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06540-7940 耶穌傳 第1卷.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11.74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6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耶穌傳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法〕克利斯底亞尼(L.Cristiani)原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耶穌傳
Volume 第1卷
Publisher
土山灣印書館[發行者] (上海)
Description

目錄
目錄
目錄
若望經前言
叄編 加里肋傳教的末期
伍編 受難時期
物爾朋
第一章 預許聖體聖事
第一章 在伯大尼村進日路撒冷
物爾朋與天地的造成
退居曠野
會宴西滿家中
物爾朋與生命
『給他們吃吧』
香油渥抹聖足
奮鬥
宗徒們遭遇風浪
茹答斯的非議
見證
步海奇蹟
榮進日路撒冷
新生命
啖餅者尋找耶穌
耶穌望城痛哭
物爾朋降生為人
耶穌因信德而為我神糧
到達聖殿之後
首編 幼年時代
耶穌因聖體聖事而為我神糧
第二章 敵黨尋釁失敗
第一章 前驅若翰聖母領報聖母往見 若翰誕生
預許聖體聖事
罰樹枯萎
匝加理和依撒伯爾
耶穌剴切明訓
敵方陣容
天神顯示於匝加理
大眾茫然不悟
尋釁失敗
匝加理懷疑天神的話
宗徒堅信
二子之喻
天神的話的實現
第二章 伯撒達池畔起癱
惡農之喻
聖母領報
羊池傍的癱子
屋角石喻
童女瑪利亞
法利叟人憤憤不平
納稅問題
佳音
耶穌與天主聖父
復活問題
瑪利亞的答覆
如德亞人誣疑耶穌
撒黨敗退
降生奧跡如何完成
人子——吾主是我們的判官
最大誡命
瑪利亞的同意
提出證據
第三章 痛斥法利叟
瑪利亞的稟性
若翰的證據
基多達味子
瑪利亞出門
奇蹟為證
法利叟罪狀
來到表姊家
古經為證
孽賬的總結
「我靈感頌吾主」
第三章 繼續與法利叟衝突
悲思從中來
在因加里城
法利叟尋事糾纏
窮寡婦獻儀
若翰誕生
洗手禮
眾人不信從
第二章 耶穌聖誕
宗徒未洗而食
信德的光明
若瑟的不安
哥爾邦
第四章 預言京城毀滅世界窮盡
若瑟因夢解疑
真淨真穢
偉大莊嚴聖殿
若瑟聖母結婚
宗徒請求解釋
聖京毀前災禍
嬰孩誕生地
加納婦人
預言災禍臨到
前往白冷
吾主不肯顯跡
預言完全應驗
耶穌聖誕
婦人終獲所求
(聖京被毀記)
牧人來拜
代加保里療愈病人
中間相隔時期
割損立名
愈一聾啞
世界窮
獻堂
二次增餅
儘先兆
西默盎
第四章 伯多祿明認基多
二災時候分段
母心苦劍
法利叟重來糾纏
童女喻作警告
女先知亞納
求顯奇蹟
童女喻的解說
第三章 瑪日來朝
遭主拒絕
末日最後審判
瑪日東來
慎防法利叟的酵
最後審判定獻
黑落德及博學士
伯撒意達的盲者
第五章 最後晚餐
瑪日來朝
宗教神目明開
巴斯卦禮日期

耶穌親自詢問
茹答斯的心理
避難埃及
宗徒的答話
叛徒投機求酬
無辜嬰孩的屠殺
伯多祿明白承認
預備最後晚餐
埃及歸來
『你是基多』
坐席爭論大小
第四章 隱居納匝肋
『活天主子』
耶穌親濯徒足
耶穌的師傅
在天大父的啟示
叛徒發覺潛出
獨留在聖殿
伯多祿明認的重要
頒新誡立聖體
耶穌的開頭語
基多教會建在盤石上
第六章 餐後叮嚀
納匝肋生活
預許護佑宗教
警告伯多祿
耶穌的家庭
第五章 首次預言受難山上顯聖容
論徒增信仰
貳編 傳教時代
預言受難
見我即見父
第一章 若翰講道耶穌受洗嚴齋被誘黨人查訪
伯多祿妄想阻止
真理的聖神
若翰講道授洗
吾主嚴加責斥
給你們平安
若翰的偉大
天主的計劃
耶穌大祈禱
預告默西亞
棄己之訓
我是葡萄樹
耶穌離鄉別母
一個疑難
當彼此相愛
若翰與耶穌
靈魂的價值
準備受艱難
耶穌受洗禮
效法吾主
聖神的使命
耶穌曠野嚴齋
天國降臨
耶穌允再來
三次退魔誘
顯聖容
因主名祈禱
黨人遣使查訪
宗徒驚醒
抵達山圓門
爽捷的答覆
雲里神語
第七章 熱色莫尼
第二章 招收首批門徒加納變水為酒殿內驅散買賣
論守秘密
山園苦禱
除免世罪羔羊
厄利亞重來的問題
慘痛窘迫
招收首批三徒
山下宗徒無法驅魔
宗徒瞌睡
又是二個新徒
信德大能
叛徒來了
出席加納喜筵
宗徒何以未能驅魔
全營出動
他們酒沒有了
二次預言受難
格祿田雅
聖母的依恃心
第六章 靈魂的寶貴美麗
你們找誰
靈跡的副意義
天國中誰為最大
束手受縛
耶穌在葛法翁
小孩般的謙遜
第八章 開審至判決
時間問題爭執
尊重小孩
先解亞納署
驅逐買賣前奏
護守天神
蓋法署初審
首次行使職權
一個枝節問題
伯多祿背主
第三章 尼各德莫問道前驅使命結束
惡表的毒害
百般受凌辱
經師尼各德莫
戒避惡表
蓋法署再審
你從天主而來
常生與永殃
解送總督府
冉生的新生命
規勸昆弟
叛徒的失望
水的洗神的洗
比拉多之前
再三規勸
說服了老經師
你是否國王
教會縛罪解罪之權
比拉多卸肩
耶穌率徒授洗
伯多祿問恕仇次數
若翰讚揚耶穌
在黑落德前
討債喻
群眾漠視吾主
耶穌退加里肋
送回總督府
若翰被錮下獄
開釋巴拉巴
聖殿收稅員
黑落德與弟婦
受鞭打酷刑
魚口取錢
茨冠箍聖首
若翰使命結束
申斥諸城
第四章 撒瑪里婦
肆編 離鄉赴京至受難
判決釘十字
第一章 赴京參與帳幕節
第九章 被釘
撒瑪里省一瞥
帳幕節
耶穌肩負苦架
耶穌井畔休息
耶穌和他的「弟兄們」
西肋吶人西滿
請你給我水喝
日路撒冷女子
撒瑪里人不納耶穌
耶穌勸人妙法
耶穌自認基多
被釘加爾瓦略
人子無枕首之地
西加婦的同鄉
耶穌入殿
堅立二盜之中
施訓遇敵
耶穌自有糧食
耶穌如德亞王
父赦免他們吧
莊田已經發白
罷工律
架下分衣拈袍
耶穌的來源
耶穌同西加人
往來人的譏笑
敵方出差拘拿耶穌
第五章 加納重顯靈跡故鄉布道施訓
你我並進天國
活水的泉源
耶穌重到加納
這是你的母親
「耶穌是誰」的論爭
某官為子求治
為什麼捨棄我
第二章 訓斥京中法利叟
隔地愈病奇蹟
我神付於爾手
耶穌留京
故鄉布道施訓
我渴
姦婦
會堂之與聖經
完了
耶穌為世光
在會堂內宣講
第十章 埋葬
警告
在納匝肋會堂
死後異象
亞巴郎的真子
依撒意的預言
架下百總
法利叟的父親
故鄉人的態度
親友遠佇
耶穌和亞巴郎
第六章 僑居葛法翁加理肋湖濱
肋膀被刺
沒有亞巴郎之前就有我
僑居葛法翁
埋葬聖屍
第三章 胎鼓者善牧喻
加里肋一瞥
士兵守墓
耶穌出殿
罷工日施訓
陸編 光榮時期
胎鼓
片言驅邪魔
第一章 復活
奇蹟
西滿的岳母
復活非幻想
法利叟上台了
忙碌的晚上
聖婦們上墓
查究
耶穌的祈禱
已是復活了
威武不能屈
到別處去吧
墳墓已空了
耶穌安慰鼓者
坐船訓民眾
天神的發顯
善牧之喻
捕魚的奇蹟
二宗徒奔墓
第一式比較
從此為漁人
第二章 顯示於茹達省
第二式比較
第七章 愈癩瘋起癱痿召瑪竇
顯示給瑪達肋納
第三式比較
如德亞的癩瘋
顯示給聖婦們
設喻後
耶穌愈癩瘋者
顯示給伯多祿
第四章 遣七十二徒慈善的撒瑪里人
靈跡不忘律法
顯示於厄瑪伍村
聖召之一
屋頂放下癱子
顯示給宗徒們—多默不在
聖召又一例
你的罪寬赦了
顯示給宗徒們—多默也在
遣七十二徒
拿着榻回去吧
第三章 顯示於加里肋
鐸曹簡章
布彼加諾瑪竇
底伯里亞湖畔
七十二徒復命
聚餐瑪竇家中
顯示給七宗徒
耶穌頌謝聖父
舊囊不裝新酒
三次問伯多祿
軛飴任輕
第八章 罷工問題選擢宗徒
遣徒訓誨萬民
學士設問
法利叟的毒恨
第四章 升天
耶穌設喻
禮日摘麥被控
最後顯示
坂路和行人
耶穌為徒辯護
白日升天
撒瑪里人
罷工日愈枯手
全書結語
耶穌的結論
選擢十二宗徒
救世主大事表
第五章 祈禱方式獻殿瞻禮
選徒前的祈禱
周年主日及大瞻禮聖經目錄表
瑪爾大姊妹
十二徒題名錄
勘誤表
天主經
宗徒們的任務
在天我等父者
第九章 山中聖訓
前三求
地點與聽眾
後四求
西乃山第二
禱詞典型
真福八端
恆心祈禱
成全古教律
誠心依靠
解宿恨舊怨
獻殿瞻禮
嚴絕邪淫心
如人怒
婚姻不可析
第六章 與伯來法利叟衝突
不可發虛誓
傳教伯來
以德報怨仇
愈二鼓一喑
愛德的金言
法利叟造謠惑眾
行善勿求譽
耶穌辯護
不要判斷人
壯士之喻
豬仔與珍珠
褻瀆聖神的罪
努力走狹路
魔去復來
謹防假先知
福哉耶穌的母親
結論
惡黨要求顯跡
第十章 葛法翁的百總 納嬰城的寡婦 若翰遣徒詢問
立意中正
葛法翁的百總
痛責假聖人
百總的大信德
第七章 人生最後關頭
耶穌赴納嬰城
勸勉宗徒
復活寡婦獨子
若翰遣徒詢問
糊塗的富翁
耶穌稱讚若翰
先求天國
第十一章 罪婦的悔改 耶穌的親族
真寶囊
宴會西滿家
刻刻備終
神長的負擔
欠債獲免喻
煉獄
罪婦的激赦
第八章 信仰問題
幾個女親友
投火
親友的挽留
粉爭離散
親族超性化
神盲
第十二章 比喻訓人
悔改罷
何用比喻
不結果的無花果樹
播種之喻
傴僂病婦
谷種長發
莠子之喻
窄門
芥子之喻
如民的成見
黑落德的恫嚇
酵面之喻
治蠱症
寶藏之喻
戒爭上座
珍珠之喻
撒網之喻
邀請貧困者
辭席喻
喻罷結論
背十字架
第十三章 湖上顯能 重回故鄉
渡海遇風浪
第九章 天主慈憫詠
命風浪平靜
亡羊喻
冢間附魔者
失錢喻
盪子喻
豬着魔投海
譴回得救者
盪子
捫衣愈血漏
慈父
長子
信德救了你
精明的管賬
雅依祿女危
小女你起來
拜金與拜主
回鄉遭輕視
法利叟受責
婉辭責鄉人
辣匝祿與某富翁
富翁的結局
第十四章 宗徒下鄉傳教 若翰為主致命
無用之仆
宗徒下鄉傳教
臨別賦權贈言
第十章 幾種教訓
十癩者
囑徒廉潔清貧
天國開始臨近
天國就在你們中間
基多榮降的一天
黑王大開壽筵
寡婦告狀喻
昏君席上囈語
兩種人的祈禱
若翰為主致命
淫亂者的結局
第十一章 婚姻問題容孩近我教友全德
休妻問題
吾主昭示婚姻正義
古教時的權宜辦法
分居不離婚
守貞殊寵
容孩近我
富少年
耶穌回話
修全德的秘訣
駱駝穿針孔
棄俗從主的酬報
傍晚僱工喻
第十二章 復活辣匝祿道經葉里谷
你所愛的病了
耶穌的淚
聖跡
緊急會議
避居厄拂棱城
上京去
二徒覬覦尊位
開二鼓目
稅吏匝蓋
授金喻
得國喻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38-193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B979.9
拼音題名
InfoField
ye su zhuan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冊[993]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1:38,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1:38, 11 June 20231,239 × 1,754, 361 pages (11.74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耶穌傳 第1卷 (1/3) by (法)克利斯底亞尼(L.Cristiani)原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06540,7940; 民國圖書.3; 耶穌傳)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