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3jh002188-46602 疇人傳.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58 × 1,195 pixels, file size: 14.09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8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疇人傳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清〕阮元撰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疇人傳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收錄上古傳說時代清末各個學科280位名人的傳記,其中有張衡、司馬遷、祖充之、郭守敬等,介紹這些名人的學術研究及西歐新科學的傳入,共59卷。是研究我國天文、曆法、數學史的重要工具書。書前有阮元的《疇人傳序》、談泰的《疇人解》 書後有《近代疇人著述記》一文

目錄
卷一
上古
義和
常儀
臾區
伶倫
大撓
隸首
容成
重黎

義氏
和氏

大章
豎亥

箕子

商高
榮方
陳子
孫子
卷二

張蒼
司馬遷 鄭平 附見
落下閔
張壽王 鮮于妾人附見
耿壽昌
劉向 子歆
尹咸
許商
杜忠
乘馬延年
揚雄
卷三
後漢一
楊岑 張盛景防 鮑鄴 附見
編訴 李梵 附見
賈逵
霍融
王充
張衡
虞恭
卷四
後漢二
劉洪
蔡邕
何休
鄭元
徐岳
郄萌
趙爽
卷五

高堂隆
韓翊
楊偉
劉徽
闞澤
陸績
王蕃
姚信
陳卓
葛衡
卷六

杜預
劉智
束晳
葛洪
虞喜 族祖聳
王朔之
張邱建
夏侯陽
前趙 附
孔挺
後秦 附
姜岌
北涼 附
趙歐
卷七

錢樂之
何承天
吳癸
卷八

祖沖之
卷九

祖暅之
崔靈恩
虞劇
庚曼倩

朱史
卷十
後魏
晁崇
殷紹
崔浩
高允
公孫崇
李業興 張龍祥附見
卷十一
北齊
信都芳
宋景業
張子信
董峻
鄭元偉
張孟賓

明克讓
甄〓
馬頭
卷十二

庾季才
耿詢
劉祐
張賓
劉孝孫
張胃元
袁充
劉焯
劉炫
卷十三
唐一
傳仁均 祖孝孫 附見
王孝通
崔善為
李淳風
瞿曇羅
南宮說
瞿羅悉達
卷十四
唐二
一行上
卷十五
唐三
一行中
卷十六
唐四
一行下
卷十七
唐五
梁令瓚
韓穎
郭獻之
徐承嗣
徐昂
邊岡
曹士為
卷十八
後晉
馬重績
後周
王朴
卷十九
宋一
王處納 子熙元
吳昭素
苖守信
韓顯符
史序
張奎 楚衍 宋行古 附見
周琮
卷二十
宋二
沈括
衛朴
劉義叟
孫思恭
黃居卿
蘇頌
韓公廉
姚舜輔
卷二十一
宋三
陳得一
劉孝榮 荊大聲 附見
王普
卷二十二
宋四
楊忠輔
鮑浣之
李德卿
譚玉
陳鼎 臧元震 附見
秦九韶
楊輝
卷二十三

賈俊

楊級
趙知微
耶律履
張行簡
劉道用
楊雲翼
卷二十四
元一
耶律楚材
扎瑪魯鼎舊作札瑪魯丁今改
李冶
劉秉忠
張文謙
許衡
楊恭懿
王恂
卷二十五
元二
郭守敬
卷二十六
元三
李謙上
卷二十七
元四
李謙下
齊履謙
卷二十八
元五
趙友欽
賈亨
卷二十九
明一
劉基
吳伯宗 李腫 附見
元統 李德芳 附見
王褘
彭德清
貝琳
童軒
俞正己
吳昊
周濂
朱裕
鄭善夫
樂頀 華湘
卷三十
明二
唐順之
顧應祥
周述學
陳壤
雷宗
袁黃
周相
卷三十一
明三
朱載堉 何瑭 附見
朱仲福
范守己
邢雲路
魏文魁
程大位
卷三十二
明四
周子愚
李之藻
徐光啟 冷守忠 附見
卷三十三
明五
李天經
王應遴
王英明
許胥臣
陳藎謨
卷三十四
國朝一
王錫闡上
卷三十五
國朝二
王錫闡下
潘聖樟弟耒
卷三十六
國朝三
薛鳳祚
楊光先
胡亶
游蓺
揭暄
方中通
杜知耕
李子金
李長茂
徐發
黃宗義子百家
卷三十七
國朝四
梅文鼎上
卷三十八
國朝五
梅文鼎中
卷三十九 國朝六
梅文鼎下 子以燕 弟文〓文〓 曾孫鈖鈁
卷四十
國朝七
李光地 子鍾倫 弟鼎征光坡
閻若璩
秦文淵
張雍敬
孔與泰
袁士龍
毛乾乾 女婿謝廷逸
沈超遠
年希堯
劉湘煃
陳萬策
楊作枚
卷四十一
國朝八
陳厚耀
惠士奇
陳訏
陳世仁
莊亨陽
顧長發
屠文漪
邵昂霄
許伯政
余熙
顧琮
何國宗
丁維烈
張永祥
王元啓
卷四十二
國朝九
江永
戴震
盛百二
錢塘
李惇
吳烺
褚寅亮
屈曾發
龔淪
厲之鍔
卷四十三
西洋一附
默冬
亞里大各
地末恰
依巴谷
多祿某
亞而封所王
歌白尼
西滿
麻日諾
未葉大
歐幾里得 丁氏 附見
亞爾罷德
泥谷老
白耳那瓦
第谷默爵
亞奇默德
德阿多西阿
若德訥白爾 恩利格巴理知斯附見
卷四十四
西洋二附
利瑪寶
熊三拔
艾儒略
龐迪莪龍華民
陽瑪諾
鄧玉函
羅雅谷
卷四十五
西洋三附
湯若望
南懷仁
紀利安
穆尼閣
卷四十六
西洋四附
奈端
噶西尼刻白爾附見
戴進賢 徐懋德 附見
杜德美
顏樂
蔣友仁
續編
卷四十七
宋 補遺一
楊輝
金 補遺二
元好問
元 補遺三
蔣周
朱世傑 鍾煜莫若祖頤附見
趙城
卷四十八
國朝 補遺四
明安圖 子明新
陳際新
張肱
孔廣森
博啟
許如蘭
陳懋齡 范景福附見
卷四十九
國朝 續補一
錢大昕 姪侗
凌延堪
李潢
程瑤田
卷五十
國朝 續補二
李銳 黎應南 附見
談泰
汪萊
徐朝俊
梅沖
卷五十一
國朝 續補三
焦遁 子廷琥 楊大壯 附存
許桂林 周治平 附見
吳蘭修
董祐誠 張成孫 附見
卷五十二
國朝 續補四
張敦仁
姚文田 施彥士 附見
戴敦元
陳潮
張作楠
劉衡
謝家禾
三編
卷一
國朝 續補遺一
吳任臣
龔士燕 楊文言 馬負圖
方正珠 胡宗緒
王蘭生
顧棟高 子炳吳兼
華玉淳 華綱
胡天游
嚴璲
何夢瑤 馮經
萬光泰
沈大成
董達存
凌霄
孔繼涵
汪廷榜 張裕葉余煌程尚志
卷二
國朝續補二
許宗彥 徐養原
紀大奎 傳九淵史大壯胡文翰歐陽敬黃俊
朱鴻 張豸冠
時銘
黃承吉
周濟
臧壽恭
齊彥槐 江臨泰
王大善
程恩澤 俞正變 鄭復光
劉逢祿 湯洽名
牟庭 劉日義
顧廣圻
黃汝成
安清翹
卷三
國朝 後續補一
阮元
駱騰鳳 吳玉楫
李兆洛 六嚴
張鑒 凌堃
沈欽裴 宋景昌毛岳生
錢儀吉
陳杰 丁兆慶 張福僖
項名達 王大有
金望欣 岑建功 岑金
李時溥 董桂科 周成
卷四
國朝 後續補二
羅士琳 易之翰沈齡 田普實
朱駿聲
徐有壬
馬劍
熊其光
鄒漢動 弟漢池
施勤
戴煦 楊實臣
諸可〓弟可〓附記
卷五
國朝 後續補三
顧觀捲逃 韓應陸
夏〓翔
馮桂芬 陳〓管 嗣復
尹錫瓚 錢綺
鄒伯奇 劉熙載 伊德齡
時曰淳 陳瑑
卷六
國朝 後續補四
丁取忠 李錫蕃
吳嘉善
汪曰楨
左潛
曾紀鴻
張文虎
李善蘭
卷七
國朝名媛 後附錄一
葛宜
沈綺
王貞儀
西洋 後附錄二
胡威立
羅密士
侯失勒約翰比各格武寶斯蒐德
艾約瑟
偉烈亞力
華里司 固〓
海麻士
哈司韋
富路瑪
那麗
連提 加悅傳一郎後與附記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35]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K826.1=2/1
主題
InfoField
科學家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826.1=2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9,448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2:08, 21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2:08, 21 April 2023858 × 1,195, 483 pages (14.09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疇人傳 (1/1) by (清)阮元撰 (batch task; nlc:data_416,13jh002188,46602; 民國圖書-PD2022.4; 疇人傳)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