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7jh011520-5387 長壽哲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41 × 1,125 pixels, file size: 12.54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9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長壽哲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日〕鈴木美山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長壽哲學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上海)
Description

作者曾設立健全哲學館,傳授「哲學治療法」,本書即其講義。作者認為生病者乃違反天然法則所致,遂講述道理治療疾病。全書分12章:健全之原理,宇宙論,神者何,物質與精神,心靈界之自然法,宗教及道德,社會疾病,醫藥,人間論,應用長壽學(即哲理治療法),信仰治療法

目錄
第一章 健全之原理
第一節 長壽哲學之由來
生活之原理
不幸之根源
思考之原理
人間之目的
唯物論與新唯心論
疑心
精神之滋養物
第二節 長壽哲學之目的
理想之天國
自製之地獄
惡非實在
謎團
自覺
違反自然法則
改良習慣
新舊思想之衝突
人間智識之不確實
第三節 長壽哲學之範圍
哲學之意義
對於哲學之誤解
哲學的生活
哲學研究之必要
哲學之普及
第二章 宇宙論
第一節 無始無終
宇宙之無限
光線之怪速力
大宇宙及小宇宙
極微分子
宇宙構成之原理
第二節 宇宙之創造
宇宙之起源
精氣之自然循環運動
以太之本質
生物進化五則
物質不滅
思想之物質說
第三節 造物主
智識之本源
舊約全書創世紀之說
創造二字之解釋
時間及空間
第四節 宇宙之完全
進化論與舊派之神學者
神之思想表現
世界創造之第一原理
發達
完全自然
第五節 宇宙之精神
自然之心
科學萬能說之誤解
原始細胞
生命之起源
生命之物質的要素
宇宙之統一力
第三章 神者何
第一節 神之思想發達
萬有神論
實體與表現
肉眼與心眼
自己之知覺
神之認識
崇敬之觀念
敬神之動機
奇蹟
第二節 有神論無神論
無神論者之主張
無限之宇宙與有限之智識
神之思想變遷
動物與人間之差
人間必需宗教之理由
征服自然
科學者與阿剌伯工人
第三節 一神多神
由人間創造之神
多神之理由
多神之消滅
神為宇宙之理性
第四節 真神
神者無形之存在
萬有之根源
不絕之創造
神者普遍也
神者善也
善與惡
積極的實在與消極的非實在
真理
神者全知全能
神者生命
神者愛也
愛之研究
第四章 物質與精神
第一節 唯心論唯物論
物與心之關係
生物之發生
新唯心主義
物心二界之範圍
第二節 人之感覺與物之性質
知覺之本體
人間之感覺與物體之關係
感覺的知識不確實
精神力之偉大
第三節 生命之起源
生命自發說
生命繼承說
極微分子
生命製造之失敗
生命繼承之准序
第四節 何謂死
哲學者對於死之意見
生命之本質
生命之特徵
生活力
一部之死與全體之死
生活之意義
第五章 心靈界之自然法
第一節 發達
物理法則生物法則
生物與死物
進化律平均律
退化律
成長與增大之別
自然之保護
第二節 退化
天然正當防衛權
肉體之自由及精神之自由
努力奮鬥之必要
典型相似
習慣之意義
第三節 自由獨立
自由與獨立之關係
真理與無知
他力之信仰
獨立生活之三要義
寄生生活
遺傳之原理
因果報應
寄生食物
寄生暇
第四節 勞動神聖
職業之平等
精神勞動與肉體勞動
勞動神聖論之根據
高等自殺術
勞動之必要
第六章 宗教及道德
第一節 祈禱
敬神之目的
神之恩寵
乞食主義之宗教
祈禱之真意義
第二節 利己主義
信教之目的
靈魂之福佑
人類最大悲劇
依賴心
犧牲的精神
宗教之衰頹
宗教之革新
第三節 信仰
靈界之秘密
賢人瑣羅門
運命之製造
意思與實行
時間及忍耐
健全之常識
第四節 生活之原理
物質的生活及精神的生活
靈的自覺
宗教的生活與現實生活
靈魂與肉體
苦痛之根源
宗教之意義
地上之地獄與天上之極樂
基督之宗教觀
病之撲滅
貧乏之驅逐
煩悶之解決
豫言者郁蒲之述懷
宗教與道德之交涉
第七章 社會
第一節 社會研究之必要
個人與社會之關係
單位與集團
社會之有機的性質
個人的缺陷與社會之關係
第二節 社會之起源
社會一語之意味
大社會與小社會
社會契約說
社會結合之動機
機能上之統一
第三節 社會之要素
社會之生活
社會現象
社會能力
土地與人種
人類進步與社會之外圍
第四節 社會精神
人與動物之差
社會之心的生活
社會精神生活之三方面
社會的思想
團體之習慣
情緒的生活
第五節 個人在社會之地位
個人主義與社會主義
文化文明為社會團之所有
社會之腦髓
第八章 疾病
第一節 病之性質
四百四病
病之性質
不正當之精神療法
病院之數與文明之關係
病院與監獄
原子之普遍相關
精神統一之原理
生理作用與心理作用
精神變化影響於肉體之實例
第二節 病之原因
病之物的原因
病與微菌
科布博士與畢丁固歐
自然防禦疾病法
病之精神的原因
鞏怖心
滋養分
違反自然法則
人之感情及於肉體之影響
三宅醫學博士之病源說
第三節 疾病與道德的責任
病人與罪人
無病強健之原理
病院與監獄
神經衰弱
監獄與學校
第四節 愈病之力
愈病之祈禱
信仰治療
科學的治療法
治病與信念
機能的疾患與機質的疾患
第五節 精神之衛生
物理法則與精神法則
無形之微菌
公平正大之精神
精神之積極使用
第九章 醫藥
第一節 醫術之起原
我國醫法
西洋醫法
醫祖希伯克拉第斯
醫學為迷信之積累
醫學之派別
第二節 病與藥之關係
藥之效果
文明人與野蠻人對於藥之效果
醫學上之最新傾向
第三節 病人之製造
無知而故犯
病院之增加
印刷物
賣藥廣告
第四節 生理及衛生學批評
生理學之目的
生理衛生學之謬誤
人類自製之法律
抵抗力之增減
第五節 世界有名醫學者之自白
奈倍爾博士
可比撒得教授
泰爾美幾教授
史得朋博士
瓊孫博士
寶比斯博士
布浮郎特教授
馬夏兒虎爾教授
德路爾教授
外科手術
第十章 人間論
第一節 人之起原
生物進化論
人間之祖先與猿
人為物質所集合
善惡
陰陽
溫寒
第二節 內體與精神
精神萬能
靈魂不滅
靈魂之所在
靈魂之發生
永久存在
第三節 思想
思想之形體性質運動
思想之力
空中樓閣
發表思想之二形式
悲觀思想與樂觀思想
第四節 天賦之特權
努力向上之結果
原始細胞
人類特權之範圍
習慣之動物
人類之苦痛
精神生活
第五節 病心
人心與宇宙精神
意識
中間意識
無意識
思想之傳達
自由意識不自由意識
熱與力之發生
精神作用及於肉體之實例
第十一章 應用長壽哲學(哲理治療法)
第一節 文明的迷信
迷信之變遷史
科學萬能之時代
希望及忍耐
最大之迷信
第二節 治療學之進步
對症療法
根本療法
盲人求援於盲人
人間廢物利用法
第三節 哲學治療法
罪人可得無罪
病與天災
病起於空虛之精神
下儕動物與上通於神
第四節 遠隔哲理治療法
宇宙法則之應用
人類感覺之形式
思想之貫徹力
遠隔治療之實例
本人不知亦可施
哲理治療
第五節 哲理治療法之研究
宇宙之理性
熱心勇決正直
實行之哲學
增高社會之道德
第六節 答反對論
藥為現代之人所必需
人生觀
哲理治療法之領域
神之秘密
第十二章 信仰治療法
第一節 催眠術(亡國術)
催眠術之歷史
梅斯美爾氏
催眠術治病之效果
暗示作用與催眠術
第二節 靜坐法
靜坐法治病之效果
精神宰制肉體
信念與血液
第三節 坐禪
坐禪之意義
無念之念
坐禪與哲理治療法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7[1918]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精神療法
中圖分類
InfoField
R459.9
拼音題名
InfoField
chang shou zhe xue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73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4:19, 22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4:19, 22 April 2023841 × 1,125, 291 pages (12.54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長壽哲學 (1/1) by (日)鈴木美山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7jh011520,5387; 民國圖書-PD2022.1; 長壽哲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