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3928-12159 貨幣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35.18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17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貨幣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王怡柯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貨幣學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Description

大體根據美國肯列(David kenley)貨幣學著作編寫,並加之以作者本人搜集的我國材料及有關我國幣制史的論述

目錄
序二首
弁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貨幣之名稱
第二節 貨幣之重要
第三節 幣制與社會經濟程度
第四節 幣制與分業
第五節 幣制與自由
第六節 幣制與國民風氣
第七節 幣制與經濟發展
第八節 貨幣與富及資本之區別
第九節 貨幣與富之分配
第二章 貨幣之進化
第一節 貨幣進化之臆測
第二節 貨幣進化之實況
第三節 幣品之淘汰
第四節 適存之幣品及其分合
第五節 市場及於貨幣進化之影響
第六節 交易方式之參差
第三章 貨幣之職分及性質
第一節 貨幣之界說與職分
第二節 貨幣之主要職分
第三節 貨幣之抽繹職分
第四節 貨幣之臨時職分
第五節 貨幣之界說
第六節 硬幣優越之主因
第七節 良硬幣之特質
第四章 造幣
第一節 自然物貨幣
第二節 造幣之意義
第三節 造幣之進化
第四節 造幣之要件
第五節 造幣之程序
第六節 造幣權
第七節 地方造幣之流弊及挽救法
第八節 造幣廠
第九節 造幣規費
第十節 造幣取費贊否之說
第十一節 主幣之鑄造
第十二節 輔幣之鑄造
第十三節 貨幣之磨損及改鑄
第五章 通貨及其流通之原則
第一節 交易媒介之種類
第二節 金屬通貨制度
第三節 秤量通貨制度
第四節 無限制計數通貨制度
第五節 單一法貨制度
第六節 多數法貨制度
第七節 複合法貨制度
第八節 紙鈔通貨制度
第九節 信用易中
第十節 證券易中
第十一節 本位貨幣計算貨幣及交易媒介
第十二節 交易媒介流通之主因
第十三節 格蘭顯謨法則
第十四節 格蘭顯謨法則流行之限制
第十五節 格蘭顯謨法則流行之弊害及其防止法
第六章 現金之移動及分配
第一節 貨幣供給之重視
第二節 貴金屬之分配視各國需要之強弱
第三節 貴金屬之價值因地而異
第四節 物價變動與貴金屬之移動
第五節 黎氏學說經濟上事實之限制
第六節 信用機關及於貴金屬分配之影響
第七節 匯票應用及於貴金屬移動之效果
第八節 其他緩阻貴金屬移動之原因
第九節 現金移動之通常原因
第十節 一國需要貨幣之多寡
第七章 現金需要之多寡
第一節 貨幣分配之別義
第二節 分配之條件
第三節 貿易額增加與貨幣之關係
第四節 國中金屬貨幣趨向於最少數
第五節 需要交易媒介激增促交易制度從新整理
第六節 信用交易之推廣不及貿易額增加之速
第七節 其他情形阻止信用交易之增長
第八節 貨幣支付與信用支付迭為消長
第九節 本章理論與一國需用貨幣數量之關係
第十節 勉強增加貨幣供給之非宜
第八章 貨幣之價值
第一節 本問題之困難
第二節 一般物價與個別物價之區別
第三節 研究本問題之條件
第四節 貨幣價值為社會的現象
第五節 貨幣交易補充物物交易之利益
第六節 貨幣價值之最高限
第七節 貨幣價值之最低限
第八節 上述情事之虛構與實際貨幣供給之限制
第九節 物物交易與貨幣交易自由選用之限制
第十節 貨物之量與其限界效用之關係
第十一節 貨幣之價值恆決定於需要供給
第十二節 貨幣之量與其價值
第十三節 硬幣之數量與其價值之關係
第十四節 幣材各種需要間平準之成立
第十五節 貿易額與貨幣之價值
第九章 貨幣價值之穩固
第一節 一般物價之性質
第二節 流通之速度
第三節 流通速度及於一般物價之影響
第四節 流通速度弛張之原因
第五節 需供迭為消長對於貨幣價值之作用
第六節 物物交易與信用交易及於貨幣價值之影響
第七節 貨幣數量變動及於生產之影響
第八節 幣材之生產費與貨幣價值
第九節 貴金屬之生產
第十節 金之產額增加及於其價值之影響
第十一節 一國取得貨幣供給之費用
第十二節 個別物價變動之後一般物價變動
第十章 貨幣價值之變動
第一節 本章研究之問題
第二節 價騰價跌之各種意義
第三節 價騰價跌之種種表見
第四節 各種價騰之情況
第五節 價騰價跌效果分配之重要
第六節 在各異情形之下價騰之效果不同
第七節 價騰效果之遞轉
第八節 物價下落之正則
第九節 價騰及於債務者債權者之效果
第十節 價騰價跌利害之比較
第十一節 價騰價跌之原因
第十二節 生產變動及於貨幣價值之效果
第十一章 信用與物價
第一節 信用之意義
第二節 信用交易之性質
第三節 信用票據
第四節 決定信用及於物價效果之不易
第五節 信用與物價之關係之各種學說
第六節 信用為決定物價要因之一
第七節 信用差額與物價
第八節 差額發生之原因
第九節 貨幣為信用交易之準備金及於其價值之影響
第十節 信用影響於物價之限制
第十一節 需要貨幣為準備金與為直接支付之迭起
第十二節 各種信用交易及於物價之影響
第十三節 存款通貨
第十二章 貨幣購買力變動之權度
第一節 權度幣價變動之可能
第二節 權度幣價變動之重要
第三節 本問題之性質
第四節 指數
第五節 指數之限制
第六節 計算指數之各種均數
第七節 組成均數之物品之多寡
第八節 諸物品相待之比例或輕重
第九節 新物品之影響
第十節 批發價格與零售價格之孰宜
第十一節 物價表之性質以其目的決定之
第十二節 物價表之用
第十三節 普通適用之物價表
第十四節 制表之精粗不同而結果相似
第十五節 倫敦經濟周報之物價表
第十六節 紀豐氏之指數
第十七節 梭特比爾氏物價表
第十八節 梭爾伯克氏物價表
第十九節 浮爾克納氏物價表
第二十節 其他之物價表
第二十一節 其他權度物價變動之法
第二十二節 愛居渥斯氏權度物價變動問題之表釋
第二十三節 上海物價指數表
第十三章 關於本位制度之理論及政策
第一節 本位之意義
第二節 本位穩固關於延期支付之重要
第三節 物價變動所生損益之分派
第四節 物價變動之損益應由債務當事者均分之
第五節 延期支付本位為社會的非個人的
第六節 固定本位之難能與不便
第七節 償還同等價值同等效用與同等勞力等之矛盾
第八節 延期支付本位之分類
第九節 單一貨物本位
第十節 多數貨物本位即計表位之性質
第十一節 計表本位之公否
第十二節 計表本位之理論的事實的駁論
第十三節 勞動時間本位
第十四節 勞動所費本位
第十五節 勞動犧牲本位
第十六節 限界效用本位
第十七節 總效用本位
第十八節 購者剩餘本位
第十四章 複本位制與物價
第一節 複本位之性質
第二節 複本位之利
第三節 法定比率之維持
第四節 維持法定比率之難點
第五節 複本位與一般物價騰跌
第六節 複本位減輕債務之負擔
第七節 複本位未能使通貨漸漸跌價
第八節 國際複本位之阻力
第九節 黃金增加與複本位搖動
第十節 金銀併合本位
第十一節 新複本位
第十二節 整理一般物價委員會
第十五章 金本位制下調劑物價變動之要因
第一節 需要一般物價穩固之原因
第二節 產業進步減輕生產者債務之負擔
第三節 負債務之人扔系有債權之人
第四節 謀利之負債
第五節 債務期間縮短之效果
第六節 投機者之勢力足以減少物價變動之影響
第七節 利率及於債務負擔之影響
第八節 人力改正物價變動以求公正之困難
第九節 金單本位之公正
第十六章 各國現行幣制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複本位之失敗與跛行本位之由來
第三節 金單本位制之發達
第四節 銀單本位制
第五節 金匯兌本位制
第十七章 我國幣制考略及近時之改革
第一節 貨幣之起源
第二節 制錢濫觴及周官金融政策
第三節 子母相權與本位觀念
第四節 金屬貨幣制度之確立
第五節 紙鈔通貨之發明
第六節 幣制不講之原因
第七節 外幣之侵入與銀元之鑄造
第八節 制錢之熔銷與銅元之濫鑄
第九節 改革幣制之動機
第十節 精琦氏幣制意見
第十一節 駐外使臣之條陳幣制與銀本位之定議
第十二節 單位問題
第十三節 處置舊幣之議論
第十四節 幣制借款及倫敦會議
第十五節 兌換券之預備
第十六節 本位問題之復活與衛斯林幣制之建議
第十七節 第一幣制委員會
第十八節 第二幣制委員會
第十九節 國幣制度之議定
第二十節 第三幣制委員會
第二十一節 全國貨幣混淆之實況與整理應取之途徑
第十八章 不換紙幣
第一節 紙幣之種類
第二節 兌換之意義
第三節 不換紙幣之性質
第四節 不換紙幣之利益與危險
第五節 發行不換紙幣及於現金之影響
第六節 紙幣發行過多之朕兆
第七節 不換紙幣之數量與其價值之關係
第八節 發行紙幣及於一般物價之效果
第九節 現金貼水與物價騰貴
第十節 維持不換紙幣價值之特別方法
第十一節 不換紙幣之弊害
第十二節 不換紙幣與國庫之利益
第十三節 發行不換紙幣之動機
第十四節 歷史上最著名不換紙幣之事例
第十五節 不換紙幣之整理
第十六節 不換紙幣之消卻
第十七節 我國停兌中交鈔票之消卻
第十九章 兌換券通貨
第一節 兌換券發行之人
第二節 政府兌換券
第三節 銀行兌換券
第四節 兌換券通貨伸縮力之意義
第五節 論伸縮力之可貴
第六節 發行兌換券之銀行說與通貨說
第七節 銀行推廣兌換券流通之原動力
第八節 實際情事對於上節結論之修正
第九節 發行兌換券適當擔保之規定
第十節 限制兌換券發行額之規定
第十一節 限制發行兌換券準備金之規定
第十二節 最小準備法
第十三節 比例準備法
第十四節 單純準備法
第十五節 一部準備法
第十六節 證券存托法
第十七節 聯合準備法
第十八節 保安公積金法
第十九節 依於一般財產發行兌換券
第二十節 結論各法之利弊
第二十一節 政府發行與銀行發行比較之利弊
第二十二節 我國發行制度之略史與商榷
第二十章 歐戰與幣制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各交戰國貼現政策之失敗
第三節 各交戰國銀行條例之變更
第四節 各國之通貨膨脹與物價騰貴
第五節 歐戰與金銀比價之激變
第六節 銀產額之漸減
第七節 銀需要之漸增
第八節 歐戰停後銀價之飛漲
第九節 英美匯價與銀價漲落
第十節 銀價之轉跌
第十一節 銀價之將來
第十二節 銀價之劇變與各國幣制之改定
第十三節 世界金產額之漸減
第十四節 金價之跌落
第十五節 歐戰停後金本位之動搖
第十六節 不換紙幣本位
第十七節 國際紙幣本位
第十八節 貨幣撲滅論
第十九節 金兌換制度變更策
第二十節 日內瓦會議與金本位之維持
第二十一節 銀貨之命運與我國幣制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4[1935]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主題
InfoField
貨幣理論
中圖分類
InfoField
F820
拼音題名
InfoField
huo bi xue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5],386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1:09,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1:09, 10 June 20231,239 × 1,754, 417 pages (35.18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貨幣學 (1/1) by 王怡柯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3928,12159; 民國圖書.1; 貨幣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