會議的成份
b 政治狀況
c 立法會議的活動
d 革命的戰爭
e 各階級對戰爭的態度
f 八月九十兩日的革命
g 九月事件
附錄一 一七九二年十月十九日頒布之告示
附錄二 冠司丁將軍告華姆斯城市居民
附錄三 革命政府的原理
附錄四 國民俱樂部及革命委員會
附錄五 國民會議頒布的命令
附錄六 反對投機的命令
附錄七 凡台的暴動
附錄八 法國革命軍
第九章 法國大革命——資產階級的反動時期
1 齊密圖的反動
a 革命政權的喪失
b 民國三年的憲法
c 行政部——資產階級的共和國
d 戰線上的勝利與法權的擴大
e 勃呂美爾十八的政變
2 巴比夫的陰謀
3 資產階級軍事專政時期
a 反動之再興
b 拿破崙第一之社會經濟政策
c 拿破崙戰爭
d 大陸封鎖
e 帝國的終局
第十章 英國的憲章運動
1 十九世紀初葉之工人運動
a 工人與機器之爭鬥
b 罷工運動與職工運動
c 1829—30年的職工運動
d 渦文主義的理論與革命的職工主義
2 改良選舉的爭鬥
a 英國的政治制度
b 資產階級為改良選舉的宣傳
c 一八三四年的貧民律
3 憲章運動之開始及運動中之派別
a 憲章與其要求
b 憲章之宣傳與露天大會
c 憲章運動之社會成分
d 小資產階級派,比爾民珈派及其政綱
e 工人貴族與勞外特
f 工人的憲章運動
第十一章 法國的一八四八年革命
1 復辟時代(1818—1830)與七月帝制時代(1830—1848)之法蘭西
a 1814年之憲章
b 維也納會議與神聖同盟
c 百日皇帝與白色恐怖
d 復辟時代之經濟狀況及政治局面
e 當時政黨與其政治鬥爭
f 1830年的革命
g 七月帝制與其社會基礎
h 經濟情形及經濟政治的政府
i 工人狀況及工人運動
j 里昂暴動
k 秘密會社與暴動
l 政黨
2 法國在復辟時代及七月帝制時代的共產主義的及社會主義的學說
a 空想的社會主義
b 聖西門及其學派
c 沙里傅利葉及傅利葉主義
d 四十年代中之社會主義路易伯爾蘭
e 蒲魯東
f 卡白
g 勃蘭克
3 二月革命與臨時政府
a 革命之原因
b 臨時政府與其性質
c 魯森堡的委員會
d 臨時政府之賦稅政策
4 六月事件
a 五月十五的示威運動與其結果
b 六月暴動的意義
5 革命的結束與反動的凱旋
a 六月暴動後的反動
b 總統的選舉
c 立法會議與其成份
d 一八五一年十二月二日之政變
e 小資產階級的運動之失敗
第十二章 一八四八年之德國革命
1 十九世紀初葉之德國
a 德國在政治上與經濟上的散漫狀態
b 農村經濟農民及貴族
c 工業革命及工業狀況
d 工人狀況及工人運動
e 第一次共產主義的組織
f 惠特林之學說
g 自由資產階級
h 小資產階級的急進主義與民主派
i 一八四八年革命前的馬克思與昂格斯
j 共產主義同盟與共產黨宣言
2 德國之三月革命
a 革命的直接原因與其開端
b 奧國之革命
c 奧大利之農民改革
d 普魯士的革命
e 法郎克佛德的國民會議
3 革命中之工人階級
a 三月事件中之工人的作用
b 工人組織的成立
c 工人友誼社及其政綱
d 革命中之馬克斯與昂格斯
4 革命的失敗與反動
a 維也納的十月暴動
b 普魯士的反革命
c 擁護全德憲法的鬥爭
d 德意志西南部的暴動與民主的小資產階級的作用
5 1848年德意志革命的總結及其意義
a 革命失敗的原因
b 馬克思論德意志革命的教訓
第十三章 歐美之民族解放運動及民族統一運動
1 北美合眾國之建立
a 中區殖民地及南區殖民地
b 殖民地相互間關係之增長
c 革命的原因
d 革命之發展及其過程
e 獨立宣言及合眾國之憲法
f 革命對北美經濟發展的影響
g 一八六一——六五年的國內戰爭及其結果
h 馬克思論北美之國內戰爭
2 西歐的民族解放運動
a 十九世紀前半期之民族動運
b 一八四八年革命中斯拉夫民族運動
c 一八四八年匈牙利革命
d 一八四八年意大利革命
3 意大利之統一
a 一八四八年革命後意大利之狀況
b 一八五九年之戰役加里波之出征及南部之徵服
c 一八六六年之戰役及意大利統一之完成
4 德意志之統一
a 在一八五○——一八七○年中之德意志
b 一八六四年與一八六六年之戰爭及德意志同盟之成立
c 一八七○——一八七一年之普法戰爭及德意志統一之完成
5 東方的民族運動
第十四章 第一國際
1 第一國際時代歐洲的經濟狀況
2 第一國際時代的工人運動
3 國際工人協會
4 第一國際之綱領興章程
5 國際之發展與鞏固
6 國際之衰落
a 巴塞爾大會
b 巴枯寧主義
c 倫敦臨時大會
d 海牙大會議
e 國際之終局
f 巴枯寧派國際
7 第一國際的意義
第十五章 巴黎公社
1 第二帝國時代
a 第二帝國對內政策與階級
b 第二帝國之對外政策
2 第二帝國時代之工人運動
a 工人階級的地位
b 工人之參加政治鬥爭
c 伯蘭克主義者
3 國民保衛政府
a 普法戰爭
b 九月四日之革命
c 二十區之中央委員會
d 一八七○年十月卅一日與一八七一年一月二十二日之事件
e 議和與投降
f 國民軍之中央委員會
4 三月十八日之革命
a 政府反對革命的巴黎之爭鬥
b 解除國民軍武裝的企圖
c 政府逃出巴黎
d 國民軍中央委員會之臨時政府
e 中央委員會之綱領
f 中央委員會充當政府時之活動的總結
5 巴黎公社
a 公社的選舉
b 公社的成分及其政綱
6 公社的活動
a 公社的政府機關
b 與反革命的鬥爭
c 公社的工人政策
d 當鋪質物退還農民
e 社會救濟事業
f 居住問題與糧食問題
g 期票及其債務兌期之延遲
h 公社與農民
i 公社的財政政策
7 公社之死亡
a 凡爾塞之準備征伐
b 防禦之組織
c 公社之內訌
d 流血的星期
8 巴黎公社的歷史意義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29
publication_date QS:P577,+1929-00-00T00:00:00Z/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革命史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101
拼音題名
InfoField
xi fang ge ming shi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5,645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1:05,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1:05, 10 June 20231,239 × 1,754, 674 pages (34.3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西方革命史 (1/1) by 金果爾,朴利果仁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3896,12068; 民國圖書.1; 西方革命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