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2jh004671-14464 中國抗戰畫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112.47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6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中國抗戰畫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曹聚仁 舒宗僑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中國抗戰畫史
Publisher
聯合書報社總社
Description

依抗戰過程時序分10章70餘節,每節均有若干附圖,另有60幅作戰形勢圖

目錄
扉語 我們的獻詞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 日本社會文化與民族性
第二節 明治維新與大陸政策
第三節 日本之內在的矛盾
第四節 甲午以來日本侵略中國之行程
第五節 中日糾紛與國際
第二章 日本侵略戰序幕
第一節 日俄戰後日本侵略滿蒙之陰謀
第二節 「九一八」事變
第三節 中國訴之於國聯
第四節 一二八淞滬戰役(上)
第五節 一二八淞滬戰役(下)
第六節 偽滿洲國登場
第七節 長城戰役:塘沽停戰協定
第八節 陰霾中之華北
第九節 國人之抗戰情緒
第十節 西安事變
第十一節 英、美、蘇聯及德國之遠東政策
第三章 抗戰第一期(上)七七事變(二十六年十二月)
第一節 暴風雨之前夕
第二節 「七七」蘆溝橋事變
第三節 平津失陷
第四節 向戰爭邁進
第五節 淞滬防禦戰(前期)
第六節 華北防禦戰(上)
第七節 淞滬防禦戰(後期)
第八節 華北防禦戰(下)
第九節 太湖南北地區諸戰役
第十節 南京防禦戰及蕪湖杭州戰鬥
第十一節 中日戰後之國際反應
第十二節 戰時朝野動態(一)
第四章 抗戰第一期(中)(二十七年一月——五月)
第一節 南京陷落後之新情勢
第二節 津浦沿線作戰
第三節 魯南防禦戰
第四節 隴海沿線作戰
第五節 北戰場之苦戰
第六節 江南戰場之演變
第七節 敵偽之政治經濟攻勢(上)
第五章 抗戰第一期(下)(二十七年六月——十一月)
第一節 泥淖中之日本
第二節 武漢會戰(上)
第三節 敵海軍之沿海活動
第四節 武漢會戰(下)
第五節 北戰場之游擊戰
第六節 第一期戰爭中敵我之戰略與戰術
第七節 國際暗雲之投影
第六章 抗戰第二期(一)(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年四月)
第一節 武漢撤退後之新情勢
第二節 南昌隨棗諸戰役
第三節 長沙第一次會戰
第四節 國際風雲與日軍南進
第五節 桂南粵北諸戰役
第六節 敵軍在華北之掃蕩攻擊
第七節 敵偽之政治經濟攻勢(下)
第七章 抗戰第二期(二)(二十九年五月——三十年十二月)
第一節 鄂西鄂北鄂中諸戰役
第二節 上高會戰及第二次長沙會戰
第三節 浙閩沿海地區諸戰役
第四節 粵北及桂南反攻戰役
第五節 北戰場之兩種戰鬥
第六節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
第七節 戰時朝野動態(二)
第八章 抗戰第二期(三)(三十一年一月——三十三年十月)
第一節 太平洋戰事發生後之軍事情勢
第二節 第三次長沙會戰及浙贛戰役
第三節 緬甸地區防禦戰
第四節 湘鄂皖諸戰役
第五節 「大東亞之夢」與敵後諸戰鬥
第六節 大陸戰場的面面戰鬥
第七節 太平洋上之曙光
第九章 抗戰第二期(四)(三十三年十一月——三十四年九月)
第一節 抗戰後期之國際情勢
第二節 敵軍之暮景
第三節 湘桂黔會戰及湘粵贛邊區諸戰鬥
第四節 勝利前夕之反攻追擊戰
第五節 軸心崩潰後之遠東局勢
第六節 日本帝國之崩潰
第七節 戰時朝野動態(三)
第十章 勝利之頁
第一節 勝利、受降及復員
第二節 戰後之中國與日本
附錄
抗戰史料述評
各戰區將領一覽
抗戰大事記
彩圖目次
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
武漢外圍戰鬥
鄂西之戰
激戰八莫
精神總動員火炬遊行
「恭賀新禧」
日本導演九一八
全面抗戰
上海之火
徐州會戰
日機偷襲珍珠港
緬北之戰
開羅會議
日本投降
地圖目錄
圖一 中日戰爭與日俄戰爭日本所取得土地圖
圖二 東三省物產圖
圖三 東北鐵路網分布圖
圖四 一二八戰役初期敵我軍陣線圖
圖五 淞滬戰爭中日軍事形勢略圖
圖六 冀熱察邊境形勢圖
圖七 七七事變前日本在華北特務機關分布圖
圖八 綏遠前線戰況圖
圖九 平津形勢簡圖
圖一○ 七七事變平津戰局發展圖
圖一一 華北形勢略圖
圖一二 八一三淞滬會戰形勢圖
圖一三 太湖區域國防線略圖
圖一四 冀察晉綏邊區形勢圖
圖一五 平漢線北段形勢圖
圖一六 同蒲正太鐵路線形勢圖
圖一七 華北戰場敵軍進攻形勢圖
圖一八 太湖南北地區戰局變化圖
圖一九 津浦線簡圖
圖二○ 北路日軍進攻徐海形勢圖
圖二一 台兒莊殲滅戰布署及戰況圖
圖二二 敵軍進攻徐州路線圖
圖二三 武漢在全國地位形勢圖
圖二五 日軍進攻武漢路線圖
圖二六 武漢會戰地區形勢圖
圖二七 大別山脈敵人攻勢圖
圖二八 日軍進攻廣州形勢圖
圖二九 武漢作戰末期敵我形勢圖
圖三○ 大別山戰況演進形勢圖
圖三一 敵人進攻南昌態勢圖
圖三二 我軍反攻南昌形勢圖
圖三三 隨棗戰役地區形勢圖
圖三四 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進攻與退卻態勢
圖三五 海南島日軍進攻態勢圖
圖三六 日軍欽防登陸敵我作戰態勢圖
圖三七 南寧會戰態勢圖
圖三八 崑崙關會戰態勢圖
圖三九 賓陽作戰態勢圖
圖四○ 二十九年五月豫鄂會戰日軍進攻態勢圖
圖四一 我軍圍殲棗陽敵軍態勢圖
圖四二 鄂西鄂北我軍反擊態勢圖
圖四三 上高會戰地區形勢圖
圖四四 浙東戰區形勢圖
圖四五 福州地區形勢圖
圖四六 粵北日軍進犯經過形勢圖
圖四七 日軍自桂南撤退態勢圖
圖四八 日本威脅秦越緬形勢圖
圖四九 浙贛戰區形勢圖
圖五○ 緬甸戰區形勢略圖
圖五一 湘鄂戰區形勢圖
圖五二 長衡會戰地區形勢圖
圖五三 太平洋美軍反攻進展態勢圖
圖五四 中印緬戰區形勢圖
圖五五 桂柳形勢圖
圖五六 黔桂邊境形勢圖
圖五七 美軍占領琉球島後空中里程圖
圖五八 卅四年八月上半月日本被圍攻形勢圖
圖五九 盟軍在日登陸地域圖
圖六○ 太平洋上各地日軍投降地及盟軍受降分配圖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36[1947]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抗日戰爭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265-64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hong guo kang zhan hua shi
載體形態
InfoField
448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8:14,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8:14, 19 June 20231,239 × 1,754, 463 pages (112.47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國抗戰畫史 (1/1) by 曹聚仁,舒宗僑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2jh004671,14464; 民國圖書.1; 中國抗戰畫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