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4jh006817-72046 現代西洋教育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00 × 1,235 pixels, file size: 30.2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668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現代西洋教育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姜琦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現代西洋教育史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講述自19世紀起的教育史。分自然的教育、新個人的教育、作業的教育、文化的教育、歐美的教育現狀等5章

目錄
緒論
教育之變遷
歷史的研究之必要
哲學的演繹的教育學之反動
劃一的及主知的教育之反動
個人的教育與社會的教育
思潮之錯綜及其矛盾
本書的主張
本書的目的與內容
我的第一個聲明
我的第二個聲明
本書的章目之排列
西洋教育史大綱
上表之由來
第一章 自然的教育
第一節 超人的教育
德國人之理想
尼采的學說與上次歐洲大戰
尼采的傳略
尼采的學說
尼采的教育學說
尼采與慮梭
人之二典型
尼采的道德說
教化是為優者而設施的
尼采對於教育普及之非難
中學之缺點
教育之方法
尼采的教育思想之缺點及其價值
我對於尼采的教育學說之批評
第二節 自由主義的教育(一)
自然主義之影響
愛倫凱的傳略
凱女士對於教育史之否認
凱女士所下的教育之定義
身體的陶冶
體育與種族改良
女子生活之目的
德育及知育
個性尊重之必要
現今學校之通病
凱女士對於幼稚圖之批評
今後之學校
凱女士的教育學說之價值及其缺點
凱女士的教育學說與尼采的教育學說之異同
哥爾利德的傳略
教育與兒童性的結合之必要
教師應有的資格及其任務
自然的教育
模範及習慣之價值
強迫順從之誤診
教育上衝突之原因
不合理的壓迫
自然的意志發動之價值
意志鍛煉之方法
哥爾利德的教育學說之價值及其缺點
德國之個人主義教育學者
明希的傳略
明希對於個人主義的教育之批評
教育之主要任務
學校與傳達
傳達與能力之發展
明希對於中等學校之非難
學校改良之必要
今後之中學校
慎重的研究之必要
傳達之必要
明希的批評之價值
第三節 自由主義的教育(二)
自由主義的教育之另一派
蒙特梭利的傳略
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
自由之原則
學習上之自由
誤診之自己發覺
自由與訓練
本乎自意之不動的練習
自治心之養成
筋肉及感覺之練習
感覺練習
感覺練習之目的與方法
第一階段之練習
第二階段之練習
第三階段之練習
第四階段之練習
讀寫算之學習
蒙女士之三種根本原則
讀法練習
算術練習
蒙女士的教育學說及教育法之價值
我對於蒙女士的教育學說之批評
本章的結論
第二章 新個人的教育
第一節 人格的教育(一)
人格的教育學之由來
人格的教育學之種類
魏鏗的傳略
魏鏗的學說之根本思想
精神生活之必要
自然界與精神界
精神生活之四大要素
精神生活
普通生活
菩特的傳略
精神論的教育學
「noolgisch" 之考察與心理的考察
人道的目的與社會的及自然的目的
關於實際教育之人格的教育
中學校之教授
中學校之訓練
菩特的教育學說之價值與缺點
第二節 人格的教育(二)
藝術派之「人格的教育學」
林德的傳略
人格之要案
溫情感動性熱心
個性
自由活動製作力
力抵抗力確定不動忠實
人格教育之意義
教師之人格與訓練
教師之人格與教授
學生之人格與教授
人格教育上這誤解
人格與方法
人格與悟性
極端的人格教育之弊害
人格個性限制
偏美的傾向
事物的原則
教育之非人格的要素
主張人格教育的必要之理由
林德的人格教育論之價值
我對於林德的教育學說之批評
其他人格的教育學派
伊慈奈的傳略
教育之目的
形體力化
藝術教育
教授之階段
伊慈奈的教育學說之價值與缺點
道德的方面之人格的教育學
費爾斯托的傳略
品性陶冶
個性與人格
硬訓練之價值
順從之價值
教授之目的
費爾斯托的教育學說之價值與缺點
第三節 藝術的教育
藝術的教育之運動
藝術教育思想之發展
教育者這林布蘭
拉斯欽的傳略
藝術與道德
藝術與社會救濟
住宅與藝術
機械的作業與藝術的作業
教育之任務與要素
拉斯欽的教育學說之繼承者
摩利斯與藝術上之平等
藝術普及之價值
克勒牾的藝術觀
藝術之社會的價值
德國學者的藝術觀
蘭該的傳略
蘭該對於德國藝術界之感慨
蘭該對於過度的藝術熱之警告
蘭該認藝術與道德有同等之權利
蘭該對於圖畫教授所發表之意見
蘭該的圖書教授改革方案這價值
利喜得華克的傳略
藝術與經濟
賞玩主義的真義與價值
藝術教育之方法
利民對於兒童的天性之觀察
藝術教育思想對於實際的教育之影響
韋柏的傳略
藝術的教育之價值與缺點
藝術的教育之兩大別
第四節 實驗的教育
實驗的教育之性實
實驗教育學之由來
德美兩國的實驗教育學之比較
美國的實驗教育學之優勢
拉伊的傳略
拉伊的學說
教育學之分部
兒童學與實驗教育學
拉伊的同伴
摩曼的傳略
實驗教育學之成立
實驗教育學上之研究事項
實驗教育學上之要務
新研究法之價值
獨立的科學之教育學及實驗
教育學的新名稱之可否
舊教育學與實驗教育學
實驗教育學的內容
獨立的科學的教育學成立之理由
學習經濟
德國的實驗教育學之批評
美國的實驗教育學與發生心理學
機能心理學
吉特的傳略
吉特的教育學說
教育之科學的研究
科學的研究方法這效果
教育理論的研究與教育實際問題睥研究
心理學與教育學之關係
科學的教育學之目的
吉特的教育學說之價值與缺點
本節的結論
第三章 作業的教育
第一節 作業的教育之由來與意義
作業的語源
「作業」語的意味之變遷
教育上作業之意義
拉伊對於作業的教育之歷史的考察
小西重直對於作業的教育之考察
塞德爾對於作業的教育之歷史的考察
步耳革對於作業的教育之歷史的考察
其他學者對於作業的教育之歷史的考察
凱欣斯泰奈的主張
吉來的作業的教育思想之影響
過去的歷史上所謂作業的教育之意義
現代作業的教育發生之原因
作業學校以外的名稱
「作業的教育」的譯名問題
作業的教育之意義
作業的意義之分歧
本書的敍述法
第二節 作業的教育之思想(一)
逝世紀的作業的教育
許華勃的傳略
許華勃的作業學校論
女子作業學校
男子作業學校
學校園
作業學校及學校園之人價值
作業學校與個性發達
作業學校是自然的
作業學校與兒童
許華勃的教育思想之價值
塞德爾的傳略
塞德爾的教育主張
作業教授必要論的影響
德國教育學者與塞德爾之關係
塞德爾的實際生活
人類的生物
現今的學校之缺陷
改良學校之負責者
除去學校的弊病之步驟
作業教授之社會的與教育學的必要
社會情狀之變化
國家之任務
作業教授之教育學的必要
作業教授之教育的價值
教育的價值
身體的精神的技術的陶冶價值
道德的及社會的價值
作業教育的結論
許多教育學者對於作業教授之反對
塞德爾對於作業教授反對論之辯駁
作業教授之三種類
真正的作業教授
塞德爾的根本思想
塞德爾的作業教授論之發生的背景
塞德爾與許華勃的作業學校論之比較
塞德爾與凱欣斯泰奈的作業學校論之比較
凱欣斯泰奈的傳略
凱欣斯泰奈的實際教育工作
凱欣斯泰奈的實際教育年譜
凱欣斯泰奈的著作
凱欣斯泰奈的作業學校論之發生
凱欣斯泰奈所說之概括
作業學校之任務
凱氏的作業學校論與其他學者的主張之差異
凱欣斯泰奈的作業學校論
國家之性質
社會的善
許多學者對於凱氏的公民教育論之誤解
凱氏對於高特希的教育目的論之批評
凱高爾氏的相互的批評
個人與社會
凱氏的爾兩個理想
公立的學校獨守空房目的與任務
學校之組織
公立的學校之三大任務
第一任務
第二任務
第三任務
這三種任務之結合
作業學校之任務
以上理由的結論
作業教授與其他科目之關係
精神的技能與手工的技能之關係
職業選擇問題
分團教授
實際的興趣
杜威的興趣與努力
凱氏的學說之反對者
倫理化的意義
裴希特的見解
小學校之改造
英美的學校
作業學校之概念與內容
作業學校之概念的特徵
凱氏的研究之結果
發達前三種品性特徵之方法
傳統的學校之缺陷
「行動教育學」的口號
手工運動
作業原理須與各種獨自的作業方法相適合
竹井氏對於凱氏的教育學說之考察
凱氏的人格
第三節 作業的教育之思想(二)
凱欣斯泰奈的勁敵
高特希的傳略
高特希的教育學說
心理學的研究之必要
藝術教育運動對於作業的教育之阻害
現在的小學校改造問題
生活領域
高特希對於教育學之根本見解
自己活動之原理
教師與兒童
學校是作業之場所
作業學校之成立
學校改革之任務
人格之概念
人格的生活原理
個人主義的特徵
人格之理想
「理想我」
職業的生活領域
人格的分類
小學校之任務
小學校教育目的之決定
折衰論
服務的意義
為生成的人格而服務
教育目的之決定者
教師嶼教育目的之決定
人格教育學
官廳設定學校的目的之弊害
目的與手段
高特希的作業學校
作業學校之方法
教師心得
學生的精神的作業之動機
作業學校之任務
教師對於學生之希望
陶冶之組織
生活領域之組織上的根本原則
職業陶冶!
一般陶冶
各生活領域間之關係
兩種形式的社會生活
學校生活之統一
陶冶之方法
作業情操
其他種種動機
陶冶價值
力之發達
意志過程
人格之性向
新思想之接受
人格之本性
作業技術
教師提示模範
高特希的學說之動機與價值
濟培爾的傳略
濟培爾的教育學說
兒童的發達是教育的基礎
發達的意義
人類與環境
現代的學校之缺陷
學校表示共通性之可能
兒童與成人之比較
兒童的思想
抽象的概念及數的記憶
作業學校之特徵
作業原理的應用之限制
作業學校之根本特徵
能動的知覺
知覺與發表之結合
作業
現在的學校改造運動之二特徵
心的過程之發達
陶冶發達這最先的問題
意志之發達與身體的狀態
練習之價值
疲勞問題
有意的注意過度之弊害
心情愉快之必要
動機之預想
意志全過程之練習
行動之練習
行動之機械化
化理的行動
單純的學習之害處
濟培汮的學說之根本主張
拉伊的行動學校論
行動學校之出發點
行動教育學上的教育這概念
生活公共體
相互作用
行動
發達
指導
指導點
文化發達之過程
教育之概念
行動學校之成長
作業教育不能改革學校
拉伊的教育學說之根本主張
拉伊對於作業學校論之批評
步耳革的傳略
步耳革的教育學說
步耳革的作業教育學之趣旨
作業教育學之三大部
作業的廣狹義
手工的作業之教育的價值
步耳革的心理說
訓育的方面
教育之究極目的
我對於步耳革的作業教育學這批評
歐戰時德國的作業學校論之狀況
德國新憲法與作業教授問題
作業教授問題贗討論
作業學校之趣旨
新教育趣旨之影響
最近德國的作業學校論之傾向
謝布奈的傳略
謝布奈的作業學校之根本的概念
作業過程之研究
凱欣斯泰奈的最近的作業學校論
文化哲學的作業學校之概念
凱氏的新見解之價值與缺陷
本節的結驗
第四節 作業的教育之思想(三)
北歐之作業運動
芬悶的作業教授運動
瑞典的作業教授運動
挪威的作業教授運動
丹麥的作業教授運動
北歐諸國作業教授運動之趣旨
卡斯對於德國之影響
德國的作業教授運動之開始
德國受了北歐諸國作業學校運動的影響之結果
斯懇克多爾夫的傳略
北歐諸家的意見之德意志化
作業的教育思想發生之原因
塞德爾對於德國的作業教育思想之糾正
經濟的反對論之答辯
機會的及法的反對論之答辯
教育的及教育家的反對論之答辯
塞德爾的種種答辯之價值
美國杜威亦有影響於德國的作業教育思想
實科與作業之關係
德國的作業教育思想發生之結論
美國的社會情形
美國的作業教育思想之發生
實用主義之特徵
絕對的真理之否定
實用主義哲學之創始者
實用主義之影響
目的之知覺與興趣及努力
實用主義教育學者
杜威的傳略
杜威的學說內容
杜威的教育信條
杜威對於生活與教育之解釋
杜威對於作業之解釋
學校與社會
學校的作業教育之必要與宗旨
學校改良之必要
學校的作業教育之目的
作業的種類
作業的教育之效果
作業的教學法
學生作業時要注意的事情
杜威的作業教育論之價值與缺陷
蒲龍斯基的傳略
俾格的序文
蒲龍斯基的作業學校之性質
蒲龍斯基對於凱欣斯泰奈的作業學校之批評
經濟的作業學校獨守空房起源
作業及作業學校之概念
作業的概念之本質
作業的教育之意義
作業的歷史之決定
作業社會
作業教育之理想與內容
兒童作業社會之構成
作業工具
機械的生產之價值
工業的技術之一般化
最高的作業教育
作業教育之效果
人類之進步
陶冶之目的
遊戲之效用
學校前的幼兒之教育
模仿活動
構成的與演劇的模仿之價值
幼兒喜歡運動與活動
蒲龍斯對於幼兒的作業教育之考察
初等作業學校
作業工具對象及作業方法之效用
補習學校之作業教育
青年期的作業學校
真正的作業學校
工場作業之價值
陶冶組織之三大中心原理
地方農村之工業化
現代西洋教育史
蒲龍斯基的作業學校論之價值與缺陷
竹井氏對於蒲氏所正的批評
我對於蒲氏的作業學校論之評價
我個人的立場
第四章 文化的教育
第一節 文化的教育之意義
文化之意義
文化的教育之特質
文化的教育自身有無缺陷問題
經驗科學的見地
哲學的見地
發生主義的見地
理想主義的見地
其他種種對立
文化教育學之任務
文化教育學之第一個特色
文化教育學之第二個特色
文化教育學之使命
斯勃郎格對於文化之解釋
教育與文化之關係
日本教育學者對於文化教育學研究之踴躍
乙竹與伏見兩氏對於文化教育學的研究之比較
第二節 文化教育學之由來
文化教育學勃興之原因
文化教育學之淵源
霍波德的傳略
霍波德的思想
斯勃郎格對於霍波德
包爾生的傳略
包爾生的思想
包爾生的教育學說
人類之特色
人類之永久的生活
文化教育學之倡導
包爾生對於自由主義的教育之攻擊
服從
勤勞
克已
包爾生的學說之價值與缺陷
迪爾推的傳略
迪爾推的思想
新心理學之提倡
新心理學之中心概念
精神生活之構成
精神生活之收拾關聯
客觀的文化
理會及理解
迪爾推的教育思想
教育學的二部門及其研究課題
迪爾推的學說之批評
第三節 文化教育學之組織
迪爾推的高足弟子
斯勃郎格的傳略
斯勃郞格的學說
生活形式
個性及人格
文化與文化財
教育之本質
教育愛之特質
文化創造與文化蕃殖
教育者之生活形式
斯騰對於教育者的生活形式之所見
教育者與理論的活動
教育者與審美的活動
教育者與經濟的活動
教育者與權力的活動
教育者與宗教的活動
教育者的個性或人格
陶冶理想與陶冶價值
人文主義或理念主義
文化的教育學與規範的教育學
個性與人格
陶冶價值
文化財與陶冶財
理論的陶冶價值
技術的經濟的陶冶價值
審美的陶冶價值
社會的陶冶價值
宗教的陶冶價值
陶冶價值與實際價值
精神之發達與陶冶之階段
可陶性之意義
兒童斯之心意形態
少年期之心意形態
陶冶之階段
(一)基礎的陶冶
(二)專門的陶冶
(三)一般的陶冶
理會之意義
理會之媒介
言語的理會
人格的理會
內容的理會
歷史的理會之階段
理會之妥當性
理會的安當性之根據
斯勃郎格之最近的主張
李特的傳略
現象學的見地與辯證法的見地
李特的教育學說
陶治理想之辯證的檢討
文化哲學與教育學
教育學的領域
教育上的對立原理之棄掦
對象的解釋之提倡
李特的教育學說之性質
凱欣斯泰奈的教育思想之具體的特色
凱氏的文化的教育學說
陶冶之組織
陶冶之原理
陶冶組織論
其他文化教育學之代表者
我的幾個聲明
文化教育學之第一個特質
第二個特質
第三個特質
乙竹氏對於文化的教育學說之批評
第四節 教育科學思想及國家主義教育學說
本節課題的解釋
教育科學思想之由來
克里克的傳略
教育科學之任務
教育之本質
教育作用之高的三層
教育作用之廣的三線
教育科學之方法
現象學方法之淵源
傳塞爾的傳略
傳塞爾的學說
傳塞爾學派
謝勒爾的傳略
謝勒爾的學說
教育之本質
大學之目的
文化教育學派與現象學派之比較
佩忒森的傳略
教育之本質與教育科學
陶冶教育指導
新學校之特徵
國家主義教育學說之由來
凱欣斯泰奈的思想
凱欣郎格的思想
克里克的思想
轉回期
民族的全體國家
國民教育
佩忒森的思想
乙竹氏對於教育科學思想所舉的
乙竹氏對於教育科學思想所舉的第一個缺點
第二個缺點
乙竹氏對於國家文義學說所舉的長處
乙竹氏對於國家主義學說所提出的第一個警告
第二個警告
我對於乙竹氏所正的議論與批評之評價
我對於全部文化的教育之總評
我的一個聲明
第五章 歐美的教育現狀
第一節 徳意志的教育現狀
德國教育發達之由來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專門教育
師範教育
歐戰後之德國教育
基礎學校的課程
中等學校
德意志中學校
女子教育之學校
女子升學問題
德意志的教育現狀之發生原因及其今後的新趨勢
國家主義的教育思想之由來
國社黨與凱撒之關係
斯勃郎格與國社黨
最近德意志的教育之一般傾向
德意志的四種新形態的中等學校
德意志中學校之由來
德意志中學校之課程
德國中等學校課程編制之二大傾向
德意志的國粹之教育
美國亞歷山大及派克爾氏對於德國中等學校之所見
重視數學及自然科學之原因
拉丁語及現代外國語之教學法
國家意識之養成
德意志中學校之前途
「aufbauschule"
國語地理歷史等科之任務
大戰後德國教育所表現之民族的國家的傾向
國社黨與社會民主黨在教育政策上相異之點
其他關於教育教授之希脫勒的思想
第二節 法蘭西的教育現狀
拿破崙與教育
初等教育
小學校
初等小學校
高等冰點學校
中等學校
中等學校之改革
女子中等教育
大學
師範教育
法蘭西的教育改革之經過及其最近之傾向
法蘭西之重要的教育問題
中等學校之大改革的條項
法蘭西復古主義之教育
改革令之傾向
改革令之反響
狄們濟的改革案之內容
比喇爾的教育改革案之內容
中學校這上級課程
古典的改革案
比喇爾的教育改革案之理由
社會的並國家的見地
反對者之言論
國家的根本精神
法蘭西的全部教育之鳥瞰
法蘭西的教育理論家
涂爾幹的教育學說與法蘭西的實際教育之關係
第三節 英吉利的教育現狀
英吉利國民之物質
歐戰後之英國教育
斐奢的提案
新教育法之趣旨與性質
斐奢的演說之一段話
新教育法之內容
英吉利現時之學校組織
小學校
中等學校
各種中等學校之特色
大學
斐奢的教育法的內容之說明
公教育之國家的制度
初等教育之擴張與補習教育
兒童及省年之健康問題
兒童及少年之通學與雇用
國庫補助金制度
「斐奢法規」發生之原因
英國的教育理論家缺少之原因
第四節 北美合眾國的教育現狀
北美合眾國的教育之特色
中等學校
學校改革案
愛略脫的提案之影響
初級中學校之最初設立者
大學
大學之組織
男女同學
師範教育
美國教育之特質
實利的人文的教育
初級中學校產生之原因
社會的背景與心理學的根據
美國的教育目的論
課程的編制
教材、教學法、訓育法等問題
教育行政問題
第五節 意大利的教育現狀
意大利的過去教育之狀況
琴得列的教育思想
法西斯蒂主義教育這之根本的指導原理
教育與國民性
琴得列的教育思想之價值
意大利教育改革之狀態
小學校之改革
中等學校之改革
意大利教育之國家的體育運動
教育部之組織
體育之目的
o.n.b.之組織
這等國體之財源
這等團體設備
團員之區分
這等團體之組織
聯盟之指揮者
聯盟之科目
社會服務事業
聯盟之儀式
體育指導者之養成
校內體育
現在學校的體育教師之人數
體育運動之發展
第六節 蘇俄的教育現狀
蘇俄的教育與上述的諸國教育之關係
蘇俄教育之現在的史料
蘇俄教育這要點
自三歲起到八歲止的兒童之教育
蘇俄的教育家之意見
託兒所與幼稚園
社會的訓練
革命前後的幼稚園數之比較
工場幼稚園
就學前的工作之原則
幼兒訓練之方法
第一學校
教師之工作
學生的成績之審查
華虛朋的調查
第二學校
義務教育
社會的一般的教育計劃
第一、第二學校之經費
職業教育
中級的職業學校
上級的職業學校
政治教育
學生生活之狀態
學級之組織
高等教育
學校教本之選擇
共產黨黨員的學生
擴張事業
成人教育之目的
壁報
研究事業
美術陳列所及博物館
貴族的邱宅之利用
教師之薪俸
出版事業
美國勞次女士對於蘇俄的新教育之所見
蘇俄之將來
我對於蘇俄的教育之意見
本章的結論
結論
教育史科之縱的方面
教育史料之橫的方面
時代性與社會性
本書的命名之理由
理論與實踐
我的第一點聲明
邱椿對於教育史著作之批評
邱椿的意見之價值
我的第二點聲明
本章的結論
附錄
西洋教育史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圖像索引
本書編者論著目錄索引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十四年[1935]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G519/19/:1-3
主題
InfoField
教育史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519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冊(582,53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0:56,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0:56, 11 June 2023900 × 1,235, 668 pages (30.2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現代西洋教育史 (1/1) by 姜琦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4jh006817,72046; 民國圖書.8; 現代西洋教育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