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3jh001197-42887 鐵路有線電報略號.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14 × 1,210 pixels, file size: 4.91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6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鐵路有線電報略號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Title
鐵路有線電報略號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Publisher
[出版者不詳]
Description

目錄
增補訂正一覽表
使用注意事項
組織略號
現場單位略號
職名略號
專用略號
車輛略號
名詞術語
電務部門
工務部門
運輸部門
電報定式及普通用語
地名略號
站線名略號
哈爾濱局
長濱線 陶賴昭——哈爾濱
拉濱線 五常——哈爾濱
濱綏線 哈爾濱——綏芬河
濱洲線 哈爾濱——羊草
濱北線 哈爾濱——福安
綏佳線 綏化——佳木斯
湯林線 南義——伊春
佳富線 佳木斯——尖山
鶴崗線 蓮江口——鶴崗
蓮江口碼頭線 蓮江口——蓮江口碼頭
佳木斯碼頭線 佳木斯——佳木斯碼頭
濱江聯絡線 哈爾濱——新松浦
三棵樹碼頭線 三棵樹——三棵樹碼頭
哈爾濱碼頭線 哈爾濱——哈爾濱碼頭線
道里線 哈爾濱——道里
太平橋聯絡線 太平橋——東門
牡佳線 牡丹江——佳木斯
林東線 林口——東安
城雞線 下城子——西雞西
恆山線 雞西——恆山
開道線 亞布洛尼——治山
火龍溝線 海林——火龍溝
亞林線 亞布洛尼——樓山
齊齊哈爾局
濱洲線 安達——滿洲里
寧嫩線 寧年——嫩江
齊北線 齊齊哈爾——北安
榆樹線 榆樹屯——昂昂溪
平齊線 大土山——齊齊哈爾
白長線 白城子——小合隆
白阿線 白城子——伊爾炧
吉林局
牡圖線 曲江——圖們
長圖線 興隆山——圖們
龍豐線 龍潭山——大豐滿
和龍線 和龍——龍井
朝開線 朝陽川——開山屯
拉濱線 拉法——杜家
小新聯絡線 小姑家——新站
瀋吉線 前甸——吉林
四梅線 哈福——梅河口
梅輯線 梅河口——輯安
鴨大線 鴨園——大栗子
渾三線 渾江——三岔子
新通化線 通化——新通化
瀋陽局
長大線 長春——大連
沈安線 蘇家屯——安東
鳳寬線 鳳凰城——寬甸
灌賽線 灌水——賽馬集
遼溪線 遼陽——本溪南站
溪城線 本溪南站——田師府
撫順線 撫順——渾河
撫順聯絡線 撫順——撫順城
皇姑屯聯絡線 皇姑屯——瀋陽北站
營口線 大石橋——營口
金城線 金州——城子疃
旅順線 周水子——旅順
長濱線 長春——姚家
瀋吉線 瀋陽南站——撫順城
沈裕聯絡線 瀋陽南站——裕國
長圖線 長春——東長春
四梅線 四平——平東
甘井子碼頭線 南關嶺——甘井子碼頭
柳樹屯線 大房身——柳樹屯
大連港線 大連——大連港
大連東站線 大連——大連東站
大連北站線 沙河口——大連港
錦州局
平齊線 泉溝——鄭家屯
瀋山線 馬三家——山海關
葫蘆島碼頭線 錦西——葫蘆島碼頭
鄭大線 鄭家屯——大虎山
河北線 溝幫子——河北
新義線 新立屯——義縣
高新線 高台山——新立屯
錦古線 錦州——古北口
北票線 金嶺寺——北票
葉峰線 葉柏壽——赤峰
平津局
平山線 北平東站——龍家營
南苑線 永定門——南苑
天津南站線 天津東站——天津南站
塘沽線 新河——新港
西豐線 北平西站——豐臺
西廣線 西直門——廣安門
西沽線 天津北站——西沽
海濱線 北戴河——海濱
通縣線 雙橋——通縣東站
口泉線 大同——口泉
平門線 西直門——門頭溝
環城線 西直門——東便門
大青山線 包頭——石拐子
平古線 北平東站——古北口
平綏線 北平東站——包頭
平漢線 北平東站——柳辛莊
坨里線 良鄉——坨里
周口店線 琉璃河——周口店
保定南站線 保定——保定南站
津浦線 天津北站——德縣
太原局
北同蒲線 韓家嶺——太原北站
南同蒲線 太原北站——蒲州
蔣村線 忻縣——蔣村
崞縣線 原平——崞縣
白家莊線 新城——白家莊
西銘線 王門溝——西銘
汾陽線 平遙——汾陽
東潞線 東觀——潞安
石德線 石家莊——王瞳
石太線 石家莊——太原北站
井陘煤礦線 微水——井陘煤礦
鳳山線 南張村 鳳山
黃丹溝線 壽陽——黃丹溝
濟南局
津浦線 黃河涯——浦口
磁南線 磁窯——南新泰
濟寧線 兗州——濟寧
臨棗線 臨城——棗莊
柳賈線 柳泉——賈汪
淮南線 蚌埠——合肥
金嶺線 金嶺——鐵山
膠濟線 青島——濟南
博山線 張店——博山
羅家莊線 南定——羅家莊
博山縣 淄川——博山
八陡線 博山——八陡
青島碼頭線 青島——四方
隴海線 連雲——徐州北站
大浦線 新浦——大浦
鄭州局
平漢線 高遷村——玉帶門
磁山線 邯鄲——磁山
西佐線 馬頭——西佐
六河溝線 豐樂——六河溝
新懷線 新鄉——清化
邯涉線 邯鄲——涉縣
隴海線 夾河寨——天水
咸銅線 咸陽——銅川
華中
京滬線 上海北站——南京
吳松線 上海北站——吳淞碼頭
滬杭線 上海北站——閘口
日暉線 上海北站——日暈港
湘江線 楊家橋——湘河口
黃浦線 黃埔——吉山
浙贛線 杭州——南昌總站
金蘭線 金華——蘭谿
南潯線 南昌北站——九江
粵漢線 武昌東站——株州
湘潭線 田心——湘潭
華南
廣九線 廣州東站——九龍
廣三線 石圍塘——三水
滇越線 昆明——碧色寨
川滇線 昆明總站——霑益
昆石線 昆明總站——石嘴
昆明聯絡線 昆明總站——昆明南站
粵漢線 淥口——廣州東站
白楊線 白石渡——語溪
湘桂黔線 柳江城站——清泰坡
(柳清段)
湘桂黔線 衡陽東站——來賓
(衡來段)
台灣
海南島線 榆林——北黎
三亞港線 六線——三亞港
縱貫線 基隆——高雄港
台中線 彰化——竹南
宜蘭線 八堵——蘇澳
台東線 台東海岸——東花蓮港
東港線 東港——高雄港
集集線 二水——外車程
淡水線 樺山——淡水
竹東線 新竹——竹東
平溪線 青桐坑——三貂嶺
到報用索引
國音略號
新文字線名
新文字站名(哈爾濱局)
新文字站名(齊齊哈爾局)
新文字站名(吉林局)
新文字站名(瀋陽局)
新文字站名(錦州局)
新文字站名(平津局)
新文字站名(太原局)
新文字站名(濟南局)
新文字站名(鄭州局)
新文字站名(華中局)
新文字站名(華南局)
新文字站名(台灣局)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49
publication_date QS:P577,+1949-00-00T00:00:00Z/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U285.11/1
主題
InfoField
鐵路通信
中圖分類
InfoField
U285.1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32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3:44,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3:44, 11 June 2023914 × 1,210, 261 pages (4.91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鐵路有線電報略號 (1/1) by (batch task; nlc:data_416,13jh001197,42887; 民國圖書.7; 鐵路有線電報略號)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