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1jh002449-30610 中國教育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02 × 1,150 pixels, file size: 25.07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856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中國教育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陳青之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中國教育史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分原始氏族社會的教育,封建時代的教育,半封建時代前期、中期、後期的教育,初期資本主義時代的教育等6編。另有上、下冊單行本

目錄
編前語 一
第一編 原始氏族社會時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與教育的起源
一 初民的生活
二 教育的起源
第二章 漢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一 緒言
二 學校的起源
三 學官分三部
四 宮廷教育
第二編 封建時代的教育
第一期 西周
第三章 西周社會的概觀
一 周任最初的生活
二 封建制度的產生
三 最有權威的禮教之解剖
第四章 後人傅會之西周教育制度
第一節 學制系統
第二節 學校之內容
一 教材
二 教具
三 師資
四 考試與升格
五 視學與養老
第三節 女子教育
第四節 結論
第二期 東周
第五章 東周之社會與思想
一 社會之劇變
二 思想之怒放
第六章 東周教育家及其學說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老子
一 老子和人
二 無為主義
三 禁欲主義
四 絕學主義
第三節 孔子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質論
三 教育目的
四 學習方法
五 教授方法
六 結論
第四節 墨子
一 墨子與儒家
二 兼愛主義
三 對於精神教育的三個要素
四 方法論
五 結論
第五節 孔門弟子
一 同門之盛
二 大學
三 中庸
第六節 孟子
一 孔學紹述家之孟子
二 性善論〓
三 培養主義的教育論
四 學習法
五 教授與訓練
第七節 莊子
一 莊子與道家
二 養生主義的教育論
第八節 荀子
一 儒家左黨之荀子
二 性惡論
三 積偽主義的教育論
四 學習法
五 論心理作用
六 結論
第三編 半封建時代前期的教育
第一期 秦漢
第七章 半封建社會形成之第一幕
一 官僚政治之新紀元
二 秦皇之反儒政策
三 漢初之〓霸政策
第八章 儒家學術之獨占與教育
一 儒家學術獨占之原因
二 儒術獨占對於教育之關係
三 儒術統制全國後之文化事業
第九章 兩漢學風
一 致力考據
二 遵守家法
三 公開論辯
四 講學與黨禍
第十章 兩漢教育制度及其實施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太學
一 太學之起源
二 教授與學生
三 歲課與射策
四 視學
五 太學生在社會上之地位
第三節 鴻都門學與宮邸學
一 鴻都門學
二 宮邸學
第四節 郡國學校
一 地方行政的區別
二 郡國學校之起源
三 郡國學制之成立
四 地方教育之內容
第五節 選舉
一 普通選舉
二 工服辟舉與童科
三 結論
第十一章 兩漢教育家機器學說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賈誼
一 略傳
二 教育論
第三節 董仲舒
一 生活小史
二 為〓的性論
三 鏘學注意的教育論
第五節 王充
一 略傳
二 自然的宇宙觀
三 論興與學
第六節 馬融與鄭玄
一 兩人的生活
二 兩人的譯著及教法
三 兩人性格的比較
第七節 荀悅與徐幹
一 荀徐略傳
二 荀氏論性
三 徐氏論教育
第二期 魏晉南北朝
第十二章 魏晉六朝之政局與民族
一 混亂的政局
二 異族的內犯
第十三章 魏晉六朝之學風
一 老莊變為清談
二 佛學之輸人
三 〓學之分南北
第十四章 魏晉六朝之教育
第一節 魏晉之教育
一 學校
二 選舉
第二節 南北朝之教育
一 南朝學校
二 北朝學校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學說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傅玄與顏之推
一 傅玄
二 顏之推
第三節 葛洪與劉勰
一 葛洪
二 劉勰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
第十六章 隋唐之國力與士氣
一 政權集中於國力外長
二 隋唐士民的思想與態度
第十七章 隋唐學風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實施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中央六學二館
一 入學資格
二 學額與師資
三 入學手續及儀式
四 學科與修業期限
五 假期
六 考試退學及升格
第三節 郡縣學校
一 郡縣學校之系統
二 郡縣學校之內容
第四節 醫學
第五節 玄學
第六節 科舉
一 科目之種類
二 科舉之手續
三 考試之內容
第七節 結論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學說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王通
一 略傳
二 中說要義
第三節 韓愈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有三品說
三 教育論
第四節 李翱
一 生活小史
二 復性論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
一 唐末五代的政局與社會
二 唐末五代的教育情形
第四編 半封建時代中期的教育
第一期 宋
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與教育的關係
一 柔弱的政治
二 分裂的學區
第二十二章 宋代學風及學派
一 學風
二 學派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實況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國子監
第三節 太學
一 入學資格及進學手續
二 名額及學齡
三 課程
四 考課法
五 升舍法
六 教職員及管理
七 學規
第四節 六專門學校
一 律學
二 算學
三 書學
四 畫學
五 醫學
六 武學
第五節 三短期學校
一 廣文館
二 四門學
三 辟雝
第六節 貴冑學校及國立小學
一 貴冑學校
二 國立小學
第七節 地方學校
一 地方學校之系統
二 地方學校之興起
三 地方學校之內容
第八節 科舉
一 科舉之種類
二 貢舉之手續
三 考試之內容
四 策取後的待遇
第九節 書院
一 書院之起源
二 書院之內容
第十節 結論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學說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胡安定
一 家世及學生生活
二 教育生活
三 教育泛論
四 學侶孫復
第三節 周濂溪
一 生活小史
二 主中的性論
三 唯誠的教育主義
第四節 王荊公
一 略傳
二 教育主張
三 情性論
第五節 張橫梁
一 生活小史
二 二元的性論
三 心理說
四 變化氣質主義的教育論
五 教學法
第六節 程明道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格及思想
三 生之謂性說
四 教育論
第七節 程伊川
一 生活小史
二 伊川與明道之比較
三 性即理說
四 教育要旨
五 研究法
六 敬的修養主義
第八節 程門弟子
一 謝上蔡
二 楊龜山
三 游定夫
四 呂藍天
五 尹和靖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學說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羅豫章與李延平
一 羅豫章
二 李延平
第三節 胡五峯
一 胡氏家學
二 心性說
第四節 朱晦菴
一 朱子與宋學
二 生活小史
三 教育生活
四 心裡說
五 完人主義的教育論
六 規範的訓練主義
七 下學工夫的學習法
八 敬的修養主義
第五節 張南軒
一 生活小史
二 心性說
三 教育要旨
四 敬的修養主義
第六節 呂東萊
一 生活小史
二 敦厚主義的教育論
三 學習與教授
四 麗澤書院
第七節 陸象山
一 充滿書聲的家庭
二 生活小史
三 心即理說
四 做人主義的教育論
五 教授法
六 讀書法
第八節 朱門弟子
一 蔡西門
二 蔡九峯
三 陳北溪
四 黃勉齋
第九節 真西山
一 略傳
二 心性說
第二期 元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國之政治經濟與教育
一 帝國之政治組織與經濟情形
二 帝國複雜情形下之教育政策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實況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中央學校
一 蒙古國子學
二 回回國子學
三 國子學
第三節 地方學校
一 郡縣學
二 蒙古字學
三 醫學
四 陰陽學
五 書院
第四節 科舉
一 緒言
二 科舉的手續
三 考試的內容
四 結論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學說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趙復
第三節 許魯齋
一 生活小史
二 品質論
三 教育論及教授法
第四節 劉靜修
一 劉因與徐衡之比較
二 生活小史及其思想
第五節 金履詳與許謙
一 金許之關係
二 金氏的修養論
三 許氏的教學要旨
第六節 吳草盧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論
三 教育論
第三期 明
第二十九章 蒙古帝國瓦解與漢族主權恢復
一 革命後之新統制者更專制化
二 專制淫威下之士大夫的習氣
第三十章 明代學風之三變
一 社會講學的趨勢
二 國家教育的趨勢
第三十一章 明代教育制度及其實況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國子監
一 入學資格及手續
二 名額
三 課程及教法
四 編制考課及升級
五 教職員及管理
六 待遇
七 歷事
第三節 郡縣學校
一 學校類別
二 名額及資格
三 課程
四 考試
五 待遇及升格
六 學規及懲罰
七 教官
第四節 其他學校
一 宗學
二 武學
三 社學
第五節 科舉
一 科舉之手續
二 考試之內容
第六節 結論
第三十二章 初明教育家及其學說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曹月川
一 生活小史
二 論學大旨
第三節 薛敬軒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論
三 修為論
四 教育論
第四節 吳康齋
一 生活小史
二 修為論
第五節 胡敬齋
一 生活小史
二 修為論
三 求學方法
第三十三章 中明教育家及其學說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陳白沙
一 生活小史
二 學習論
第三節 湛甘泉
一 生活小史
二 心性說
三 修為論
第四節 王陽明
一 生活小史
二 教育生活
三 心即理說
四 致良知主義的教育論
五 知行合一論
六 教授法
七 兒童教育論
第五節 羅整菴與呂涇野
一 緒言
二 羅整菴
三 呂涇野
第六節 王門弟子
一 緒言
二 錢緒山
三 王龍谿
第三十四章 晚明教育家及其學說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東林學派
一 緒言
二 顧憲成
三 高攀龍
四 孫〓行
第三節 劉蕺山
一 生活小史
二 心理說
三 慎獨的修養論
四 證人注意的教育論
五 讀書法
第五編 半封建時代後期的教育
第一期 清
第三十五章 滿清帝國之政治與教育
一 高壓的政治
二 籠絡的教育
第三十六章 清代學風之復古
第三十七章 清代教育制度及其實況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國子監
一 入學資格及手續
二 名額
三 編制及課程
四 教授及考課
五 管理及待遇
第三節 地方學校
一 學校類別
二 名額及資格
三 入學手續
四 教材及考課
五 待遇及升格
六 學規
第四節 其他學校
一 宗學
二 旗學
三 算法館及俄羅斯學館
第五節 書院
第六節 科舉
一 緒言
二 常科之手續
三 常科之內容
四 翻譯科
第七節 結婚
第三十八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學說(一)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孫夏峯
一 生活小史
二 教育要旨
三 修為論
第三節 李二曲
一 生活小史
二 靈原論
三 悔過自新與講學法
第四節 張揚園
一 生活小史
二 教育論
三 修養論
第五節 陸桴亭
一 略傳
二 本性之研究
三 小學教育
四 大學教育
五 讀書法
第六節 陸稼書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格及思想
三 兒童教育之重要
第三十九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學說(二)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黃黎洲
一 生活小史
二 言心與性
三 教育主張
第三節 顧亭林
一 生活小史
二 教育思想
三 對於教育制度的建議
四 研究方法
第四節 顏習齋 五二〇
一 生活小史
二 論性質
三 習性注意的教育論
四 教法
第五屆 李恕谷
一 生活小史
二 講學大要
第四十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學說(三)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吳中惠氏
一 緒言
二 惠士奇
三 惠定宇
四 專門弟子
第三節 江永
第四節 戴東原
一 生活小史
二 性理新解
三 教育的意義
四 戴門弟子
第五節 王鳴盛與錢大昕
一 兩人的傳略
二 兩人的教育生活
第四十一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學說(四)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方望溪與姚惜抱
一 方望溪
二 姚惜抱
第三節 章實齋
一 略傳
二 教學大意
三 女子教育
第六編 初期資本主義時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英法聯軍至中日之戰
第四十二章 社會之變遷與新教育之產生
第一節 社會的變遷
一 外因
二 內因
第二節 新教育之產生
第四十三章 萌芽期的新教育之趨勢及種類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方言教育
一 京師同文館
二 上海廣方言館收納廣東水陸師學堂
第三節 水師教育
一 福建船政學堂
二 天津水師學堂
三 廣東水陸師學堂
第四節 陸軍教育
一 天津武備學堂
二 湖北武備學堂
第五節 留學教育
第六節 結論
第二期 自甲午之役至辛亥革命
第四十四章 外力之壓迫與新教育之勃興
第一節 外力壓迫之警醒
第二節 新教育之勃興
一 變法與興學
二 新教育系統之成立
三 舊教育崩潰
第四十五章 本期教育思潮與宗旨
第一節 中學為主西學為輔的思潮
第二節 教育宗旨
第四十六章 教育行政機關的組織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中央教育行政機關
一 學部
二 視學官
第三節 地方教育行政機關
一 省教育行政機關
二 府廳州縣教育行政機關
第四十七章 學校制度及實施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直系教育
一 緒言
二 蒙養院
三 初等小學堂
四 高等小學堂
五 中學堂
六 高等學堂
七 大學堂
八 通儒院
第三節 師範教育
一 緒言
二 初級師範學堂
三 優級師範學堂
第四節 實業教育
一 緒言
二 初等實業學堂
三 中等實業學堂
四 高等實業學堂
五 實業補習普通學堂
六 藝徒學堂
七 實業教員講習所
第五屆 學堂行政組織及教職員
一 緒言
二 一等組織
三 二等組織
四 師資
第六節 管理考試及獎勵
一 管理
二 考試
三 各學堂計分法
四 獎勵
第七節 結論
第四十八章 學部成立後學堂教育之推進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女子教育與建議學塾
一 女子小學教育之正式規定
二 女子師範教育之初步成立
三 簡易識字學塾章程之頒布
第三節 中小學與師範教育
一 小學教育之變更
二 中學堂之分文實兩科
三 師範教育之變更
第四節 高等教育
一 法政學堂之分設
二 存古學堂之另一系統
三 京師大學堂之完成
第五節 結論
第四十九章 留學教育
第一節 遊學與遊歷
第二節 資格與學科
一 資格
二 學科
第三節 管理與獎勵
一 管理
二 獎勵
第四節 結論
第五十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學說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張之洞
一 略傳
二 教育生活
二 教育思想
第三節 梁啓超
一 略傳
二 國民教育注意
三 兒童教育
四 女子教育
第三期 自民國建元至歐戰高中
第五十一章 民國成立後七年內之教育背景與教育
第一節 辛亥革命與教育
一 光榮的革命
二 革命後的教育
第二節 復古運動與教育
一 不斷的復古運動
二 復古時期的教育
第五十二章 教育思潮與宗旨
一 教育宗旨與思潮之關係
二 軍國民教育
三 國民教育
四 實用主義的教育
第五十三章 本期教育制度
第一節 教育行政組織
一 中央教育機關
二 省會教育機關
三 縣治教育機關
第二節 學校系統
第三節 直系教育
一 小學校
二 中學校
三 大學
四 專門學校
第四節 師資教育
一 師範教育之變遷
二 師範學校
三 高等師範學校
第五節 實業教育
一 緒言
二 乙種實業學校
三 甲種實業學校
四 實業補習學校
五 實業教員養成所
第六節 結論
第五十四章 小學教育之改制
一 緒言
二 國民學校
三 高等小學校
第五十五章 本期教育之實際情形
第一節 各種學校之概況
一 數量之統計
二 學校內部之虛偽
三 教授法之進步
四 女子教育之依舊
第二節 義務教育與國語運動
一 義務教育
二 國語運動
第四期 自五四運動至三一八慘案
第五十六章 一九一九年之解放運動
第一節 何謂解放運動
一 運動之意義及歷程
二 運動之原因及目的
第二節 解放運動與教育
一 平民主義的教育思想之風行
二 自動主義與自治主義
三 國語運動之成功
四 男女同學之普及
第五十七章 教學法之進步
一 設計教學法
二 道爾頓實驗室制
三 教育之科學的研究
第五十八章 教育制度之改造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學校系統
一 標準
二 系統圖及說明
第三節 中小學課程標準
一 緒言
二 小學課程標準
三 初級中學課程標準
四 高級中學課程標準
五 師範學校課程標準
第四節 縣市教育行政機關
一 縣教育行政機關
二 特別市教育行政機關
第五十九章 三種教育之運動
第一節 職業教育的運動
第二節 平民教育的運動
第三節 國家主義的教育運動
第六十章 結論
第五期 自國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現今
第六十一章 國民革命與教育
一 國民革命之時代的要求
二 國民革命之世界革命性
三 國民革命軍最盛時期對於教育觀念之改造
第六十二章 中國國民黨之教育宗旨及教育政策
一 三民主義的教育宗旨
二 黨化的教育政策
第六十三章 國民政府之教育制度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教育行政制度之一度改造
一 大學院
二 大學區
第三節 學校系統
一 原則
二 系統圖及說明
第四節 各項學校令及其規程
一 緒言
二 小學校
三 中學校
四 師範學校
五 職業學校
第五節 各級學校課程標準
一 緒言
二 幼稚園課程標準
三 小學課程標準
四 初級中學課程標準
五 高級中學普通科課程程標準
六 師範學校課程標準
七 職業學校課程標準
第六節 畢業會考及成績核算法
一 畢業會考
二 成績考查法
三 成績計算法
第六十四章 現今教育之趨勢
第一節 生產教育
第二節 鄉村教育
第三節 結論
第六十五章 中國教育今後之出路
第一節 中國現在之國情
第二節 已往教育之錯誤
第三節 今後教育之出路
第四節 結論
本書附圖
圖一 西周學制系統圖
圖二 辟雝
圖三 泮宮
圖四 太學養老
圖五 孟子的心性關係圖解
圖六 兩漢學制系統圖
圖七 唐代學制系統圖
圖八 兩宋學制系統圖
圖九 明代學制系統圖
圖十 清代學制系統圖
圖十一 二曲本性圖
圖十二 桴亭性命圖解
圖十三 癸卯學制系統圖
圖十四 壬子癸丑學制系統圖
圖十五 壬戌學制系統圖
圖十六 大學區組織圖
圖十七 戊辰學制系統圖
圖十八 改造學製圖
本書附表
表一 西周各級教育課程表
表二 周朝學子升格考試表
表三 王充的性論表
表四 唐代直系各校學生及教員名額表
表五 唐代旁系各校學生及教員名額表
表六 唐代常科條例表
表七 宋代太學生名額表
表八 宋初貢舉考試內容表
中國教育史
表九 熙寧以後分場考試進士表
表十 伊川性理解釋表
表十一 晦菴論性表
表十二 東原性理新解
表十三 奏定學堂章程初等小學堂必修科課程表
表十四 奏定學堂章程高等小學堂必修科課程表
表十五 奏定學堂章程中學堂必修科課程表
表十六 民四國民學校授課時間及教材大要表
表十七 新學制小學課程標準表
表十八 新學制初級中學課程標準表
表十九 新學制高中普通科第一組課程簡表
表二十 新學制高中普通第二組課程簡表
表二十一 新學制後期師範課程標準表
表二十二 戊辰學制小學科目及每周教學時間總表
表二十三 戊辰學制小學各科集團活動每周時間分配表
表二十四 戊辰學制初中課程表(第一部)
表二十五 戊辰學制高中普科課程表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9[1940]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G529.11
主題
InfoField
教育史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529
載體形態
InfoField
810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7:52,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7:52, 11 June 2023902 × 1,150, 856 pages (25.07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國教育史 (1/1) by 陳青之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1jh002449,30610; 民國圖書.6; 中國教育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