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2jh005155-14825 中國關稅史料.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34.6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767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中國關稅史料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江恆源編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中國關稅史料
Publisher
人文編輯所
Description

此書選錄民國以後有關關稅問題的專門論著及報刊登載的資料,按內容分為15編。包括:中國關稅問題的年表、全國海常關一覽、海關行政、稅收、進出口貨值、常關設置、關余、海關附稅、稅則修改、關稅特別會議和關稅自主等

目錄

例言
第一編 中國關稅問題年表
中國關稅問題年表
第二編 全國海常關一覽
全國海常關名稱地址暨海關設立時期一覽(錄北京稅務處第四次一覽統計表)
全國海關之調查(錄民國十八年二月三日申報)
第三編 海關行政
(一) 外人管管理海關之由來
中國海關制度沿革(錄原書上編第七頁至第二○頁)
(二) 歷任總稅務司姓名任期及安格聯免職問題
中國海關制度沿革(錄原書上編四七頁至四八頁)
赫德行政上之特點(錄中國關稅問題第九章第三節一二六頁至一二八頁)
中國海關制度沿革(錄原書上編第三一頁至三二頁)
二五稅及總稅務司問題之真相(錄民國十六年二月一四日申報)
安格聯免職事件之解決(錄民國十六年二月一六日新聞報北京特約通信)
免安問題解決經過(錄民國十六年二月十七日申報京訊)
(三) 海關行政統屬及總稅務司機關組織
中央政府與海關統屬關係變遷圖
海關行政職掌之分配及員額
(四) 海關華洋人員之數目
中國海關制度沿革下編第五節「華洋關員之人數」(錄原書第八五頁至九一頁)
反客為主之海關人員(錄民國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北京京報)
全國海關重要職員之調查(錄民國十四年十一月五日申報)
海關外員人數(錄民國十五年四月二九日北京晨報)
(五) 海關職員俸給
中國海關制度沿革下編第六節「關員俸薪之等級」(錄原書第九一頁至一○○頁)
(六) 外人管理海關之弊端
外人管理海關下之弊端(錄銀行周報第六卷第一號)
中國關稅史(錄原書第四章第三節一八○頁至一八三頁)
(七) 中國政府收回海關管理權運動之經過
清廷上諭
中國關稅問題第九章「稅務處之設立」(錄原書第一二八頁至一三○頁)
最近各海關稅務司副稅務司任用華人之調查
第四編 海關稅收
(一) 歷年海關稅收總數比較
海關稅收歷年比較表
(二) 歷年各項海關稅收數比較
海關各項稅收歷年比較表
(三) 最近二十年間各關稅收數比較
各海關稅收歷年比較表
第五編 六十年間海關進出口貨物價值一覽
六十年間海關進出口貨物價值比較表
第六編 海關重要進出口貨物價值歷年比較
海關重要進口貨物價值歷年比較表
海關重要出口貨物價值歷年比較表
第七編 邊境稅關
(一) 中國之邊境稅關
邊境稅關與常關之異點(錄中國關稅問題第七章第一節)
俄人之在新疆蒙古與滿洲之概況(錄中國關稅問題第七章第二節)
日本在滿洲之情形(錄中國關稅問題第七章第三節)
英法與西南各省之關係(錄中國關稅問題第七章第四節)
(二) 中國之陸路貿易關稅
北方陸路貿易關稅(錄中國關稅制度論第四章第二節第一目)
南方陸路貿易關稅(錄中國關稅制度論第四章第二節第二目)
(三) 中日及中俄間稅率存廢問題
中日間之新稅章(錄民國二年六月二八日時報)
華俄交界處之免稅例通告廢止矣(錄民國三年五月十八日申報)
取銷中俄交界百里免稅之手續(錄民國三年五月二八日申報)
展期取消免稅令(錄民國三年六月九日申報)
第八編 常關
(一) 中國常關之特質
常關與厘卡之不同(錄中國關稅問題第七章第五六七節一○五頁至一一一頁)
(二) 民國以後各常關之增設裁併分劃及裁撤
浦口新關成立(錄民國元年十月二四日時報)
江蘇都督交省議會覆議江海常關案(錄民國元年四月七日時報)
江蘇全省商會請裁併揚由淮安兩關(錄民國八年十月三十日申報)
商會代表之裁撤常關談(錄民國十一年九月十七日申報)
紀多倫新設稅關(錄民國四年一月十九日申報)
揚由鎮江兩關呈准劃分(錄民國六年九月二日申報)
徵詢楊樹浦建設分關意見(錄民國八年八月六日申報)
函詢楊樹浦建築分關意見(錄民國八年八月二七日申報)
裁併淮揚關難成事實(錄民國九年二月十三日申報)
唐山設立工關詳情(錄民國十四年五月二二日申報)
揚州各公團請撤瓜洲分關(錄民國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新聞報)
國民政府統治下之常關調查(錄民國十六年八月十三日新聞報)
常關保留期內徵稅辦法(錄民國十八年五月一日民國日報)
(三) 改訂常關稅則
改訂關稅(錄民國四年十月十五日申報)
常關改定稅則之理由(錄民國四年八月三一日申報)
新訂常關稅法之施行細則(錄民國六年二月七日申報)
常關稅法施行細則說明書(錄民國六年二月八日申報)
(四) 各地方對於常關改訂稅則之反響
蕪湖開市後之波瀾(錄民國四年五月二七日申報)
蕪商對於新稅則之呼籲(錄民國四年六月四日申報)
常關修改稅則之反響(錄民國十六年十二月五日申報)
(五) 民國以後之政府收回常關管理權
常關均歸財政部直轄(錄民國二年八月二十六日時報)
汕頭收回常關之經過(錄民國十五年二月三日申報)
(六) 常關考成
關厘考成辦法之改訂(錄民國六年二月十四日申報)
常關徵收考成條例之內容(錄民國三年五月二一日申報)
常關徵收考成條例修正公布(錄民國十六年十二月一日新聞報)
(七) 常關整頓之成績
民國三年各常關收稅共數之飭照(錄民國四年七月二一日申報)
國內常關稅收之近況(錄民國八年三月三十日申報)
財政部派員調查常關(錄民國十二年十月六日申報)
皖倪系把持稅關(錄民國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申報)
可駭之鳳陽關積弊(錄民國十四年四月二九日申報)
風陽關監督整頓稅收(錄民國十四年九月一日新聞報)
揚由關增加比額之經過談(錄民國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申報)
張多虎關增稅加(錄民國十四年五月十日京報)
張之江與張虎多關稅(錄民國十四年十月十日京報)
(八) 關於江海常關重要事項
江海常關重訂民船進出口新章(錄民國五年五月二十八日申報)
江海常關改章之恐慌(錄民國八年十二月十七日申報)
摘錄淞滬常關稅則內容(錄民國八年四月十八日申報)
遷設常關問題有打銷說(錄民國八年十一月十八日申報)
遷關聲中之稅司手諭(錄民國八年十月二一日申報)
常關改建洋式房屋之預備(錄民國九年七月二三日申報)
函請吳淞稅所長依率收稅(錄民國十年四月一日申報)
長江貿易船隻均應報關(錄民國十年一月二四日申報)
長江釣船反對報團查驗(錄民國十年二月一五日申報)
海關查看長江釣船之開始(錄民國十年二月一八日申報)
釣船代表呈吳淞商埠督辦文(錄民國十年二月二四日申報)
吳淞沙釣船稽徵局之示諭(錄民國十年二月二五日申報)
請免沙釣船報關之部令(錄民國十年三月十八日申報)
吳淞商埠局為沙釣船案覆函(錄民國十年三月二一日申報)
常關增減稅率之呈批(錄民國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新聞報)
(九) 崇文門稅關之增稅
商會反對崇關加稅無效(錄民國十四年十月十二日晨報)
京商聯合反對崇關加稅(錄民國十四年十月二九日京報)
(十) 江蘇常關監督會議
關監督在寧會議紀錄
第九編 免稅及減稅
核准華商機制土麵粉免稅年月事項一覽表
核准華洋商廠出口照機制洋貨例繳稅年月事項一覽表
核准華洋商礦產減稅年月事項一覽表
核定各種土貨應徵各稅減免期限年月事項一覽表
官物免稅數目一覽表
各國使領公署所用物品免稅數目一覽表
鐵路物料免稅數目一覽表
第十編 關稅與外債
清代外債(錄中國關稅史第九二頁至一○○頁)
清末借款及辛亥革命時之外人保管關稅(錄中國關稅史第一六一頁至一六七頁)
民國成立後之外債與關稅(錄中國關稅史第一七一頁至一七四頁)
甲午戰敗後之賠款與關稅(錄中國關稅史第八二頁至八六頁)
八國聯軍戰禍下之賠款與關稅(錄中國關稅史第一○○頁至一○三頁)
關稅與外債(錄民國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時事新報)
中國關稅自主聲中之西原借款
第十一編 關余
(一) 關余之性質用途及數目
關余(錄民國十五年一月十七日新聞報)
關余抵押外債之調查(錄民國十五年七月十六日時事新報)
國務院行查關余確數(錄民國十一年一月八日申報)
整理內外債與關余之關係(錄第七卷第四號銀行周報)
熊希齡整理國債之意見書(錄民國十二年一月第七卷第四號銀行周報雜纂)
保護內債與整理外債之先決問題(錄民國十二年一月第七卷第四號銀行周報雜纂)
(二) 北京政府對於關余之提用
政府提用關余(錄民國七年十一月二四日申報)
政府需款望關余救濟(錄民國七年十月三十日申報)
政府提用關余作政費(錄民國八年十二月二七日申報)
政府商提關余(錄民國八年十二月十七日申報)
政府商提關餘三百萬(錄民國八年六月二一日申報)
政府提用關余應急需(錄民國八年八月三○日申報)
奉方疏通使團撥付關余(錄民國十六年九月一日申報)
(三) 總稅務司及各公使對於關余之爭議
北京特約記者與安格聯談話(錄民國十年十二月十三日申報)
安格聯對處理關余之聲明(錄民國十一年一月十四日申報
總稅務司對於關余之宣言(錄民國十年十一月二一日申報)
安格聯論中國外債信用(錄民國十二年九月一九日申報)
總稅務司拒關余撥政費(錄民國十二年二月九日申報)
四國公使決再抗議關余(錄民國十二年十一月二三日申報)
四使抗議關余擔保內債(錄民國十二年十月一九日申報)
(四) 各商業團體處分關余之主張
各團體致四公使電(錄民國十二年一月十日申報)
銀錢業兩公會電爭內債基金(錄民國十二年十月二三日申報)
總商會反對動搖內債基金(錄民國十二年十月二八日申報)
關於內債基金之文電(錄民國十二年十一月二日申報)
商業團體歡迎安格聯(錄民國十二年十一月三日申報)
天津銀行公會力爭內債基金(錄民國十二年十一月七日申報)
三團體力爭內債基金電(錄民國十二年十一月二九日申報)
(五) 廣東軍政府分撥關余訴訟
軍政府提用關稅餘款之公文(錄民國七年十一月二五日申報)
廣東分撥關余之大爭議(錄民國八年八月二日申報)
章士釗請諭滙豐留軍府款項(錄民國九年四月十四日申報)
汪精衛對於關余涉訟之談話(錄民國九年四月二一日申報)
江精衛西南大學經費保管論(錄民國九年四月二七日申報)
伍廷芳對於關余案辯訴原文(錄民國九年四月三十日申報)
西南大學籌備員致伍章函(錄民國九年五月三十日申報)
章行嚴復李陳汪函(錄民國九年五月三一日申報)
西南大學經費問題(錄民國九年六月一日申報)
章行嚴致伍秩庸之兩函(錄民國九年五月三日申報)
(六) 廣東政府爭撥關余及收管粵海關之爭議
粵海關交涉日趨嚴重(錄民國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申報)
孫中山表示截留關稅之決心(錄民國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申報)
孫中山扣留粵關稅之宣言(錄民國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申報)
粵當局收回關稅之大交涉(錄民國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申報)
粵海關事件之外交文書(錄民國十二年十二月十八九二十日申報)
粵關交涉中之國民外交運動(錄民國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申報)
粵政府對關余案之又一宣言(錄民國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申報)
國民黨與關余問題(錄民國十三年一月三十一日申)
第十二編 海關附稅
安格聯條議增加關稅(錄民國十年十月二九日申報)
外交團對增加關稅之態度(錄民國十年十一月十二日申報)
各國對徵收海關附稅之態度(錄民國十四年三月十六日申報)
使團會議關附問題(錄民國十四年五月二四日申報)
海關開徵附加賑捐之通告(錄民國十五年九月二五日申報)
歷年海關附征賑捐數目表
第十三章 徵收特稅及二五附稅
(一) 廣東政府徵收特稅
粵政府公布特稅條例(錄民國十五年十月八日申報)
廣州與英交涉(錄民國十五年九月廿一日申報)
廣東徵收內地稅問題(錄民國十五年十月九日申報)
粵征特稅使團決抗議(錄民國十五年十月九日申報)
奧征特稅與使團應付(錄民國十五年十月十日申報)
廣東征特稅與使團(錄民國十五年十月十四日申報)
粵省徵收新稅已實行(錄民國十五年十月十四日商報)
(二) 北京政府徵收二五附稅之經過
關稅二五附稅案之新發展(錄民國十五年十二月二三日北京京報)
二五附稅案使團方面意見紛岐(錄民國十五年十二月二七日商報)
日本反對英提案之內幕(錄民國十六年一月九日申報)
二五附加稅與日本貨(錄民國十四年九月七日北京晨報)
二五附稅之積極進行(錄民國十六年一月十日新聞報)
二五稅定期實行徵收(錄民國十六年一月十七日時報)
二五稅保管問題(錄民國十六年一月十八日申報)
附加稅用途決定(錄民國十六年一月二三日北京晨報)
二五附加稅各海關徵收現狀(錄民國十六年四月三日新聞報)
(三) 各地方徵收二五稅情形
津日領反對征二五附稅(錄民國十六年二月十五日申報)
津海關已征日貨附稅(錄民國十六年二月十六日申報)
津海口關征出口附稅(錄民國十七年十月六日申報)
江蘇省令即日徵收二五附稅(錄民國十六年一月十一日新聞報)
上海實行徵收二五附稅(錄民國十六年一月二一日申報)
浙海關徵收附稅之波折(錄民國十六年二月七日申報)
鄂省實行徵收附稅(錄民國十六年一月五日申報)
魯省開徵二五附稅(錄民國十六年二月二十日申報)
奉天日商反對二五附稅(錄民國十六年八月十日申報)
哈埠徵收二五附稅訊(錄民國十六年三月五日新聞報)
雲南已令征二五附稅(錄民國十六年一月十九日時報)
第十四編 歷次修改稅則
(一) 中國曆次修改稅則考略
歷次修改稅則概況(錄關稅特別會議史第四章九九頁至一一四頁)
(二) 歐戰前修改稅則之提議
外交部修改稅則之提議(錄民國二年十月二一日時報)
改訂海關稅率之提議(錄民國二年十月二三日時報)
英報對於修改稅則之異議(錄民國二年十月三○日時報)
通過修改稅則請願書(錄民國三年二月六日申報)
修改關稅問題之進行(錄民國三年四月四日申報)
總稅務司之修改稅則譚(錄民國三年五月十三日申報)
外交部提出修改稅約之理由(錄民國三年六月二九日申報)
修正關稅之進行談(錄民國三年六月二一日申報)
(三) 民國七年修改稅則之經過
呈覆辦理修稅情形
改正關稅與日本棉紗業(錄民國六年三月五日申報)
關稅問題之日人主張(錄民國六年三月十八日申報)
徵求對於修改稅則之意見(錄民國六年十一月十一日申報)
修改稅則委員會成立大會紀事(錄民國七年一月六日申報)
改良進口稅則之詰問及期望(錄民國七年四月十日申報)
新稅則實施後之禁運品(錄民國八年七月二九日申報)
新稅則與日本紗布之影響(錄民國八年九月七日申報)
新稅則之施行期(錄民國八年六月二三日申報)
(四) 民國十一年修改稅則之經過
總商會修改稅則委員會組織綱要(錄民國十一年二月十日申報)
修正稅則委員會議記(錄民國十一年二月二七日申報)
修改稅則委員會開幕禮記(錄民國十一年四月一日申報)
美國對於修稅會所提修正案(錄民國十一年八月四日申報)
兩次修改稅則會議紀要(錄民國十一年六月三日申報)
改訂關稅之運動(錄民國十一年七月三○日申報)
葵廷干之談話(錄民國十一年九月三日申報)
關稅增收後之存儲問題(錄民國十一年九月十四日申報)
稅則修改後之實行問題(錄民國十一年九月二○日申報)
新稅則旅行期之障礙(錄民國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申報)
關稅實收五厘之實行期(錄民國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申報)
新稅則展緩實行之布告(錄民國十一年十一月三○日申報)
(五) 民國十五年修改稅則之動議
預備修改海關稅則之通告(錄民國十四年四月二六日晨報)
本埠將組織編訂貨價委員會(錄民國十五年四月二四日新聞報)
日本與我國改正稅則提議(錄民國十五年八月二一日時事新報)
第十五編 關稅特別會議之經過
(一) 關稅特別會議之由來
華盛頓會議中國關稅條約
關於中國關稅之兩協定(錄民國十一年二月二七日申報)
(二) 關稅特別會議之籌備及停頓
外交部議設關稅特別會議籌備處(錄民國十一年十一月二三日申報)
關稅特別會議籌備處成立
外部催開關稅預備會議(錄民國十三年三月十四日申報)
八使拒開關稅預備會(錄民國十三年六月十二日申報)
日本拒開關稅預備會訓令到京(錄民國十三年六月十四日申報)
(三) 關稅特別會議之定期召集及成立
關稅會議有定九月召集說(錄民國十四年四月六日申報)
關稅會議已着手進行矣(錄民國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申報)
關稅會議正在籌備進行中(錄民國十四年五月三日京報)
美國已正式照會列國(錄民國十四七月二十日京報)
關稅會議進行消息(錄民國十四年八月十日京報)
召集關稅會議照會之全文(錄民國十四年八月二二日申報)
關會委員人選大致決定(錄民國十四年九月五日申報)
關稅會議委員全部發表(錄民國十四年九月六日晨報)
列國關會代表銜名(錄民國十四年九月十四日晨報)
關會委員之第一次會議(錄民國十四年九月十九日晨報)
各國參加關會之覆牒(錄民國十四年十月十一日申報)
關稅會議正式開幕(錄民國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申報)
關會各代表略歷(錄民國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晨報)
(四) 關稅特別會議開幕時之重要演詞
執政歡迎詞(錄民國十四年十月二七日晨報)
英國全權代表演說(錄民國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晨報)
(五) 關稅特別會議中關於自主案問題
討論自主權問題(錄民國十四年十月三十一日晨報)
關稅自主提案(錄民國十四年十月二十七年晨報)
日本明白推翻自主案(錄民國十四年十一月七日晨報)
關會三日開會詳情(錄民國十四年十一月九日申報)
(六) 關稅特別會議中關於裁厘問題
我國之載厘說帖全文(錄民國十四年十一月六日時事新報)
裁厘之項目與稅額
(七) 關稅特別會議中之附加稅率問題
過渡期內附加稅率問題(錄民國十五年二月十八日新聞報)
附加稅收用途問題(錄民國十五年二月十八日新聞報)
關稅會議中附稅問題(錄民國十五年二月十九日民國日報)
(八) 關稅特別會議之停頓及結束
關會委員通電報告經過情形(錄民國十五年五月十三日晨報)
錄關稅會議停會詳情(錄民國十五年七月九日新聞報)
關稅會議自行結束(錄民國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申報)
我國對關稅會議之積極態度(錄民國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新聞報)
修正國定稅率條例(錄民國十五年六月三日新聞報)
(九) 反對關稅特別會議之言論
國民外交會對關稅會議之意見(錄民國十四年八月十九日申報)
褚輔成反對關稅會議(錄民國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時事新報)
孫傳芳反對關稅會議電(錄民國十四年十月十六日新聞報)
關稅委員與北大教授(錄民國十四年十月十九日新聞報)
西北軍首領反對關會電(錄民國十五年七月十三日申報)
粵政府抗議關會重開(錄民國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申報)
國民黨對關會宣言(錄民國十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民國日報)
反對關稅會議(錄民國十五年八月六日申報)
第十六編 關稅自主之經過
(一) 主張關稅自主之第一次提議
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中所提出之說帖
(二) 華府會議中國代表關稅自主之主張
華盛頓會議
(三) 國民政府宣告關稅自主及頒布三種條例
國民政府布告
國定進口關稅暫行條例
裁撤國內通過稅條例
出廠稅條例
(四) 中國與各國廢約改約之進行
各條約簽定年月日一覽表
中國對西班牙宣布廢約
照會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國民政府令十六年十二月三日
中國與日斯巴尼亞國未訂新約前臨時辦法
國民政府與各國締結新約及來往照會文
(1) 中美及中德兩約
整理中美兩國關稅關係之條約
中德條約
(2) 各國廢約及改約
外交部致義國駐華公使照會
外交部致法國駐華公使照會
中那關稅條約
中和關稅條約
和歐使致王部長照會
王部長復和歐使照會
中瑞關稅條約
瑞典雷代辦致部長照會
王部長復瑞典雷代辦照會
中英關稅條約
英藍使致王部長照會
王部長復英藍使照會
英藍使致王部長照會
王部長復英藍使照會
英藍使致王部長照會
王部長復英藍使照會
王部長致英藍使照會
英藍使復王部長照會
中法關稅條約
法瑪使致王部長照會
王部長復法瑪使照會
法瑪使致王部長照會
王部長復法瑪使照會
王部長致法瑪使照會
法瑪使復王部長照會
(3) 其他新約中之關稅條約
中比條約之關稅條款
中義條約之關稅條款
中丹條約之關稅條款
中葡條約之關稅條款及換文
葡畢使致王部長照會
王部長復葡畢使照會
中西條約之關稅條款
(4) 我國與日本關稅新約之消息
日樞府核准中日稅協(錄民國十八年一月三十一日申報)
外王談外交問題(錄民國十八年一月十九日時事新報)
(5) 民國十九年後政府與各國續訂各約
外部公布中希條約(錄民國十九年二月十三日申報)
中捷條約已公布(錄民國十九年四月八日申報)
中日關稅協定全文(錄民國十九年五月七日申報)
中法越南專約已公布(錄民國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申報)
(五) 國民關稅自主運動之奮起
海關華員擁護關稅自主(錄民國十六年七月二十三日申報)
各界擁護關稅自主(錄民國十六年八月十二日申報)
總商會力助關稅自主之文件(錄民國十六年八月十一日申報)
各級黨部擁護關稅自主(錄民國十六年八八月日報申)
各團體關稅自主之擁護聲(錄民國十六年八月十六日申報)
昨日開擁護關稅自主市民大會紀(錄民國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申報)
磁業公所擁護關稅自主宣言(錄民國十七年十二月六日新聞報)
(六) 新稅則之成立
國定稅則委員會簡章
國府差等稅率之內容(錄民國十七年十月一八日申報)
今日起實行新稅則(民國十八年二月一日申報)
海關進口稅新舊稅則比較表
(七) 商民對於國定稅則之意見
總商會對國定稅則之討論(錄民國十七年八月二三日時事新報)
關稅稅則問題(錄民國十七年九月二日新聞報)
國貨團體國定稅則審查會議
國定稅則研究會稅則意見(錄民國十七年十一月七日申報)
實業團體稅則研究會呈國府文(錄民國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申報)
(八) 新稅則施行後之狀況
新稅率施行後情形(錄民國十八年二月二日申報)
今後江漢關進口稅增加(錄民國十八年二月三日時事新報)
新稅則實行後之進口貨(錄民國十八年二月十九日新聞報)
哈埠各領反對新關稅(錄民國十八年二月二四日申報)
(九) 未統一時南北關稅調協談
易紈士來滬之原因(錄民國十七年二月九日申報)
易紈士南下中之關稅問題(錄民國十七年二月五日時事新報)
(十) 未統一時北京政府對於關稅自主之主張
北京關稅自主委員會議記(錄民國十七年二月十四日申報)
北京關稅自主會成立(錄民國十七年三十月六日申報)
第十七編 研究關稅問題之重要論文
特別會議修訂關稅意見書
關稅會議問題
解決關稅十大問題意見書
改正關稅制度之要點
第十八編 關於研究關稅問題之書籍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0[1931]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關稅
中圖分類
InfoField
F752.9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hong guo guan shui shi liao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119]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8:56,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8:56, 19 June 20231,239 × 1,754, 767 pages (34.6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國關稅史料 (1/1) by 江恆源編 (batch task; nlc:data_416,02jh005155,14825; 民國圖書.1; 中國關稅史料)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