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3jh002962-82663 最新解剖生理衛生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722 × 1,039 pixels, file size: 10.8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94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最新解剖生理衛生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譯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最新解剖生理衛生學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緒論
細胞
細胞之起原
細胞之構造
細胞之變形
細胞之機能
組織
上皮組織
支柱組織
筋組織
神經組織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人體之構造
人體之兩大管
動物性管
植物性管
人體之三大部
頭部
軀幹
四肢
第二章 人體之化學的成分
人體之原素
無機性化合物
有機性化合物
第二篇 骨骼系統
第一章 骨之解剖
軀幹骨
脊柱
椎骨之構造
胸廓
肋骨
胸骨
舌骨
頭蓋
四肢骨
上肢骨
下肢骨
關節及韌帶
不動關節
可動關節
囊狀韌帶
副韌帶
固有韌帶
第二章 骨之生理
骨之形狀
骨之化學成分
骨質
長骨中空之理
頭骨圖形之理
肢骨兩端膨脹大之理
肋骨運動的之理
足跖彎隆之理
上肢骨與下肢骨比較
韌帶之用
滑液膜之用
骨之營養
軟骨之作用
第三章 骨之衛生
脊柱之衛生
胸廓之衛生
腿骨之衛生
足之衛生
小兒之養品
煙酒之害
骨之疾病
第三篇 筋肉系統
第一章 筋之解剖
軀幹筋
背筋
腹筋
胸筋
頭筋
頭首筋
腦頭蓋筋
顏麵筋
四肢筋
上肢筋
下肢筋
第二章 筋之生理
橫紋筋
筋之數
筋之構造
筋之部分
筋之形狀
筋之起點及附著點
共動筋及反抗筋
筋之化學成分
筋之新陳代謝
筋之作業力
筋之動作
筋之槓桿作用
筋之感覺
筋之興奮性
筋之強直
筋之疲勞
平滑筋
平滑筋之構造
平滑筋之對於諸剌俄之興奮
橫紋筋興平滑筋之比較
運動各論
豎立
直立之理

步行

跳躍
第三章 筋之衛生
筋肉發達之重要
筋肉發達之良法
運動與血行之關係
運動與消化之關係
運動之種類
運動時之注意
運動之繼續
筋肉之練習
按摩及入浴之功
筋肉之疾病
第四篇 皮膚系統
第一章 皮膚之解剖
表皮
真皮
皮下結組織
皮腺
毛髮
爪甲
第二章 皮膚之生理
皮膚之呼吸作用
皮膚之分泌作用
皮膚之效用
皮膚之觸覺器
毛髮之差異
毛之主要
爪之作
第三章 皮膚之衛生
皮膚清潔法
皮膚煉固法
皮膚之疾病
第五篇 消化器系統
第一章 消化器之解剖
口腔
咽頭
倉管


肝臟
膵臟
第二章 消化器之生理
消化機能
器械的消化作用
咽下作用
食道之蠕動
胃之迴轉摩擦運動
胃之蠕動
腸之運動
化學的消化作用
唾液
胃液
膽汁
膵液
小腸液
大腸液
吸收機能
滋養料之吸收
第三章 消化器之衛生
口腔
齒石
磨齒粉
齒刷
含漱
胃腸
妄食
冷食
閒食
過食
誤食
適度之運動
食前後之注意
食時之注意
腹部壓迫之害
咀嚼精細之影響
便通之調整
鼻道閉塞之影響
涫化器之疾病
第六篇 循環器系統
第一章 循環器之解剖
心臟
前後二面
左右二緣
左前房
右前房
房室口
心室
心臟之構造
心囊
動脈
動脈之構造
毛細管
血液循環之二種
肺循環
全身循環
肺循環之動脈
全身循環之動脈
靜脈
靜脈之構造
肺循環之靜脈
全身循環之靜脈
淋巴管
淋巴腺
淋巴管
右總淋巴干
左總淋巴干
第二章 血液及循環之生理
血液
血液之性狀
赤血球
赤血球之分析
基質
血球素
赤血球之生活現象
赤血球之色
赤血球之物理的性質
粘性
彈性
沉降性
赤血球之化學的成分及性質
血球案
列智珍

鉀鹽類
磷酸鹽類
白血球
白血球之運動
白血球之發生及變化
白血球之數
赤血球與白血球之比較
血漿
血清
血液
血液凝固
纖維素之形成
血液凝固之效用
血液在血管中不凝固之理
血漿及血清之化學的成分
體中之血量
血中之氣體
血中之氣體量
動脈血與靜脈血
循環
血液循環之原因
血液循環之種類
血液循環之經路
門脈循環
心臟之官能
心尖搏動
心尖搏動之原因
心音
血管之官能
動脈與靜脈之差異
血壓
壓力差異之原因
脈搏
脈數變化之原因
血流之速度
血液循環時
輸血法
淋巴
淋巴之性質
淋巴之功用
淋巴與血液之變換
滲透作用之實驗
淋巴管之成立
淋巴球之用
淋巴腺之效用
淋巴腺之腫脹
第三章 循環之衛生
心臟之衛生
血液之衛生
運動之利弊
興奮性飲料之害
衣服壓迫之害
赤血球之變化
出血
出血之種類
靜脈出血
動脈出血
動脈出血之止法
循環器之疾病
第七篇 呼吸器系統
第一章 呼吸器之解剖
喉頭
氣管

第二章 呼吸器之生理
呼吸之目的
肺臟呼吸
器械的呼吸作用
胸廓之作用
肺臟之作用
肺殘氣
肺活量
肺活量差異之理
呼吸之數
呼吸筋
鼻腔之官能
呼吸之變態
化學的呼吸作用
吸氣之成分
呼氣之成分
炭酸排泄量之關係
呼吸中樞
皮膚呼吸
內呼吸
聲音器
聲音高低之原因
第三章 呼吸器之衛生
空氣之關係
居室之注意
群居之注意
古井等之危險
炭酸之發生
炭酸之試驗
植物之功用
洗浴旅行等之必要
胸廓之保護
呼吸筋之練習
天時寒暖之注意
勞動過剩之害
感情過甚之害
痰之處置
毒菌之傳染
呼吸器之疾病
窒息
硬塞
毒氣吸入
縊死
溺死
壓死
震死
人工呼吸法
第八篇 泌尿器系統
第一章 泌尿器之解剖
腎臟
輸尿管
膀胱
尿道
第二章 泌尿器之生理
尿之分泌
尿之色味
尿之有機性成分
尿之無機性成分
尿之排泄量
輸尿管之作用
膀胱之作用
膀胱閉鎖之神經中樞
第三章 泌尿器之衛生
泌尿器與諸機關之關係
泌尿器與肺臟及皮膚之關係
腎臟之疾病
腎病之原因
第九篇 血管腺之解剖及生理
(一) 甲狀腺
(二) 脾臟
(三) 副腎
(四) 胸腺
第十篇 五官器
(第一) 視覺器系統
第一章 視覺器之解剖
眼球
副器
第二章 視覺器之生理
調節機
眼軸
正視眼
近視眼
遠視眼
虹彩之機能
遮蔽光線
調節光線之分量
助調節筋之周
綱膜看視之機能
盲斑
黃斑
視軸
綱膜之感覺
色之感覺
色盲
視覺
眼球運動
雙眼視
單視
實體視
實體鏡
第三章 視覺器之衛生
自然保護
人工保護
視覺器之疾病
(第二) 聽覺器系統
第一章 聽覺器之解剖
外耳
中耳
內耳
第二章 聽覺器之生理
音響之傳導
鼓膜之機能
聽骨之機能
歐氏管之機能
鼓室之機能
音響感覺之性質
聲音之辨別
第三章 聽覺器之衛生
聽覺器之受害
薙變時之注意
歐氏管之閉塞
聽神經之麻痹
寒氣之感冒
游泳時之注意
外聽道之清潔
治齒痛之貽害
吃煙之害
(第三) 嗅覺器
第一章 嗅覺器之解剖
外鼻
內鼻
第二章 嗅覺器之生理
嗅覺器與呼吸部之比較
嗅覺之精密
嗅覺之強弱
第三章 嗅覺器之衛生
嗅覺器之清潔
嗅覺器之麻痹
鼻加塔兒
理髮時之注意
嗅覺器之遲鈍
(第四) 味覺器
第一章 味覺器之解剖
第二章 味覺器之生理
主宰味覺之部分
味覺之種類
唾液之功用
味覺之強弱
第三章 味覺器之衛生
咀嚼時之注意
味覺之遲鈍
舌之疾病
(第五) 觸覺器
第一章 觸覺器之解剖
第二章 觸覺器之生理
痛覺及觸覺
部位覺
壓覺
溫覺
普通感覺
筋覺
筋覺之種類
觸覺筋覺之區別
觸覺之誤
第三章 觸覺器之衛生(詳見皮膚篇)
第十一篇 神經系統
第一章 神經之解剖
(第一) 動物性神經末梢之解剖
屬神經
嗅神經
視神經
動眼神經
滑車神經
三叉神經
外旋神經
顏面神經
聽神經
舌咽頭神經
迷走神經
副神經
舌下神經
脊髓神經
頭椎神經
背椎神經
腰椎神經
薦骨神經
尾閭骨神經
(第二) 動物性神經中樞部之解剖
脊髓
外貌
髓質
腦髓
後腦
中腦
前腦
大腦
破裂
溝及迴轉
大腦內部
腦膜及脊髓膜
(第三) 植物性神經末梢部之解剖
頭部
頸部
胸部
腹部
骨盤部
(第四) 植物性神經中樞部之解剖
頸部交感神經
上頸神經節
中頸神經節
下頸神經節
第二章 神經之生理
神經元質
神經之化學的成分
神經之新陳代謝
神經之刺戟
神經興奮性
末梢神經之生理
遠心性傳導神經
求心性傳導神經
腦神經
脊髓神經
交感神經
中樞神經之生理
含有神經細胞
為精神機能之府
反射作用
自動作用
脊髓
脊髓之反射機能
反射運動之種類
單一之反射運動
蔓延性之反射運動
反射運動之制止
脊椎之中樞
脊椎之傳導經路
腦髓
後腦之官能
延髓
小腦
滑留斯橋
中腦之官能
大腦腳
四疊體
制迫運動
前腦之官能
大腦之官能
智力之高低
大腦之皮質
大腦表面之生理的部位
睡眠及醒覺

第三章 神經之衛生
神經系統之營養
神經系統之發達
神經發達之必要
教育
偏倚之發育
習慣
休息
精神之慰勞法
外界之預防
內感之節制
睡眠之時間
神經系統之疾病
第十二篇 動物溫
動物溫生理
平常之體溫
同溫動物及變溫動物
部位之溫度
皮膚之溫度
體腔之溫度
血液之溫度
組織之溫度
體溫之發生
化學的作用
理學的作用
中等體溫之變動
晝夜之關係
代謝機能之關係
年齡之關係
精神之關係
毒物之關係
疾病之關係
毀傷之關係
體溫之調節
主宰發生體溫之調節機能
主宰放散體溫之調節機能
第十三篇 衣服及家屋
衣服
衣風之目的
衣服調溫之性質
放散性
傳導性
蒸發性
衣服材料之優劣
毛布與棉布之長短
綢類與麻布之長短
衣服材料之選擇
衣服之色
涇衣之害
污衣之害
更換之必要

上衣
下衣
靴鞋
襯衣
寢具
衣服種種之關係
家屋
建築材料
家屋之濕氣
換氣法
天然換氣法
人為換氣法
採光法
天然採光法
人為採光法
人工採光必要之材料
蠟燭光
石油光
煤氣光
電燈光
電氣燈之特色
採光之要點
暖室法
暖室之要點
暖室法之種類
局部暖室法
周圍暖室法
居室之注意
第十四篇 食品
動物性食品

人乳之功用
人乳與牛乳之比較
乳球
乳皮及乳清
乳汁之凝固
病母之乳
牛乳之功用
牛乳識別法
人工的識別
理化的識則
牛乳之二種
牛乳之贗造
牛乳表
牛乳之貽害
混食麵包之必要
牛乳防害之良法

卵白質之凝固

肉之種類
肉之調理法
肉羹汁
大塊之煮法
幼獸之肉
肉之貯藏法
冷卻法
乾燥法
醃藏法
煙熏法
罐藏法
肉之毒害
病原菌
寄生蟲
食肉防害法
魚類
貝類
植物性食品
穀類

小麥
面麭
豆類
豆腐
醬油
塊根類
菜類
蕈類
海藻類
菓實類
礦物性食品

天然水必要之性質
水中之無機物
水中之有機物
水中之病原菌
飲水過多之害
漫飲冷水之害
水之清潔法
蒸溜法
化學的清淨法
濾過法
煮沸法
食鹽
嗜好品

珈啡
煙草

椒類
營養品
主要之食物
營養品含量之比例
營養品需要之定額
營養品配合之標準
食物之貽害
器具之注意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年[1913]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611/10
主題
InfoField
人體解剖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R324
載體形態
InfoField
472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3:08, 21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3:08, 21 April 2023722 × 1,039, 494 pages (10.8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最新解剖生理衛生學 (1/1) by 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譯 (batch task; nlc:data_416,13jh002962,82663; 民國圖書-PD2022.4; 最新解剖生理衛生學)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