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2jh004068-60037 新著東洋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68 × 1,218 pixels, file size: 27.62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70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新著東洋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王桐齡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新著東洋史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序論
第一章 定義
第一節 歷史與各種學術之關係
第二節 政治史與文化史之區別
第三節 國史與萬國史之區別
第四節 萬國史與非萬國史之區別
第五節 世界史之二部
第六節 東洋史研究之必要
第二章 東洋史上之人種
第一節 亞洲民族之分布
第二節 歷史的民族與非歷史的民族之區別
第三章 東洋史上之地理
第一節 亞洲形勢之區分
第二節 亞洲地勢大略
第三節 亞洲地理之缺點
第四章 中國史概略
第五章 東洋史時代之區分
第六章 東洋史研究上之補助學科
第七章 東洋史之參考書
本論
第一編 上古史 漢族萌芽時代
第一期 漢族苗族對峙時代
第二期 漢族休養時代
第三期 西北民族第一次侵入中原時代
第一章 漢族與交趾支那民族之關係
第一節 上古交趾支那民族之勢力範圍及其生活狀態
第二節 漢族文化之東下
第三節 漢族與苗族之衝突
第二章 漢族與西北民族之關係
第一節 北方民族之出現
第二節 西方民族之出現
第三節 戎狄之猖獗
第四節 霸者之尊攘政策
第三章 漢族勢力之東南發展
第一節 南方民族之叛服
第二節 東方民族之叛服
第三節 東南民族之漢化
第四章 漢族勢力之西北發展
第一節 趙之北伐
第二節 秦人之西略
第三節 萬里長城之起原
第二編 中古史 漢族全盛時代
第一期 漢族第一次大一統時代
第一章 匈奴之勃興及其對漢室之衝突
第一節 匈奴之民族風俗法制及冒頓單于之家世
第二節 平城之役
第三節 劉敬之和親政策
第四節 和親後匈奴之態度
第二章 古朝鮮之興亡及其對中國之關係
第一節 朝鮮太古之神話
第二節 古朝鮮之版圖民族及風俗
第三節 箕氏朝鮮之興亡
第四節 衛氏朝鮮之興亡
第五節 三韓之建國
第三章 張騫奉使以前西亞諸國形勢之變化
第一節 西亞文化之發源地
第二節 亞述帝國之勃興及其分裂
第三節 波斯帝國之勃興與西亞之一統
第四節 希臘二大民族之對峙與歐洲東南部之開化
第五節 波斯希臘之衝突與西力東漸之嚆矢
第六節 馬其頓之勃興與波斯之顛覆
第七節 敘里亞王國之創立及其分裂
第八節 安息大夏之建國
第四章 張騫奉使以前印度諸國形勢之變化
第一節 印度文化之發源地
第二節 印度太古之民族
第三節 阿利安民族之南遷及其所創之文化
第四節 釋迦牟尼之降世與佛教之創立
第五節 孔雀王朝勃興以前印度諸國分立之狀況
第六節 孔雀王朝之勃興與佛教之弘布
第五章 大月氏之西遷與佛教文明之膨脹
第六章 張騫奉使以前西域諸國之形勢
第七章 張騫奉使之成功與東西交通之開始
第一節 第一次奉使事跡
第二節 第二次奉使事跡
第三節 第三次奉使事跡
第八章 烏孫之分合
第九章 西域諸國對漢之關係
第一節 西域諸國之交通路
第二節 樓蘭之徵伐
第三節 大宛之徵伐
第四節 車師樓蘭境內漢與匈奴勢力之消長
第十章 匈奴之末路
第一節 軍臣單于時代
第二節 伊稚斜單于時代
第三節 烏維單于時代
第四節 兒單于時代
第五節 且鞮侯單于時代
第六節 狐鹿姑單于時代
第七節 壺衍鞮單于時代
第八節 五單于爭立時代
第九節 呼韓邪郅支對峙時代
第十節 南北匈奴分裂時代
第十一章 佛教之東漸
第十二章 安息羅馬之競爭及其對漢之關係
第二期 西北民族第二次侵入中原時代
第三期 漢族與西北民族第一次對峙時代
第一章 東胡民族之復活
第一節 鳥桓鮮卑之風俗
第二節 鳥桓之叛服
第三節 鮮卑之猖獗
第二章 匈奴餘燼之復熾
第一節 南匈奴之南侵與西晉之淪滅
第二節 北匈奴之西遷與西羅馬帝國之顛覆
第三章 氏羌二族勢力之膨脹
第一節 氏羌之民族及風俗
第二節 先零羌與燒當羌之猖獗
第三節 氏羌二族全盛時代
第四章 朝鮮三國之對峙
第一節 新羅之建國
第二節 高句驪初年漢領四郡形勢之變化
第三節 高句驪之勃興與漢領四郡之淪沒
第四節 百濟之勃興與箕氏馬韓之淪滅
第五節 任那之建國
第六節 高麗百濟內部之競爭及其以中國之關係
第七節 中國文明與佛教文明之東漸
第八節 三國內部之和戰與日本勢力之侵入
第五章 日本之勃興及其對朝鮮半島之關係
第一節 日本太古之神話
第二節 神武天皇之東征與景行天皇之西伐
第三節 神功皇后之西征與中國文明之東渡
第六章 後魏與柔然之對峙
第一節 後魏之家世
第二節 柔然之家世
第三節 西域諸國對魏之關係
第七章 吐谷渾之勃興及其對中國之關係
第一節 吐谷渾之建國
第二節 吐谷渾之中衰
第三節 吐谷渾之復盛
第四節 吐谷渾之文化
第五節 夸呂之外交
第八章 突厥勃興以前西方諸國形勢之變化
第一節 波斯之勃興與安息之覆滅
第二節 大月氏之衰亡與嚈噠之隆盛
第九章 柔然之衰亡與突厥之強盛
第一節 柔然之末路
第二節 突厥之家世
第三節 突厥之風俗及文化
第四期 漢族第二次大一統時代
第一章 突厥之衰亡與內外蒙古之內屬
第一節 東突厥之末路
第二節 薛延陀回紇之爭霸
第三節 西突厥之衰亡
第二章 高麗百濟之衰亡與新羅之一統
第一節 高麗與隋之衝突
第二節 高麗與唐之衝突
第三節 百濟之衰亡及日本與唐之衝突
第四節 高麗之衰亡
第五節 新羅之統一與唐室朝鮮半島羈縻權之喪失
第三章 大食勃興以前中亞諸國之形勢
第一節 高昌之內屬
第二節 龜茲之內屬
第三節 吐火羅之內屬
第四節 昭武九姓諸國之內屬
第四章 大食之勃興與波斯薩贊王朝之淪滅
第一節 波斯薩贊王朝之末路
第二節 穆罕默德之家世
第三節 薩拉森之侵略
第五章 吐谷渾之衰亡與吐蕃之強盛
第一節 吐蕃之民族風俗及物產
第二節 贊普之家世
第三節 吐谷渾之內屬
第四節 党項之內屬
第五節 吐蕃之東侵與吐谷惲之淪滅
第六節 吐蕃對唐室之衝突
第六章 印度芨多鳥萇兩王朝之迭興及其對中國之關係
第一節 芨多王朝之興亡
第二節 鳥萇王朝之興亡
第七章 日本之開化及其對中國之關係
第一節 中國文明之東渡
第二節 佛教文明之東渡
第三節 遣唐使與留學生之西來
第八章 因紇之勃興與外蒙古覊縻權之喪失
第一節 突厥餘燼之復熾
第二節 回紇之家世
第九章 契丹之勃興與內蒙古東部覊縻權之喪失
第十章 渤海之勃興與滿洲羈縻權之喪失
第一節 渤海之民族及風格
第二節 大氏之家世及其建國事略
第十一章 唐室屬地管轄法
第十二章 唐代之東西交通
第十三章 西方宗教之東漸與佛教回教之隆盛
第一節 襖教
第二節 摩尼教
第三節 景教
第四節 回教
第五節 佛教
第三編 近古史
第一期 西北民族第三次侵入中原時代
第一章 回紇之衰亡與黠戛斯之強盛
第一節 回紇全盛時代
第二節 回紇衰亡時代
第三節 黠戛斯之民族風俗及物產
第四節 黠戛斯之勃興回紇之淪滅
第二章 吐蕃之末路
第一節 吐蕃全盛時代
第二節 安西北庭之淪陷
第三節 吐蕃衰亂時代
第三章 南詔之勃興及其對中國吐蕃之關係
第一節 南詔之文化
第二節 對唐恭順時代
第三節 對唐跋扈時代
第四章 沙陀之歸化
第五章 契丹之勃興與渤海之淪滅
第一節 耶律氏勃興以前契丹內部形勢之變化
第二節 契丹內部之統一
第三節 契丹外部之徵伐
第四節 契丹之內亂及其中衰
第六章 新羅之衰亡與後高麗之建國
第一節 新羅之盛世
第二節 新羅之未運
第三節 摩震後百濟之競爭與後高麗之建國
第四節 新羅後百濟之衰亡與後高麗之一統
第七章 後印度半島諸國之迭興與安南之獨立
第一節 林邑之勃興與占城之續統
第二節 扶南真臘之迭興
第三節 驃國之建國
第四節 海南諸國
第五節 交趾之獨立
第八章 南詔之衰亡與大理之建國
第一節 南詔之末路
第二節 長和之興亡
第三節 天興義寧之遞嬗
第四節 段氏之家世及其建國事略
第二期 漢族與西北民族第二次對峙時代
第三期 通古斯族強盛時代
第一章 西夏之勃興及其對宋遼之關係
第一節 西夏之民族及家世
第二節 西夏之建國
第三節 遼室之中興與宋遼之和戰
第四節 遼夏之衝突與宋夏之構和
第五節 宋夏之衝突與宋遼之構和
第二章 後高麗對宋遼之關係
第一節 後高麗初年之外交
第二節 成宗之內政
第三節 成宗之外交
第四節 顯宗時代之外交
第五節 德宗文宗之外交
第三章 大理之衰亡與後理之建國
第一節 大理之盛衰
第二節 大中之迭興與後理之紹統
第四章 女真之勃興與遼室之顛覆
第一節 契丹之漢化
第二節 女真之起源
第三節 阿古達之舉兵與遼之敗北
第四節 宋金之聯合與遼之滅亡
第五章 後高麗對宋金之關係
第四期 蒙古族大一統時代
第一章 女真党項之衰微與蒙古之崛起
第一節 成吉思汗之家世
第二節 蒙古勃興以前四圍諸國之形勢
第三節 蒙古內部之統一
第四節 党項之漢化
第五節 女真之漢化
第六節 成吉思汗之南侵與金室西北州郡之淪沒
第二章 蒙古西征以前大食帝國形勢之變化
第一節 穆罕默德正統之盛衰
第二節 奧瑪耶朝之興亡
第三節 阿跋斯朝之隆盛
第四節 奧瑪耶朝之西遷與法提瑪朝之隆盛
第三章 蒙古西征以前中亞及波斯諸國形勢之變化
第一節 泰黑耳蘇法爾薩曼那及布耶王朝之迭興與東大食帝國之瓦解
第二節 伽色尼王朝之興亡
第三節 塞爾柱王朝之興亡
第四節 西遼之興亡
第五節 花刺子模之建國
第四章 蒙古西征以前印度半島形勢之變化
第一節 伽色尼王朝勢力之侵入
第二節 高爾王朝之興亡
第三節 奴隸王朝之興亡
第五章 成吉思汗之西征與花刺子模之顛覆
第一節 奈曼之衰亡
第二節 花刺子模全盛時代
第三節 蒙古與花刺子模衝突之遠因 成吉思汗之大舉西上
第四節 布哈爾撤馬爾罕玉龍傑亦之陷落 穆罕默德之走死
第五節 哥刺森伽色尼黑拉特之陷落 札蘭丁之出奔
第六章 哲伯蘇布特之西征與東歐諸國之降附
第一節 奇卜察克阿速奇加賽斯等部之陷落
第二節 俄羅斯諸王侯之敗沒
第三節 康里之破滅
第七章 蒙古之南侵與夏金之淪滅
第一節 金與西夏及宋之互訌
第二節 夏之衰亡
第三節 金之衰亡
第八章 綽馬兒罕之西征與札蘭丁恢復策之失敗
第九章 巴圖之西征與奇卜察克汗國之創立
第一節 不里阿耳之破滅
第二節 俄羅斯諸部之陷落 攸利二世之戰死
第三節 佛雷斯達德之戰
第四節 漷寧河之戰
第十章 呼必賚之南征 後理之衰亡與吐蕃安南之降附
第一節 後理之盛衰
第二節 吐蕃之降附
第三節 西南諸蠻部之降附
第四節 大越李氏之衰亡與安南陳氏之建國
第十一章 轄魯之西征與伊兒汗國之創立
第一節 西征之動機
第二節 林剌夷之破滅
第三節 薩刺森東帝國之破滅
第四節 敘里亞小亞細亞諸國之徵服
第十二章 蒙古東征以前後高麗內政之變化
第一節 橫臣之跋扈
第二節 武人之專橫
第十三章 蒙古之東征與後高麗之降附
第一節 契丹與東真之騷擾
第二節 薩里台之役
第三節 也窟車羅大之役
第十四章 蒙古勃興之原因
第十五章 元初之分國制度
第十六章 元初之東西交通
第十七章 元世祖東征以前日本政體之變化
第一節 皇權時代
第二節 藤原氏專政時代
第三節 院政時代
第四節 平氏專政時代
第五節 鎌倉幕府時代
第六節 北條執權時代
第十八章 元世祖之東征與倭寇之猖獗
第一節 黑的殷弘之奉使
第二節 趙良弼之奉使
第三節 錫都之役
第四節 范文虎之役
第十九章 元世祖之南征與海南諸國之內屬
第一節 緬之徵伐
第二節 占城安南之徵伐
第三節 海外諸番國之徵伐
第五期 漢族勢力恢復時代
第一章 宗室諸王之構兵與蒙古大帝國之瓦解
第一節 蒙古內亂之遠因
第二節 阿里克布之亂
第三節 海都之亂錫喇勒濟之亂與納延之亂
第四節 奮卜察克汗國之向背及其對於歐洲諸國之關係
第五節 察罕台汗國之向北
第六節 伊兒汗國之向背及其對於西方諸國之關係
第二章 元室之衰亡與韃靼衛拉特之內訌
第一節 韃靼衛拉特之起原
第二節 鳥梁海朶顏三衛之起原
第三節 韃靼之中衰與衛拉特之強盛
第四節 哈密土魯番之交涉
第五節 韃靼之復興與內外蒙古諸部之創立
第三章 察罕台汗國之衰微與帖木兒帝國之創立
第一節 察罕台汗國之末路
第二節 帖木兒幼年事跡
第四章 帖木兒之勢力擴張與伊兒汗國之淪滅
第一節 喀什噶爾與花刺子模之降附
第二節 伊兒汗國歷代之內亂
第三節 合贊與埃及之競爭
第四節 合兒班答之對外交涉
第五節 伊兒汗國之末路
第五章 帖木兒之西侵與奇卜察克汗國之瓦解
第一節 奇卜察克汗國之盛世
第二節 奇卜察克汗國之末路
第六章 帖木兒之南征與印度圖格拉克王朝之顛覆
第一節 帖木兒南征以前印度形勢之變化
第二節 特里之戰
第七章 帖木兒之西征與土耳其之敗北
第八章 帖木兒對明室之外交
第九章 帖木兒帝國之衰亡與西方之瓦解
第十章 波斯西格索比王朝之勃興與基華布哈拉之建國
第一節 四格索比王朝之勃興
第二節 基華之建國
第三節 布哈拉之建國
第十一章 巴拜爾之南征與蒙兀爾帝國之創立
第一節 巴拜爾之建國
第二節 弗馬暗之中衰及其復國
第三節 亞格伯之內治
第四節 亞格伯之外征
第十二章 後高麗之衰亡與後朝鮮之建國
第一節 後高麗中葉以對對元室之關係
第二節 後高麗未年對元室之關係
第三節 洪倫之弒逆 辛祠之襲位
第四節 後高麗末年對明室之關係
第五節 後高麗末年對日本之關係
第六節 李成桂之篡
第十三章 安南陳氏之衰亡與黎氏之建國
第一節 安南之盛世
第二節 黎季氂之篡
第三節 簡定與陳季擴之亂
第四節 大越黎氏之建國
第十四章 占城之衰亡與安南之分裂
第一節 黎氏之初政
第二節 占城之興亡
第三節 莫登庸之亂
第十五章 緬甸暹羅之對峙
第一節 緬甸之坐大
第二節 暹羅之勃興
第十六章 豐臣秀吉西侵以前日本內政之變化
第一節 皇室兩統之迭立
第二節 建武之中興與北條氏之顛覆
第三節 足利尊氏之背叛與南北朝之分位
第四節 室町幕府之統一與南朝恢復策之失敗
第五節 室町幕府之衰亡與群雄之割據
第六節 織田氏之勃興與豐臣氏之一統
第十七章 倭寇與朝鮮之役
第一節 倭寇之猖獗
第二節 後朝鮮初年之內政
第三節 後朝鮮初年之外患
第四節 豐臣秀吉西侵之役
第十八章 明代之東西交通
第一節 鄭和之遠征
第二節 歐力之東漸
第三節 耶教之輸入
第四節 明世海外殖民事業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24.1/04(2)
主題
InfoField
歷史-東亞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634.52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冊(664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6:42,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6:42, 19 June 2023868 × 1,218, 701 pages (27.62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新著東洋史 (1/1) by 王桐齡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2jh004068,60037; 民國圖書.1; 新著東洋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