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7jh015457-6419 要理譬解.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11.56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32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要理譬解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Title
要理譬解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Publisher
蕪湖天主堂印書館[印] (安徽)
Description

本書為教理問答解說。書後有中、拉丁文對照及拉丁文附錄

目錄
小引 人生終向問
一 問題重要
一 極為重要
二 行路者應知自己的終向
三 世人多不研求此事
二 宗教解決人生終向問題
一 科學不能解決
二 教外學者亦未能明析
三 唯宗教能完全解決
三 人生終向
終向的詮解
終向的分析
1 第一題人生世上是為什麼
甲 人生的來歷
天主是人生的根源
造生人類者是天主
一 人類是天主所造
二 每個人都是天主所造
三 天主是我們的主宰
乙 人生的目的
一 人生世上不能無目的
一 天主造人必有目的
二 天主是人生的目的
三 人有遠近兩種向
甲 恭敬天主是近向
一 天主造人為光榮自己
一 光榮天主是人生的近向
二 恭敬(光榮)天主乃人所當盡之責
二 此責任應在一切責任之上
三 此責任乃真福之源
乙 救靈魂是人生的遠向
一 天主造人為欲使人享見天主
二 人生終向乃在後世
三 至公的天主不能將永福白賞給人
補卷一 天主是真福的目的
人類的幸福
一 人的意向總不出乎求福
二 求福之心乃天主所賦
三 完全之福非今世所可得
世福不能滿足人的渴望
四 唯有天主能滿足人的渴望
補卷二 天主是人生超性的目的
丙 為救靈該先恭敬天主
2 第二題恭敬天主即認識愛慕奉事
甲 什麼是恭敬天主
一 論認識天主
二 論欽崇朝拜天主
三 論愛慕天主
四 論奉事天主
結論 恭敬天主要有信望愛三德
乙 為什麼該恭敬天主
一 因天主是我們的大主宰
二 因天主是無窮美善可愛無比的
三 因天主是恩主又是大父母
(一) 天主為我們的恩主
(二) 天主為我們的大父母
一 本性的恩
二 超性的恩
四 因為是我們的益處
(一) 恭敬天主的人得救靈魂
(二) 不恭敬天主的人失落靈魂
3 第三題救靈魂即免下地獄得升天堂
一 人有靈魂
二 有個死後的性命
人死了靈魂往那裡去
(一) 外教人怎樣說
結論 生命的界限乃天堂或地獄
何為救靈魂
免下地獄得升天堂
(二) 聖教會道理善人死後受賞惡人受罰
四 不可為世事致忘卻救靈
一 為世俗蒙蔽忘救靈大事
二 大概人不務救靈
五 靈魂的尊貴价值
(一) 人不務救靈因未研究靈魂的價值
(二) 靈魂價值之高從買他的人看出
一 天主聖父出了什麼代價
二 耶穌出了多少代價
三 魔鬼怎樣用計攫人靈魂
六 救靈魂的關係極重大
七 關係永遠的禍福
八 只有一個靈魂
九 救靈魂是各人自己的事
一 即各人救自己的靈魂
二 救靈事辦的好壞全由於自主
三 救靈乃各人的好處
十 靈魂得救與否是不一定之事
結論 靈魂究竟得救與否全在於各人
123 前三題之備覽
人生觀念
一 有的人不問
二 有的人看錯了
一 solutiohedonistarum
二 solutiogastronomi
三 solutioaurea
甲 人在世仿佛走路的人
一 為旅客
二 往那裡去
三 天堂才是我們的家鄉
四 世界非我們久居之所
五 自視如行路人
六 我們如何到達目的地呢?
七 宗教給我們指示正路
八 要進入永生當遵守誡命
九 要防走岔路
一 正道
二 邪道
乙 人生在世無非是戲
一 慢慢地卻不見了
二 像不用世物一樣
三 善於扮演自己的身份
丙 人生如夢
丁 人生在世上是為立功
子 現世的生命為一鍛煉時期
丑 天堂的賞報不能白賞給人
寅 天堂乃一大大的報答
卯 受苦越大功勞也越大
一 人生如農夫
二 人生如商家
一 買賣的比喻耶穌也用過
二 做買賣的天天算賬
三 每年中必計算一次出入的數目
戌 受試驗的時代
一 人在世上如在校的學生
二 又如一個學射箭的人
三 如在戰場上的兵士
四 如賽跑場中的人
五 如打獵者
六 人生如遊戲
已 世界為涕泣之谷
庚 世界如苦海
一 人在世海升沉無定
二 人生如過海
三 在世如過橋梁
辛 世界是一座大瘋院
壬 樹與人之比較
癸 別的比喻
結論
生活的工夫不可耽誤
人生在世是個最重要的關頭
4 第四題
為敬主救靈該信奉天主所立的真教
壹 論奉真教
人人都該奉真教
1 論奉教的必要
一 宗教乃人類常生的救星
二 宗教是人的明悟中必須有的
三 宗教是人慾念中必須有的
一 人心求福
二 應有完備之福以滿人心
三 完備之福今世不可得
四 至美善的天主能滿人心
四 宗教又是道德的基礎
五 宗教是家庭內必須有的
六 宗教是國家內必須有的
子 宗教是國家內的一個本分
丑 宗教也是國家所需要的
一 宗教指示人的統治權
二 宗教指示人善用統治權
三 國民對於政府有當盡的義務
寅 宗教是社會的根基
宗教是使人民得幸福的原則
宗教能與人以良心的束縛
卯 真實的憑據
(一) 各國的名人
(二) 中國的名人
一 古時的名人
二 現代的名人
一 孫總理
二 蔣總裁
辰 歷史上的證據
從古以來無一沒有宗教思想的民族
結論 宗教是人類所不可少的
2 人人都該信奉真教
一 奉任何那一教不是一樣
二 不當說生在那一教就死在那一教
三 各教不能都是真教
四 真教當明示人誰是真神那是敬真神的正當禮節
3 人人當信奉天主所立的教
4 人人當信奉所稱為天主教
一 按理該只有一個真教
二 只有天主教是由真神即天主親自立的
5 人負有追求真教標記的責任
貳 已奉教的當全守真教的規矩
備覽要理問答題解
要理問答貴重
何為要理問答
世界任何書本無一能及要理問答的簡明重要
有力的證據
背誦不夠還須懂得意思
要理分析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46
publication_date QS:P577,+1946-00-00T00:00:00Z/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教理問答
中圖分類
InfoField
B972
拼音題名
InfoField
yao li pi jie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08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5:51,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5:51, 10 June 20231,239 × 1,754, 332 pages (11.56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要理譬解 (1/1) by (batch task; nlc:data_416,07jh015457,6419; 民國圖書.3; 要理譬解)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