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3jh000083-45124 通志略.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18 × 1,135 pixels, file size: 15.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45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通志略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鄭樵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通志略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Description

目錄
氏族略第一
氏族序
氏族目錄
以國為氏
以郡國為氏
以邑為氏
以鄉為氏
以亭為氏
以地為氏 所居附
以姓為氏氏附
以字為氏
以名為氏
以次為氏 親附
以族為氏
夷狄大姓
以官為氏
以爵為氏
以凶德為氏
以吉德為氏
以技為氏
以事為氏
以諡為氏
以爵係為氏
以國係為氏
以族係為氏
以名氏為氏 國邑鄉附
以國爵為氏 邑爵附
以邑係為氏 邑官附
以官名為氏 官氏附
以邑諡為氏
以諡氏為氏
以爵諡為氏
代北複姓
關西複姓
諸方複姓
代北三字姓
代北四字姓
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
複姓 以茲複姓不知其本故附四聲之後
總論十三篇
氏族略第二
以國為氏
古帝王氏
周同姓國
周異姓國
周不得姓之國
夏商以前國
夷狄之國
漢郡國
氏族略第三
以邑為氏
周邑
魯邑
晉邑
衛邑
鄭邑
齊邑
楚邑
宋邑
韓邑
魏邑
趙邑
秦邑
諸國邑
漢魏邑
以鄉為氏
以亭為氏
以地為氏
以姓為氏 氏附
以字為氏
周人字
魯人字
晉人字
衛人字
鄭人字
宋人字
齊人字
邾人字
諸國人字
陳人字
楚人字
氏族略第四
以名為氏
古天子名
帝王名
古人名
周人名
魯人名
晉人名
鄭人名
吳人名
衛人名
齊人名
楚人名
夏人名
宋人名
諸國人名
名字未辨
以次為氏 親附
以族為氏
夷狄大姓
以官為氏
以爵為氏
以凶德為氏
以吉德為氏
以技為氏
以事為氏
以諡為氏
氏族略第五
以爵係為氏
以國係為氏
以族係為氏
以名字為氏 國邑鄉附
以國爵為氏 邑爵附
以邑係為氏 邑官附
以官名為氏 官氏附
以邑諡為氏
以諡氏為氏
以爵諡為氏
代北複姓
關西複姓
諸方複姓
代北三字姓
代北四字姓
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
複姓
氏族略第六
同名異實第一
改氏第二
改惡氏第三
漢魏受氏第四
夑夷第五
夑於夷第六
別族第七
避諱第八
音訛第九
省文第十
省言第十一
避仇第十二
六書略第一
六書圖
六書序
象貌
象數
象位
象氣
象聲
象屬
形兼聲
形兼意
指事
事兼聲
事兼形
事兼意
六書略第二
會意
轉注
建類主義轉注
建類主聲轉注
互體別聲轉注
互體別義轉注
六書略第三
諧聲
子母同聲
母主聲
主聲不主義
子母互為聲
聲兼意
三體諧聲 四體附
六書略第四
假借
同音借義
借同音不借義
協音借義
借協音不借義
因義借音
因借而借
語辭之借
五音之借
三詩之借
十日之借
十二辰之借
方言之借
雙音並義不為假借
六書略第五
起一成文圖
因文成象圖
古今殊文圖
古代殊文圖
諸國殊文圖
殊文總論
諧聲雙體論
論急慢聲諧
論高下聲諧
論諧聲之惑
論象形之惑
論一二之所生
論子母
論子母所自
論省文
論篆隸
論創意
論變更
論選革
論便從
論華梵 上中下
七音略第一
七音序
諧聲制字六圖
正聲協聲同諧圖第一
聲音俱諧圖第二
音諧聲不諧圖第三
一聲諧二音圖第四
一音諧二聲圖第五
一音諧三聲圖第六
內轉一之二十
七音略第二
外轉二十一之四十三
天文略第一
總序
東方七宿
北方七宿
西方七宿
南方七宿
天文略第二
太微宮
紫微宮
天市垣
天漢起沒
十二次度數
州郡躔次
七曜
地理略第一

四瀆
歷代封畛
開元十道圖
都邑略第一
都邑序
三皇都
五帝都
夏都
商都
夏商之制諸侯都
周都
周諸侯都
周夷狄都
秦都
兩漢都
三國都
兩晉都
十六國都
宋齊梁陳都
後魏都
隋都
四夷都
禮略第一
吉禮上
郊天
大雩
明堂
朝日夕月
大〓 臘
靈星
風師雨師及諸星等祠
方丘 神州后土附
社稷
山川
籍田
先蠶
禮略第二
吉禮下
宗廟
時享 〓新附
袷褅
功臣配享
天子七祀 諸侯附
上陵 拜掃及諸節上食附
釋奠
祀先代帝王 名臣附
老君祠 先賢附
孔子祠 先儒附
太公廟
巡狩
封禪
歷代所尚
享司寒 薉冰開冰附

茟茭桃梗 禳祠
高禖
祓禊
諸雜祠
禮略第三
嘉禮
天子加元服
皇太子冠 皇子皇孫附
諸侯大夫士冠
天子納妃後 〓後附
天子冊妃嬪夫人
皇太子納妃 皇子諸王婚公主嫁附
公侯大夫士婚禮
元正冬至受朝賀
讀時令
冊拜諸王侯
三老五更
鄉飲酒
賓禮
三恪二王后
軍禮
天子諸侯將出征類宜早禡並祭所過山川
軷祭
田獵
講武
命將出征
宣露布
大射鄉射
合朔伐鼓
祭馬祖
時儺
禮略第四
凶禮
大桑及山陵制 〓為期以下親哭及不親事附
喪期
天子吊大臣服
天子為大臣及諸親舉哀
諸侯及公卿大夫為天子服
皇太后長公主及三夫人已下為天子服杖
輓歌
秀孝為舉將服
郡縣吏為守令服
師弟子相為服
朋友相為服
諡略第一
諡上
序論五篇
諡中
諡法三篇
諡下
後論四篇
器服略第一
尊彝爵觶之制
君臣冠冕巾幘等制度歷代冕弁
緇布冠 進賢冠附
牟追冠 章甫委統附
通天冠 平天冠附
長冠 齊冠劉氏〓竹葉冠附
遠遊冠 其服遠遊冠公服遠遊冠附
高山冠 〓注冠附
法冠 柱後惠文冠〓豸冠附
建華冠 鷸冠附
趙惠文冠 武冠武弁 大冠〓〓冠 〓冠繁冠 建冠籠冠附
方山冠
巧士冠
卻非冠
樊噲冠
術氏冠
缺敵冠
翼善冠 〓頭附
皇 收哻爵弁廣冕附
皮弁
韋弁
幘 納言赤襀童子〓紲幘青幘緗幘葉幘黑幘空〓樍平巾介幘綠幘
幍 白幍附
帽 皮帽白帽黑帽高屋白紗〓高頂帽烏紗帽突騎帽
葛巾 角巾附
幅巾 鐮巾黃巾頭巾附
巾子
君臣服章制度
后妃命婦首飾制度
后妃命婦服章制度
天子諸侯玉佩劎綬璽印
器服略第二
天子車輅
五輅 玉金象草木
副車 安車立車五時車
戎車 獸車
獵車 關豬車關虎車
指南車 司南車
記里鼓車
白鷺車
鸞旗車
辟惡車
皮軒車
耕根車 芝車三蓋車
安車
四望車
游車
羊車
畫輪車
鼓吹車
象車
黃銊車 金銊車金鉦車
豹尾車
皇太后皇后車輅
皇太子皇子車輅
公侯大夫等車輅
主妃命婦等車
輦輿
旌旗
鹵簿 〓車附
樂略第一
樂府總序
正聲序論
漢短簫鐃歌二十二曲
漢〓舞歌五曲
拂舞歌五曲魏武帝分碣石為四曲共八曲
鼓角橫吹十五曲
胡角十曲
相合歌三十曲
相和歌吟嘆四曲
相和歌四弦一曲
相和歌平調七曲
相和歌清調六曲 三婦〓詩一曲附
相和歌瑟調三十八曲
相和歌楚調十曲
大曲十五曲
白紵歌一曲 古辭
梁武改為子夜吳聲四時歌四曲共五曲
清商曲七曲 附五十曲赤夷樂四十一曲 除內七曲同實計八十四曲
琴操五十七曲 九引 十二操 三十六雜曲
遺聲序論
古調二十四曲
征戌十五曲
遊俠二十一曲
行樂十八曲
佳麗四十七曲 女功 才慧 貞節
別離十九曲 迎客
怨思二十五曲
歌舞二十一曲 技能
絲竹十一曲
酌七曲
宮苑十九曲 樓台門闕
都邑三十四曲
道路六曲
時景二十五曲
人生四曲
人物九曲
神仙二十二曲
梵竺四曲
蕃胡四曲
山水二十四曲 登臨泛渡
草木二十一曲 採種花果
車馬六曲
龍魚六曲 蟲豸
鳥獸二十一曲
雜體六曲
祀饗正聲序論
漢武郊祀之歌十九章
班固東都五詩
梁武帝雅歌十二曲
唐雅樂十二和曲
祀饗別聲序論
漢三侯之章
漢房中祠樂十七章
隋房內曲二首
梁武帝述佛法十曲
陳後主四曲
北齊後主二曲
唐七朝五十五曲 舞曲夷樂並不在此
文武序論
文武舞二十曲
唐三大舞
樂略第二
十二律
五聲八音名義
五聲十二律還相為宮
五聲十二律相生法
歷代製造
權量
八音 金一 石二 土三 〓四 絲五 木六 〓七 竹八 八音之外有有桃一 貝二 葉三
職官略第一
官制總序
歷代官制要略
官數
官品
設官沿革
封爵
三公
宰相
祿秩
職官略第二
三公第一
三公總序 四輔二大附
大師
太傅
太保
太宰
太尉
司徒
司空
大司馬
大將軍 見武官類
總敘三公以下官屬
宰相第二
宰相總序 丞相長史 丞相司直
門下省第三
侍中
門下侍郎
給事中
散〓常侍
諫議大夫
起居
補闕 拾遺附
典議
城門郎
符寶郎
弘文館
校書
中書省第四
中書令
中書侍郎
中書舍人
通事舍人
集賢殿書院
史館
職官略第三
尚書省第五上
總論尚書
錄尚書
尚書令
僕射
左右丞 左右司郎中 員外郎附
尚書總序 八座附
郎中總序
都事主事令史總序
尚書省第五下
吏部尚書
侍郎
郎中
員外郎
司封郎中
員外郎
司動郎中
員外郎
考功郎中
員外郎
戶部尚書
侍郎
郎中
員外郎
祠部郎中
員外郎
膳部郎中
員外郎
主客郎中
員外郎
兵部尚書
侍郎
郎中
員外郎
職方郎中
員外郎
駕部郎中
員外郎
庫部郎中
員外郎
刑部尚書
侍郎
郎中
員外郎
都官郎中
員外郎
比部郎中
員外郎
司門郎中
員外郎
工部尚書
侍郎
郎中
員外郎
屯田郎中
員外郎
虞部郎中
員外郎
水部郎中
員外郎
職官略第四
御史台第六
御史大夫 中丞
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
監察侍御史
主簿
諸卿第七上 總論 諸卿 少卿附
太常卿

主簿
博士
太祝
奉禮郎
協律郎
兩京郊社令
太樂令
鼓吹令
太醫令
太卜令
廩犠令
汾祠
太公廟
光祿卿

主簿
武庫令丞
武器令丞
守宮令
公車司馬令
左右都候
宗正卿

主簿
崇玄署
諸陵
太廟令
太僕射

主簿
秉黃令
典廢令
典牧令
車府令
諸牧監
大理卿
正丞
主簿
獄丞
司直
評事

諸卿第七中
鴻臚卿

主簿
典客
司儀
司農卿

主簿
上林署
太倉署
鈎盾署
導官署
苑總監
諸倉監
司竹監
溫泉湯監令
諸屯監
駿栗都尉
均輸令
干官長
〓田令
典農中郎將
典農都尉
典農校尉
典農謁者
太府卿

主簿
諸市署
平準署
左右薉署
常平署
秘書監

秘書郎
秘書校書郎
秘書正字
著作郎
佐郎
太史局令

殿中監

尚食局奉御
尚藥局奉御
尚衣局奉御
尚合局奉御
尚秉局奉御
尚輦局奉御
諸卿第七下
內侍省
內侍
內常侍
內給事
內〓者
內寺伯
掖庭局
官〓局
奚官局
內仆局
內府局
少府監

主簿
中尚署佐鞝
鐵染署
掌冶署
暴室丞
海丞
〓丞
將作監

主簿
左右校署
左校署
右校署
甄官署
中校署
東園主章令
國子監
國子監酒
國子司業

主簿
國子博士
助教
太學博士
助教
廣文館博士
四門博士
助教
直講
大成
律學博士
書學博士
筭學博士
軍器監

主簿
甲坊署令丞
〓坊署令丞
都水監
都水使者

主簿
舟楫署
河渠署
職官略第五
武官邸八上
將軍總序
左右衛
翊衛
長史
錄事參軍
倉曹參軍
兵曹參軍
騎曹參軍
胄曹參軍
左右親衛中郎將附
左右驍衛
左右武衛
左右威衛
左右領軍衛
左右金吾衛
左右監門衛
左右千牛衛
左右羽林軍
左右龍武軍 左右神武
武官第八下
大將軍 並官屬
車騎將軍
衛將軍
前後左右將軍
四征將軍
四鎮將軍
四安將軍
四平將軍
雜號將軍
監軍 軍師祭酒〓屬附
三署郎官序
中郎將五官左右中郎將
虎賁中郎將
東西南北四中郎將
雜中郎將
折衝府 果毅別將附
奉車駙馬騎三都尉奉朝請
東宮官第九
東宮官序
太子六傅
三大
三少
太子賓客
太子詹時

主簿
司直
太子庶子
中允
司議郎
中舍人
舍人
通事舍人
左右諭德
左右贊善大夫
崇文館學士
洗馬
文學
校書
正字
典膳郎
藥藏郎
內直郎
典設郎
宮門郎
太子家令
太子率更令
太子仆
左右衛率府
左右司御率府
左右清道率府
左右監門率府
左右內率府
旅賁中郎將
太孫官屬
職官略第六
王侯第十
州郡第十一上
司隸校尉
州牧刺史
總論州佐
別駕從事史
治中從事史
主簿
公曹書
部郡國從事史
典郡書佐
祭酒從事史
中正
都督 總管節度團練都統等使附
都護
州郡第十一下
京尹 京兆尹左馬〓右扶風河南尹留守附
郡太守
總論郡佐
郡丞 別駕
長史
司馬
錄事參軍
司功參軍
司倉參軍
司戶參軍
司兵參軍
司法參軍
司士參軍
參軍事
經學博士
醫博士
中正
五官〓
督郵
郡尉
縣令
總論縣佐

主簿

五百
鄉官
職官略第七
文散官第十二
文散官
開府儀同三司
特進
光祿大夫以下
武散官
驃騎將軍以下
輔國將軍
鎮軍將軍以下
諸校尉
勛官第十三
命婦第十四
祿秩第十五
干力
白直
仗身
庶仆
觀事
張內
執衣
防關
邑士
士力
門夫等附
致仕官祿
職田
公〓田
官品第十六
漢官秩差次
選舉略第一
歷代制


漢官秩差次
後漢


東晉




後魏都
北齊
後周


考績

漢官秩差次


後魏都

選舉略第二
雜議論上 舉人條例 選人條例
雜議論下 選舉雜議七條
請改革選舉事件
內外文武百官五品以上 應非選司注擬者
吏部尚書 侍郎
兵部尚書 侍郎
禮部每年貢舉人
兵部舉選
京官六品一下 應台選注擬者
州府佐官 別駕少尹五府司馬赤令不在此例
中下縣丞以下及關津鎮戍官等
州縣
六品以下官資歷
諸堪充內官及宿衛可為統帥者
禁約雜條
學校
刑法略第一
歷代刑制






後漢


東晉




後魏都
北齊
後周

肉刑議

後漢


東晉
赦宥 放生附
食貨略第一
田制
陂渠
屯田
賦稅
歷代戶口



後漢



後魏
北齊
後周


丁中
食貨略第二
錢幣
太吳



王莽
後漢






北齊
後周


漕運
鹽鐵茶
鬻爵
搉酤




筭緡






雜稅

後漢



後魏
北齊
後周


平準 軍輸
平〓 常平義倉
藝文第一
經類



春秋
國語
孝經
論語
爾雅
經解
藝文略第二
禮類
周官
儀禮
桑服
禮記
月令
會禮
儀注

小學
藝文略第三
史類
正史
史記

後漢
三國





後魏
北齊
後周


通史
編年
古魏史
兩漢







後魏
北齊


五代
運歷
紀錄
霸史上
霸史下
雜史
古雜史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五代

起居注
起居注
實錄
會要
故事
職官上
職官下
刑法





總類
古制
專條
貢〓
斷獄
法守
傳記
者舊
高隱
孝友
忠烈
名士
交遊
列傳
家傳
列女
科第
名號
宴異
祥異
藝文略第四
地里
地里
都城官苑
郡邑
圓經
方物
川瀆
名山洞府
朝聘
行役
蠻夷
諧系
帝系
皇族
總譜
韻譜
郡譜
家譜
食貨
貨寶
器用
豢養
種藝


目錄
總目
家藏總目
文章目
經史目
諸子類
儒術
藝文略第五
道家
老子
莊子
諸子
陰符經
黃庭經
參同契
目錄





科儀
符錄
吐納
胎息
內視
道引
辟穀
內丹
外丹
金石藥
脹餌
房中
修養
釋家
傳紀
塔寺
論議
敘述
章鈔
儀律
目錄
音義
頌讚
語錄
藝文略第六
法家
名家
墨家
縱橫家
雜家
農家
小說
兵家
兵書
軍律
營陣
兵陰陽
邊策
天文
天象
天文總占
竺國天文
五星占
雜星占
日月占
風雲氣候占
實氣
歷數
正歷
歷術
七曜歷
雜星曆
漏刻
筭術
竺國筭法
五行
易占
軌革
筮占
龜卜
射覆
占〓
雜占
風角
烏情
逆刺
遯甲
太一
九宮
六壬
式經
陰陽
元辰
三命
行年
相法
相笏
相印
相字
堪輿
易圖
〓嫁
產乳
登〓
宅經
葬書
藝文略第七
藝術類
藝術


畫錄
畫圖
投壺
弈棋
博塞
象經
摴蒱
彈碁
打馬
雙陸
打球
彩選
葉子格
雜戲
醫方類
〓經
明堂針〓
本草
本草音
本草圖
本草用藥
採藥
炮灸
方書
單方
胡方
寒食散
病源
五藏
傷寒
腳氣
嶺南方
雜病
瘡腫
眼藥
口齒
婦人
小兒
食經
香熏
粉澤
類書類
類書上
類書下
文類
楚辭
別集一


後漢



別集二

別集三



藝文略第八
別集四
後魏
北齊
後周



別集五
五代
偽朝
宋朝
別集詩
總集
詩總集

讚頌
箴銘
碑碣
制誥
表章
啟事
四六
軍書
案判
刀筆
俳諧
奏議



文史
詩評
校讎略第一
秦不絕儒學論二篇
編次必謹類例論六篇
編次必謹亡書論三篇
書有名亡實不亡論二篇
編次失書論五篇
見名不見書論二篇
收書之多論一篇
闕書備於後世論一篇
亡書出於世論一篇
亡書出於民間論一篇
求書遣使校書久任論一篇
求書之道有八論九篇
編次之訛論十五篇
崇文明於二類論一篇
泛釋無義論議篇
書有不應釋論三篇
書有應釋論一篇
不類書而類人論三篇
編書不明分類論三篇
編次有敘論二篇
編次不明論七篇
圖譜略第一
索象
原學
明用
記有
記無
金石略第一
上代文字
錢譜
三代款識

兩漢
三國

南北朝


唐六帝
唐名家
災祥略第一










昆蟲草木略第一

草類
蔬類
稻類
昆蟲草木略第二
木類
果類
蟲魚類
禽類
獸類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3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D691.5/7/:1
主題
InfoField
典章制度
中圖分類
InfoField
D691.5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42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2:03,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2:03, 11 June 2023818 × 1,135, 245 pages (15.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通志略 (1/1) by 鄭樵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3jh000083,45124; 民國圖書.7; 通志略)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