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4583-13252 最近國際思想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31.48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32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最近國際思想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日〕淺野利三郎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最近國際思想史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Description

論述民族思想的發達,永久和平論與裁軍論,保護主義思想的完成,自由主義的發達,法國大革命對國際思想的影響,十九世紀各種政治思潮,民族主義、帝國主義,國際勞動運動,以及現代國際思想的傾向等問題

目錄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古代與近代
一 依時代區分歷史
二 文化史的區分古代與近代
三 西洋古代史概要
四 西洋中世史概要
五 西洋近代史概要
(一) 文藝復興與資本主義
(二) 民族及國民的起源
六 世界最近世史概要
第二章 民族思想的發達
一 民族思想的淵源
二 宗教改革與民族思想
三 民族意識的發達
第三章 國際政治與外交
一 國際政治的起源
二 文藝復興時代
三 國際法的社會
四 國際團體的發達
五 基督教的共同團體之崩潰
六 國際社會與國際團體
七 國際社會的本質
八 外交政策
九 國際政治
十 外交與國際政治
第四章 勢力均衡原則的發達
一 國際團體與勢力均衡
二 勢力均衡的意義
三 歷史上的勢力均衡
四 近世初期均勢的三形態
五 維持勢力均衡的困難
六 勢力均衡原則理論的構成
七 勢力均衡原則實際的效果
八 國際政治上一原則的勢力均衡
第五章 戰爭的原因
一 人類的文化與戰爭
二 生存競爭與戰爭
三 國民的生存及向上的欲望
四 宗教的軋轢及王統的紛爭
五 文化外征的勢力之衝突
第六章 永久和平論與縮減軍備論
一 戰爭記錄的世界歷史
二 克魯賽的國際和平方案
三 顯理四世的大計畫與縮減軍備
四 威廉潘恩的恆久和平案
五 聖比耶的恆久和平大同盟與國際軍隊
(a) 恆久和平方案
(b) 恆久和平大同盟與國際聯盟的比較
(c) 提倡國際軍隊
六 邊沁對於永久和平的計畫
七 康德的永久和平論與撤廢軍備
(a) 康德的政治思想
(b) 聖比耶的永遠和平方案的影響
(c) 康德的永遠和平論
(d) 道德性與適法性的關係
(e) 法也是實踐理性的要求
(f) 國家職分的規範
(g) 國家成立的目的在脫出自然的戰爭狀態
(h) 國際戰爭也是罪惡
(i) 永遠的和平在若何的制約下才可能
(j) 豫備條項
(k) 確定條項
八 縮減軍備最初的實現
第七章 保護主義思想的完成
一 獲得殖民地的競爭
二 保護主義的思想
三 法國的重商主義黎塞留的政治思想
四 德國的官房學派
五 腓特力大王的政治思想
第二編 近代國際思想的發達
第一章 自由主義的發達
一 近代自由主義的淵源
二 政治的自由主義之批評
三 經濟的自由主義之發達
四 法國的政治自由主義及革新思想
五 社會契約論及民主主義思想的發達
六 法國大革命的動因
第二章 法國大革命對國際思想的影響
一 法國大革命的特質
二 第三階段——資產階級的勃興
三 法國大革命的二大宣言
四 法國大革命與近代民族主義
五 拿破崙與民族主義
六 拿破崙與意大利民族精神
七 拿破崙與德意志民族精神
八 維也納會議與正統主義
九 維也納會議與勢力均衡的原則
十 國際政治上勢力均衡之原則的意義
十一 國際法上原則的均勢主義
十二 勢力均衡政策的種類
第三章 十九世紀國際協調的發達
一 法國大革命前的國際和平思想
二 費奈龍的國際正義論
三 福祿特爾的反對侵略戰爭論
四 孟德斯鳩的戰爭哲學
五 盧梭的民族自決主義之暗示
六 聖西門的歐洲改造論
七 歐洲協調的起原
八 歐洲指導政治的成立
九 歐洲協調的理想及機能
十 俄帝亞歷山大一世與神聖同盟
十一 亞歷山大的國際聯盟案
十二 神聖同盟條約的成立
十三 門羅主義的誕生及其性質
十四 非殖民主義的原則
十五 非干涉主義的原則
十六 門羅主義與泛美主義
十七 門羅主義與國際協調
第四章 縮減軍備論的發達
一 縮減軍備的難實行
二 軍備的縮減限制及全廢
三 築要塞的限制與解除武裝
四 一般的縮減軍備之提議
五 第一次海牙和平會議
六 第二次海牙和平會議
七 第三次海牙和平會議的準備案
八 大湖的海軍軍備縮減
九 黑海的海軍軍備縮減
第三編 國際鬥爭思想的發達
第一章 民族主義的發達
一 民族主義的來歷
二 民族與種族的關係
三 共同言語與民族的意識
四 宗教與民族的關係
五 政治的服從關係與民族的結合
六 經濟的共同利害與民族的形成
七 民族與共同文化團體
八 民族心理學的發達
九 民族之本質的民族意識
十 民族主義與國民主義
十一 民族性與國民性
十二 浪漫主義民族主義與國民主義
第二章 實業革命對國際思想的影響
一 資本主義的起源
二 實業革命的意義
三 實業革命與自由貿易政策
四 實業革命對社會的影響
第三章 帝國主義的發達
一 帝國主義的起源
二 帝國主義的本質
第四章 國際勞動運動的發達
一 社會運動的勃興
二 空想的社會主義與科學的社會主義
三 國際勞動運動的概觀
四 國際勞動者協會(第一國際的起源)
五 國際勞動運動的過渡期
六 第二國際的結束
七 排斥無政府主義者
八 社會黨與資本階級政黨的妥協是非論
九 對勞動同業工會的政策
第五章 現代國際思想的傾向
一 國家及民族中心的思想
二 超帝國主義論
三 帝國主義與維持現狀的和平論
四 國際聯盟的組織
五 國際聯盟與勢力均衡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2[1933]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政治思想史
中圖分類
InfoField
D091.4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ui jin guo ji si xiang shi
載體形態
InfoField
404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2:34,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2:34, 10 June 20231,239 × 1,754, 432 pages (31.48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最近國際思想史 (1/1) by (日)淺野利三郎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4583,13252; 民國圖書.1; 最近國際思想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