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2jh003185-43352 戰鬥群之戰鬥.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18 × 1,172 pixels, file size: 9.8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62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戰鬥群之戰鬥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李懷昭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戰鬥群之戰鬥
Publisher
軍學編譯社
Description

共2編。第1編闡述步兵操典綱領總則;第2編為戰鬥群之戰鬥,共10章:通論、攻擊、防禦、追擊、退卻、援隊、先遣、側方警戒,尖兵、戰鬥前哨

目錄
第一編 步兵操典綱領總則之闡述
第一章 綱領之部
緒言
條文
第一 建軍目的
第二 軍人武德
第三 軍紀
第四 必勝信念
第五 必勝素因
第六 臨機制勝
第七 協同一致
第八 步兵特色
第九 幹部典型
第十 士兵模楷
第十一 軍人本色
第十二 愛護軍實
第十三 研究科學及利用廢物
第十四 典令之遵守與活用
第十五 守時與果斷
第二章 總則之部
條文
第一 教練目的
第二 教練之要旨
第三 教練要領
第四 教練與各教範之連繫
第五 器具之使用與土工作業
第六 武器等之愛護與精熱
第七 馬匹之愛護與調養
第八 教練完成之限度
第九 夜暗教練及其着眼
第十 確定教練實施之目的
第十一 實施戰鬥教總之注意
第十二 想定作為及部隊編成之注意
第十三 戰鬥教練須適合實戰狀況
第十四 假設敵之標示及注意
第十五 教練未能合實戰時之處置
第十六 對空遮蔽與防護
第十七 防禦要旨
第十八 近戰演練之重要
第十九 人馬器材等缺損時之處置
第二十 戰鬥教練應確切實施
第二十一 對毒瓦斯之防護
第二十二 彈藥補充之演練
第二十三 步兵通信部隊教練之規定
第二十四 幹部應為部屬之模範
第二十五 對士兵教育之注意
第二十六 各級幹部均應遵奉操典以齊一教育
第二十七 動員計劃與準備
第二十八 教練課目輕重本末之判別
第二十九 教練時幹部之姿勢及位置
第三十 部隊間指揮聯絡之注意
第三十一 口令及命令
第三十二 指揮聯絡之記號
第三十三 體力及技能之養成
第二編 戰鬥群之戰鬥
第一章 通論之部
第一節 班戰鬥教練之重要及其主眼
第二節 單位班之編成及其裝備
第三節 單位班之特點及各組之任務
第四節 班長與副班長之職責及其應注意之點
第五節 連絡之重要及其方法
第六節 教練之程序
第二章 攻擊之部
第一節 攻擊之要訣
第二節 戰鬥前進
第一款 使用密集隊形前進之時機
第二款 使用各種散開隊形之時機
第三款 散開之間隔距離及其方法
第四款 散開之目的及時機
第五款 搜索及警戒
第六款 與敵接觸之動作
第七款 散開後班長副班長之位置與指揮
第三節 運動及射擊
第一款 運動中地形之判斷與利用
第二款 前進之時機
第三款 前進之方法
第四款 躍進距離之決定
第五款 各種情況之處置
第六款 敵有效射擊下停止之注意
第七款 班受任務後之動作
第八款 攻擊前進之注意
第九款 運動間班長之位置
第十款 攻擊前進之要領
第十一款 火戰開始之時機
第十二款 步槍瞄準點之選定
第十三款 用補助瞄準點之修正表尺法
第十四款 射擊效力
第十五款 射擊軍紀
第十六款 輕機關槍射擊位置之選定及進入陣地之動作
第十七款 班長對輕機關槍之射擊指揮及射擊時應注意之事項
第十八款 輕機關槍射擊方法之選擇
第十九款 輕機關槍故障之預防及排除
第二十款 輕機關槍射擊位置變換之時機及其動作
第二十一款 班長對兩組之運用
第二十二款 班長對於步槍組之掌握及其使用之時機
第二十三款 步槍組射擊指導之區分
第二十四款 兩組運動及射擊之協調
第二十五款 土工作業與偽裝遮蔽
第二十六款 對各種情況之處置
第二十七款 戰鬥間班長之職責
(附) 攻擊態勢要圖
第四節 衝鋒及陣內戰
第一款 將近衝鋒準備位置時班長之動作
第二款 班之衝鋒準備
(附) 陣地偵查要圖
第三款 輕機關槍行超越射擊及空隙射擊之要領
第四款 衝鋒之時機
第五款 破壞作業
第六款 衝鋒之發起及實施
第七款 與戰車協同之要領
第八款 沖入敵陣後之動作
第九款 縱深突破與縱深掃蕩
第十款 俘虜及我軍傷亡之處置
第十一款 抵抗巢之攻略法
第五節 戰史之教訓
第一款 因一班長之努力致最高統帥決心計劃挽國家於危亡之例
第二款 攻擊精神旺盛難陷於死地尚能求得生路之例
第三款 前線指揮官看準時機於衝鋒有利者即宜獨斷專行努力施行之例
第三章 防禦之部
第一節 要則
第一款 防禦是比攻擊更有力的戰爭方式之解釋
第二款 防禦之一般原則
第二節 防禦陣地及陣地占領
第一款 陣地之偵查及選定
第二款 陣地之占領
第三款 陣地之構築與偽裝
第四款 班長在防禦時應實施之事項
第五款 陣地之進入
(附) 陣地配備要圖
第三節 防禦戰鬥
第一款 防禦戰鬥之要領
第二款 當防禦戰鬥時班長應確定實施之事項
第三款 發現敵人向我接近應開始射擊時班長之處置
第四款 對敵衝鋒時之動作
第五款 逆獲
第六款 對各種情況之處置
第七款 擊退敵人後之處置
第四節 戰史之教訓
受傷後忍痛不聲致將已失之陣地奪回之例
第四章 追擊之部
第一節 要則
第一款 追擊之目的
第二款 指揮官及部隊對於追擊之覺悟
第三款 追擊之主眼
第四款 追擊實施與否之利弊
第五款 追擊之方法及其利害之比較
第二節 部署
第三節 指揮
第一款 追擊之射擊指揮
第二款 尾追敵人應注意之事項
(附) 追擊指導要圖
第四節 戰史之教訓
追擊時因貪掠財物將敵逸去之例
第五章 退卻之部
第一節 要則
第一款 退卻之動機
第二款 撤退之要義
第三款 退卻之時機
第二節 部署
第一款 退卻之部署
第二款 退卻之方法
第三款 退卻時之掩護及欺騙
第三節 指揮
第一款 撤退時之戰鬥與指揮
第二款 撤退時班長之動作
第三款 退卻時應注意之件
(附) 退卻部署要圖
第四節 戰史之教訓
施行詐術使退卻安全之例
第六章 援隊之部
攻擊時之援隊
第一節 要則
第一款 援隊之用途
第二款 援隊與火線之距離
第三款 援隊減少損害之手段
第二節 指揮
第一款 援隊長之指揮
第二款 援隊長應有之諸項處置
第三款 援隊長之位置
第四款 援隊運動之要領
第五款 援隊增加火線方法及用途
第三節 戰鬥
第一款 戰鬥之要領
第二款 火戰時之注意
防禦時之援隊
第一節 要則
第一款 援隊之用途
第二款 援隊與火線之距離
第三款 援隊之設備與準備
第二節 指揮
援隊長關於占領陣地動作之順序
第三節 戰鬥
第一款 戰鬥之要領
第二款 火戰時之注意
(附) 援隊陣地占領要圖
第七章 先遣之部
第一節 要則
第一款 先遣班之任務
第二款 派遣之時機及派出之部隊
第二節 指揮
第一款 班長奉命後之動作
第二款 對各種地形之搜索法及隊形之使用
第三節 戰鬥
第一款 對各種征侯之判斷及情況之搜索
第二款 與敵遭遇時之處置
第三款 對敵警戒幕突破之要領
(附) 先遣班搜索要圖
第八章 側方警戒之部
第一節 要則
第一款 側方警戒班之任務
第二款 派遣部隊
第三款 派遣時機
第四款 派遣之距離及連絡法
第五款 班長對本班兵力連用一般要領
第六款 撤退之時機
第二節 指揮
第一款 連長對側方警戒班命令之下達
第二款 班長受命後之動作
第三款 前進時之隊形
第四款 前進時班長之位置
第五款 到達指定位置時班長之處置
第六款 連攻擊前進時至突入陣地時側方警戒班之動作
第七款 奉命撤還時班長之處置
第三節 戰鬥
對各種情況之處置
(附) 側方警戒部署要圖
第九章 尖兵之部
第一節 要則
第一款 尖兵之意義
第二款 尖兵之任務
第二節 部署
第一款 尖兵之兵力及編組
第二款 尖兵之距離及配備
第三款 尖兵行進時之區分及其方式
(附) 尖兵部署要圖
第三節 指揮
第一款 尖兵長受命後之動作
第二款 尖兵出發時之動作
第三款 尖兵長及搜索班班長對於斥候之用法
第四款 尖兵與尖兵連之距離及連絡
第五款 連絡兵之任務距離及連絡時應注意之事項
第六款 尖兵搜索法
第四節 戰鬥
第一款 尖兵長之位置
第二款 附屬助手之必要
第三款 尖兵遇各種情況之處置
第四款 尖兵之戰鬥
第五節 戰史之教訓
斥候之動作剛膽沉着迅速確實以少勝多克奏偉攻之例
第十章 戰鬥前哨之部
第一節 要則
第一款 戰鬥間警戒之必要
第二款 戰鬥前哨之任務
第三款 戰鬥前哨與前進陣地之區別
第四款 戰鬥前哨派出之部隊
第二節 部署
第一款 戰鬥前哨之兵力及其編組
第二款 戰鬥前哨位置之選定
第三款 戰鬥前哨配備之要領
(附) 戰鬥前哨配備要圖
第三節 指揮
第一款 班長受命後之動作
第二款 班長至戰鬥前哨位置途中應注意之事項
第三款 班長到達目的地後之動作
第四款 班長在工事構築中之動作
第四節 戰鬥
第一款 戰鬥前哨之戰鬥法
第二款 射擊開始之時機
第三款 戰鬥前哨撤退之研究
第四款 戰鬥一般之手段
第五款 對各種情況之處置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三十年[1941]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E296.51/111
主題
InfoField
戰鬥-步兵 步兵-戰鬥
中圖分類
InfoField
E296.5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24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7:41,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7:41, 11 June 2023818 × 1,172, 262 pages (9.8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戰鬥群之戰鬥 (1/1) by 李懷昭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2jh003185,43352; 民國圖書.7; 戰鬥群之戰鬥)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