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2jh002828-14289 袁氏當國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36.1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657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袁氏當國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馬震東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袁氏當國史
Publisher
中華印書局
Description

內分22章,記述辛亥革命至黎元洪出任大總統前的袁世凱當國史。其中也探討了列強對袁的態度及當時政府的外交政策

目錄
第一編 袁世凱當國時期
第一章 武昌起義
第一節 革命原因
一 顧黃之思想
二 新思潮之輸入
三 曾李掌兵權
四 外交之失敗
五 財政之紊亂
六 滿清之頑陋
七 清廷宣布立憲之用意
八 鐵路國有政策之高壓
第二節 革命主義之宣傳
一 革命黨
二 立憲黨
第三節 革命運動時期
第四節 武昌起義
第五節 各省響應
第六節 十四省代表會議
第二章 袁世凱出山
第一節 蔭昌南下
第二節 清廷起用袁世凱
第三節 張紹曾等之通電
第四節 漢口恢復與袁世凱入京
第五節 吳祿貞被刺
第六節 漢陽南京之大戰
第七節 外僑對於革清兩方面之態度
一 日人之態度
二 美人之態度
三 英人之態度
四 六國之警告
第三章 上海媾和會議
第一節 媾和原因
一 民軍希望媾和
二 民清兩方面之財政狀況
三 商民反戰
四 外交團之行動
第二節 會議之經過
第三節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第四節 孫袁電報談判
第四章 大清皇帝退位
第一節 袁世凱之權術
第二節 清室之御前會議
第三節 段祺瑞等通電主張共和
第四節 清室皇族暨滿蒙回藏優待條件
第五節 清帝之退位上諭
第六節 民清兩方公推袁世凱組織臨時政府
第五章 孫文讓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第一節 袁世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
第二節 民黨內部之真相
第三節 政府地點之爭論
第四節 北京兵變
第五節 建都北京之決定
第六節 袁大總統北京受職
第七節 臨時約法之宣布
第八節 南北統一政府成立
第九節 臨時參議院移京
第十節 民黨拘束袁世凱方策
第十一節 同盟會與統一黨對峙
第十二節 共和黨
第六章 唐內閣瓦解
第一節 原因
一 閣員黨派紛歧
二 唐閣失袁氏歡心
三 借比款失四國財團之好意
第二節 銀行團
第三節 唐紹儀借款之面面觀
第四節 熊希齡借款之面面觀
第五節 唐總理去津
第六節 同盟會與共和黨對峙
第七節 陸征祥內閣成立
第七章 國民黨黃金時代
第一節 國民黨
第二節 袁世凱之鷸蚌相爭策
第三節 孫黃入京
第四節 張振武案始末
第五節 趙秉鈞內閣成立
第八章 第一屆正式國會成立
第一節 四大政黨勢力範圍觀
第二節 國會議員之選出
第三節 國民黨推讓袁世凱之真意
第四節 宋教仁被刺
第五節 四八正式國會開幕
第六節 袁世凱之離間策成功
第七節 克利斯浦借款竟未成立之經過
第八節 五國大借款成立
第九節 國民黨反對借款
第十節 袁世凱武力解決
第十一節 中日輕減滿鮮國境關稅交涉始末
第九章 第二次革命始末
第一節 原因
一 宋案
二 五國大借款
三 國民黨高壓手段失敗
第二節 江西獨立
第三節 各省響應
第四節 袁軍與反袁軍之決戰
第五節 北京國民黨屈服
第六節 革命軍失敗原因
一 民眾心理之趨向
二 袁世凱作戰決心
三 北洋實力文治暨立憲三派之用命
四 上海商務總會之態度
五 大借款成功
六 英人助袁
七 日人之陰謀
第十章 第一屆正式大總統之選出
第一節 進步黨分裂
第二節 熊希齡內閣成立
第三節 大總統選舉法之制定
第四節 十六選舉總統會真相
第五節 袁大總統蒞任宣言
第六節 各友邦承認民國
第七節 中日南京交涉暨滿蒙五鐵路之要求
第十一章 外蒙古問題
第一節 獨立原因
第二節 獨立時之情形
第三節 袁大總統之勸諭
第四節 俄人之密謀
第五節 俄蒙協約
第六節 我國提出抗議
第七節 列國之態度
第八節 北京會議
第十二章 袁世凱解散國會
第一節 天壇憲法起草委員會成立
第二節 袁世凱與國民黨對於憲法之爭執
第三節 國民黨解散
第四節 政治會議之召集
第五節 救國大計諮詢案
第六節 約法增修諮詢案
第七節 解散省會諮詢案
第十三章 袁世凱中央集權政策完成
第一節 約法會議成立
第二節 袁氏約法增修大綱之提出
第三節 袁世凱的中華民國約法
第四節 宣布總統制
第五節 地方制度之變更
第六節 孫寶琦代閣
第七節 徐世昌內閣成立
第八節 參政院成立
第九節 大總統選舉法之變更
第十四章 帝製發端與復辟醞釀
第一節 袁世凱之皇帝夢
第二節 利杜博士帝制運動演說
第三節 尊孔問題
第四節 祀天問題
第五節 復辟運動之沿革
第六節 劉廷琛之清朝復辟論
第七節 勞乃宣之共和正解
第八節 民三之續共和正解
第九節 袁世凱對於復辟運動之措置
第十五章 中英之西藏交涉
第一節 西藏獨立原因
第二節 西藏獨立
第三節 英使朱爾典干涉我國用兵之抗議
第四節 希摩拉會議始末
第十六章 恰克圖會議始末
第一節 我專使提議取銷外蒙帝號
第二節 根據聲明文件另提四款
第三節 恰克圖會議預
第四節 中蒙專使之折衝
第五節 中俄蒙三方各提出協約草案
第六節 中俄蒙協約
第七節 呼倫貝爾條約
第十七章 歐戰發端與日本之強占膠澳
第一節 世界大戰之起源
第二節 歐洲各國加入戰爭原因
第三節 我國宣言中立原因及其經過
第四節 日本對德宣戰
第五節 美國對日之通牒
第六節 日本政府應付美國方術
第七節 日英聯軍與德軍戰爭
第八節 袁政府要求英日撤兵
第十八章 中日交涉始末
第一節 日本要求原因
第二節 二十一條要求案
第三節 會議之經過
第四節 五七通牒
第五節 美國對中日兩國之通牒
第六節 中日條約
第七節 民眾之憤慨
第八節 反袁派崛起
第十九章 袁世凱帝制運動
第一節 帝製發端
第二節 段祺瑞引退
第三節 召集國防會議真相
第四節 古德諾共和與君主論
第五節 籌安會
第六節 請願聯合會
第七節 立法院之建議
第八節 國民代表大會
第九節 日英俄三國公使之警告
第十節 參政院之推戴
第十一節 袁世凱承認為帝及其後之措置
第十二節 五國聯合警告
第十三節 日本對袁世凱搗亂之目的
第二十章 第三次革命
第一節 革命原因
一 袁之親朋離散
二 各省將軍之不平
三 少年軍人之反對
四 政府黨內訌
第二節 唐繼堯等通電討袁
第三節 反袁派大同團結
第四節 護袁兩方面軍事進行方略
第五節 各省響應
第六節 各方面戰況
第七節 帝制延期
第八節 帝製取消
第二十一章 袁氏與南方謀妥協經過
第一節 袁氏提議妥協
第二節 第一次段閣
第三節 馮唐之折衝
第四節 軍務院成立
第五節 袁世凱退職問題
第六節 南京會議始末
第二十二章 黎元洪依法繼任大總統
第一節 袁世凱逝世
第二節 黎大總統就職及其善後之措置
第三節 段內閣改組經過
第四節 帝制禍首之懲辦
第五節 軍務院取消
第六節 軍事之收束
參考書目次
中文
章氏叢書
飲冰室全集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中國歷史研究法
清代學術概論
盾鼻集
清朝全史
中國通史
中國歷代黨爭史
中國近時外交史
歐戰期間中日交涉史
辛亥革命史
帝制運動始末記
中國史講義
中國近百年史
中華民國法統遞嬗史
中華民國憲法史
中華民國開國史
民國十周紀事本末
二十年來中國的政黨
戰後之世界
歐戰全史
世界第一大戰
外蒙古近世史
中國年鑑
遠生遺著
惺存遺著
甲寅雜誌存稿
社會進化史
新史學
日文
中華民國大事件e袁世凱
支那共和史
中國革命外史
支那史料的考察
支那政黨史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19[1930]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洪憲帝制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258.3
拼音題名
InfoField
yuan shi dang guo shi
載體形態
InfoField
624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5:21,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5:21, 19 June 20231,239 × 1,754, 657 pages (36.1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袁氏當國史 (1/1) by 馬震東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2jh002828,14289; 民國圖書.1; 袁氏當國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