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2jh004702-14993 中華民國史料.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32.29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80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中華民國史料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孫曜編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中華民國史料
Publisher
文明書局
Description

內分7部分,收集自武昌起義到段祺瑞政府止的各種告書、上諭、告示、電文、各案報告書、誓詞、法案、法令、宣言、頌詞、函件、外交文件等資料四百餘件

目錄
第一 自武昌起義至參議院閉會
鄂軍都督致滿政府書
軍政府布告漢族同胞為滿洲將士者文
清廷關於解釋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上諭三件
湖南軍政府示
陝軍政府致晉軍政府書
三晉民軍與各省之公電
雲南蔡都督致粵督張鳴岐電
蔡都督致桂撫電
蔡都督致各省軍政府電
貴州獨立之示諭
江蘇都督程德全檄薩鎮水及艦隊長文
上海軍政分府檄鎮江文
廣西都督沈秉坤演說詞
福建都督府之文告四件
廣東惠州軍司令長之文告三件
關東都督藍天蔚檄文
山東獨立之誓書
山東巡撫致內閣請代奏三件
清廷電旨
蘇州程都督杭州湯都督致滬都督電
黎元洪致江浙都督書
湘都督通告各省籌畫統一電
孫大總統就職宣言書
孫大總統宣告各友邦書
孫大總統覆參議院論國旗文
臨時政府接收北方各省統治權辦法案
參議院通告清帝遜位詔下孫大總統辭職定日選舉臨時大總統電
臨時政府抵押借款及發行軍用鈔票質問案二件
中華銀行質問案
華俄道勝銀行借款案
四國銀行借款案
華比銀行借款案
優待清帝清皇室及滿蒙回藏各族待遇條件案
統一軍政民政財政辦法案
臨時政府遷至北京案
華洋義賑會向四國銀行借款案
參議院通告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電
參議院致袁世凱報告選舉為臨時大總統請蒞院受職電
參議院咨行孫總統袁世凱君未受職以前仍請執行政務文
參議院議決袁統辭職薦賢自代及辭職辦法案
參議院議決袁總統受職與重行組織統一政府辦法案
孫大總統覆華僑詢推舉袁世凱為大總統文
蔡專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國文
參議院咨行大總統報告袁大總統電傳誓詞文
參議院覆袁大總統承認受職及致詞電
參議院致袁大總統議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電
參議院通告各省聲明湖北臨時省議會發起另行組織臨時國會為無效電二件
參議院通告各省議決休會十五日遷至北京電
參議院議決新法律未頒以前暫適用舊有法律案
袁世凱在參議院之演說詞
參議院閉會議長吳景濂報告詞
第二 民國二年之善後大借款
大總統咨送善後借款合同及用途單文附借款合同及用途單
大總統咨明善後借款合同簽字手續不完理由文
眾議院關於善後借款之質問書二件附國務院答覆書
眾議院關於善後借款之質問書附國務院答覆書
第三 自國會停頓至帝制案之撤銷
袁世凱解散國民黨並取消國民黨籍之國會議員命令
參眾兩院議長通告議員暫行停發議事日程函附籌備國會事務局函
參議院質問政府以命令取消議員資格設兩院不足法定人數不能開會書
眾議院質問追繳國民黨議員證書徽章影響及於國會書附國務院答覆書
政治會議組織命令
政治會議議決大總統特交救國大計諮詢案
政治會議議決大總統特交增修約法程序諮詢案
政治會議議決大總統特交組織造法機關諮詢案
政治會議議決大總統特交停止省議會職務諮詢案
政治會議議決國務院咨送核定地方歲出經費標準諮詢案
約法會議開會大總統頌詞
大總統公布約法之命令附約法
袁世凱宣布增修約法之經過布告
袁世凱送達參政院之宣言書
袁世凱公布改革國體請願之命令
公布決定國體之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參政院代行立法院之推戴書
袁世凱不承認帝位之咨文
袁世凱承認帝位之咨文
袁世凱討伐唐繼堯等之命令
袁世凱撤銷承認帝位一案之申令
袁世凱咨覆參政院代行立法院仍舊開會文
袁世凱宣布帝制議案始末命令
第四 清室復辟之始末
黎元洪解散國會之命令
黎元洪解散國會之通電
黎元洪召張勳來京之命令
張勳奏請復辟折
復辟後黎元洪之通電
清帝溥儀復辟上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徐世昌之函電
段祺瑞之通電
馮國璋之通電
段芝貴曹錕報捷電
關於處分清室之通電
懲辦禍首之命令
大總統公布清室最終之表示
第五 新國會之組織及開會與西南護法運動
參議院開會代理大總統馮國璋頌詞
參議院開會國務總理段祺瑞頌詞
曹錕等致參議院之公電
大總統咨送修正三法案於參議院文附理由書
參議院閉會代理大總統馮國璋頌詞
參議院閉會國務總理段祺瑞頌詞
新國會開會代理大總統馮國璋頌詞
新國會開會國務總理段祺瑞頌詞
眾議院質問政府關於財政外交及國內用兵諸大端書附國務院答覆文
大總統咨提對德宣戰後經過情形擇要報告請眾議院議決文
眾議院開會政府委員說明對德奧宣戰之理由
大總統徐世昌聲請辭職文
兩院議長致國務總理錢能訓函
兩院議長通電
國會非常會議致西南各省報告非常會議開會日期電
國會非常會議組織大綱
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大綱
國會非常會議致西南各省報告選舉大元帥元帥情形電
國會非常會議致西南各省報告孫大元帥蒞會就職並是日開會選舉各部總長情形電
孫大元帥諮詢外交方針文附國會非常會議咨復文
孫大元帥咨請將外交案文內容認改為承認文附國會非常會議咨復文
國會非常會議通告全國反對北京召集參議院電
唐繼堯關於時局之通電二件
南京李秀山督軍為調停戰事請聯電京政府停戰電
章炳麟駁岑春煊提出議和條件之通電
修正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大綱
國會非常會議通告全國宣布修正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大綱之旨趣電
國會非常會議分致唐少川等通知被選為政務總裁請速就職電
陸榮廷推舉岑春煊為總裁主任電
國會非常會議咨護法政府議決取消岑春煊總裁職並補選劉顯世為政務總裁文
第六 直系恢復舊國會與大選風潮
舊國會聲明在津集會電
曹錕吳佩孚覆國會電
兩院在津之宣言
兩院通告全國徐世昌離京及周自齊等奉還職權之電文應如何接收候公意商榷施行電
曹錕等翊戴黎黃陂通電
黎元洪主張先行廢督裁兵然後就職電
張耀曾解釋黃陂復任為合法之快郵代電
黎元洪復任通電
黎元洪敦促兩院議員剋期入都行使職權電
吳景濂張伯烈為署財政總長羅文干訂立奧款新合同違背約法濫用職權致大總統函
眾議院全體議員為可決查辦派署財政總長羅文干案通電
魯案善後督辦王正廷報告魯案協定正文及接收膠澳日期電
眾議院為通過查辦署交通總長高恩洪等舞弊賣國違法瀆職案通電
王正廷接收青島電三件
眾議院議員吳昆關於清查內外債通電
國會議員王廷弼任同堂等關於金佛郎案之通電
國務院報告辦理金佛郎付給法國部分庚子賠款經過情形電
國務院咨復眾議院質問關於威海衛之交涉文
外交部為照會日政府中日協約及換文旅大租期屆滿聲明廢止通電
大總統咨眾議院為法國退還庚子賠款改用金佛郎案請議決文
孫中山請兩院議員南下電
兩院議員請緩開憲法會議函
離京議員之宣言
國會議員移滬集會籌備處啟事
浙江軍務善後督辦盧永祥之通電
孫中山致各議員函
離京議員通電
離京議員關於兩院人數之通電
國會議員移滬集會籌備處啟事
國會議員移滬籌備處為金佛郎案致法公使函
曹錕致孫文電
孫中山對外宣言
離京議員關於金佛郎案之通電
吳景濂致唐繼堯電
留京議員之宣言
褚輔成致在津同人函
離京國會議員之宣言二件
梁啓超與曹錕書
曹錕與楊度書
國會移滬集會後之宣言
留京議員雷殷等致離京議員書
孫曹往返要電二件
曹錕之通電
留京議員之通電
彭養光等告發吳景濂等之呈文
留京議員王家襄致吳景濂函
留京議員籍忠寅致吳景濂函
留廉京議員李國珍王侃致吳景濂函
眾議院副議長張伯烈致吳景濂函
上海兩院臨時委員會致留京議員電
離京議員之宣言
離京議員之通電
議員李汝翼張瑾雯致吳景濂函
議員李兆年致吳景濂函
議員馮振驥致吳景濂函
議員劉景晨致吳景濂函
議員黃伯耀致參議院秘書廳函
離京議員通電
議員王樞等致吳景濂函
議員李燮陽致兩院同人書
黎元洪通電
黎元洪致孫文電
盧永祥之通電
張作霖之通電
眾議員邵瑞彭之通電及訴狀
廣東將領楊希閔等之通電
何豐林之通電
在津議員之通電
移滬國會宣言
留津議員縷述政變以來之經過通電
各省聯席會議代表汪兆銘等通電
附北京國會宣布之憲法
第七 段氏臨時政府之始末
段祺瑞通告全國馬電
臨時執政令
段祺瑞致各軍首領請列席善後會議卅電
臨時執政致各省區及蒙藏青海軍民長官請列席善後會議卅電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制
善後會議條例
臨時執政致孫中山黎宋卿先生請列席善後會議東電
臨時執政致章太炎唐少川岑雲階先生請列席善後會議東電
臨時執政致王聘卿諸先生請列席善後會議東電
臨時執政致各省區四法團特請專門委員艷電
臨時執政建設宣言
臨時執政取消法統令
臨時執政表示態度令
臨時執政致各省區軍民長官請推舉國憲起草委員支電
臨時執政召集國憲起草委員會令
國民代表會議條例
軍事善後委員會條例
財政善後委員會條例
國憲起草委員會規則
建設會議條例
中華民國憲法案
附咨臨時執政文
國會非常會議成立宣言
第二次宣言豪電
第三次宣言皓電
關於金佛郎案宣言東電
反對金佛郎案宣言東電
第四次宣言寒電
國會非常會議組織大綱
孫傳芳致段祺瑞電
孫傳芳致馮胡孫電
唐繼堯反對善後會議電
唐繼堯之通電
段祺瑞致孫傳芳電
黎元洪致段祺瑞電
關於上海善後之要令
孫文關於善後會議致段祺瑞電
吳光新視察江蘇戰事之通電
吳光新報告江蘇戰事電
段祺瑞停止各省軍士行動之通電
孫傳芳致段宏業等電
黃炎培關於淞滬市政之通電
族粵滇軍將領楊希閔等率師回滇之通電
馮玉祥調解豫陝爭執電
國民黨反對善後會議之宣言
吳光新調停滬局之通電
外交團關於鐵路交通致中國之照會
孫岳調停豫局通電
憨玉琨致段祺瑞請示辦法電
胡景翼憨玉琨兩方關於戰事致北京政府電
胡景翼述豫局經過之通電
孫岳報告調停豫局之兩電
劉鎮華述豫亂之通電
胡景翼駁劉鎮華之通電
劉鎮華報告孫岳軍隊加入豫戰電
蘇俄大使為外蒙俄兵撤退致中政府之照會
劉鎮華退兵電二件
孫寶琦呈請緩頒淞滬市自治制文
孫岳關於河南兵事之通電
在粵滇軍將領楊希閔等聲討唐繼堯電
胡景翼報告占領洛陽電
馮玉祥保薦陝西疆吏電
劉鎮華保薦陝西疆吏電
陝西督辦駐京辦公處發表之重要文電二件
唐繼堯就副元帥職之皓電
唐繼堯趙恆惕主張聯治致善後會議電
劉鎮華引咎辭職之通電
孫岳條陳河南善後辦法電
熊克武之通電
張作霖致段祺瑞電
鄭謙為淞滬商埠條例事上段祺瑞說帖
江蘇省議員為上海公賣鴉片事致段祺瑞電
上海縣議會呈政府請明令撤退駐滬海陸軍隊電
外部為滬案向駐京領袖意公使提出之抗議
公使團致外交部之覆牒
外交部提出第二次之抗議
外交團第二次之答覆書
外交部提出第三次之抗議
外交團第三次之答覆書
江蘇交涉員陳世光致領袖領事函兩件
領袖領事覆交涉員文
江蘇交涉員許沅對領袖領事提出之抗議
政府特派專使蔡廷干鄭謙曾宗鑒宣布交涉停頓情形
駐京使團對滬案交涉停頓發表之宣言
外交部向使團提出聲明上海交涉停頓應由六國委員團負責之照會
滬案移京交涉照會
修改不平等條約照會
湖北交涉署向英領提出之抗議
英領駁覆中國抗議之照會
外交部為漢口慘案向英公使單獨提出之抗議
英國公使駁覆我國抗議之照會
六國公使聯合抗議漢潯鎮滬各案之照會
外交部駁覆使團抗議之照會
使團駁覆我國照會之覆牒
法使關於沙面事件致中國之抗議
伍朝樞關於沙面事件對北京公使團提出之抗議
英使關於九江事件提出之抗議
政府特派調查漢案專員鄧漢祥之報告電
調查漢案專員鄧漢祥報告漢案電
國民黨關於廢除不平等條約之通電
駐漢英領致胡交涉員照會
胡漢民等關於廢除不平等條約通電
廣州政府改組後之政綱
國民黨宣布改組政府電
湖北交涉員覆英領事照會
英代使關於沙面事件致外交部之兩照會
傳交涉員關於渝案對英領提出之抗議
劉湘報告渝案真象電
蕭耀南報告漢案交涉經過電
廣東政府提出沙面全案事實及要求
外交部促開滬案之照會
英代使為重慶事件覆外交部照會
外交部召集關稅特別會議致八國公使之照會
駐漢英領事覆胡交涉員照會
胡交涉員報告漢案談判破裂電
湖北交涉員致英領照會
列國關於修改不平等條約之覆牒
湖北交涉員報告漢案交涉電
關於滬案交涉來往之照會四件
外交部致英使駁覆司法調查之照會
外交部駁覆使團重行司法調查照會
孫傳芳舉兵之通電
楊宇霆離蘇前之通電二件
蘇督楊宇霆報告浙軍發動情形電
駐京公使團對於司法部部令致外交部照會
吳佩孚再起之通電
姜登選離蚌之通電
英外長張伯倫對於參加關會代表之訓辭
財政委員會提出關稅自主辦法大綱及呈文
關稅定率條例
煙酒進口稅條例
馮玉祥致張作霖書
政府應付時局之命令
汪兆銘致唐少川報告廣東情形電
郭松齡之通電三件
馮玉祥致張作霖電
裁厘辦法令
郭松齡對日本公使之宣言
郭松齡致北京公使團電
郭松齡質問日本公使電
馮玉祥復直隸省議會述與李景時失和之經過電
馮玉祥保薦直隸疆吏電
馮玉祥下野之通電
孫傳芳致段祺瑞電
十六省區代表通電
駐京蘇聯大使加拉罕致張作霖書
段祺瑞致張作霖電
蘇聯大使加拉罕為中東路事向外交部提出之抗議
蘇聯外交委員長翟趣林致中國政府電
蘇聯大使加拉罕致張作霖電
加拉罕致伊萬諾夫電
王正廷覆翟趣林電
外交團關於封鎖大沽口事提出之抗議書
鹿鍾麟致國務院電
日本公使關於大沽口炮擊事件之抗議書
八國駐京公使關於大沽口航行問題提出之最後通牒
外交部答覆八國最後通牒之照會
日本公使為大沽炮擊事件致中國照會
徐謙等之通緝令
張作霖致張之江電
張紹曾息爭電
奉軍將領復北京各團體電二件
王士珍等致天津調人電
王士珍等為飛機投彈事致奉直各方電
外交團關於北京投擲炸彈之抗議書
警衛司令部之布告
國務院之通電二件
國民軍將領致吳佩孚孫傳芳閻錫山電
王士珍致靳雲鶚電
賈德耀通告公使函
王士珍等致吳佩孚電
京師臨時治安會宣言
京師臨時治安會簡章
張作霖致張宗昌等不許軍隊入京電
段祺瑞復職後之命令
賈德耀辭國務總理職呈文
賈德耀致馮玉祥電
段祺瑞致張作霖等筱電
京師臨時治安會要電
吳佩孚致唐之道電
張作霖復段祺瑞電
段祺瑞下野之命令及通電
段祺瑞致吳佩孚張作霖孫傳芳閻錫山電
京師臨時治安會之要電
王士珍致吳佩孚電
張作霖通電
吳佩孚致曹錕電
張作霖致王懷慶電
臨時治安會王士珍等要電
臨時治安會之要電
臨時治安會王士珍等要電
方夢超為金佛郎案告發顏惠慶等呈文
董康致司法部總檢廳之快郵代電
財政部請將金佛郎案交付審查呈文
司法部呈復金佛郎案審查完竣文
法使關於賑災附加稅事致外部照會
外交部為關稅會議事致法公使照會
法公使復外交部照會
財政部請批准金佛郎案呈文
外交部致法國公使關於金佛郎案新協定文
法公使復外交部照會
外交部關於金案協定以外之事件致法使照會
法國公使答覆外交部照會
財政部辦理金佛郎案新協定說明書
段祺瑞辦理金佛郎案之通電
章士釗自請查辦呈文
外交部致比公使關於金佛郎案之換文
比公使照復外交部文
翁敬棠檢舉外交總長沈瑞麟財政總長李思浩辦理金佛郎一案構成外患罪理由書
翁敬棠檢舉前司法總長章士釗為金案從犯文
翁敬棠金案檢舉經過談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18[192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史料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258.06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hong hua min guo shi liao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冊:36,74,146頁 2冊:84,38,48,106頁 3冊:258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8:15,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8:15, 19 June 20231,239 × 1,754, 801 pages (32.29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華民國史料 (1/1) by 孫曜編 (batch task; nlc:data_416,02jh004702,14993; 民國圖書.1; 中華民國史料)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