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4752-12995 國際問題概觀.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52.01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732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國際問題概觀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美〕標厄爾(R.L.Buell)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國際問題概觀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Description

共29章。上卷12章,包括民族情緒,民族自覺,種族衝突,大民族主義及少數民族保護,國際勞動立法及組織,國際聯邦,國際麻醉品及酒類販賣,國際慈善事業等;中卷8章,包括帝國主義及其侵略政策,民族自決與落後民族,財政統治及門戶開放等;下卷9章,包括世界法庭,國際會議,國際聯盟,戰爭和平與軍備問題,賠款與債務問題等

目錄
原書第一版序
原書修訂本序
譯序
上篇 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的問題
第一章 民族情操
(一) 人類的世界
(二) 民族的特徵
(三) 地理及語言的影響
(四) 宗教
羅馬教庭
(五) 歷史
(六) 教育
(七) 弱小民族的價值
(八) 文化國際主義
(九) 教育會議
國聯的智識合作委員會
第二章 民族自決
(一) 民族自決的起因
(二) 民族自決之史的發展及其在國際公法上的地位
(三) 民族自決與巴黎和會
(四) 民眾投票
民眾投票的弊竇
(五) 那一類民族具備政治上獨立的資格?
(六) 誰有判斷此項資格的權能?
奧蘭群島事件
(七) 疆界問題
第三章 種族間的衝突
(一) 種族間會有戰爭嗎?
(二) 種族偏見的起因
(三) 種族隔離的必要
(四) 東方人在西方所受的待遇
(五) 種族平等的要求
(六) 種族純一與種族平等
(七) 印度人在墾雅的地位
(八) 「紳士協定」
(九) 種族混雜的地域與民主政治
第四章 大民族主義
(一) 雅利安種條頓種及北方人種
(二) 種族主義的缺陷
(三) 大日耳曼主義
(四) 大斯拉夫主義
(五) 北方人民族運動
(六) 大盎格羅運動
(七) 大拉丁主義及大日斯巴尼亞主義
(八) 大阿非利加運動
(九) 大回教運動
(十) 大條耳運動
(十一) 大阿剌伯運動
(十二) 大亞細亞運動
(十三) 種族國家主義的前途
第五章 經濟國家主義
(一) 經濟自足的要求
(二) 天然富源的參差
(三) 關稅與國際關係
(四) 關稅歧視與「關稅戰爭」
(五) 輸出稅及禁止輸出
(六) 原料的壟斷
(七) 托辣斯與對外貿易
(八) 政府對於航運事業的補助
(九) 經濟國家主義的結果
(十) 經濟動機與戰爭
(十一) 關於薩爾流域的爭執
(十二) 為經濟國家主義辯護的理由
第六章 經濟世界主義
(一) 通商條約
(二) 最惠國待遇
(三) 國民待遇
(四) 通過自由
(五) 出入海口自由
(六) 航行自由
(七) 關稅上的限制
(八) 交通的國際管理
(九) 不正競爭
(十) 農事上的合作
(十一) 歐戰期間及國聯主持的經濟合作
第七章 勞動與世界
(一) 勞動與國際——取締宣傳共產生義的條約
(二) 歐戰前的國際勞動立法
(三) 國際勞動機關
(四) 國際勞動機關的成就
(五) 國際勞動局
(六) 勞動條約的實施
(七) 移民問題
(八) 向外移民與人口過多
第八章 少數民族的保護
(一) 歐洲的少數民族
(二) 少數民族的保護與國內立法
(三) 歐戰前保護少數民族的條約
這些條約的缺點
(四) 保護少數民族的新條約
(五) 國際聯盟與少數民族
德意志農夫事件
(六) 對於保護少數民族原則的批評
「小議定書」
(七) 保護少數民族原則的最近的發展
(八) 少數民族的交換
第九章 包括多個民族的國家
(一) 包括多個民族的國家與自主
(二) 包括多個民族的不列顛帝國
(三) 自治殖民地與外交
「庸鰈」條約
帝國會議
對於帝國條約的否決權
會商的必要
(四) 猶太民族主義
(五) 芬蘭及波蘭
(六) 蘇維埃政府與自主
(七) 奧匈帝國內及土耳其帝國內的自主
黎巴嫩事件
(八) 冰島及魁北克
(九) 中央集權與自主
(十) 國際保障的自主
魯司人
奧蘭群島事件
第十章 民族的團結
(一) 邦聯與聯邦
(二) 牠們的優點
(三) 不列顛帝國聯邦
(四) 巴爾幹諸國聯邦
(五) 小協約國
(六) 波羅的諸國聯邦
(七) 蘇維埃俄羅斯與聯邦
(八) 大歐羅巴
(九) 中美洲諸國的合作
(十) 大亞美利加運動
「門羅主義」
(十一) 地域團體與國際聯合
第十一章 販賣麻醉品及烈酒在國際上的情形
(一) 服用麻醉品成癮的影響
(二) 鴉片供給地
(三) 國內立法之取締鴉片
印度境內的栽種罌粟
(四) 鴉片條約
(五) 一九一二年的海牙協定
(六) 鴉片與國際聯盟
(七) 美國的提案
(八) 吸食鴉片之在遠東
(九) 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五年的鴉片會議
(十) 非洲及北海內販酒的取締
(十一) 禁酒國與非禁酒國間的糾紛
(十二) 酒的私運
第十二章 國際人道主義
(一) 販賣奴隸
布魯塞爾決議書
國際聯盟
(二) 販賣軍火
(三) 販賣婦孺
(四) 猥褻刊物
(五) 逮捕罪犯
(六) 海上生命安全
(七) 禽獸的國際保護
(八) 國際衛生
國際聯盟的衛生機關
紅十字會及洛克斐勒基金
(九) 國際難民的救護
災禍
(十) 訴訟救助
(十一) 「國家利意」與人道主義
中篇 帝國主義的問題
第十三章 帝國主義的起因
(一) 國家主義與帝國主義
(二) 帝國主義惹起的糾紛
(三) 帝國主義之經濟的起因
(四) 人口過多與向外擴張
(五) 帝國主義之軍事的起因
(六) 國家主義的精神與帝國主義
(七) 白人的責任
(八) 教士與帝國主義
(九) 帝國主義是合理的嗎?
第十四章 剝削政策
(一) 殖民地的二大類
(二) 今日的殖民帝國
(三) 帝國主義與土人
(四) 強迫勞動
(五) 輸入勞動
(六) 土人土地的沒收
(七) 虐待及歧視
(八) 關稅及「苛斂」
(九) 傷風敗俗
第十五章 監護主義
(一) 未成年的民族
(二) 監護主義之實施於土地
(三) 西非洲的土人農田
(四) 關於苦力的條約
(五) 巴塞爾貿易公司
(六) 土人的教育
(七) 柏林決議書
(八) 委託管理
(九) 委託管理地的法律地位
(十) 土人的保障
(十一) 委託管理委員會
(十二) 魯安達疆界事件
(十三) 逢得瓦次事件
(十四) 委託管理原則的推行
第十六章 民族自決與落後民族
(一) 帝國主義與武力
(二) 獨立要求
(三) 試行同化
(四) 自主及間接治理
(五) 殖民地立法機關
(六) 團體代表制
(七) 防止傾軋
(八) 殖民地的和平解放
(九) 和平解放與美索不達米
(十) 和平解放與敘利亞
(十一) 國際干涉
第十七章 資本與落後地域
(一) 對外投資
(二) 特許權
(三) 資本在落後地域內的流弊
浦圖馬約事件
(四) 對於外國資本的反抗
(五) 關於既得利益的爭議
(六) 對於對外投資的支配
美國的政策
第十八章 財政支配
(一) 拒絕承認不履行債務的政府
(二) 暫時的干涉
(三) 財政支配
(四) 古巴海地聖多明谷尼加拉圭
(五) 玻利非亞及薩爾瓦多爾
(六) 來比利亞及波斯
(七) 這種支配的危險
(八) 國際的財政支配
埃及
土耳其
希臘
中國
(九) 國聯在奧地利匈牙利二國實施的計劃
(十) 國際顧問
(十一) 國際支配的得失
第十九章 門戶開放
(一) 政府間的經濟競爭
(二) 海軍與商業
(三) 門戶緊閉
(四) 門戶緊閉的影響
(五) 門戶開放的意義
(六) 門戶開放協約
(七) 這些協約的不生效果
(八) 國際合作與門戶開放
(九) 國際支配的必要
第二十章 帝國主義的間接方式
(一) 危險地域
(二) 租借地
(三) 勢力範圍
(四) 保護國
(五) 半保護國
(六) 財政支配
(七) 關稅支配
(八) 領事裁判權
(九) 非正式的支配
(十) 共管
(十一) 一國單獨實施的支配與數國會同實施的支配
下篇 國際爭議的處理
第二十一章 戰爭同盟及軍備
(一) 戰爭的物質損失及精神損失
(二) 將來的戰爭
(三) 「防衛」同盟
(四) 均勢
(五) 秘密外交
(六) 軍備競爭
海軍競爭
飛機及潛水艇
(七) 軍火的私人製造
(八) 武力與國際社會
第二十二章 賠款及戰債
(一) 賠款與和約
(二) 賠款委員會與德意志賠款額
(三) 德意志未能償付
(四) 魯爾占領之合法性
(五) 德意志的償付能力
(六) 道威斯計劃(一九二四年)
籌集賠款
從德意志移付款項
外國對德控制
(七) 戰債
(八) 楊格計劃(一九二九年)
(九) 國際清算銀行
第二十三章 限制軍備
(一) 歐戰前的限制軍備
剌士巴哥特協定
阿根廷智利協定
(二) 華盛頓會議
(三) 莫斯科及拉丁美洲會議
(四) 日內瓦會議
(五) 德意志的裁軍
(六) 解除武裝區域
(七) 私人製造軍器的取締
(八) 軍備與國聯
(九) 裁軍的阻礙
(十) 同盟的限制
第二十四章 保安和制裁
(一) 中立協定
(二) 領土完整協定
(三) 關於「既存狀態」的協定
(四) 不侵犯協定
(五) 保證要求
(六) 國聯盟約第十條
(七) 四種制裁
德皇的審判
封鎖
(八) 國聯盟約的經濟軍事政治的制裁
(九) 對制裁的攻擊
(十) 侵略時的財政協助
第二十五章 國際法庭
(一) 自願及強迫仲裁
(二) 仲裁與基本利益
(三) 海牙常設仲裁法庭
(四) 中美洲法庭
(五) 常設國際裁判法庭
(六) 美國與世界法庭
(七) 非法律性爭端的解決
(八) 非法律性爭端與國聯盟約
(九) 調解委員會
第二十六章 戰爭的廢棄
(一) 日內瓦議定書
(二) 羅加諾協定
(三) 德意志與國聯
(四) 擯斥戰爭於法外
(五) 非戰公約的歷史
(六) 何種戰爭系被廢棄
(七) 希布事件
(八) 非戰公約與國聯
(九) 公約的道義效果
第二十七章 國際會議
(一) 國際公法的制定
(二) 歐戰前的國際立法
(三) 最高會議
(四) 國際立法與國家平等
(五) 國家平等原則的修改
(六) 會議制度的缺乏
第二十八章 國際聯盟
(一) 國聯的立法職務
(二) 國聯盟員國
(三) 大會組織及其權限
(四) 行政會組織及其權限
(五) 行政會對於大會的關係
(六) 國聯的財政
(七) 國聯及平等主義
(八) 秘書廳
(九) 國聯盟約的修改及解釋
第二十九章 國際政策的控制
(一) 民主政治是否和平?
(二) 日本外交的控制者
(三) 外交的憲法上限制
(四) 對於外交政策的立法上限制
(五) 對於外交政策的政治上限制
(六) 民主政治與秘密條約
(七) 外交委員會
(八) 輿論與外交
(九) 民族同盟
(十) 美國憲法與外交
附錄
(一) 國際聯盟盟約
(二) 專名漢譯表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2[1933]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國際關係理論
中圖分類
InfoField
D80
拼音題名
InfoField
guo ji wen ti gai guan
載體形態
InfoField
694,20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2:53,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2:53, 10 June 20231,239 × 1,754, 732 pages (52.01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國際問題概觀 (1/1) by (美)標厄爾(R.L.Buell)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4752,12995; 民國圖書.1; 國際問題概觀)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