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00881-79740 肥料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041 × 1,337 pixels, file size: 13.59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42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肥料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彭家元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肥料學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列表目次
表一 重要植物食料之來源
表二 全國糧食每畝產量之趨勢
表三 洋米進口海關統計
表四 世界主要肥料及其三要素之消費量
表五 報酬漸減律之證明
表六 施肥與地力之關係
表七 各種作物每英畝每年由土壤中吸取氮磷鉀三要素量
表八 廣東土壤肥沃度大概
表九 人糞尿價值之估計
表十 人糞尿之平均成分及每人之產額平均
表十一 年齡與人糞尿成分之關係
表十二 生活程度與糞尿之關係
表十三 日本人與歐洲人糞尿成分比較
表十四 日本農夫與歐洲農夫之糞尿成分比較
表十五 活性污泥所含肥料成分比較
表十六 飼料中氮磷鉀及有機物排泄於糞尿中之百分數
表十七 飼料中乾物排泄於糞尿者百分率
表十八 每年每頭家畜可產糞尿量
表十九 同體量之家畜糞尿所含要素量
表二十 牛糞尿之組成
表二十一 馬糞尿之組成
表二十二 羊糞尿之組成
表二十三 豬糞尿之組成
表二十四 無水物糞尿內植物養分量
表二十五 家禽糞之組成
表二十六 蠶糞之組成
表二十七 廄肥所含三要素量
表二十八 各種褥草對於水分及亞母尼亞之吸引力比較
表二十九 廄肥成分與堆積鬆緊之關係
表三十 廄肥成分與遮被之關係
表三十一 廄肥堆積管理法與成分比較
表三十二 廄肥對於土壤有增加水分之證明
表三十三 乾旱時廄肥與人造肥料之比較
表三十四 施用廄肥後對於土中細菌之增加
表三十五 廄肥氮氣與同量他種氮氣肥效之比較
表三十六 新鮮廄肥與腐熟廄肥對於小麥產量比較
表三十七 大豆成分與收穫期之關係
表三十八 蹄角粉之成分
表三十九 牛皮成分
表四十 蒸製後之牛皮氮素含量
表四十一 羽毛類之肥料成分
表四十二 蝦糠魚鱗分析表
表四十三 乾魚之成分
表四十四 乾魚之氮素磷酸脂肪含量
表四十五 秘魯海鳥糞組成百分數
表四十六 豆餅成分與壓榨法
表四十七 大豆餅油菜餅等之三要素平均含量
表四十八 大豆餅及油菜餅之各種磷酸化合物
表四十九 各種新鮮糟粕類之成分
表五十 各種獸骨成分平均表
表五十一 生骨與骨粉成分比較
表五十二 西沙群島海鳥糞分析成績
表五十三 湯馬斯磷肥之組成
表五十四 湯馬斯磷肥效能比較
表五十五 草木灰之平均組成
表五十六 鉀瀉鹽平均成分
表五十七 光鹵石平均成分
表五十八 鉀岩鹽平均成分
表五十九 坡力海乃特平均成分
表六十 氯化鉀之成分
表六十一 銷磷鉀分析表
表六十二 錏磷鉀組成之表示
表六十三 磷酸錏之效力比較
表六十四 河南硝土之分析
表六十五 各種作的所適宜之ph
表六十六 酸度與石灰需要量
表六十七 諸種肥料之氮氣被吸收率
表六十八 氮質肥料效率與生產量之比較
表六十九 固定氮氣肥料與有機態氮氣肥料肥效比較
表七十 各種氮氣肥料較不施肥者每英畝增收磅數
表七十一 鉀質肥料肥效比較
表七十二 肥料配合方式及配合量之一例
表七十三 適於稻作肥料配合之一例
表七十四 適於甘藷肥料配合之一例
表七十五 三要素與棉花產量之試驗成績
表七十六 果樹作物施用肥料要素標準表
表七十七 肥料方式表(三要素標準施用量)
表七十八 應用肥料配合方式表
表七十九 每畝施用化學肥料用量表
表八十 用學生法計算偶差之一例
插圖目次
一 最少養分律
二 有機質對於土壤之影響
三 土中植物養料來去賬單
五 四川成都各縣堆肥製造法
六 紫雲英
七 苜蓿及其種子
八 紅三葉草 紫苜蓿 田菁
九 甜三葉草 深紅三葉草 苕子
一〇 胡枝子 豬屎豆
一一 海鳥之聚棲及海鳥糞之產生
一二 智利硝礦層解剖及轟炸圖
一三 智利硝經轟炸之開採情形
一四 亞母尼亞合成程序圖
一五 由氰氨基化鈣制亞母尼亞之裝置
一六 制氰氨基化鈣之裝置
一七 氮氣肥之製造
一八 柏克蘭埃得電爐之電極
一九 柏克蘭埃得電爐之外觀與內容
二〇 製造硝酸及硝酸鹽類裝置全圖
二一 磷礦之用水力開採
二二 過磷酸石灰製造機械之內容
二三 過磷酸石灰製造圖
二四 斯他斯非特鉀鹽礦層斷面圖
二五 肥料之施用法
二六 肥料之混合法
二七 石灰不可與腐熟廏肥堆肥或含有錏鹽類之肥料混合
二八 肥料配合指示圖
二九 盆缽試驗
三〇 試驗區布置圖
三一 表示土壤須完全翻轉犁入綠肥時尤為必要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肥料及肥料學之意義
第二節 植物營養料及肥料要素之意義
第三節 速效性肥料與遲效性肥料
第四節 土壤肥瘠及植物生長之要件
第五節 最少養分律
第六節 施肥之必要
第七節 報酬漸減律
第八節 生產增加或減少之原因
第二章 植物營養素之功能及其來源
第一節 氮氣
氮氣對於植物之功用
氮氣之來源及形態
第二節 磷
磷對於植物之功用
磷之來源及形態
第三節 鉀
鉀對於植物之功用
鉀之來源及形態
第四節 石灰
第五節 鎂
第六節 其他元素之功用及其分布
第七節 有機質
第三章 土壤中植物營養料之損失及增加
第一節 栽培作物之損失
第二節 隨水流失
第三節 土壤的損失
第四節 氣體的飛散
第五節 植物營養料在土壤中如何保持
化學的保持
物理的保持
第六節 由土壤中損失之植物營養枓種類及多寡
第七節 土壤中植物營養料之增加
第四章 肥料之分類
第五章 人糞尿
第一節 糞尿之生成
第二節 人糞尿之重要及其性質
第三節 人糞尿之肥料成分
第四節 人糞尿之管理法
第五節 父糞尿之施用法
第六節 人糞尿之消毒
第七節 人糞尿之利用法
第六章 家畜糞尿
第一節 家畜類糞尿之性質
第二節 各種家畜糞尿概述
第三節 家禽糞類
第四節 蠶糞
第七章 廄肥
第一節 廄肥之組成
糞尿之來源及其多寡
褥草之種類及其用量
固體與液體部之多寡
家畜之年齡消化飼料之影響
管理之如何
第二節 堆積中之變化
尿素之分解
蛋白質之分解
炭水化合物之分解
硝化作用
第三節 肥料成分之損失
尿液之流失
因滲漏而流失
堆積醱酵之損失
第四節 廄肥之堆積管理法
舍內堆積法
舍外堆積法
深廄法
第五節 減少廏中肥料成分之損失
過磷酸石灰
含磷石膏
硫酸鉀
土壤類及泥炭粉
廏肥漏液之處理
堆積管理法摘要
第六節 廄肥之功用
新鮮廏肥
腐熟廏肥
第七節 廄肥之施用
第八節 堆肥
第八章 綠肥
第一節 綠肥之效用
第二節 綠肥作物之種類
第三節 施用綠肥之決定
何時宜用綠肥
宜用何種作物為綠肥
栽培綠肥作物之注意事項
第四節 施用綠肥之注意
第五節 綠肥中氮素之效力
第九章 有機氮質肥料
第一節 動物遺體及廢棄物
肉粉
血粉
坦克己
角蹄及皮革碎屑
第二節 魚肥
生魚
魚類之臟腑及其他廢棄物
乾魚
魚粕
第三節 氮質海鳥糞
第四節 油餅類
第五節 糟粕類
第十章 無機氮質肥料
第一節 智利硝或硝酸鈉
產地及製法
生成之學說
智利硝之性質
施用法
第二節 硫酸錏
製造法
性質及效用
硫酸錏之施用法
第三節 石灰氮氣
製造法
性質及效用
石灰氮氣之施用法
第四節 硝酸鈣或硝酸石灰
硝酸石灰之製造法
硝酸石灰之性質
硝酸石灰之施用法
第五節 其他固定氮素肥料
尿素
氯化錏
硝酸錏
路那硝
白堊硝
第十一章 天然磷質肥料
第一節 獸骨
粗骨粉
蒸製骨粉
脫膠骨粉
骨粉之成分
骨粉之肥料的價值
骨粉之鑑定法
骨灰
骨炭
第二節 磷質海鳥糞
西沙群島海鳥糞
其他磷質海鳥糞
第三節 磷礦及磷酸鹽類
第四節 糠麩稃
第十二章 加工磷酸肥料
第一節 過磷酸石灰
歷史
製造原理
原料之選擇
製造法
磷酸一石灰之制化
過磷酸石灰之性質
鹽基性過磷酸石灰
重過磷酸石灰
過磷酸石灰施用上之注意事項
第二節 湯馬斯磷肥
歷史及製造法
成分及性質
施用法
第三節 其他加工磷酸肥料
第十三章 鉀質肥料
第一節 草木灰
第二節 加里鹽類之給源
第三節 加里鹽類之性質
第四節 加工鉀鹽
氯化鉀
硫酸鉀
硫酸鉀鎂
炭碳酸鉀鎂
炭酸鉀
第五節 其他鉀質肥料
第十四章 混合肥料
第一節 硝磷鉀
第二節 磷酸錏
第三節 硝酸鉀及硝酸錏鉀
第十五章 石灰及其他間接肥料
第一節 石灰及其化合物
生石灰
消石灰
炭酸石灰
硫酸鈣
第二節 石灰之效用
化學之影響
生物的影響
物理的影響
第三節 石灰之施用
施用石灰與否之判定
何時宜施用石灰
用何種石灰
施用石灰之其他事件
第四節 其他間接肥料或刺激劑
第十六章 肥料之效果
第一節 肥料的被吸收率與肥效率
第二節 肥效率與氣候之關係
第三節 肥料與土壤之關係
土壤之吸收力
土壤之反應
土中有機質
土中養分之形態
石灰率
第四節 氮氣肥料之效果
硝酸鈉與硫酸錏之比較
有機態氮質肥料與無機態氮質肥料
固定氮氣肥料之肥效
第五節 磷酸肥料之效果
第六節 鉀質肥料之效果
第十七章 肥料之選擇及施用
第一節 需肥之推測
土壤性質
植物生長狀態
土壤分析
第二節 選擇肥料之條件
肥效之遲速
土壤氣候及作物之關係
第三節 肥料評價
磷肥之評價法
肥料之市價廉否計算法
第四節 施肥之方針
第五節 施肥之預措
第六節 施肥之方法
第七節 施肥之時期
第八節 施肥之其他事項
第十八章 肥料之反應及配合
第一節 肥料反應論之起源
第二節 肥料反應之意義
第三節 有機質肥料分解後之反應
第四節 肥料反應與收穫連用之關係
第五節 肥料之配合
第六節 自家配合
第七節 配合上之注意
第十九章 各種作物之施肥法
第一節 禾穀類
水稻
麥類
第二節 豆類
第三節 根菜類
第四節 特用作物
棉花
煙草
甘蔗
第五節 桑及茶
第六節 果樹類
第七節 蔬菜類
第八節 森林植物
第九節 牧草類
第十節 作物需要肥料概略
第二十章 肥料試驗法
第一節 肥料之施用量
第二節 肥料試驗之注意
第三節 肥料試驗之方法
水耕試驗法
砂耕試驗法
盆缽肥料試驗法
圃場肥料試驗法
第四節 肥料試驗之種類
第五節 試驗區之處理
第六節 收穫與計算
第二十一章 我國肥料問題及地力之維持
第一節 天然肥料與化學肥料比較
第二節 今後肥料政策
第三節 維持地力增加生產
附錄
(a) 農產物分析表
(b) 肥料分析表
(c) 肥料要素改算表
(d) 外國肥料逐年進口統計表
(e) 廣州商品檢驗局登記之人造肥料一覽表
(f) 中外度量衡折合對照表
(g) 我國各地商品檢驗局現行人造肥料檢驗規程
(h) 浙江省化學肥料販賣取締處罰規則
(i) 著者名錄
(j) 中英名詞對照表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5[1936]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65.25/15
主題
InfoField
肥料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S14-43
載體形態
InfoField
409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6:40,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6:40, 10 June 20231,041 × 1,337, 442 pages (13.59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肥料學 (1/1) by 彭家元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00881,79740; 民國圖書.3; 肥料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