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2jh002502-13520 日美戰爭.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16.2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8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日美戰爭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日〕關根郡平等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日美戰爭
Publisher
北平晨報社
Description

共18章。為日本關根郡平等18人所著。從中日戰爭的態度,以及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戰略戰術等分析日美能否爆發戰爭

目錄
第二卷 日美可戰乎
插圖
日美太平洋形勢略圖
美國無畏級艦加利弗尼亞號在海上行駛之壯觀
三萬一千五百噸之美國戰鬥艦馬利蘭號通過巴拿馬運河時之光景
美國最大航空母艦列基新敦號與海軍飛行機之演習
美國海軍原動力之大油井
序言
第一章 美國之遠東政策
一 中美貿易之端緒
二 北里之來航日本
三 管制線之計畫
四 美國進向太平洋
五 東洋發展之基礎
六 列國在中國之勢力
七 列強對滿洲政策
八 美國海軍政策
九 中美貿易狀況
十 日本之立場
第二章 美國侵略太平洋史略
一 美國與太平洋
二 美國太平洋岸之獲得
三 阿拉斯加之購買,薩摩亞之分割
四 夏威夷之合併
五 菲律濱及甘模島之占領
六 巴拿馬運河之開鑿
七 美國向亞細亞大陸發展
第三章 美國進乎?日本退乎?
一 美國之帝國主義
二 美國將占領琉球
三 美國之外交程式
四 視日本如眼中針
五 美國欲從滿洲驅逐日本
六 美國假手以制日本
七 不正之借款團
八 美國之勝利
九 日英同盟之暗葬
十 美國向東亞進展之道標
十一 美國所窺伺者,只有滿洲
十二 美國登壇
十三 不承認自衛行動
十四 一足蹴去美國
十五 美國更逆襲
十六 經濟封鎖論之由來
十七 結論
第四章 美國對華政策及日美戰爭可能性
一 世界注目之的
二 今果屬可戰之時乎?
三 在何種情勢下始可引起戰爭?
四 滿洲事件與戰爭可能性
五 上海事件與戰爭可能性
六 占領中國南部時如何?
七 滿洲為日本生命線
八 貫徹日本國策
九 日本之絕對的要件
十 日俄關係與戰爭
十一 民族生存權之發動
十二 日本為滿洲之導輔國
十三 美國遠東政策
十四 美國果戰乎?
第五章 美國向中國進展運動及其將來
一 美國向中國進展
二 向滿洲發展與對日關係
三 哈利曼買收滿洲鐵路計畫
四 滿洲銀行設立計畫
五 美國向中國中部之飛躍
六 大戰中之對華投資
七 新四國借款團與美國
八 華盛頓會議時之美國
九 中國門戶開放決議案
十 美國最近之對華投資
十一 未成立之借款
十二 美國對華投資之權益
十三 美國對華貿易之發展
十四 不可輕視之美國對華政策
十五 美國向中國發展與日美關係
第六章 美國太平洋領土之前進根據地
一 引言
二 夏威夷群島
三 夏威夷之沿革
四 美國注目夏威夷
五 締結合併條約
六 王朝廢滅與實行合併
七 軍事之設施
八 菲律濱群島
九 沿革
十 軍事設施
十一 阿拉斯加與亞里新島
十二 阿拉斯拉之沿革
十三 軍事設施
十四 甘模島與薩摩亞島
第七章 美國海軍現勢
一 美國大海軍之狂熱
二 美國海軍向太平洋之進展
三 日美海軍力之比較
四 美國之主力艦
五 十年計畫建造案
六 擴充航空政策
七 美國海軍之實質
八 美國輿論之要點
第八章 美國陸軍之現勢
一 美國大戰後之軍備
二 美國現在之軍備
三 美國平時兵力
四 美國戰時兵力
五 提高一般將校之實質
六 設備改善與技術部隊之增設
七 空軍之擴張
八 美國之假想敵國,果在何處?
九 日美果戰乎?
十 東洋問題與日本
十一 開戰與美國陸軍
十二 結論
第九章 美國航空之發達與現狀
一 美國航空發達概要
二 國防組織問題
三 海陸軍航空五年計畫
四 海陸軍航空隊配置概要
五 將來擴張之豫想
六 美國之民間航空事業
第十章 美國產業動員計畫
一 產業動員計畫之起源
二 平時機關之組織
三 籌辦計畫之概要
四 工廠調查
五 民用品工廠
六 產業動員教育
七 結論
第十一章 美國富力及其世界的勢力
一 美國支配世界與金圓之偉力
二 支配世界之原料
三 美國之面積與人口
四 美國之天產與原料消費力
五 近代工業化之條件
六 美國之資源開發與外資輸入
七 日向世界無比之繁榮
八 生產力進展之實績
九 戰時戰後美國之輸出
十 美國國富四千五百億
十一 日美富力之比較
十二 金圓之支配世界與其武器
十三 民間對外私人的債權
十四 美國對歐洲民間貸款之增加
十五 外國股票投資與直接企業
十六 美國對歐戰債
十七 美國保有世界金額十分之四
十八 結論——美國之苦惱
第十二章 從戰略上之日美作戰觀
一 緒論
二 經濟封鎖之實狀
三 何謂破壞通商戰?
四 準備未周不能進攻作戰
第十三章 日美若戰則勝將誰屬?
一 日美之關係
二 日美戰爭之波紋
三 日美戰爭之結果
四 美國之戰策
五 美國新海軍政策
六 日美開戰之時期
七 英俄中三國中之向背
八 戰略地點之觀察
九 日美兩國之戰略地點
十 結論
第十四章 美國排日運動
一 概說
二 日本人之入國問題
三 加州日本學童問題
四 美國輕蔑日本太甚
五 移民法改正問題之將來
六 留美日僑之待遇問題
七 日僑已至第二世時代
八 已成美國市民之日本人問題
九 第二世將來之可憂
第十五章 在美之日本人
一 晚鐘
二 日僑第二世問題
三 美國排日狀況
四 日僑在美之農業
五 荷蘭香菜
六 種花事業
七 瓜類與果實
八 蔬菜市場
九 日僑漁業
十 日僑送回本國之金額
第十六章 美國最近之對日輿論
一 美國不了解日本
二 輿論國之美利堅
三 兩種趨向極端之議論
四 美國對日認識極其不足
五 驕慢的美國第一主義
六 過信己力之美國
第十七章 日美關係之前途
一 美國態度不得正鵠
二 美國應付東亞改變態度
三 美國當不致起與日本言戰
四 經濟封鎖說
五 反對經濟絕交運動
六 經濟封鎖與美國大總統
七 受累者只日美兩國
第十八章 日美有必戰之運命
一 美國政府之意圖
二 偵察艦隊停留太平洋
三 太平洋戰爭之準備
四 不快之記憶
五 美以中國保護者自任
六 美國之弱點
七 豫想外之微溫的態度
八 對日輿論之不統一
九 司汀生外交之苦惱
十 錦州事件與美國
十一 上海事件與美國
十二 對日非難之根據
十三 「好戰的和平論者」
十四 不安之一九三五年
十五 日美戰爭不可避免乎?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1[1932]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日美關係
中圖分類
InfoField
D831.32 D871.22
拼音題名
InfoField
ri mei zhan zheng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47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4:16,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4:16, 19 June 20231,239 × 1,754, 381 pages (16.2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日美戰爭 (1/1) by (日)關根郡平等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2jh002502,13520; 民國圖書.1; 日美戰爭)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