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4423-12671 國際貿易實務.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38.65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54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國際貿易實務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安子介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國際貿易實務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Description

分5編。從買賣、單據、貨運、金融、索賠五個方面,詳細論述和介紹國際貿易的技術知識,並對國際貿易實務理論的系統化、邏輯問題加以闡述。附錄:1、美國出口價格條例;2、華沙牛津規則;3、世界各地時間對照表;4、世界各國貨幣名稱表;5、世界各國度量衡折算表;6、英、法、蘇、西、德、意、日、葡、瑞、荷等國商行稱謂對照表;7、世界各國通用公共密碼名稱表;8、中文索引;9、英文索引

目錄
翁序
孫、艾序
馬序
劉序
自序
總論
第一編 買賣論
第一章 買賣之條件
第一節 品質條件
第一項 憑樣品買賣
第二項 按標準買賣
第三項 認牌記買賣
第四項 憑說明書買賣
第五項 品質之分類
第二節 數量條件
第一項 數量單位
第二項 交付數量之決定
第三項 交付數量過與不足之解決
第三節 價格條件
第一項 價格之種類
第二項 價格之構造
第三項 價格之幣制
第四項 價格之計算單位與波動振幅
第四節 包裝條件
第一項 包裝之種類
第二項 包裝之材料與方法
第三項 包裝之重量與尺寸
第五節 交貨條件
第一項 交貨之時期
第二項 交貨之地點與方法
第三項 交貨之附帶條件
第四項 交貨之遲延
第六節 付款條件
第一項 付款之時期與方法
第二項 押匯條件
第三項 押匯信用證書之條件
第二章 買賣之方式
第一節 發價與接受之意義
第一項 發價法則
第二項 接受法則
第二節 發價之種類
第一項 發價之分類
第二項 發價之演變
第三節 期限內有效發價
第一項 期限內有效發價之意義
第二項 撤回及如何規定接受期限
第三項 誘請發價與誘請接受
第四節 接受之形式與買賣之確認
第一項 接受之形式
第二項 買賣之確認
第五節 寄售及其管理
第一項 寄售之功用
第二項 寄售之管理
第三章 買賣之價格
第一節 買賣價格之因素
第一項 出口價格因素分類
第二項 進口價格因素分類
第三項 費用分類
第二節 買賣價格之計算法
第一項 總值法與單價法
第二項 順算法與倒析法
第三節 出口價格之計算
第一項 運費
第二項 保險費
第三項 匯率
第四項 實例
第四節 進口價格之計算
第一項 進口稅
第二項 匯票利息
第三項 實例
第四章 買賣之準備
第一節 信用調查
第一項 調查之方法
第二項 調查之要點
第二節 交易條件之協定
第一項 一般交易條件之內容
第二項 交易條件約定書之形式
第三節 電報與通信
第一項 電報之運用
第二項 公共密碼
第三項 私人密碼
第四項 電報之管理
第五項 通信之管理
第四節 經營者之目光修養與注意方向
第一項 經營者之目光
第二項 經營者之修養
第三項 經營者之應注意方向
第二編 單據論
第五章 成立交易單據
第一節 售貨合約
第一項 內容要點
第二項 式樣
第二節 購貨定單或合約
第一項 內容要點
第二項 式樣
第六章 銀行憑信單據
第一節 信用證書
第一項 特質
第二項 基於形式之分類
第三項 基於銀行責任之分類
第四項 開制手續與內容要點
第五項 式樣
第二節 委託購買證
第一項 特質
第二項 開制手續與式樣
第三節 匯票
第一項 特質
第二項 分類
第三項 內容要點及開制須知
第四項 式樣與伴書
第五項 承兌
第七章 主要貨運單據
第一節 提單
第一項 特質
第二項 基於運輸公司接受貨物方式之分類
第三項 其他分類
第四項 製作手續、內容、及式樣
第二節 保險單
第一項 特質
第二項 保單分類
第三項 水險之基本分類
第四項 可另投保之險類
第五項 內容、製作手續、及式樣
第三節 分保單、保險證明書、與保險擔保書
第一項 分保單
第二項 保險證明書與保險擔保書
第四節 發票
第一項 特質
第二項 分類
第三項 內容及式樣
第五節 花色碼單
第一項 特質
第二項 內容及式樣
第八章 特殊貨運單據
第一節 輸入國海關規定之特殊貨運單據
第一項 領事發票
第二項 海關發票
第三項 原產地證明書
第四項 衛生證明書
第五項 特許進口證明書
第二節 買賣雙方協定之特殊貨運單據
第一項 品質證明書
第二項 公證人碼單
第三項 簽證發票
第三編 貨運論
第九章 出口貨運
第一節 包裝問題
第一項 如何為合理的包裝
第二項 如何使運輸及收貨人員易於識別
第二節 嘜頭
第一項 嘜頭之功用
第二項 嘜頭之形式
第三節 船位之洽訂及丈量尺碼
第一項 船位之洽訂
第二項 丈量尺碼
第四節 裝船及報關手續
第一項 裝船手續
第二項 報關手續
第十章 進口貨運
第一節 通知船期及通知卸貨
第一項 通知船期
第二項 通知卸貨
第二節 報關手續與收貨
第一項 報關手續
第二項 收貨手續
第三項 共同海損與收貨
第三節 入保稅倉庫之理由
第一項 理由
第二項 手續
第四編 金融論
第十一章 外匯問題
第一節 匯率之種類
第一項 基於進出口別之分類
第二項 基於出票與匯付別之分類
第三項 基於匯票期限長短之分類
第四項 基於交割期遠近之分類
第五項 基於信用及其他因素之分類
第六項 各種匯率間之相互關係
第七項 表示匯率變動之術語
第二節 出口外匯之結售與進口外匯之結購
第一項 買賣之方式
第二項 買賣合約之締結與履行
第三項 到期無法履行合約時之掉期
第十二章 出口貿易資金周轉之方法
第一節 一般手續
第一項 押匯手續
第二項 押匯準備手續
第二節 裝貨單據與資金周轉之關係
第一項 提單與資金周轉之關係
第二項 信用證書與資金周轉之關係
第三節 打包貨款
第一項 獲得打包貸款之資格與條件
第二項 利用打包貸款之方式與義務
第十三章 信用政策
第一節 決定信用政策之因素
第一項 靜的因素
第二項 動的因素
第二節 拒絕兌付匯票及其應付方法
第一項 拒絕兌付匯票
第二項 應付拒絕兌付匯票之方法
第三節 信用保險
第一項 政府主辦之信用保險
第二項 民間組織之信用保險
第十四章 進口貿易資金周轉之方法
第一節 一般手續
第一項 承兌手續
第二項 贖票手續
第二節 請取提單書與信託收據
第一項 請取提單書
第二項 信託收據
第三節 分期拔付匯票
第一項 一般手續
第二項 預付票款
第三項 分期拔付匯票之利弊
第四節 展延匯票期限
第一項 展延匯票期限之得失
第二項 展延期限之長短
第十五章 未了帳項之清結
第一節 付款方主動之結算
第一項 即期匯票
第二項 電匯
第三項 扣還方式
第二節 收款方主動之結算
第一項 光票
第二項 預扣方式
第十六章 進出口貿易會計上之特點
第一節 總帳科目
第一項 進出口貿易會計共同特有科目
第二項 出口貿易會計特有科目
第三項 進口貿易會計特有科目
第二節 補助簿
第一項 進出口貿易共同適用之補助簿
第二項 進出口貿易各別需用之補助簿
第三節 決算時之特殊措施
第一項 進口方面之特殊措施
第二項 出口方面之特殊措施
第三項 應用進出口收支科目時之特殊措施
第五編 索賠論
第十七章 貨物量的短缺與損毀
第一節 運輸機關之責任
第一項 損失之確定
第二項 索賠之提出
第二節 如何向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第一項 遇險受損之通知
第二項 索賠與其有關手續
第三節 自然缺量與惡意缺量之索賠
第一項 自然缺量與惡意缺量之區別
第二項 索賠之處理
第十八章 貨物質的低劣與變化
第一節 買方收貨前檢驗之必要與賣方容認索賠之條件
第一項 買方收貨前檢驗之必要
第二項 賣方容認索賠之條件
第二節 友好方式之解決與公斷
第一項 友好方式解決索賠
第二項 公斷方式解決索賠
第三節 公斷人判決終結論
第一項 公斷之優點及其應具條件
第二項 我國進出口商應有之認識
第十九章 由時間因素而起之損失
第一節 如何避免損失
第一項 損失之種類
第二項 避免損失之方法
第二節 索賠方法
第一項 事前保留
第二項 事後計算
附錄
一 美國出口價格條例
二 華沙牛津規則(即cif買賣契約統一規則)
三 世界各地時間對照表
四 世界各國貨幣名稱表
五 世界各國度量衡折算表
六 英、法、蘇、西、德、意、日、葡、瑞、荷等國商行稱謂對照表
七 世界各國通用公共密碼名稱表
八 中文索引
九 英文索引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36[1947]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進出口貿易-貿易實務 貿易實務-進出口貿易
中圖分類
InfoField
F740.4
拼音題名
InfoField
guo ji mao yi shi wu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冊(497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2:14,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2:14, 10 June 20231,239 × 1,754, 543 pages (38.65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國際貿易實務 (1/1) by 安子介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4423,12671; 民國圖書.1; 國際貿易實務)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