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7jh011744-5774 佛乘宗要論.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25 × 1,145 pixels, file size: 3.69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102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佛乘宗要論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太虛演講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佛乘宗要論
Publisher
[佛學書局] ([上海])
Description

共4卷,包括:序論;本論上篇:純正的佛法;本論下篇:應用的佛法;結論

目錄
序論
第一章 佛法的系統觀
第一節 厭離世間的……超出世間的
第二節 隨順世間的……救護世間的
第三節 由超出世間而救護世間的
第四節 擇滅惡劣的世間以創造美善的世間
第五節 吾之佛法的全系統觀
(一) 實證一切法一心真如……達到形而上學目的
(二) 成就圓滿的人格及成就圓滿的法界
(三) 隨順無限的世界眾生應化無盡利樂無盡
第二章 佛法之自利利他觀
第一節 唯佛法有真正的自利
第二節 純以利他成就自利的佛法
第三節 為利他故先求自利的佛法
第四節 不分先後自他等利的佛法
第五節 唯佛法能真正的利他
第三章 佛法應化現代人心之需要
第一節 佛法契應常理適化時機的原則
第二節 佛教隨世界眾生現行的原則
第三節 佛教須應時設化的需要
第四節 中國民族於佛法的需要
(一) 意盛志銳者於佛法的需要
(二) 積迷習謬者於佛法的需要
(三) 五族和平於佛法的需要
第五節 現代人心於佛法的需要
(一) 寧息世界的大亂源於佛法的需要
(二) 釀造世界的新文化於佛法的需要
(三) 滿足人心安慰人心於佛法的需要
第四章 佛法可說不可說問題
第一節 佛法的法
第二節 法性離言不可說
第三節 為今世人解理起行成果故巧施言說
第四節 轉法輪
第五節 佛乘的乘
本論上篇 純正的佛法
第一章 純正佛法的分類
第二章 小乘
第一節 小乘的宗要
第二節 了生死為因
(一) 生為苦本
(二) 遍觀世間一切所有皆無常苦空無我不淨
(甲) 五蘊六大十二處十八界
(乙) 三界五趣九地
(丙) 器世間……三千大千娑婆世界
(丁) 福業非福業不動業……有漏
(戊) 三世流轉生死相續
(三) 確了知世間虛偽決志擇滅
第三節 離貪愛為根本
(一) 觀苦本之所由起
(二) 十二有支
(三) 我及我所有法……身……家……國……世……性命……天神……身邊邪見戒……五利使
(四) 俱生我愛……貪嗔痴漫疑……五鈍使
(五) 五欲……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
(六) 戒定慧三無漏學
第四節 滅盡為究竟
(一) 滅盡離妙……煩惱……業……苦……真常
(二) 辟支佛及四沙門果
(三) 有餘依涅盤……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四) 無餘依涅盤……滅受想定
第四節 滅盡為究竟
(一) 四諦……苦……苦集……苦集滅……苦集滅道
(二) 三十七菩提分
(甲) 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身無常……觀法無我
(乙) 四正勤……未斷惡斷……已斷惡不起……未生善生……已生善增
(丙) 四如意足……欲……念……進……慧
(丁) 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
(戊) 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
(己) 八聖行……正見……正語……正思維……正命……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
第六節 小乘的內容及定義
(一) 小乘即聲聞獨覺
(二) 對大乘故名小乘
第七節 小乘與出世出家及人天善法
(一) 小乘祗為出世法
(二) 小乘有出家必要
(三) 出家在家之各有所宜
(四) 小乘兼有人天善法的關係
第三章 大乘
第一節 大乘的宗要
第二節 菩提心為因
第三節 大慈悲為根本
第四節 方便為究竟
第五節 大乘的涅盤菩提法身
第六節 大乘教理行果的經論及宗派
第七節 大乘的教門派
(一) 三論宗
(二) 唯識宗
(三) 華嚴宗
(四) 天台宗
第八節 大乘的理門派……臨濟宗……曹洞宗
第九節 大乘的行門派
(一) 律宗……五乘律……一乘律
(二) 蓮宗……融通念佛宗……時宗
第十節 大乘的果門派
(一) 真言宗
(二) 淨土真宗
(三) 日蓮宗
第十一節 大乘的內容與定義
第十二節 大乘不拘在家出家
第四章 小乘與大乘的關係
第一節 人天乘與聲聞獨覺乘皆大乘方便
第二節 小乘是大乘的正方便法門
第三節 小乘有不能通入大乘者之故
第四節 出家人本宜用小乘為入大乘的方便
第五節 後代不宜用小乘之故
第六節 宏法利人者當善考如來說法之秘要
本論下篇 應用的佛法
第一章 世間各教各學的批判
第一節 略敘已經批判者
(一) 純正哲學
(二) 應用哲學
(三) 天神教
(四) 進化論
第二節 略出今應批判者
第三節 近代科學與小乘學
第四節 現代哲學與大乘學
(一) 杜威派的實用證驗哲學
(二) 歐根派的精神生活哲學
(三) 柏格森派的直覺哲學
(四) 羅素爾派的理觀哲學
第五節 現代的宗教迷謬
(一) 鬼靈的迷謬
(二) 數命的迷謬
(三) 空定的迷謬
(四) 神仙的迷謬
第二章 佛乘與人世的關係
第一節 佛教與法界一切眾生
第二節 在人間現證於佛乘的利益
第三節 佛乘與人天善法
(一) 人乘善法……十戒……生忍……十施……正勤
(二) 天乘善法……十定……法忍……十舍……精進
第四節 人間賢聖亦須修證天乘善法……人希賢……賢希聖……聖希天
第五節 世間善法須有出世間善法為本
第六節 聖者應化之不可思議
第三章 佛教與中華民國的關係
第一節 佛教本超脫於國家民族的封蔽
第二節 佛教亦適應於國家民族的治化
第三節 現今的救護中華民國須有藉乎佛教
第四節 現今的吾國問題即人世問題
第五節 現今的宏揚佛教須有藉乎中華民國
第六節 現今的吾教問題即人文問題
第四章 流傳佛教於人世的現在將來
第一節 佛教住持僧之整理
第二節 佛教正信會之建立
第三節 設施佛教的教育
第四節 施行佛教的大悲救世事業
第五節 佛教協會……中華的……東亞的……全球的
第六節 將來的佛教徒眾
結論
第一章 歸宿
第一節 信者於佛乘的歸宿
第二節 歸宿佛
第三節 歸宿佛法
第四節 歸宿佛法僧
第二章 回趣
第一節 覺者於法界的回趣
第二節 回趣一心真如
第三節 回趣無上正覺
第四節 回趣法界有情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28]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佛教
中圖分類
InfoField
B94
拼音題名
InfoField
fo cheng zong yao lun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00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1:37,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1:37, 10 June 2023825 × 1,145, 102 pages (3.69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佛乘宗要論 (1/1) by 太虛演講 (batch task; nlc:data_416,07jh011744,5774; 民國圖書-PD2022.2; 佛乘宗要論)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