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04328-40711 大戰學理.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29 × 1,268 pixels, file size: 24.02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44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大戰學理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德〕克勞塞維茲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大戰學理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上冊5篇:戰爭論、戰爭理論、戰略、會戰兵力;下冊3篇:守勢、攻勢、作戰計劃

目錄
薛岳將軍題字
克勞塞維茲大將遺像
世界各國對本書評語
蔣委員長軍事名言
林序(如何研讀本書和我們怎樣學習克氏
萬序(讀本書雜記)
克大將評傳
克大將的重要貢獻及其影響
程氏書評
本書之不朽及其譯本
上冊
第一篇 戰爭論
第一章 戰爭之意義
第一節 定義
第二節 近目的與遠目的
第三節 三種交互作用
第四節 三種緩和作用
第五節 兩種停戰原因
第六節 戰爭與人智
第七節 戰爭與攻略
第八節 結論
第二章 戰爭目的及手段
第一節 對象與秩序
第二節 媾和之動因--戰爭變態
第三節 戰鬥
第四節 戰鬥之目的
第五節 積極與消極目的--純粹抵抗
第六節 結論
第三章 軍事上的天才
第一節 定義
第二節 勇
第三節 慧眼與果斷
第四節 常住心(恆心)
第五節 不拔與堅忍
第六節 感情之強健
第七節 性格之強健
第八節 地形觀
第九節 結論
第四章 戰爭之特質
第一節 戰爭的危險
第二節 戰爭的勞力
第三節 戰爭的情報
第四節 戰爭的障礙
第五節 結論
第二篇 戰爭理論
第一章 兵學之區分
第一節 作戰
第二節 戰術及戰略
第三節 維持戰鬥力
第四節 近於戰鬥的維持法
第五節 遠於戰鬥的維持法
第六節 結論
第二章 戰爭之理論
第一節 古代兵學的謬誤
第二節 理論的成立及其效用
第三節 名將與學者
第三章 兵術及兵學
第一節 學與術(智與能)
第二節 認識與判斷
第三節 戰爭之藝術
第四章 法則論
第一節 通用概念
第二節 戰術上的法則論
第三節 戰略上的法則論
第五章 批評
第一節 批評之概念
第二節 批評與理論
第三節 原因及目的之遠近
第四節 批評之實例
第五節 可能的諸手段
第六節 事後的評判
第七節 基於結果的評判
第八節 批評之言語
第六章 證例
第一節 引例的死活
第二節 本於經驗的兵學
第三節 引例四目的
第四節 引例淺略之弊
第五節 引例之古今
第六節 引例而成之兵學
第三篇 戰略
第一章 戰略
第一節 戰略作業
第二節 計劃與指揮
第三節 戰略實行與主將的才智
第四節 戰略着眼點
第二章 戰略的要素
第三章 精神之力
第一節 第一位精神力
第二節 軍之武德
第三節 膽量
第四節 永久的沉着堅決
第四章 兵數之優勢
第一節 戰略上第一原則
第二節 確保優勢之主義
第三節 以寡勝眾的條件
第五章 奇襲
第一節 奇襲之性質與效用
第二節 戰略與戰術奇襲
第三節 奇襲之條件
第六章 詭計
第一節 詭計之意義
第二節 詭計運用之價值
第七章 兵力集中與分割
第一節 兵力集中之主義
第二節 時間上之兵力一致
第三節 戰略預備隊
第四節 節儉兵力
第八章 幾何學上之因素
第九章 軍事動作間斷論
第一節 不論間斷之理由
第二節 間斷的原因
第三節 間斷的影響(古今戰爭觀念的不同)
第十章 近代戰爭之本質
第四篇 會戰
第一章 戰鬥總論
第一節 近代本(會)戰之性質
第二節 直接殲滅敵人兵力之主義
第三節 有形無形之損害
第四節 戰鬥的真結果
第五節 戰鬥根本形勢(迂迴敵背)
第六節 勝負之因素
第二章 戰鬥之用途
第三章 戰鬥時間
第四章 戰鬥中之決勝時機
第一節 決勝時機之意義
第二節 決勝三時機
第三節 脫離危機之關係
第四節 兩種援救法
第五節 先敗後勝及轉敗為勝
第五章 避戰與逼戰
第六章 大會戰
第一節 目的與用途
第二節 軍事問題的焦點
第三節 決勝之條件
第四節 戰勝之效力
第五節 決勝之時機
第七章 追擊(戰略上利用戰勝之手段)
第一節 戰勝第二行動
第二節 即時追擊三法
第三節 不即追擊之特例
第四節 繼續追擊三法
第八章 會戰敗後之退卻
第一節 敗者對付追擊三手段
第二節 退卻的原則
第三節 急退與疏散退卻之害
第九章 夜戰
第五篇 兵力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戰地、軍、戰役的定義
第三章 兵力之多寡及其編組
第一節 兵力之優劣與均勢
第二節 處於絕對劣勢之方針
第三節 各兵種性能之比較
第四節 各兵種之創設編合
一 兵種創設與保存費用
二 敵我兩軍同類兵種多寡之利害
三 兵種與戰爭指揮之關係
四 戰爭性質與各兵種之關係
五 兵種比較數之沿革
第四章 軍之戰鬥序列
第一節 兵力之建制區分
第二節 各兵種之連合分配
第五章 一般的戰略配備
第一節 戰略配備的沿革
第二節 軍隊一般的戰略配備
第三節 兩翼之配備
第四節 一般配備之制式
第五節 一般配備之要務
第六章 前衛及前哨
第一節 應用原理
第二節 前衛前哨兵力大小之原因
第三節 前衛之用法
第四節 前哨之用法
第五節 前進團隊動作法
第七章 行軍
第一節 一般原則
第二節 行軍區分與兵數地形之關係
第三節 行軍配備之形式
第四節 行軍力之定限
第五節 行軍力與輜重之關係
第六節 行軍中之損害
第八章 野營與舍營
第一節 野營之沿革
第二節 舍營之重要
第三節 舍營之條件
第九章 糧食
第一節 糧食勤務之沿革
第二節 給養之影響
第三節 就地籌糧四法
第四節 給養四大問題
第十章 軍事根據地與後方連絡線
第一節 根據地之意義及作用
第二節 交通線之意義及價值
第三節 交通線之選擇
第十一章 地形與作戰
第一節 一般的關係
第二節 土地的瞰制
下冊
第六篇 守勢
第一章 攻擊與防禦
第一節 防禦的真義
第二節 守勢之利
第三節 戰術上攻守手段之比較
第四節 戰略上攻守手段之比較
第五節 向心離心動作與攻防之關係(外線與內線)
第六節 戰略防禦之性質
第七節 防禦特別手段
第八節 攻擊與防禦之相互作用
第二章 抵抗戰法
第一節 守勢根本原理
第二節 四種抵抗戰法
第三節 兩種解決方法
第四節 策定抵抗戰法之標準
第三章 守勢本戰
第四章 要塞
第一節 要塞之意義及其沿革
第二節 要塞的效用
第三節 要塞位置問題
第五章 陣地
第一節 守勢陣地
第二節 堅陣地及設堡野營
第三節 側面陣地
第六章 山地防禦
第一節 山地防禦的性質
第二節 山地防禦的效用
第三節 山地不適於防禦決戰
第四節 山地防禦的方法
第七章 河川防禦
第一節 直接防禦
第二節 間接防禦
第三節 兩種防禦法之選擇及注意點
第四節 澈底直接防禦
第五節 河川與國防之關係
第八章 沼澤防禦及汛濫
第一節 沼澤防禦
第二節 汛濫
第九章 森林防禦
第十章 單線配備
第十一章 國之鎖錀
第十二章 對於側面的動作
第一節 根本意義及原則
第二節 對敵交通線的動作法
第三節 對敵退卻線的動作法
第十三章 自動向國內退軍
第一節 自動退卻的意義
第二節 自動退卻之利
第三節 自動退卻之害
第四節 自動退卻的主要條件
第五節 自動退卻與攻者兵數之關係
第六節 自動退卻的向方
第七節 自動退卻的部署
第十四章 國民兵
第一節 國民兵的發生
第二節 國民兵的努力
第三節 國民兵的用法
第十五章 戰地防禦
第一節 勢力中心(重點)
第二節 決戰防禦
第三節 決戰抵抗
第四節 逐次抵抗
第五節 不求決戰的防禦
第六節 戰略機動
第七篇 攻勢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戰略攻勢
第一節 攻守兩勢的通性
第二節 由攻變守的毒害
第三節 攻勢要素與手段
第四節 戰略攻擊之目的
第五節 減弱攻擊力之原因
第六節 攻勢的極點
第七節 戰勝的極限
第八節 變勢之利害
第九節 殲滅敵軍兵力
第三章 攻勢本戰
第四章 攻勢戰法
第一節 攻擊要塞
第二節 攻擊守勢陣地
第三節 攻擊設堡野營
第四節 山地攻擊
第五節 渡河
第六節 沼澤汛濫及森林之攻擊
第七節 攻擊單線式防禦線
第八節 攻擊輸送隊
第九節 攻擊舍營的敵軍
第五章 戰地攻擊
第一節 決戰攻擊
第二節 不求決戰的攻擊
第六章 戰略機動
第七章 誘擊
第八章 侵略與攻擊
第八篇 作戰計劃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理想的戰爭與實際的戰爭
第三章 兩種觀念的連擊
第四章 目的及用力之大小
第五章 古今戰爭目的手段之變遷
第六章 精神決定作戰目的與手段
第一節 征服的意義
第二節 作戰重點
第三節 力量與時間
第四節 限制作戰目的
第七章 軍事與政治的關係
第一節 兩國同盟戰爭
第二節 戰爭是政略的工具
第八章 限制目標的攻守作戰
第九章 以滅敵為目的之作戰計劃
第一節 化敵數重點為一重點
第二節 集中兵力之真義
第三節 主要行動
第四節 實踐成功
第五節 以法俄戰役為證
第六節 次要行動
第十章 想定聯合作戰方案
第一 情況判斷
第二 兵力判斷
第三 地形判斷
第四 兵力部署與集中
第五 注意四點
第六 結論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35[1946]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355.04/1
主題
InfoField
戰爭理論
中圖分類
InfoField
E095.16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冊([44],188,182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1:23,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1:23, 10 June 2023929 × 1,268, 444 pages (24.02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大戰學理 (1/1) by (德)克勞塞維茲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04328,40711; 民國圖書.3; 大戰學理)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