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4jh003696-58345 鄉村教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27 × 1,402 pixels, file size: 5.99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180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鄉村教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劉炳藜編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鄉村教育
Publisher
中華書局[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緒論
一 教育與自然
教育的意義與目的
自然開闢
二 農業與鄉村
農業生產
農村的意義與形式
農村卽鄉村
三 何謂鄉村教育?
鄉村教育的意義
鄉村教育的重要目的
四 本書的體系
鄉村社會的解剖
鄉村教育的輪廓畫
鄉村小學的着重
第一篇 鄉村社會
第一章 鄉村社會的起源與演進
第一節 鄉村社會的起源
農業生產的起源
農業社會的起源
第二節 農業生產及社會組織的演進
生產工具與社會組織
耙耕及其社會組織
犂耕及其社會組織
園藝及其社會組織
商耕及其社會組織
第二章 近代的鄉村社會
第一節 農業生產的沒落
應用機器困難的影響
商品生產制的影響
私有財產制的影響
工資勞動制的影響
第二節 鄉村人口的分化
最上階級
中間階級
最下階級
第三章 崩潰中的中國鄉村
第一節 中國鄉村崩潰的原因
第一項 今日中國社會的特徵:今日中國社會的轉變
第二項 經濟壓迫下的農村:商品販賣地
原料供給地
勾結土著以剝削農民
第二節 中國鄉村崩潰的實際
第一項 農產物的衰落:占世界重要位置的中國農產物
中國農產物之衰落及其影響
第二項 耕地的縮小:土地的細分
荒地的增加
第三項 農民的流亡:原來中國農民的安居樂業
如今流亡的現象
如今流亡的悲慘景況及其前途
第四章 鄉村社會的改進
第一節 農業經營
大農經營與小農經營
小農經營之不能長豐
農業經營的工業化
農業經營的社會化
第二節 農業政策
第一項 何謂農業政策:農業政策及私有地制
第二項 社會主義者的農業政策:馬史思農業理論及其政策
思格斯的農業政策
考茨基的農業政策
第三項 中國國民黨的農業政策:孫中山先生的農業理論
中國中國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農業政策
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農業政策
第三節 改進鄉村社會的一種工具——教育
第一項 導論:前兩節的追述
具有改進鄉村社會的功能的教育及其改進體系
第二項 教育理論的改進:關於生產的
關於生活的
第二項 教育制度的改進:關於整個的
關於局部的
第二篇 鄉村教育
第五章 鄉村教育的目標設施與要點
第一節 鄉村教育的目標
訓練鄉村兒童
改進農民知識
改良農業技術
促進農民社交
提倡農民娛樂
第二節 鄉村教育的設施
訓練鄉村兒童的設施
增進農民知識的設施
改良農業技術的設施
促進農民社交的設施
提倡農民娛樂的設施
第三節 鄉村教育的要點
鄉村的社會教育
鄉村的學校教育
鄉村的小學教育
第六章 鄉村的社會教育
第一節 關於農民健康的社會教育
運動場
游泳池
關於衛生的設施
第二節 關於農民知識與技能的社會教育
講演會
圖書館
閱報處
博物館或陳列所
第三節 關於農民社交與娛樂的社會教育
公園
俱樂部
劇場
電影
第七章 鄉村的學校教育
第一節 鄉村高等學校
第一項 鄉村大學校:農業研究院
農科大學或大學農科
第二項 鄉村專科學校:普通農業專科學校
蠶桑專科學校
陶瓷專科學校
第二節 鄉村中等學校
第一項 鄉村普通中等學校:鄉村小學之繼續機關
第二項 鄉村特殊中等學校:特殊初級中學
特殊高級中學
第三節 鄉村師範學校
目的
設備
編制
課程
第四節 鄉村職業實習學校
目的
範圍
等級
期限
校址
第三篇 鄉村小學
第八章 鄉村小學的設備
第一節 校舍
校舍建築的準則
校舍建築的圖例
第二節 遊戲場及其他
遊戲場
花果園
農場
教員宿舍
第三節 校具
校具一覽
第九章 鄉村小學的編制
第一節 單級編制與合級編制
第一項 單級編制:意義
教科排列
又一進程表
坐次
其他注意之點
第二項 合級編制:意義
教科排列
第二節 二部編制
意義
種類
所謂流通教師
第三節 季節編制
意義
適用
第四節 聯合學校編制
意義與應用
應用此制的利弊
第十章 鄉村小學的課程
第一節 鄉村小學課程編制的原則
普通原則
特殊原則
應注意的幾點
第二節 鄉村小學課程的種類與分配
課程種類
課程分配
第三節 鄉村小學課程的要點
傅葆琛所舉的十四科及其要點
第四節 鄉村小學農業課程大綱示例
美國教育家與農業家所訂的農業課程大綱
第五節 一個活動課程的大綱
邱椿所訂的家鄉研究課程大綱
第十一章 鄉村小學的教學
第一節 普通教學的原則
七個法則
第二節 通常鄉村小學教學的法則
班級教學
分團教學
家庭設計教學
三種方法的比較
第三節 教學做合一的法則
教學做合一法的起始及其理論
第四節 鄉村小學的教學用品
補充鄉村小學教學用品的方法
第十二章 鄉村小學的訓育
第一節 訓育標準與實施原則
第一項 訓育的五大標準:教學與訓育的合一
五大標準及其實例
第二項 訓育實施的原則:史密士的訓育標準
白利五大訓育標準
羅廷光的十大訓育信條
第二節 鄉村兒童的特質
身體的特質
心理的特質
道德的特質
第三節 鄉村小學訓育的設施
關於健康的
關於職業的
關於語言的
關於公民或社交的
關於休閒的
第四節 鄉村小學的訓育的特殊問題
逃學問題
偷竊問題
吵鬧問題
打罵問題
污穢問題
第十三章 鄉村小學的教師
第一節 鄉村小學教師的品質
任務與品質
健康的身體
基本的知識
專業的訓練
德行的修養
第二節 鄉村小學教師的進修
閱讀書報
參觀學校
假期補習
第三節 鄉村小學教師的待遇
待遇之低下
改良待遇的辦法
第四節 鄉村小學教師應有的信心
我們的信條
第十四章 結論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十六年[1937]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G725/13
主題
InfoField
鄉村教育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725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60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7:12,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7:12, 11 June 2023827 × 1,402, 180 pages (5.99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鄉村教育 (1/1) by 劉炳藜編 (batch task; nlc:data_416,14jh003696,58345; 民國圖書.8; 鄉村教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