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7jh015276-22423 哲學與宗教.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10 × 1,185 pixels, file size: 9.62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8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哲學與宗教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意〕文嘉禮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哲學與宗教
Publisher
真理學會 (香港)
Description

分15章,論述天主教在哲學、歷史方面的根據,以及教義的基本內容

目錄
著者序
譯者序
第一章 神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神存在的證據
(一) 神的存在與道德良心
(二) 由任何運動證明神的存在
(三) 由有效驗的成因證明神的存在
(四) 由秩序與目的證明神的存在
結論
第二章 人
第一節 人
(一) 人有一個軀體
(二) 人有一個靈性的和不死的靈魂
第一個論證 抽象的知識
第二個論證 幸福的欲望
第三個論證 實現公正的企求
(三) 人有一個具有智慧的靈魂
(四) 人有一個具有自由意志的靈魂
提要
第二節 自然的宗教
第三節 人類理智的缺點和弱點
第四節 一種神所啟示的道德必要
結論
第三章 所謂神所謂啟示的宗教
第一節 一個啟示的可能性
第二節 猶太教
第三節 福音教
第四節 羅馬公教
結論
第四章 耶穌基督是一位實在的人
甲 非公教的證據與史料
乙 公教的證據與史料
結論
第五章 在福音書中的耶穌基督和他的人格
第一節 環境
(一) 政治的與社會的環境
(二) 宗教的環境
第二節 福音書中耶穌基督的人格
結論
第六章 耶穌基督就是天主及他的預言和靈跡
第一節 基督自認他就是天主
第二節 耶穌證明他就是天主
自然的與超自然的
預言與靈跡
甲 耶穌有過多次先知的事情
乙 穌耶有過許多的神跡
耶穌的幾個神跡
拉匝祿的復活
第七章 耶穌就是天主及他的復活
第一節 宗徒們與弟子們的心理狀態
第二節 耶穌仇人們的心理狀
第三節 事變
提要
第四節 宗徒們是耶穌復活的見證
結論
第八章 耶穌基督亦人亦天主,教會的創立者
第一節 耶穌亦人亦天主,建立了一個教會
結論
第二節 耶穌賜給他的教會一些特點
甲 基督的教會是永久的和不變的
乙 基督的教會是可看見的
丙 基督的教會是正統的
丁 基督的教會是獨一的
戊 基督的教會是神聖的
己 基督的教會是公共的世界的
結論
第九章 耶穌基督亦人亦天主羅馬公教的創立者
第一節 羅馬公教是正統的
結論
第二節 羅馬公教會是永久的和不變的
第三節 羅馬公教是有形的
第四節 羅馬公教是獨一的
第五節 羅馬公教會是神聖的
第六節 羅馬公教會實在是公共的
結論
第十章 耶穌亦人亦天主,一切人的宗師
第一節 關於天主的教義
甲 惟一的天主
乙 天主三位一體
丙 由於耶穌的死,天主,創造者,亦願意變成我們的父
第二節 公教教義解釋世界與人類的根源
第三節 公教論人的教義
人類的傳播
第四節 公教教義論人升格到超自然界,論墮落和由耶穌基督而得救贖
結論
第十一章 耶穌基督亦人亦天主人類的救世者
第一節 啟示教義的提出
第二節 耶穌的人性與三位一體的第二位的聯合的
第三節 耶穌人性與天主第二位聯合的影響
第四節 耶穌是祭司和犧牲
甲 救贖的概念
乙 祭司的概念
丙 耶穌是大祭司與祭品
結論
第十二章 儀式與彌撒
第一節 彌撒的獻祭
甲 引言
乙 基督教會的祭司與祭品
最後的會餐
教訓要覽
結論
丙 為亡者做彌撒
第二節 聖體聖事
甲 由耶穌基督建立的聖體聖事
他預許的諾言
耶穌實現了他的諾言
宗徒相信這個
乙 聖體聖事的功效
第十三章 教會的生活任務及其方法
第一節 宗教是一種生命
第二節 教會的任務
第三節 教會為實現他的任務所使用的方法
甲 彌撒的獻祭
乙 聖事
聖事的概念
聖洗聖事
聖洗的功效
甲 聖寵
乙 聖洗的聖號
提要
其他的聖事
結論
丙 講道
第十四章 人類的道德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歷史上的智慧力量對於幸福的基本認識與意志對於善的實行
甲 在中國
乙 在希臘與羅馬
結論
第十五章 耶穌與福音書的道德
第一節 由耶穌基督帶來的確定,他道德的豐富與確實
甲 鴻福耶穌對真正幸福的教訓
乙 比喻耶穌對天國的教訓
丙 耶穌對犯罪人的慈愛
丁 最後審判
戊 耶穌的新命令
第二節 耶穌所給的力量
結論
(一) 為我們的智慧
(二) 為我們的意志
總結論
第一節 耶穌基督啟示了我們
甲 天主本身的生命
乙 我們自己的生命
丙 我們與天主的關係
丁 人與人之間應該存在的關係
第二節 公教會
甲 在西方
乙 在中國
附錄一 紀念儀式——宗教生活
第一節 所謂紀念儀式
第二節 基督的節日
第三節 彌撒儀式的中心
附錄二 童貞瑪利亞,救世主的母親
第一節 事實
第二節 效果
甲 救世主母親唯一的地位
乙 救世主母親的特權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48
publication_date QS:P577,+1948-00-00T00:00:00Z/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宗教哲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B920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he xue yu zong jiao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64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5:30,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5:30, 10 June 2023910 × 1,185, 283 pages (9.62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哲學與宗教 (1/1) by (意)文嘉禮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7jh015276,22423; 民國圖書.3; 哲學與宗教)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