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02769-6046 助產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18 × 1,108 pixels, file size: 10.65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98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助產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葛成慧編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助產學
Publisher
正中書局[印行] ([上海])
Description

目錄
第一編 生理產科
第一章 女性骨盆及生殖器
第一節 女性骨盆之構造
壹 骶椎骨
貳 尾椎骨
叄 髖骨
第二節 骨盆徑線及測量法
壹 骨盆徑線
貳 骨盆軸線
叄 骨盆測量法
肆 骨盆直徑之內測量法
第三節 女性生殖器
壹 外生殖器
貳 內生殖器
(一) 卵巢
(二) 輸卵管
(三) 子宮
(四) 陰道
(五) 女性內生殖器之血管淋巴管及神經
叄 乳房
第二章 胚胎學
第一節 行經排卵及受孕
壹 行經
貳 排卵
叄 妊娠
第二節 孕卵胎膜及胎盤之發育與構造
壹 孕卵之長成及其初步發育
貳 胎膜之發育及構造
(一) 蛻膜
(二) 絨毛膜
(三) 羊膜
(四) 羊水
叄 胎盤之發育及構造
第三節 胎兒發育及胎血循環
壹 胎兒發育
貳 成熟胎兒
(一) 縫合種類
(二) 囟門種類
(三) 頭部結節
(四) 頭部徑線
叄 胎血循環
第四節 胎兒在子宮內之位置方向及姿勢
壹 胎位
貳 胎向
叄 胎勢
第三章 妊娠
第一節 妊娠時期母體各部生理之變化
壹 子宮體部之變化
貳 子宮頸部之變化
叄 子宮附屬器之變化
肆 陰道及生殖器之變化
伍 乳房之變化
陸 其他部分之變化
第二節 妊娠之徵象及診斷
第三節 產前檢查
壹 問診
貳 產期之預計
叄 身長體重及血壓之檢取
肆 視診
伍 觸診
陸 聽診
柒 計測診
捌 雙手內外診察法
玖 小便檢驗
拾 血液檢查
拾壹 檢查乳房
第四節 妊娠衛生及處理法
壹 飲食
貳 便通
叄 排尿
肆 衣服
伍 清潔
陸 乳房
柒 運動
捌 其他
第五節 產前訪視
第四章 分娩
第一節 分娩生理
壹 子宮收縮力
貳 腹壁壓力
第二節 分娩經過
壹 分娩預兆
貳 分娩開始之徵象
叄 分娩三期之經過
第三節 分娩機轉
第四節 分娩所需之時間
第五節 分娩時母體及胎兒所受之影響
壹 分娩影響之及於母體者
貳 分娩影響之及於胎兒者
第六節 正常分娩之預備及其消毒法
壹 產婦之診察及記錄
貳 正常分娩應有之準備
叄 消毒法
第七節 正常分娩之處理
壹 分娩第一期之處理
貳 助產士消毒之準備
叄 分娩第二期之處理
肆 分娩第三期之處理
伍 臍帶血之檢查及胎盤之測計
陸 分娩直後之注意
柒 麻醉
第八節 產院之布置及設備
壹 正室
貳 待產室
叄 副產室
肆 手術室
伍 產婦調養室
陸 嬰兒室
柒 門診部
捌 隔離室
玖 飲食室及廚房
拾 洗衣處
拾壹 太平間
拾貳 出診時之預備
第九節 產院各部分之規則
壹 正產室規則
貳 副產室規則
叄 待產室規則
肆 出外接生規則
伍 產後訪視規則
第五章 產後期
第一節 產後期之現象
第二節 產後期之復舊變化
壹 子宮之復舊變化及其原理
貳 其他部分之復舊變態
第三節 產後期之護理
壹 避免細菌染入產道
貳 注意產婦身心之休養
叄 其他一般之護理
肆 哺乳時乳房之護理
伍 記錄
第四節 產後檢查
第五節 產後訪視
第六章 初生兒之處理
第一節 初生兒之護理法
壹 除去初生兒口鼻內之黏液
貳 為初生兒滴眼
叄 結札臍帶
肆 初生兒身長體重及頭部之測計
伍 初生兒之全身清潔法
陸 哺乳
柒 小便
捌 大便
玖 沐浴
拾 預防傳染
第二節 早產兒護理法
壹 早產兒之保溫處置
貳 早產兒之營養
第三節 初生兒發生異常現象時之處理
壹 窒息
(一) 子宮內胎兒窒息
(二) 初生兒之窒息
貳 初生兒頭部及肢體之損傷
(一) 顱內出血
(二) 顱骨之凹陷或折斷
(三) 肢體骨折
(四) 顱血腫
(五) 初生兒之癱瘓
叄 初生兒臍部疾病
(一) 破傷風
(二) 臍部丹毒及其他化膿菌之臍炎
肆 初生兒眼炎
(一) 初生兒淋病性結合膜炎
(二) 其他眼炎
伍 初生兒天疱瘡
陸 初生兒黃疸
柒 初生兒出血
捌 初生兒梅毒
第四節 死胎
第二編 病理產科
第一章 異常妊娠
第一節 孕卵之異常
壹 水泡狀胎塊
貳 血性胎塊
第二節 胎膜胎盤及臍帶之異常
壹 羊水過多
貳 羊水過少
叄 胎盤之異常
肆 臍帶之異常
第三節 妊娠子宮之異常
壹 妊娠子宮之後屈
貳 妊娠子宮之前屈
叄 畸形子宮之妊娠
肆 子宮患腫瘤時妊娠
第四節 孕卵移殖之異常(子宮外妊娠)
壹 輸卵管妊娠
貳 卵巢妊娠
第五節 母體因妊娠而起之異常狀態
壹 妊娠血中毒
(一) 子癇
(二) 噁心嘔吐
貳 其他輕性妊娠期疾病
(一) 妊娠性嘔吐
(二) 妊娠水腫
(三) 靜脈瘤
(四) 白帶
(五) 陰門皮癢
(六) 胃部灼熱
(七) 齒病
(八) 小便頻數
(九) 昏倒
(十) 背痛
第六節 妊娠期間之出血
壹 流產及早產
貳 前置胎盤
叄 胎盤早期剝離
第七節 與妊娠有重大關係之疾病
壹 梅毒
貳 淋病
叄 肺結核
肆 心臟病
伍 腎病
陸 腳氣病
柒 流行性感冒
捌 其他急性傳染病
第二章 異常分娩
第一節 因胎兒之異常所致之異常分娩
壹 胎勢之異常
(一) 顏面位
(二) 額位
(三) 四肢之脫垂
貳 胎位之異常
(一) 前頭位
(二) 橫位
(三) 骨盆端位
叄 胎兒發育之異常
(一) 多胎分娩
(二) 過熟胎兒
(三) 腦水腫
(四) 胎兒水腹
(五) 胎兒畸形
第二節 因附屬物之異常而起之異常分娩
壹 卵膜之異常
貳 羊水之異常
叄 臍帶之異常
肆 胎盤之異常
第三節 因母體之異常所致之異常分娩
壹 產道之異常
(一) 骨部產道之異常
(二) 軟部產道之異常
貳 產出力之異常
(一) 陣痛微弱
(二) 陣痛過劇
第四節 分娩時之並發病
壹 軟部產道之損傷
(一) 子宮破裂
(二) 子宮頸管破裂
(三) 陰道裂創
第三章 異常產褥
第一節 產褥熱
第二節 產後之血栓及靜脈炎
第三節 劇烈之後陣痛
第四節 內生殖器復舊不完全
第五節 膀胱或直腸陰道瘺管
第六節 大便秘結
第七節 胃腸充氣
第八節 膀胱炎
第九節 頭痛
第十節 產後期之精神病
第四章 乳房之異常及其疾病
第一節 乳房脹痛
第二節 乳頭之異常狀態
第三節 乳頭皸裂或起疱
第四節 乳房炎
第五節 乳汁過多
第六節 乳汁缺乏
第七節 乳質之異常
第八節 回乳
第九節 乳傭
第三編 應急處置之產科手術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產科手術之重要與危險
第二節 產科手術之準備
壹 手術室之預備
貳 急救用品之準備
叄 產婦之準備
肆 器械之預備
伍 施手術時室內光線與溫度之調節
陸 麻醉術
柒 手術後之護理
捌 對於初生兒之注意
玖 產婦之護理
第二章 產科手術各論
第一節 鉗子手術
壹 產科鉗子發明之歷史
貳 鉗子手術之種類
叄 鉗子手術之適應症
肆 施術時之必要條件
伍 施行鉗子手術之準備
陸 施行鉗子手術之步驟
柒 鉗子手術之危險
第二節 內迴轉術
壹 內迴轉術之歷史
貳 內迴轉術之適應症
叄 內迴轉術施行時之要件
肆 內迴轉術施術之準備
伍 施內迴轉術之步驟
(一) 橫位時之內迴轉術
(二) 頭位胎兒之內迴轉術
陸 內迴轉術之困難與危險
第三節 碎胎術
壹 穿顱術
(一) 穿顱術之適應症
(二) 穿顱術之必要條件
(三) 施穿顱術之步驟
貳 碎胎術及斷頭術
第四節 人工剝離胎盤術
壹 胎盤壓出法
貳 人工剝離胎盤術
第五節 產後出血之處理法
第六節 會陰修補術
附各種表格
一 總病歷單
二 產前記錄
三 產前覆診記錄
四 產時記錄
五 產後記錄
六 產後保健紀錄
七 初生兒記錄
八 初生兒體重記錄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41]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助產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R715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hu chan xue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76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9:54,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9:54, 10 June 2023818 × 1,108, 298 pages (10.65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助產學 (1/1) by 葛成慧編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02769,6046; 民國圖書.3; 助產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