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2jh004565-49134 分省新中國人物誌.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27 × 1,408 pixels, file size: 26.88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604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分省新中國人物誌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園田一龜原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分省新中國人物誌
Publisher
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Description

本書分省記述民國以來近20年中國各方面(側重軍政界)著名人物近300人的主要事略。每省之前簡單介紹該省歷史地理情況

目錄
總論
一 分省人物誌之意義
二 古代物之輩出觀
三 現代人物之輩出論
河北省
一 古來燕國悲歌之國
二 直隸派之二大元老 徐世昌 馮國璋
三 河北軍閥之二大先進 王士珍 曹錕
四 河北之文武國務總理 張紹曾 高凌霨
五 直隸派之各部總長 張志潭 劉恩源 張英華 吳毓麟
六 失意之蘇皖贛巡閱使 李純 齊燮元
七 失意落魄之兩武將 李景林 孫岳
八 西北國民軍之雙璧 張之江 鹿鍾麟
九 五省聯軍之三武將 楊文愷 盧香亭 周蔭人
十 日本留學之陸軍總長 陸錦 蔣雁行
十一 督軍都統之各武將 王懷慶 陳光遠 田中玉 蔡成勛
十二 民黨系之三政客 孫洪伊 張繼 谷鍾秀
十三 河北之過激思想家 李石曾 李大釗
十四 巡按使省長之河北人 王瑚 孟憲彝
十五 著名之河北官僚 朱深 嚴修 李士偉
十六 河北之著名軍人 王汝勤 王維城
十七 結論
河南省
一 中國文明之發祥地
二 民國最初之大總統 梟雄 袁世凱
三 河南之國務大臣 趙秉鈞 程克 袁乃寬
四 豫人治豫之督軍省長 張鎮芳 趙倜 張鳳台 王印川
五 河南人之陝西督軍 張鳳翽 劉鎮華
六 河南之著名官僚武人
七 結論
山東省
一 古齊魯之邦
二 前清之三遺老 趙爾巽 呂海寰 柯劭忞
三 山東之武國務總理 周自齊 靳雲鵬
四 山東軍界之長老 王占元 張懷芝
五 山東第一武人 俊傑 吳佩孚
六 東南變局之人物 盧永祥 孫傳芳
七 奉天派之蠻勇將軍 吳俊升 張宗昌
八 山東著名之官僚政客
九 督軍都統與猛將勇士
十 結論
江蘇省
一 古來風流繁華之國
二 實業界之二大先覺 盛宣懷 張騫
三 中國外交界二明星 顏惠慶 顧維鈞
四 中日交涉之當事者 陸征祥 曹汝霖
五 安徽軍閥之智囊 麒麟兒 徐樹錚
六 尸位素餐之四總長 董康 張一麟 黃炎培 鄭謙
七 著名之駐外公使 汪榮寶 王廣圻
八 江蘇出身之老將 李厚基 張久生 陸洪濤
九 江蘇著名之官僚政客
十 結論
安徽省
一 近代後傑之產生地
二 北洋軍界之元老 段祺瑞
三 安徽系之老官僚 許世英 龔心湛
四 李鴻章之一族 李經義李經邁等
五 安徽系之二重鎮 段芝貴 王揖唐
六 安徽武人之二俊 吳光新 賈德耀
七 中國之基督將軍 馮玉祥
八 安徽民黨之重鎮 柏文蔚 徐謙
九 段祺瑞幕下之二俊 姚國楨 姚震
十 安徽之二大思想家 陳獨秀 胡適
十一 安徽人之督軍都督
十二 著名之官僚政客
十三 結論
江西省
一 江南吳楚之故地
二 中國革命之風雲兒 李烈鈞
三 江西之復辟派 張勳 劉廷深
四 贛人治贛之各省長 趙從蕃 胡思義
五 江西官僚之長老 趙惟熙 李盛鐸 蔡儒楷
六 民黨系之四武將 彭程萬 歐陽武 林虎 賴世璜
七 江西之官僚政客
八 結論
浙江省
一 江南人文之淵藪
二 復辟派之二長老 勞乃宣 沈曾植
三 外交界之二元老 汪大燮 孫寶琦
四 浙江文武之老官僚 錢能訓 張錫鑾
五 浙江外交界之候補元老 胡維德 沈瑞麟
六 財政總長之濟濟 李思浩 王克敏 張弧 賀德霖 湯爾和
七 親日派之外交官 陸宗輿 章宗祥
八 中國外交界之英材 王正廷 施肇基
九 中國之革命文學者 章炳麟 蔡元培
十 當年民黨之斗將 陳其美 黃郛
十一 國民革命軍之總帥 風雲兒 蔣中
十二 日本留學之兩武將 蔣尊簋 蔣方震
十三 有名無實之督軍 朱慶瀾 呂公望
十四 日本通之新人物 戴天仇 段汝耕
十五 著名之官僚政客
十六 結論
福建省
一 中國海軍之發源地
二 中國海軍之元老 薩鎮冰 劉冠雄
三 復辟派之二遺老 陳寶琛 鄭孝胥
四 歷任之海軍總長 李鼎新 林建章 杜錫珪 林葆懌
五 薄命之二名流 林長民 林萬里
六 外交界之福建人 陳籙 曾宗鑒 劉崇傑
七 福建海軍之諸將星
八 福建當代之碩學 嚴復 辜鴻銘
九 著名之官僚政客
十 結論
湖北省
一 辛亥革命之發祥地
二 辛亥革命之僥倖成功者 黎元洪
三 湖北官僚之長老 周樹模 田文烈
四 所謂湖北之二湯 湯化龍 湯薌銘
五 湖北革命黨之先覺 吳祿貞 藍天蔚
六 湖北舊武人之翹楚 陳宦 蕭耀南
七 留學日本之兩武將 蔣作賓 李書城
八 湖北之官僚政客
九 結論
湖南省
一 湖南為革命之搖籃地
二 中國革命巨子 英雄兒 黃興
三 湖南政界之兩元老 譚人鳳 譚延闓
四 湖南官僚之翹楚 瞿鴻禨 熊希齡
五 中國之革命英駿 蔡鍔 宋教仁
六 湖南近代之碩儒 王闓運 葉德輝 王先謙
七 湖南之四教育總長 范源謙 彭光彝 章士釗 易培基
八 日本留學之武人 傅良佐 趙恆惕 程潛
九 湖南之官僚政客
十 結論
廣東省
一 革命先覺之發祥地
二 中國外交界之大元老 唐紹儀 伍廷芳
三 前清復辟派之巨擘 康有為 梁鼎芬
四 中國革命之大元勛 中山先生孫文
五 舊交通系之領袖 梁士詒 葉恭綽 龍建章
六 財政司法之兩總長 王寵惠 陳錦濤
七 有名無實之各部總長 梁如浩 梁敦彥 羅文干 程壁光
八 國民黨之元老 胡漢民 汪兆銘
九 當代之大政論家 鬼才 梁啓超
十 粵人治粵之各武將 陳炯明 林俊廷 李耀漢
十一 日本留學之武將 許崇智 魏邦平 莫擎宇
十二 國民黨之新進人物 伍朝樞 孫科
十三 老官僚與外交家
十四 廣東著名之政客
十五 結論
廣西省
一 古來嶺南未開之國
二 廣西之二大元老 岑春煊 陳榮廷
三 廣西軍界之三傑 陳炳焜 莫榮新 譚浩明
四 廣西政界之逸材 張其鍠 馬君武
五 廣西之武人與政客
六 結論
雲南省
一 古為苗猺雜居之國
二 雲南起義之殊勛者
三 官僚武人之先進 朱家寶 龍濟光
四 舊政學會之二領袖 李根源 張耀曾
五 雲南著名之老官僚 楊增新 陳榮昌 王人文
六 日本留學之各武將 羅佩金 劉祖武 顧品珍
七 結論
貴州省
一 中國南方之別一乾坤
二 貴州官僚之出色人物 朱啟鈴 任可澄 王伯群
三 黔中有名之武將 楊藎誠 劉顯世 袁祖銘
四 貴州之官僚政客
五 結論
四川省
一 所謂蜀漢之故國
二 四川之第一名流
三 日本留學之督軍 尹昌衡 胡景伊 劉存厚
四 割據爭羈之群雄 劉湘 劉成勛 楊森 鄧錫候
五 四川著名之官僚政客
六 結論
陝西省
一 歷朝帝王之發祥地
二 陝西之國務總理 于右任 寇遐
三 陝人治陝之督軍 陳樹藩 李雲龍
四 陝人治豫之督軍 胡景翼 岳維峻
五 陝西著名之文武要人
六 結論
山西省
一 陶虞之代之故鄉
二 山西之模範督軍 善政家 閻錫山
三 山西政界三元老 梁善濟 王式通 田廣璜
四 山西著名之官僚武人
五 結論
甘肅省
一 現代甘肅之無人材
遼寧省
一 遼寧為滿清勃興之故地
二 奉天軍閥之領袖 張作霖 張學良
三 奉天軍閥之二長老 鮑貴卿 孫烈臣
四 奉天官僚之雙璧 王永江 於沖漢
五 奉系舊派兩武將 張景惠 張作相
六 奉系新派之兩明星 楊宇霆 韓麟春
七 熱河特區之都統 汲金純 闞朝璽 湯玉麟 高維岳
八 奉天政界之兩元老 吳景濂 袁金鎧
九 排張反張之兩武將 馮德麟 郭松齡
十 奉天著名之官僚政客 王乃斌 劉尚清 王承斌 劉思格
十一 奉天新派之武將 張煥相 王樹常 臧式毅
十二 結論
吉林省
一 吉林系上古肅慎國
二 吉林著名之官僚武人 齊耀琳 齊耀珊 宋小濂
黑龍江省
一 黑龍江古今皆無人材
滿洲
一 現代之滿洲人無勢力
二 清朝最後之皇帝 宣統廢帝溥儀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30]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782.18/426
主題
InfoField
名人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820.6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6,578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0:17,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0:17, 11 June 2023927 × 1,408, 604 pages (26.88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分省新中國人物誌 (1/1) by 園田一龜原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2jh004565,49134; 民國圖書.7; 分省新中國人物誌)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