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4jh000487-64585 清朝全史 第1卷.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58 × 1,341 pixels, file size: 29.1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604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清朝全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但燾譯訂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清朝全史
Volume 第1卷
Publisher
中華書局[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第一章 總說
滿洲部族之概說
滿洲部族之自負
清朝史之發軔
明朝邊備之破壞
滿洲部族之能力
種族觀念之調和
思想之變遷與種族之自悟
第二章 明代對於滿洲之策略
明初經略滿洲
永樂帝之雄圖
永樂帝對女真之策
遼東之防備
西邊之守御
鄧玉及李善籌邊之意見
明初之東邊
拓地之要求
寬甸平野之開拓
六堡之徙築
東邊之極限
遼東之地方行政
遼東之兵力
第三章 女真種族之遷徙
三種之女真
建州為女真本部
豆滿江之女真部落
建州左衛之創置
建州左衛最初之位置
海西之女真
野人女真之南侵
建州衛遷住之位置
建詶左衛之傾覆
黑龍江政廳之末路
第四章 女真叛服之大略
建州女真之合同
建州衛三遷之地位
建州左衛遷住之位置
建州右衛
名酋董山之倔起
女真貢寇無常之原因
璽書之喪失與給賜之厚薄
第五章 馬市問題
北虜與南倭
馬市
馬市之起原
兀良哈種之南下
女真之懷柔
馬市之地位
馬市與邊關
撫順關及馬市
官市與私市
互市稅率之公布
市稅與撫賞
強求稅與密商
人參問題
馬市之變更及增加
第六章 明與女真之交涉
成化三年之役
戰役及於女真之效果
珍珠豹皮之價值
哈達部族之南徙
葉赫部族之南徙
對邊政策之變革
王杲之亂
哈達之衰弱與內訌
第七章 清朝之祖先
李成梁滅阿台
建州女真之衰微
甲 俄朵里城之地位及滿洲之國號
康熙帝不知俄朵里
乾隆改俄朵里城為敦化縣
敦化縣非俄朵里所在地
俄朵里為朝鮮會寧府
滿洲國號之偽作
清朝發祥之傳說
乙 清朝祖先之世系
何謂愛親覺羅
清朝祖先之系譜
清太祖稱佟姓
甲 太宗之出兵朝鮮
太祖對朝鮮之希望
光海君之密旨與姜弘立之投降
太祖之求通好
毛文龍據皮島
朝鮮李适之亂
金兵之入朝鮮
問罪之書
江都誓文
乙 和約以後之情形
中江開市之始末
會寧開市之始末
犯越問題
放還問題
禮幣問題
第十四章 太宗伐明
太宗遣使媾和
刺麻僧鎦南木座
寧遠之再敗
紅夷炮之威力
袁崇煥殺毛文龍
太宗行軍之路
永平之敗績
征明軍之功過
第十五章 金國諸王之不和
諸王之內鬨
貝勒阿敏幽禁而死
莽古爾泰之謀害太宗
三尊佛之帝位
第十六章 內蒙古之合併
滿洲與內蒙古之歷史關係
初期之蒙古關係
喀爾喀盟約
科爾沁會盟
林丹汗之抱負
明國與察哈爾之關係
喀喇沁會盟
林丹汗之死
第十七章 漢人之來歸
明國叛將之據登州
孔耿二將之來歸
太宗與降將行抱見禮
太宗之襟度
得漢人之良導
葡萄牙炮入金國
第十八章 太宗改國號
大清國號
改號之原由
關於大清意義之舊說
金天氏與清朝
滿洲國號系太宗之偽作
大金之證據與文殊之由來
第十九章 國史編纂及文館之設立
國史之編纂
清朝開國期之史料
漢文舊擋
滿文舊檔
分文館為三院
第二十章 第二次朝鮮戰役及其歷史
尊號問題
崔鴨吉主張議和
太宗包圍朝鮮王於南漢山城
山城防備之危殆
第一問罪書
太宗之退來使
天無二日之論
出城降服之決定
降服之條件
築受降壇於三田渡
半島之殘破
皮島之亡
大清皇帝功德碑
三田渡之豐碑
第二十一章 與明國之戰爭
大凌河城之圍
清兵犯明國之內地
松山之戰
洪承疇之生擒
明帝之求和
和議之不成
陳新甲之棄市
清軍最後之入塞
第二十二章 闖賊李自成
酷烈之流賊
陝西之饑民
飢軍之結局
驛傳之裁削
破軍星李自成
流寇四出
滎陽之大會
章謠之造作
李自成之建襄京
第二十三章 太宗之死及皇位承繼
太宗之暴殂
睿親王之擁立稚兒
太宗朝之回顧
漢民之保護
國俗國語之保存
太宗之性格
第二十四章 明國亡於流賊
李自成之都西安
北京之陷
崇禎帝之葬事
明朝遺臣之陋態
第二十五章 北京遷都
明將吳三桂之請援
山海關之破
世祖入北京
辮髮令之起原
明人與辮髮令
辮髮令之強行
北京遷都之理由及南方自立之容認
第二十六章 明人恢復事業之悉敗上
福王擁立於南京
睿親王與史可法
李自成之死
福王被執
唐王擁立於福州
魯王擁立於浙江
明義士各地起兵
洪承疇招撫南方
唐王被執
第二十七章 明人恢復事業之悉敗下
魯王建行宮於舟山島
永明王即位肇慶
瞿式耜固守桂林
恢復之曙光
義士王翊之死
舟山島陷
鄭成功據廈門
海征之攻守
桂林之陷落
張獻忠之餘黨據云責
清軍之待內變
孫可望降清軍
清師入雲貴
永明王入緬甸
鄭成功敗於南京
第二十八章 明末清初時日本之位置
奴兒哈赤欲討日本
日本之名為朝鮮所利用
第二次朝鮮之役與日本
明使之至長崎
唐王及鄭芝龍請援兵
鄭成功及朱舜水之請援
朝鮮王孝宗謀討清
睿親王解送日本漂流人
永明王太后遺使者見羅馬教皇
第二十九章 睿親王之死
睿親王暴死
追討攝政之理由
順治帝親政
第三十章 三藩之平定
後三藩與軍費
撤藩諭文之宣布
吳三桂舉兵
西南六省陷落
察哈爾叛
王輔臣降
福建廣東之平定
吳三桂即帝位
四川湖南之恢復
吳世璠死
支那本部之統一
八旗兵力頓衰
任用漢人諸將
第三十一章 台灣入清領
以琉球著名之台灣
琉球與台灣之區別
倭寇之駐屯所
中國人種之大移動
各國殖民地之台灣
荷蘭之東航
荷蘭人之經營告成
濱田彌兵衛擒[拏意支]總督
西班牙人來台灣
鄭成功取台灣
鄭氏之末路
第三十二章 創業期之財政
萬曆朝之明國財政
明季之三餉及其免除
順治朝徵稅之內容
軍費與財政
康熙之初政與三藩之叛亂
三藩叛亂與財政之得失
康熙朝之蠲免租稅
會計檢查法亦漸就緒
第三十三章 康熙大帝
論治亂之數
幼時之機略
好學之天資
內聖外王之學
提倡宋學
西洋科學之尊信
為公僕之康熙帝
第三十四章 清俄關係之始
西龍江之種族
征服索倫
再征呼爾喀部
俄人發見黑龍江
哈吧魯夫之探檢
俄人肆行剽掠
施代吧懦夫之窮困
建設尼布楚城
建設雅克薩城
頻陷俄塞
清廷要求俄人離雅克薩
俄人之俟清兵
雅克薩之陷落
俄人再建雅克薩城
媾和之原因
清國亦欲媾和
媾和使節出發
清使再出發
會見之準備
初次會見
二次會見
兩國使節之交涉
兩軍戰鬥之準備
條約之確定
交換條約
兩國使節之贈答及歸國
第三十五章 外蒙古之併合
喀爾喀九白之納貢
準噶爾部崛興
巴圖爾琿台吉據伊犂
噶爾丹之立
西套之合併
回疆並於准部
喀爾喀之內訌
噶爾丹蹂躪喀爾喀
康熙帝調停未成
烏蘭布通之戰
俄國不應噶爾丹
康熙帝追噶爾丹
昭莫多之會戰
噶爾丹仰藥而死
康熙帝之對蒙意見
第三十六章 剌麻教之利用
太宗起嘛哈噶喇樓
西藏之教王
達賴剌麻及班禪額爾德尼
剌麻教入外蒙古
達賴剌麻關於哲布尊丹巴之宣言
格根之權利擴大
格根求北京之保護
格根奉支那之正朔
康熙帝對於咱圖克圖之關係
格根還喀爾喀
呼畢爾罕之選定權移於清廷
乾隆帝減格根之權力
喀爾喀人失格根之推選權
喀爾喀人之觖望
庫倫與額爾德尼招
第三十七章 西洋文明東漸
外國人之傳道事業
幾何原本之譯述
利瑪竇說明帝
加特力教與北京傳道
邪教之禁
銃炮之需要
湯若望入北京
順治帝採用西法
湯若望幽憤而死
康熙帝親政與曆法恢復
觀象台之造成
鑄炮及測繪地圖
明清間在中國之教士及著書一覽表
第三十八章 外人傳道事業之失敗
傳道方法與中國思想
宣教師大起內訌
羅馬教皇使者次魯囊幽憤而死
傳教之方法一變
第三十九章 康熙朝之庶績
十三衙門之撤廢
封爵制度之創置
黃河之潰決
康熙帝之治河事業
滿洲之防備
長白山之定界
封禁與柳條邊
皇位承繼之紛爭
皇太子被廢
康熙帝痛哭仆地
諸王之朋黨
皇太子再廢
第四十章 雍正帝禁抑宗室
諸王之驕傲
諸王要求封建
陸生柟之文字獄
禁抑之手段方法
第四十一章 顛覆清朝之思想
漢族本位之主張
宋末與明季之對照
史學之發生
黃宗羲之開創史學
顧炎武之民族思想
明夷代訪錄之行世
第四十二章 滿漢思想之調和
壓迫達於極度
查嗣庭之獄
勸岳鍾琪謀反
呂晚村之學說與曾靜
曾靜歷舉帝之罪惡
雍正帝惡浙江人
頒行大義覺迷錄
雍正帝之清朝建國論
建國論之批評
曾靜之放逐
破除滿漢之見
康熙帝之祭明太祖
滿洲國俗漸壞
優容回教徒
彈劾回民之疏被斥
第四十三章 雍正帝及其政績
皇太子之密建
軍機處之創設
唯一最高統治機關
福建廣東與正音書院
賤民之解除
雍正帝與康熙帝之比較
帝之密探及微行
派間諜於地方官
血書聖祖二字
禎祥頻至
第四十四章 清俄通商及恰克圖條約
中俄交際之始
視俄國大使如朝貢使
北京與庫倫之通商並停止
俄國索還雅克薩之捕虜
恰克圖條約告成
實物交換之通商
第四十五章 擴大外藩及治藩事業
(一) 承認西藏及達賴
西藏與青海蒙古
達賴至北京
第巴秘不發喪
達賴推選權之混亂
準噶爾部侵西藏
達賴冊立權移於清廷
(二) 清海蒙古之略定
青海蒙古與準噶爾部
丹津所意想之霸業
年岳二將立功青海
岳鍾琪追擊丹津
分設阿拉善蒙古
(三) 與準噶爾汗之戰事
准部之復強
清兵大舉北伐
築科布多城
清兵敗於和通泊
車戰之得失
准部三次入喀爾喀
光顯寺之戰
三音諾顏部成立
(四) 平定準噶爾
准部內亂
阿睦爾撒納奔清廷
熱河謁見
達瓦齊被執
阿陸爾撒納之叛
伊犂平定
(五) 駐藏大臣及活佛制簽
駐藏大臣之始
增加西藏駐防
呼圖克圖之化身制簽
(六) 平定回部
回部宗黨分派
大小和卓木
圍困庫車城
黑水之戰
回部諸城皆陷
(七) 緬甸之服屬
木疏部長瓮籍牙之雄圖
緬酋寇雲南西邊
邊吏弄兵
將軍明瑞戰死
緬人請降
緬甸服屬
(八) 安南黎氏之冊封與阮朝之創立
明朝之冊封與安南
阮氏起於廣南
西山黨舉兵
佛蘭西教士悲柔與嘉隆王
與嘉隆王締結條約
西山黨入交都
黎氏求援於清廷
清兵入河內
西山黨奪回河內
阮光平受封
越南王之封
(九) 兩屬之琉球
尚巴志統一三山
日琉關係之初期
島津家久討琉球
兩屬關係之經過
(十) 廓爾喀之歸服
廓爾喀侵西藏
清將約納歲幣
福康安敗於尼泊爾
英人拒廓爾喀之請援
(十一) 土爾扈特之來歸
土爾扈特入於俄領
俄國改土爾扈特之政教
乾隆帝收容土爾扈特
(十二) 苗疆之剿治
苗族與土司制度
改土歸流之議
苗局之動搖
張廣泗治荔疆
(十三) 金川之平定
大金川及小金川
莎羅奔歸降
金川又叛
木果木之敗
大金川平定
(十四) 外藩政策及對於理藩事業之批評
內外蒙古與長城
與蒙古之血族關係
內外蒙古與理藩院
蒙古旗地典賣於漢人
勅建剌麻寺之分布
章嘉剌麻與乾隆
外藩擴張之次序及利病
回民與漢人之交際
回疆平定與香妃
公中地域與緩衝地帶
用兵外藩及經費
政府之所謂理藩事業
第四十六章 盛運期之財政
壯丁稅之定限
正稅之虧空甚多
康熙時財政之豐歉
雍正帝之財政策
火耗與廉吏
火耗歸公之議
常例之捐輸
鹽課之增收
關稅之整頓
乾隆時之全盛
大學士阿桂憂慮將來之財政
銀貨之變化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十三年[1924]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K249/15
主題
InfoField
清代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249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冊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0:12, 24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0:12, 24 April 2023958 × 1,341, 604 pages (29.1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清朝全史 第1卷 (1/2) by 但燾譯訂 (batch task; nlc:data_416,14jh000487,64585; 民國圖書-PD2022.4; 清朝全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