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3jh001221-43222 中山全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31 × 1,239 pixels, file size: 16.27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94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中山全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孫文演講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中山全書
Publisher
民權書局[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第一冊 遺像
傳略
事略(一)…(二)
自傳——附中國之革命——年表(一)…(二)
著述要目
主義
三民主義
民族主義
民權主義
民生主義
第二冊 方略
孫文學說行易知難 目錄
第一章 以飲食為證
第二章 以用錢為證
第三章 以作文為證
第四章 以七事為證
第五章 知行總論
第六章 能知必能行
第七章 不知亦能行
第八章 有志竟成
實業計畫
甲交通之開發
乙商港之開闢
丙鐵路中心及終點並商港地設新式市街各具公用設備
丁水力之發展
戊設冶鐵製鋼並造士敏土廠之大工廠以供上列各項之需
己礦業之發展
庚農業之發展
辛蒙古新疆之灌溉
壬於中國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
癸移民於東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第一計畫
第一部北方大港
第二部西北鐵路系統(插第一第二圖)
第三部蒙古新疆之殖民
第四部開浚運河以聯絡中國北部中部通渠及北方大港
第五部開發直隸山西煤鐵礦沅設立製鐵練鋼工廠
第二計畫
第一部東方大港(插第三第四圖)
第二部整治揚子江(插圖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圖)
第三部建設內河商埠
第四部改良揚子江之現存水路及運河
第五部創建大士敵土廠
第三計畫
第一部改良廣州為一世界港(插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圖)
第二部改良廣州水路系統(插第十四第十五圖)
第三部建設中國西南鐵路系統(插第十六圖)
第四部建設沿海商埠及漁業港(插第十七圖)
第五部創立造船廠
第四計畫
第一部中央鐵路系統
第二部東南鐵路系統
第三部東北鐵路系統
第四部擴張西北鐵路系統
第五部高原鐵路系統
第六部設機關車客貨車製造廠
第五計畫
第一部糧食工業
第二部衣服工業
第三部居室工業
第四部行動工業
第五部印刷工業
第六計畫
第一部鐵礦
第二部煤礦
第三部油礦
第四部銅礦
第五部特種礦之採取
第六部礦業機械之製造
第七部冶礦廠之設立
附錄 關於廣東至重慶與蘭州支線之借款與建築契約草案
駐京美國公債納恩施君覆函譯文
美國商務長復函一通
意大利陸軍大臣嘉域利亞將軍復函
北京交通部顧問之鐵路專門家碧格君投函
美國名士寓居羅馬以世界中都計劃著名之安得生君復函
民權初步 目錄
卷一 結會
第一章 臨時集會之組織法
一節會議之定義
二節會議之規則
三節會議之種類
四節召集之通式
五節開會之秩序
六節主座之選舉
七節被指名者多人
八節指名之附和
九節選舉書記等
十節委員會
第二章 永久社會之成立法
十一節立會
十二節章程及規則
十三節職員
十四節職員之選舉
十五節其他之選舉
十六節無人當選
十七節大多數與較多數
十八節團體之成立
第三章 議事之秩序並額數
十九節循行之事
二十節議事之公式秩序
二十一節額數定義
二十二節額數為開會前之必要
二十三節開會後缺額之效力
二十四節數額數之法
第四章 會員之權利義務
二十五節會長之義務
二十六節會長之權利
二十七節會員之權利義務
二十八節副會長並書記之權利義務
二十九節全體之權限並缺席廢置特別會等之規定
三十節特務會議
卷二 動議
第五章 動議
三十一節動議
三十二節處事之手續
三十三節動議之措詞
三十四節何時可發動議
三十五節手續之演明式
三十六節附和動議
三十七節附各之形式
三十八節極端之當避
第六章 離奇之動議並地位之釋義
三十九節收回動議之公例
四十節收回之演明式
四十一節例外之事
四十二節分開動議
四十三節對等動議
四十四節地位釋義
四十五節地位之討得
第七章 討論
四十六節討論之權利
四十七節討論之定義
四十八節何時為討論之秩序
四十九節討論法演明式
五十節限制討論之例
五十一節演明式
五十二節駁論言辭
五十三節競爭地位
五十四節遜讓地位
五十五節討論之友恭
五十六節一致許可
第八章 停止討論之動議
五十七節停止討論動義之用法
五十八節停止討論動議之效力
五十九節停止討論動議之討論
六十節停止討論動議之演明式
六十一節停止動議與本題動議之別
六十二節停止動議對於他動議之效力
六十三節停止動議對於本題一部分之效力
六十四節定時停止討論
第九章 表決
六十五節表決方式
六十六節舉手並起立
六十七節采法宜定
六十八節拍掌不宜用以表決
六十九節兩面俱呈
七十節表決疑問
七十一節同數
七十二主座之特權
七十三節主座有表決之權利
七十四節點名表決
七十五節投票表決
七十六節由少數或多於大多數以取決
第十章 表決之複議
七十七節複議之定義
七十八節複議動議之效力
七十九節何時可發複議動義
八十節何人可發複議動議
八十一節折衷辦法
八十二節討論複議
八十三節得勝之方面釋義
八十四節複議之演明式
八十五節不能複議之案
八十六節複議動議宜慎用
八十七節取消動議
八十八節兩動議之功效
卷三 修正案
第十一章 修正之性質與效力
八十九節修正之性質
九十節修五案須有關係
九十一節修正案之效力
九十二節第一及第二之修正案
九十三節第一第二修正案之演明式
九十四節同時多過一個之修正案
九十五節先事聲明
九十六節接納修正案
第十二章 修正案之方法
九十七節修正之三法
九十八節宣述修正案之方式
九十九節加入方法
一百節加入案之否決效力
一百零一節改變意思之必要
一百零二節刪除之法
一百零三節刪去修正案否決之效力
一百零四節刪去案呈決之方式
一百零五節所棄之字可加入他處
一百零六節不字
一百零七節刪去而加入之法
一百零八節刪去而加入修正案決之效力
一百零九節替代
第十三章 修正案之例外事件
一百一十節款項及時間之空白
一百十一節人名
一百十二節不受修正之動議
一百十三節複議案
一百十四節修正之秧序
卷四 動議之順序
第十四章 附屬動議之順序
一百十五節順序之定義
一百十六節獨立動議附屬動議
一百十七節七種附屬動議及其順序等級
一百十八節議案順序之演明式
一百十九節七種附屬動議之的
一百二十節定秩序之理由
第十五章 散會與擱置動議
一百二十一節散會動議
一百二十二節獨立之散會動議
一百二十三節散會議之限制
一百二十四節散會之效果
一百二十五節有定時間
一百二十六節置擱動議
一百二十七節置擱議之效力
一百二十八節抽出之動議
第十六章 延期動議
一百二十九節有定時之延期
一百三十節其效力
一百三十一節此議之限制
一百三十二節期無延期
一百三十三節此議之效力
第十七章 付委動議
一百三十四節付委
一百三十五節付委議之效力
一百三十六節帶訓令之付委議
一百三十七節問題之一部份
一百三十八節委選之事宜
一百三十九節獨立之付委議
第十八章 委員及其報告
一百四十節委員之性質
一百四十一節委員之權限
一百四十二節報告
一百四十三節報告之呈遞
一百四十四節要求報告
一百四十五節少數之報告
一百四十六節報告之演明式
一百四十七節復付委
卷五 權宜及秩序問題
第十九章 權宜問題
一百四十八節權宜問題之性質
一百四十九節權宜問題之定義
一百五十節效力
一百五十一節演明式
第二十章 秩序問題
一百五十二節秩序問題
一百五十三節主座之職務
一百五十四節秩序問題之效力
一百五十五節申訴
一百五十六節申訴表之同數票
一百五十七節順序
一百五十八節秩序問題及申訴之演明式
結論
附錄章程並規則之模範議事表
第三冊 演講
救國之急務
鞏固中華民國基礎之方針
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法
廣西善後方針
實行三民主義及開發陽朔富源方法
廣西開闢道路
統一中國非北伐不為功
黨員須研究革命主義
欲改造新國家當實行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是建設新國家之完全方法
軍人精神教育
和平統一化兵為工
黨員不可存心做官發財
國民要以人格救國
學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
國民黨員以後要注重宣傳的奮鬥不要注重兵力的奮鬥
革命軍必須以一當百
革命最後一定成功
黨員要大家團結起來為黨為國
主義勝過武力
國民黨改組問題
組織國民政府案之說明
政黨之精神在黨員全體不在領袖人家
黨員的奮鬥是軍隊的奮鬥一樣
革命軍應擔負救國救民之責任
革命軍不可想升官發財
革命成功始得享國民幸福
女子須明白三民主義
中國工人所受不平等條例之害
世界道德之新潮流
留聲演講
革命的基礎在高深的學問
政府扣留不是槍械是私運軍火的丹麥船
銀行最高的信用是「現兌」
革命成功個人不能有自由團體要有自由
國民會議解決中國內亂之法
大亞洲主義
日本應助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
中國內亂之因
學生須贊成國民會議
與長崎新聞記者之談話
與神戶新聞記者之談話
與門司新聞記者之談話
第四冊 學說
孫文學說
宣言
與中會宣言
同盟會宣言
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
第一次護法宣言
第二次護法宣言
實行裁兵之宣言
國民黨第一次三國代表大會宣言
為商團事件對個宣言
北伐宣言
北上宣言
對於善後會議之主張
附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書牘
上李鴻章書
答朝日新聞記者
至海外國民黨同志書
至本黨同志書
為駐粵英領的哀的美敦書向麥克唐納爾政府抗議電
致蘇聯遺書
雜著
民報民刊詞
建設雜誌發刊詞
三十三年落花夢序
太平天國戰史序
戰後太平洋問題序
余健光傳序
新疆遊記序
中華民國憲法史前編序
孫大總統廣州蒙難記序
中國實業如何發展
八年十月十日
祭黃花岡七十二烈士文
祭伍秩庸博士文
祭夏重民文
附錄
黃昌榖講述中之中山先生北上與逝世後之詳情
中山先生逝世後中外各界之評論
汪精衛演說之孫大元帥北上入京之經過
戴季陶著之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
孫鏡亞著之對於「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之商榷
吳稚睴之亦一講我中山先生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十六年[1927]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D693.0/540
中圖分類
InfoField
D693.0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76]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1:37,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1:37, 10 June 2023931 × 1,239, 294 pages (16.27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山全書 (1/1) by 孫文演講 (batch task; nlc:data_416,13jh001221,43222; 民國圖書-PD2022.4; 中山全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