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2jh004393-49508 歐洲十一國遊記.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60 × 1,387 pixels, file size: 13.38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58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歐洲十一國遊記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康有為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歐洲十一國遊記
Publisher
廣智書局[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自序
編首 海程道經記
(一) 放南洋至印度洋
氣象日增巨大

(二) 過亞丁至紅海

亞丁地形
(三) 蘇彛士河至缽賒
蘇彛士河工程
運河略史
運河之要
埃及首都啟羅

小國之難盛

希臘形勢
希臘今王
地中海歌
第一編 意大利遊記
(一) 先泊巴連的詩往奈波里道中
西人侈靡之風
侈儉之得失
意人貧詐多盜
舊邦勃興之難
婦女亦有耕者
羅馬藉以統地中海
神皋奧區
舊俗類華士之一
山居
古國多相類
進化之故
中國變法宜比擬意大利
(二) 奈波里
人情之蔽
似北京
舊國整頓之難
三千年版築舊制
樓居與庳宮之習慣
千年立國
燒炭黨之根據地
加里波的根據地
嘉富洱之宮

(三) 哈喬拉念古城
新發現之古城
火山之害
(四) 游邦渒之二千年前古城覽宮室衢道器用服食雕畫
邦渒古城之歷史
地球第一大古玩
關係之重大
火山之功
道中所見
教堂多改學校
戲園
當時尚席地坐
市街一
酒市
群飲舊俗
古廟一
埃及神
開化之序
噴水管之起原
壯麗類今制
官署一
市街二
富室一
鐵管之用
美術一特色
富室二
浴池
厚蓋厚壁之舊制
裸體畫
男女同浴之舊俗
藥店
妓館
淫俗及淫畫
摩色畫
市街三
富室三
市街四
官署二
雕刻
官署三
淡逸之畫品
宛然中國物
富室四、五、六、七
玻璃起原
富室八
銅器
奇俗
全城之冠
行半日不盡
古廟二
古廟三
官署四
博物院
二千年故國古物
與中國比較
(五) 〓蘇〓火山
歐洲最著名之火山
達官
葡萄林
警察冠奇制

吾先誰為續
(六) 奈波里余游及往羅馬道中
大襖祠
佛教之餘
意國通商第一埠
(七) 羅馬
二千年石渠
襖祠宏麗甲大地
(八) 號稱宇內第一之彼得廟
宇內第一廟
與天主教興替之關係
門庭
殿堂
彼得保羅墓
刻像之極品
一書經四人死三人閱十年乃成
棺上造像
耶教之矛盾
歐俗畏鬼
認罪亭
認罪亭之曖昧
諸教改革之一關鍵
洗兒儀式
寶石柱
(九) 教皇宮
地球第一大世家
第一畫師拉飛爾
油畫之祖
中國文書
迷信
摩色畫院
一大怪物第一巨觀
公園
(十) 羅馬最巨之鬥獸場
二千年鬥獸場
猶太人之血場
蠻俗一班
(十一) 羅馬最先之紀功坊
最古紀功坊
(十二) 歹布路宮
歹布路略傳
羅馬法律起原
初通中國之安教
公園及圖書館之起原
中〓
(十三) 奧古士多宮
浙派畫
愷撒略傳
奧古士多略傳
羅馬千年專制帝政之祖
以帝王名為爵諱
當時羅馬之形勢
今日歐洲政治之先河
歐洲之秦始皇
羅馬為世界
君士但丁廟
古橋
羅馬之四分
君士但丁之雄略
羅馬之三分
羅馬之分東西
地克里生為羅馬罪人
國土分合之利病
競爭進化說之評決
羅馬印度之前車
分封裂地為帝者秘術
地克里生論
焚人之刑
(十四) 羅馬首王羅慕路之宮
(十五) 尼羅帝宮(附論羅馬宮室不如中國秦漢時)
羅王第一暴主
男色蠻俗
中〓陋制
羅馬文物遠遜秦漢
文明普及之比較
讀中國書游外國地
(十六) 附論中國不保存古物不如羅馬
中國破壞古物之略史
中國美術不進之由
堂構之舊俗宜革
崇敬英哲之風普及
無用之用
殺風景之一證
建築用木不用石之原因
建築進化之早
一大憾事
我國力之厚何修不可
(十七) 羅馬古道
巨工存者此為最
(十八) 羅馬四百餘寺至精麗無如保羅廟
羅馬與歐北之比較
盡地球石質之所有
保羅墓
吾國人不知敬教
國民自立性
孔教之精神
莊生論孔
排孔者之罪
歐洲尚未至昇平世
宗教之界說
教主皆權術雙用
神權為據亂世之教
中國古代神權之盛
孔子廟清神權之功
孔子為文明時代之教主
(十九) 博物院之刻石處
中國刻像不精之原因
古大國之氣象
〓寶
全世界第一博物院
(二十) 博物院之藏書畫處
石畫
中國蠶之傳種
織絨畫
古畫百餘萬冊
中國之大慚
(廿一) 公園中畫院
拉飛尼刻像
〓尼士市畫
第一畫師
畫界革命
中西古近體畫之比較
四五百年前我國為世界第一
(廿三) 嗌士卑順宮藏畫處
鐵畫
(廿四) 邦非利宮藏畫處
大地中刻畫絕詣之妙境
略近吾武梁祠堂
文野之一證

(廿五) 巴厘尼宮藏畫處
拉飛爾本師畫
拉飛爾派之畫

(廿六) 元老院舊址(附論議院之制必發生於西不發生於中)
初世政權旨在元老院
元老院興替小史
元老院關係之重大
寡人之政治
地形與整體之關係
希臘之比例
羅馬起於部落
王權永廢之原因我國村落之比例
平民之界說
日耳曼之比例
部落械鬥會
非國會
日耳曼成國後會議舊制隨滅
日耳曼史與我土司傳一轍
國土大小與政體之關係
中世國際會議與春秋時盟會之比較
法國會議制之泡影
議會制度獨延於英之原因
一 小國寡民
克林威爾事業之真相
二 地僻海隅
歐洲全體之形勢
地中海之關係
印度波斯埃及巴比倫亞西里亞阿剌伯諸國之比例
古代文明與民權不相容
中國形勢
我古代貴族議院
中國不能有希臘
中國不能有羅馬
中國不能有英倫
歐亞歷史之大異點
利害之相倚
(廿七) 羅馬古蹟
我戰國時遺址
最大之宮室
愷撒圖書館
拉飛爾遺骸
畫師與名王並列
古陵

亞比西之棺
亞比西略傳
火葬之〓
焚屍及存棺
愷撒所生之屋
初通中國安敦帝之遺像
羅馬古物入中國之始
羅馬商店之異俗
(廿八) 游王宮
體制
華瓷之見重
全殿皆拉飛爾畫
中西王宮相同之怪象
中西王居閎狹之比較及其原因
(廿九) 議院大學
(三十) 邦非而宮
所感

(三十一) 古蹟雜述
羅馬古物與埃及記雅典印度並峙為四

(三十二) 羅馬沿革得失
人口數千之野番部落
立國五百年仍為小國
匈奴蒙古之俗
行同劫賊
開國之原無足道
羅馬文明之原因一
滅希臘之形象
羅馬文明之原因二
一統之久
羅馬特別政策一、二、三、四、五
中國愧羅馬
中國之蔽
經義
古俗
羅馬與秦之比較
與漢魏六朝之比較
幸與不幸
得失相倚
地勢
五服三等之義
(三十三) 游加巴羅拉
西方之歷陽湖
拉飛爾產地
以首戴物之俗
拉飛爾自圓其家族
(三十四) 佛羅練士市
佛羅練士之文明歷史
金幣之始原
(三十五) 〓呢士市
自立市最古最大者
閎麗為歐冠
〓呢士市之歷史
馬可波羅父子
世界歷史之健
商國語共和政之關係
商國必弱於戰國

(三十六) 游美蘭
絲市
小巴黎
美蘭市之歷史
南北意之相異
市易所過於王宮
阿剌伯畫
富家布施之博物院
兵房
加里波的像
拿破崙像
(三十七) 意大利沿革
意大利語系之起原
與中國歷史之比較
教皇撫意土之始
黑暗時代
中世文明之一線
均勢政策之濫觴
封建與自由都市之關係
十九世紀初之意大利
新意大利之略史
嘉富洱之功
(三十八) 意大利國民政治
面積人口
行政區域
吏治疏密與我比較
郵運
農業
食品
食品與死亡統計比較
以貧而夭弱
移住民歲計
與中國比較
意大利為我法戒
人之輕我者亦何哉
大農少
林業
漁業
礦業
意之特產
一 文石
吾國一富源
二 絲
工業
工藝不握
產業總計與英德法之比較
國貧民困
加富洱遺憾
稅則
兵備
政府歲出入
財政前途之危
銀行
殖民地
同盟國
(三十九) 意大利之俗
人民開化程度
意大利所以不如日本德國之敵
(四十) 羅馬之教(附論耶穌教出於佛)
大地上絕新之局部
歐洲二千年首部
僧團
最大之革命
寺及僧之數

僧國政府之組織
選舉法
佛耶相同之點
標義之同
印度希臘交通之跡
儀式之間
新教非教主正義
英人之言
耶教推行所以獨廣之故一 二
耶教之善
施之中國之不宜
耶墨比較
道術不可偏廢
中國諸子所以不盛之故
(四十一) 舊說羅馬之辯證
〓為羅馬俗辮為日耳曼俗
膚澤隨地味而變
我遜歐人者惟一耳
我國用金貨之早
安息為東西交通之障
安敦像
甘英之罪
(四十二) 羅馬與中國之比較羅馬不如中國者五
政權普及之廣狹
布爾頓
羈〓藩屬
文學教育之廣狹
豪族平民之爭
三頭政治之爭
百年內亂
武人政治之亂
三十暴君
末世之亂
與中國比較
(四十三) 論五海三洲之文明源土
大地最重大最怪異之境土
界域五海之樞
連絡三洲之脈
一 巴比倫亞西里亞文明
二 埃及文明
文明一原二原之異
三苗不足比埃及
三 波斯文明
西方第一期一統大國
西方第二期統一大國
四 希臘文明
南北東西四流所瀦
我國地形之缺點
五 羅馬文明
六 日耳曼文明
此片土為祖所自出
阿剌伯集印度波斯羅馬中國文明之大成
片土之前途若何
我國人宜注意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K950.9/16
主題
InfoField
遊記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950.9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56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8:44, 24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8:44, 24 April 2023860 × 1,387, 258 pages (13.38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歐洲十一國遊記 (1/1) by 康有為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2jh004393,49508; 民國圖書-PD2022.3; 歐洲十一國遊記)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