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2jh005186-14934 嶺表紀蠻.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14.26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54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嶺表紀蠻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劉錫蕃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嶺表紀蠻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Description

包括諸蠻種屬及其南移之大勢、性質與體質、住域與居室、飲食與食具、集會的種種、農業概況、工商概況等30章

目錄
第一章 諸蠻種屬及其南移之大勢
一 弁言
二 猺族
三 苗族
四 獞族
五 狪族
六 附狼〓獠〓猀母老各族
七 西南蠻族歸化述概
第二章 性質與體質
一 性質
甲 獞族
乙 苗猺狪三族
二 體質
甲 體貌
乙 衛生
丙 生殖
丁 醫藥
第三章 住域與居室
一 住域分配及文化
二 樓居屋宇的構造
三 地居屋宇的構造
四 a字棚
五 村寨與穀倉
六 軍營式的村舍
第四章 飲食與食具
一 肉食
二 生食及毒食
三 肉食中之特別嗜好
四 香豬與苗鯉
五 獸肉
六 菜食
七 糧食
八 酒類
九 雜食
十 食具
第五章 光怪陸離的蠻族服飾
一 概說
二 猺裝
三 苗裝
四 狪裝
五 獞裝
六 特裝
七 飾品
八 結論
第六章 家族組合與家庭慘劇
一 族居與家庭組合
二 板猺的家規
三 遺產繼承與蠻女對於繼承的鬥爭
四 殺嬰及賣買式下的蠻族子女
五 論余
第七章 婚姻與喪葬
一 婚前的戀愛
二 聘禮
三 婚式的種種
四 婚後的余戀
五 奔婚與贅婚
六 同姓結婚
七 離婚與再醮
八 妾
九 喪葬
十 賀客與弔客
十一 敘余
第八章 祭祀與神祇
一 盤古大帝
二 都貝大王
三 狗王
四 莫一大王
五 爐灶
六 社主
七 龍神
八 竹三郎
九 楊令婆
十 名官
十一 雜祀
第九章 集會的種種
一 總說
二 軍事的集會
三 公益的集會
四 迷信的集會
五 娛樂的集會
六 結論
第十章 賦稅的今昔觀
一 蠻糧輕微的原因
二 土司下的蠻民賦稅
三 清賦後的廣西蠻糧
附表
四 陋規
第十一章 木契草契與字契
一 苗文
二 木契
三 草契
四 字契
第十二章 訴訟與流官土司
一 各蠻族的訴爭性質
二 理論期
三 訴控期
四 訴後期
五 土司聽訟
六 土司區的流官承審
第十三章 殘酷的刑罰
一 蠻刑述古
二 土司的刑罰
三 紳民的刑罰
四 結論
第十四章 交通概況
一 概說
二 道路
三 橋梁
四 船舶
五 伙棧
六 運輸
七 旅行的苦樂
八 新式的交通
九 雜記
第十五章 農業概況
一 農耕概況
二 稻田
三 杉
四 茶葉桐茶
五 森林與雜糧
六 竹紙
七 雜述
第十六章 工商概況
一 工商彫敝的原因
二 市場與商品
三 苗山商人之言
四 工藝品
五 貨幣
第十七章 諸蠻語言之比較
一 總說
二 蠻語例一
三 蠻語例二
四 蠻語例三
五 蠻語例四
六 蠻語例五
七 蠻語例六
八 蠻語例七
九 蠻語例八
十 廣西各屬蠻語述略
十一 滇桂蠻語述略
第十八章 歌謠
一 蠻人好歌的原因
二 各種蠻歌的聲調
三 蠻歌舉例
狪歌三首
獞歌兩首
苗歌三首
猺歌二首
狼歌一首
漢人的苗歌一首
四 雜誌
五 蠻歌的鼻祖
六 評歌的古詩
第十九章 音樂
一 蘆笙
二 銅鼓
三 蠻笛
四 猺鼓
第二十章 娛樂的種種
一 娛樂的劇幕
二 節會
三 燦貶
四 坐妹
五 坡會
六 墟會
七 鬥牛
八 蠻劇
九 敘余
第二十一章 迷信
一 概說
二 巫覡
三 卜筮
四 吊秤錘
五 摸尺
六 占米卦
七 放雞鬼
八 放火箭
九 還炮願
十 蠱毒
十一 苗人的符籙
十二 獞師的經典
十三 靈異的法術
十四 發苗瘋
十五 雜述
第二十二章 歲節
一 苗狪的歲節
二 猺獞的歲節
第二十三章 土司
一 概論
二 土司之起源
三 土司之職秩
四 土司公署之組織
五 土司之傳襲
六 土司之威權
七 土司之徵權
八 土司之家庭
九 蠻女參政權
十 土司之罪罰
十一 土司與土司
十二 土司與流官
十三 土司之進貢
十四 土目與土兵
十五 土民的自覺
十六 土司之軼事
十七 廣西之土司
十八 土司下之獞化漢人
十九 結論
二十 附岑氏土官說略
第二十四章 蠻人與漢人
一 漢人開拓桂省的史事說略
二 蠻官與蠻兵
三 隔膜重重的漢蠻兩族
四 教育及選舉下的蠻人
五 楊完者與土拐
第二十五章 蠻人與流官
一 邊缺的升調
二 煙瘴化的流官
三 口頭的政令
四 邊縣警役
五 猺人與迎春
六 敘余
第二十六章 生計
一 苦作下的蠻民概況
二 人天交禍的經濟壓迫
三 蠻人自述的歲出估計
第二十七章 雜錄
一 諸葛武侯
二 風土詩
三 祭五聖
四 變婆
五 鑽水桶
六 歌博士
七 蛤蚧
八 山羊與石羊
九 射鷹
十 灌酒
十一 香草
十二 巨蛇
十三 粵商
十四 蠻人國家觀念的測驗
十五 西隆
十六 曾浤仁的猺人觀
十七 重名
十八 蠻人口中的韓信後裔
十九 土字
二十 人熊
二十一 投石紀壽法
二十二 土司行劫
二十三 火把節
二十四 張天宗
二十五 桂蠻海外殖民之一說
二十六 南丹猺獞
第二十八章 漢蠻同族之十大證據
一 概說
二 由姓氏方面證明的漢蠻同族
三 由干支方面證明的漢蠻同族
四 由言語方面證明的漢蠻同族
五 由家族村舍之組合方面證明的漢蠻同族
六 由社會方面證明的漢蠻同族
七 由祀典方面證明的漢蠻同族
八 由歲節與婚俗方面證明的漢蠻同族
九 由巫蠱方面證明的漢蠻同族
十 由契券方面證明的漢蠻同族
十一 由史事方面證明的漢蠻同族
十二 結論
第二十九章 結論
一 蠻民的特點
二 蠻民的優點
三 蠻民的弱點
第三十章 治蠻芻議(計三十三條)
編後餘墨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3[1934]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蠻(古族名)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280.65
拼音題名
InfoField
ling biao ji man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07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8:58,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8:58, 19 June 20231,239 × 1,754, 354 pages (14.26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嶺表紀蠻 (1/1) by 劉錫蕃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2jh005186,14934; 民國圖書.1; 嶺表紀蠻)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