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3jh003995-60689 三十八國遊記.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89 × 1,283 pixels, file size: 40.59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1,200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三十八國遊記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胡石青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三十八國遊記
Publisher
中華書局[發行者]
Description

作者系清代秀才。京師大學堂畢業後從政,並辦實業。本書按時間順序逐日記載自1921年10月至1924年6月遊歷亞洲、美洲、歐洲等38國見聞。

目錄
第一 朝鮮(自民國十年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七日)
1 赴朝鮮途中。
2 游朝鮮首部—漢城。
3 參觀工業學校。
4 謁吳武壯公祠。
5 游昌慶宮
第二 日本(自民國十年十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十一日)
1 由朝鮮轉日本途中。
2 游日京都。
3 參觀京都大學。
4 參觀府立第一中學。
5 訪河上肇氏。
6 訪西田幾多郞。
7 游大坂天王寺公園及四民博物館。
8 由京都到東京。
9 游江之島。
10 參觀東京帝大。
11 參觀東京高師。
12 參觀王子製紙公司。
13 參觀女高師及附小。
14 訪桑木嚴翼君。
15 赴橫濱預備放洋手續。
16 訪鮑海宗君談四十年前日本人對中國之敬畏。
17 登大洋丸入太平洋。
第三 渡太平洋於檀香山群島(十月十一日至二十日在太平洋舟中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五日在檀香山群島)
1 「時差」之實地體驗與「得日」之慶。
2 日本劇之粗劣。
3 西洋男女跳舞各有相當限制。
4 抵浩奴魯魯島時美領留難。
5 參觀浩奴魯島之水族館。
6 參觀浩奴魯魯私人博物館。
7 赴夏威夷本島。
8 參觀世界第一大火山。
9 乘火車游夏威夷島風景。
10 由夏島回遊海里窪。
11 參觀夏威夷大學並謁阿公山。
12 參觀譚毅侯之製糖廠。
13 游帕麗山。
14 離漢島麗入太平洋
第四 美國西部
1 第二次太平洋舟中。
2 舊金山一星期之旅館生活。
3 參觀巴拿馬博覽會場。
4 參觀加州大學。
5 卜居白克里。
6 新大陸除夕之新氣象。
7 十年滅元旦之回憶。
8 與心理學者論農工心理苦樂之別。
9 美國糖業衰敝之原因。
10 自耕農之心理與耕作效率。
11 加省都會之游。
第五 旅美加州半載記(於民國十年十二月十日到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旅加省)
1 游苗爾林。
2 訪桑得博士。
3 郭任遠氣高千丈。
4 莫利湖並岸上博物館。
5 參加世界協會。
6 參加全國博物館。
7 到加州鄉間訪問,
8 參觀金山商業展覽會,
9 可怕的美國新經濟制度。
10 前清玉牒流失加州。
11 參觀美孚油公司。
12 參觀養老院。
13 游愛德公園。
14 參與加大畢業典禮。
15 參觀司坦佛大學。
16 游羅三吉爾。
17 帕叟登納城。
18 訪鮑家達博士。
19 游加州盧山觀天文台。
第六 赴墨西哥途中瀏覽(自民國十一年六月十五日起至七月十二日止共二十七日)
1 游大谷
2 參觀葉落坡煤公司。
3 至阿克州參觀州立大學並講演。
4 在三塔約拿的扉州十日。
5 參觀州政府及土人迎神。
6 參觀新博物館及飛虎黑谷。
7 參觀三塔扉水電公司。
8 三塔扉習慣之一班。
9 關於印度一切之考察所得。
10 過美墨交界之葉婆娑。
第七 墨西哥(共兩月另二百於民國十一年七月十二日入墨九月十三日離墨)
1 入墨境頓見窮象。
2 有鞋階級與無鞋階級。
3 墨境一瞥。
4 教堂門可羅雀。
5 向羅馬司夫人學習西班牙文。
6 參觀國家戲園並其建築一班。
7 參觀總統府。
8 到三桓德歐地窪觀古城參觀。
9 赳高雅觀並看林業養成所。
10 參觀博物館。
11 墨西哥政治一班。
12 墨人不說英語之理由。
13 差度論與教育。
14 西班牙亡墨西哥之慘史。
15 游阿美佳美佳城。
16 參觀議會開會。
17 游曉起米爾谷。
18 墨西哥文明之來源。
19 抵拉瑞豆與墨告別。
第八 赴支加哥途中(民國十一年九月十三日至九月十九日)
1 由葉婆娑城重入美境。
2 遊覽聖安扎半
3 參觀得哥沙氏州立大學。
4 游聖魯易城,
5 黑奴市使女祇及男一半價。
6 中南美白人欺生毫無公德心。
7 參觀伊利諾省城泉地州展覽會。
8 美國工人住室之一班。
9 由泉地赴支加哥。
第九 美國支加哥(十一年九月二十日至十月二十四日)
1 遇河南同鄉牛實甫,王樂三兩君。
2 由支加哥人之服飾益信社會意識之偉大。
3 游支加哥北城—美術館,百貨店,唐人街。
4 電車中之嗅聽視三覺所感之情況。
5 訪支加哥大學教授白結博氏士談社會問題。
6 參觀考司門司齊小學。
7 參觀喬治大學與支校足球比賽。
8 參觀市立圖書館。
9 參觀馬克工廠及西北大學。
10 與支校教授巴壁君談教育問題。
第十 赴坎拿大途中(自民國十一年十月廿五日至十一月三日)
1 遊覽哥倫布城。
2 參觀嘉福來跌工廠。
3 存褶失而復得,一場虛驚。
4 抵狹楚埃參觀福特汽車製造廠。
5 參觀茂開鹽業公司。
第十一 坎拿大(自民國十一年十一月三日至十一月十九日)
1 由溫塞入坎境。
2 抵陶朗圖。
3 參觀陶朗圖省立大學。
4 參觀奈阿葛拉瀑布。
5 游坎京歐脫華。
6 游桂白克省莽堆澳城。
7 參觀麥基爾大學。
8 赴口口奴發家參觀印度人生活。
第十二 美國之三大城
a 波斯頓(自民國十一年十一月廿日至十二日一日)
1 參觀哈佛大學晤趙元任博士。
2 乘觀景車游覺全市。
3 訪哈大教授佛德談社會及教育問題。
4 參觀通用電機公司及太平洋棉業公司之工廠。
b 紐約(自民國十一年十二月二日至民國十二年正月三日)
1 參觀美國第二大圖書館—公共圖書館
2 參觀哥倫比亞大學並晤杜威博士。
3 在哥校礦學會講演。
4 晤美國財政專家賽理格門教授。
5 與羅家倫馮芝生談宗教問題。
6 參觀紐約大學
7 聖誕節之本意與紐約之聖誕節情狀。
8 參與美國哲學會—在紐約年會。
9 與李善棠馮淮西等守歲。
c 華盛頓(自民國十二年正月三日至四月十五日)
1 參觀喀比圖—名教堂與議院,
2 美國第一圖書館—華盛頓議會圖書館—
3 登華盛頓紀念塔。
4 美國人自殺之原因。
5 參觀白宮。
6 參觀安靈屯國墳。
7 參觀郵政部,
8 歐拍拉與中國昆弋
9 草人類主義第一編。
10 參觀華盛頓墳宅。
11 美國眾議院傍聽。
12 參觀標準局。
13 赴寶提模城參觀約翰赫金大學—校長系古德諾君。
14 人類主義第二編完竣。
15 赴華盛頓紙廠參觀。
16 乘火車赴南美。
第十三 南美汗漫錄(自民國十二年四月十六起至六月十七日止共六十二日)
甲 古巴國
1 華僑在古巴之情形。
2 參觀國立監獄。
3 赴商會歡迎會並致詞。
4 赴馬丹沙省游白亞魔洞
5 游山內海勢花園。
6 古巴概況。
乙 巴拿馬
1 由哥朗登岸入巴拿馬。
2 游巴拿馬京城。
3 參觀巴京古城。
4 購草帽一作紀念。
5 穿巴拿馬運河並觀各段之妙用。
6 巴拿馬概況。
丙 秘魯
1 由開羅登岸到秘京利馬。
2 利馬排華風潮甚烈之內幕。
3 游毛銀杜。
4 秘魯概況。
丁 智利
1 由阿利加入智利境。並游大納城。
2 游伊淇克。
3 由法帕來索登岸。
4 到魯京城三調閣。
5 參觀國立博物院。
6 赴高辛中公園,觀馬衣鋪戰地遠景圖。
8 勸酒惡習今人可畏。
9 參觀國立大學
10 由安第士城離智利。
戊 阿根廷
1 越安第士山脈入阿根廷—乘窄軌火車—至漫垞沙城換軌。
2 漫遊佳氣城。
3 在動物園看麒麟。
4 阿京建築優美。
5 阿根廷獨立之紀念日之盛況—可謂三馬丁之大祭。—
6 參觀議院。
7 赴拉波拉他參觀博物院—古代大動物之收集稱世界第一。
8 赴哥朗戲院看樂府劇。
9 參觀農業大學校。
10 游北公墳及西公墳。
己 烏魯圭
庚 巴西
1 由三道市入巴西境舍船登岸。
2 赴三寶羅城遊覽並搭車赴巴西京城。
3 巴西京城各國使館之情形。
4 游高高華斗山。
5 參觀博覽會。
6 游彼德鎮。
7 參觀國家圖書館。
8 乘英國皇郵公司船離巴西。
9 巴一亞之游。
10 游波南浦口。
第十四 由南美赴歐洲在大西洋舟中
1 行赤道下並不覺熱。
2 在船中在草南美汗漫錄。
3 船抵馬德拉島入葡萄牙境。
第十五 葡萄牙
1 游馬德拉島。
2 抵葡京里斯本。
3 參觀美術館及動物園。
4 游茫得司道一帶——溫泉炮台—
5 游新塔山——來娃宮。白納宮
6 葡俗之一般。
7 耶穌教與葡萄牙
8 耶教與中國
第十六 西班牙(自民國十二年七月五日至七月十六日)
1 西班牙鄉間境色與中國北部相仿。
2 抵西班牙京城馬德里。
3 游芭爾杜宮——小幅棉錦值二百萬美金。
4 游愛氏高麗亞——皇宮,皇陵,教堂及修道院。
5 斐律伯第二寢室及辦公室之簡樸。
6 參觀雕畫博物院。
7 在參議院旁聽。
8 游多來都首城。
9 離西班牙入法境。
第十七 法蘭西(自民國十二年七月十六日至八月二十二日止共三十六日)
1 由昂達業入法境。
2 在魯氏聖約翰停一宿。
3 赴巴黎途中所見法國租耕農之情況。
4 同范靜生先生參觀法國國立專門學校及凡爾賽宮。
5 登艾斐爾塔游大凱旋門。
6 同范靜生先生參觀法國武庫並謁拿皇墓。
7 同范靜生先生往塞維爾參觀國立磁廠。
8 游蠟人館。
9 參觀法國上下議院。
10 游巴黎第一大教堂—看歐洲最大之鐘—。
11 游古律尼博物院。
12 赴戰地遊覽。
13 觀奉丹布魯蠟宮。
14 由巴黎至來海豐離法赴英
第十八 英吉利(自民國十二年八月十二日起至十月二十日止十月二十日止共五十九日)
1 由巴黎抵倫敦不過半日。
2 乘通濟隆公車游城內—保羅大教堂,白塔,行業公園,倫敦博物院,國家畫院。
3 大英博物院—世界第一大收藏。
4 參觀牛津大學。
5 參觀倫敦大學科學博物院及德國公園。
6 訪羅素先生。
7 赴博學電影園觀英國旅行團在西藏旅行記。
8 參觀國會及雅比。
9 游溫塞。
10 赴孟謙司德遊覽。
11 赴愛丁堡參觀大學及皇家醫院。
12 赴葛拉司古參觀大學美術館嘉西生大教堂。
13 由葛拉司古仍回倫敦。
14 參觀倫敦學城。
15 參觀劍橋大學。
16 赴烈士屯參觀邦來製造廠。
17 帝國經濟會議之一斑。
18 英國失業保險辦法。
19 英國概況
第十九 比利時及荷蘭(自民國十二年十月廿日至廿七日共七日)
1 法國喀來登岸搭車抵比京布魯塞爾。
2 參觀比京美術院及古物院。
3 參觀比京大理院—世界第一—
4 由比京至荷蘭京城海牙。
5 參觀海牙和平宮。
6 參觀荷蘭下議院。
7 赴安司德盪參觀女王行宮。
8 由海牙赴德。
第二十 德意志(民國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一日共卅五日)
1 由荷蘭赴德京柏林。
2 德國鄉村尚未破產。
3 德人因生活不易受賄欺生占小便宜事甚伙,
4 乘通濟隆公車遊覽全城。
5 參觀軍事博物院及新舊博物院。
6 德馬克價值低落已達極點。
7 赴杜來司參觀海德制鐘公司。
8 參觀杜來司白宮及美術博物院。
9 游沙可森之瑞士。
10 由杜來司赴韓諾番。
11 大將興登堡即住韓諾番。
12 赴埃森宿途中道堤蒙。
13 至埃森參觀克魯伯廠三日。
14 返伯林路宿哈田鎮。
15 赴漢堡參觀布勞母制船廠離德入丹麥。
16 德國概論。
第二十一 丹麥(自民國十二年十二月二日至十二月七日止)
1 由漢堡直達丹麥京城。
2 參觀博物院及磁器工廠。
3 參觀賈司伯啤酒廠及迎榮堂。
4 參觀丹麥大學。
5 赴瑞典。
第二十二 瑞典(自民國十二年十二月八日至十三日)
1 由丹麥京城直達瑞京城。
2 人民籌備歡迎皇太子新婚英郡主之熱烈。
3 參觀大北博物院及生物博物院。
4 瑞典教育概況。
第二十三 索米(即芬蘭)(自民國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起至十二月二十三日止)
1 過多島海由埃堡登岸。
2 芬蘭改索米之原因。
3 乘車赴索米京城。
4 葛朗大爾君導遊全城。
5 索米政府贈送該國出版物。
6 參觀博物院。
7 赴鄉間訪鄧乃博士並看其牛。
8 由米索赴俄國。
第二十四 俄羅斯(自民國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起至民國十三年一月五日)
1 由索米乘車渡國界河即入俄國境。
2 觀察俄國與他國不同之原因。
3 俄境車站之設置。
4 游聖彼得堡——街市,教堂。
5 赴莫斯科。
6 觀中國境——一極大之古建築。
6 在金寓守歲——自包水餃。
7 俄京新年並不熱鬧。
8 赴國家大戲園觀巴列——啞戲並跳舞。
9 由莫斯科赴波蘭。
10 人工掃鐵軌上積雪甚苦。
第二十五 波蘭(自民國十三年元月五日至九日)
1 到波京瓦騷。
2 游舊王宮。
3 赴外交部訪交際司長。
4 波京公共浴堂之特點。
5 赴田制郡訪問波蘭田制改革之情形。
6 過捷克斯拉夫國境入奧國境。
第二十六 奧國
第二十七 匈亞利(自民國十三年一月五日至一月二十六日共二十一日)
1 自維也納至匈京。
2 訪駕爾馬君。
3 由瓦爾加博士引導參觀議會。
4 參觀國家博物院及科學院。
5 訪大學教授馬列君。
6 參觀豪博東方博物院及農業博物院。
7 來匈之目的——考查匈人西來之歷史並匈國現在外交方略——
8 聖格來爾浴堂之偉大。
9 赴鄉間訪問。
10 由匈京赴瑞士。
第二十八 瑞士(自民國十三年一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共五日)
1 赴瑞士途中雪景奇美。
2 游瑞士取利時——瑞士第一大城。
3 抵瑞士京城。
4 參觀歷史博物館。
5 赴日內瓦——國際聯盟開會之所。
6 由日內瓦赴意大利。
第二十九 意大利(自民國十三年二月一日起至三月十一日共四十日)
1 由瑞士入意大利抵密蘭遊覽。
2 參觀杜謨教堂—系世界第八奇物。
3 由密爾乘普通車赴羅馬。
4 參觀國家博物院。
5 參觀教皇宮—教徒之朝山進香而來者連繹不絕。
6 游瓦堤坎宮及每表戲場—古時鬥獸場。
7 游加比豆博物院及奧圖司宮。
8 埃門奴第二紀念場—稱世界第一。
9 參觀喀喇瓦拉古浴宮。
10 參觀保季氏美術館—有拿翁之姊溫奴維多利雕像。
11 中國音樂發達之歷史。
12 游吉利宮。
13 詢伯爵包留意大利之經濟問題。
14 由羅馬赴納里觀古邦壁妓院模型。
15 游火山及古城。
16 參觀納里博物院。
17 對於滂陂古文明之推尋。
18 由納里赴布林的西遊覽。
第三十 阿爾巴尼
第三十一 希臘
第三十二 土爾其
第三十三 埃及
第三十四 印度
第三十五 緬甸
第三十六 檳榔嶼星嘉坡
第三十七 安南
第三十八 香港
第三十九 歸來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2[1933]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719/214
主題
InfoField
遊記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919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冊 上冊:510頁 下冊:670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0:46,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0:46, 19 June 2023889 × 1,283, 1,200 pages (40.59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三十八國遊記 (1/1) by 胡石青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3jh003995,60689; 民國圖書.1; 三十八國遊記)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