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06273-7404 哲學概論.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7.54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30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哲學概論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李相顯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哲學概論
Publisher
世界科學社[發行者] (北平)
Description

概述中國哲學及西方哲學的主要問題、發展歷史,以及中西哲學的會通。全書分5篇:結論,方法論,人生論,知識論,本體論

目錄
唐序
自序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哲學與科學
第一節 哲學
一 哲學的意義
二 哲學理論之不變
三 研究哲學的方法
第二節 科學
一 科學的意義
二 科學理論之變遷
三 研究科學的方法
第三節 哲學與科學的關係
一 上古時期哲學與科學的關係
二 近世時期哲學與科學的關係
三 現代時期哲學與科學的關係
第二章 哲學與政治學
第一節 政治學
一 政治學的意義
二 研究政治學的方法
第二節 哲學與政治學的關係
一 從哲學推出政治學
二 從政治學推入哲學
第三章 中國哲學與西洋哲學
第一節 哲學與哲學史
一 哲學
二 哲學史
第二節 中國哲學的派別
一 先秦中國哲學的派別
二 宋明中國哲學的派別
三 清代中國哲學的派別
第三節 西洋哲學的派別
一 上古時期西洋哲學的派別
二 近世時期西洋哲學的派別
三 現代時期西洋哲學的派別
第四節 中西哲學的會通
一 中西哲學會通的方法
二 新哲學系統的產生
第四章 非哲學的哲學與最哲學的哲學
第一節 非哲學的哲學
一 方法論
二 人生論
三 知識論
第二節 最哲學的哲學
一 哲學範圍的確定
二 本體論
第二篇 方法論
第一章 不重要的方法
第一節 舊邏輯的類比法與歸納法
一 舊邏輯的類比法
二 舊邏輯的歸納法
第二節 佛學的因明與雙即雙非法
一 佛學的因明
二 佛學的雙即雙非法
第三節 維也納派的分析法與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
一 維也納派的分析法
二 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
第二章 重要的方法
第一節 唯物辯證法
一 唯物辯證法的來源及意義
二 唯物辯證法的法則
第二節 傳統邏輯的演繹法
一 命題思想律與演繹法之原則
二 間接推論之三段論式
三 間接推論之假言推論
四 間接推論之選言推論
第三節 數理邏輯的演繹法
一 符號基本概念與基本定義
二 基本命題
三 命題的推演
第三篇 人生論
第一章 理性與道德
第一節 理性
一 天賦之理性
二 世界之偉人
第二節 道德
一 理論道德
二 實踐道德
第二章 孟子的樂而為的人生觀與莊子的樂而不為的人生觀
第一節 孟子的樂而為的人生觀
一 性善
二 修養功夫
三 實踐倫理
四 樂而為
第二節 莊子的樂而不為的人生觀
一 齊物
二 逍遙
三 無為
第三章 墨子的苦而為的人生觀與叔本華的苦而不為的人生觀
第一節 墨子的苦而為的人生觀
一 功利主義
二 兼愛而興利
三 非攻而除害
四 苦而為
第二節 叔本華的苦而不為的人生觀
一 意志之世界
二 世界之痛苦
三 痛苦之解脫
第四章 社會主義的人生觀與一種人生觀的擬議
第一節 社會主義的人生觀
一 經濟問題之解決
二 其他問題之未決
第二節 一種人生觀的擬議
一 舊人生觀的綜合
二 新人生觀的提出
第四篇 知識論
第一章 中國知識論的缺乏
第一節 中國知識論缺乏的原因
一 物我不分
二 重行輕知
第二節 中國知識論缺乏的效果
一 宇宙人生合一
二 內聖外王
第二章 西洋知識論的派別
第一節 休謨的經驗論
一 知識的起源
二 因果關係
三 本體
第二節 萊布尼茲的理性論
一 單子
二 預定調和
三 知識原理
第三節 康德的批判論
一 知識的意義
二 感覺
三 悟性
第五篇 本體論
第一章 唯心論
第一節 柏克萊的主觀唯心論
一 物非實有
二 心為本體
第二節 黑格爾的客觀唯心論
一 邏輯形而上學
二 自然哲學
三 心靈哲學
第三節 陸象山的唯心論
一 道
二 理
三 心
第二章 唯物論
第一節 機械唯物論
一 十八世紀唯物論之發展
二 拉美脫里的唯物論
三 普里斯蒂萊的唯物論的論證
第二節 辨證唯物論
一 物為實有
二 心非實體
三 唯物史觀
第三節 張橫渠的唯物論
一 氣
二 兩一法則
三 萬物化生
四 性、心
第三章 二元論
第一節 柏拉圖的觀念感覺二元論
一 觀念世界
二 感覺世界
三 兩世界的關係
四 人的地位
第二節 亞里士多德的形質二元論
一 發展原則
二 形式
三 質料
第三節 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
一 自我的存在
二 上帝的存在
三 物質的實在
四 上帝與世界
五 心身的關係
第四節 朱子的理氣二元論
一 太極
二 理
三 氣
四 理與氣
第四章 斯賓諾莎底一元論與一種本論體的雛形
第一節 斯賓諾莎的一元論
一 本體
二 屬性
三 形式
第二節 一種本體論的雛形
一 五種本體
二 本體之法則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36[1947]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哲學理論
中圖分類
InfoField
B0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he xue gai lun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08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0:07,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0:07, 11 June 20231,239 × 1,754, 230 pages (7.54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哲學概論 (1/1) by 李相顯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06273,7404; 民國圖書.3; 哲學概論)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