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4jh007021-70618 心理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35 × 1,395 pixels, file size: 11.27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74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心理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陸志韋編輯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心理學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第一課 論怕懼
(一) 我們怕懼什麼
(二) 怕懼的來歷
(三) 嬰兒的怕懼
第二課 刺戟的變換
(一) 怕懼來歷的不明暸
(二) 何謂刺戟的變換
(三) 怕懼的交替反應
第三課 刺戟的意義
(一) 交替刺戟的類化
(二) 刺戟變換的容易
(三) 意義的成就
第四課 刺戟的限制
(一) 各人所留意的不同
(二) 不留意
(三) 所謂『注意』
第五課 反應的改換
(一) 刺戟的變換與反應的變換
(二) 吮乳的動作
(三) 手口相聯
第六課 一個學習的試驗
(一) 密碼
(二) 手續
(三) 整理成績
第七課 學習曲線的研究
(一) 普通現象
(二) 進步速率的退步
(三) 進步的極止與所謂『曲線平坦之處』
第八課 學習之前與學習之後
(一) 學習的緣起
(二) 盲動與嘗試成功
(三) 學習之後
第九課 思想的學習
(一) 分析與選擇
(二) 目的
(三) 思想的限制
(四) 推論
第十課 溫習
第十一課 有利於學習的情況
(一) 健康
(二) 氣候
(三) 刺戟的性質
第十二課 輔助學習法
(一) 務期達到前課的境況
(二) 所學的材料務求有意義
(三) 立意要學
(四) 讀書最好有一定時有一定所
(五) 讀書時須看將來如何應用
(六) 學習時間的分配
第十三課 學習的類化與衝突
(一) 繼續第六課的學習試驗
(二) 同時養成兩種習慣的關係
(三) 倒攝
(四) 正的類化
第十四課 工作
(一) 名詞的解釋
(二) 工作的試驗舉例
(三) 『精神』的工作與肌肉的工作
第十五課 工作須知
(一) 氣候
(二) 一日之間工作能力的消長
(三) 休息與厭眠
(四) 煙酒茶
第十六課 記憶
(一) 記憶的數量
(二) 記憶數量的變化
(三) 肢體運動的記憶
第十七課 一個記憶的試驗
有意義的記憶與無意義的記憶不同之處
第十八課 記憶的差異
(一) 年齡
(二) 性別
(三) 種族
(四) 訓練
(五) 其他種種情由
(六) 所謂『記憶力』
第十九課 溫習
第二十課 變態的起原
(一) 記憶多少與記憶什麼
(二) 奇特的記憶與不記憶
(三) 抑制論
(四) 隱機的發表
第二十一課 記憶之變態的恢復
(一) 經驗的勉強恢復
(二) 精神分析法
(三) 聯想法
第二十二課 變態的現象種種
(一) 感覺的變態
(二) 身體上局部的妄動
(三) 睡游
第二十三課 人格的分裂與消滅
(一) 人格的分裂——多重人格為例
(二) 人格的分裂——癱瘓症為例
(三) 變態的兩個前提
第二十四課 行為與衝動
(一) 何謂衝動
(二) 衝動就是刺戟反應
(三) 食色的衝動
(四) 衝動與學習
第二十五課 本能
(一) 本能的衝動
(二) 本能與反射
(三) 本能與本性
第二十六課 感覺
(一) 感覺的種類
(二) 內受器官所發生的感覺
(三) 外受器官所發生的感覺
第二十七課 目官的感覺(一)
(一) 視像的外射
(二) 近視 遠視 散光
(三) 視野
(四) 色彩與灰光
第二十八課 目官的感覺(二)
(一) 光色的種類
(二) 色彩的混合
(三) 余像
(四) 對較
第二十九課 視覺的空間
(一) 獨眼的空間
(二) 實體的視覺
(三) 相稱點
第三十課 視覺與動覺的關係
(一) 不知不覺的眼球的動
(二) 讀書的行為
(三) 幾種不知所以然的動
第三十一課 錯覺
(一) 長短大小的錯覺
(二) 方向的錯覺
(三) 遠近的錯覺
(四) 遠近與長短大小交換的錯覺
(五) 遠近與方向交換的錯覺
(六) 由對較而起的錯覺
第三十二課 溫習
第三十三課 感官的各殊應用
(一) 一個感官應用的試驗
(二) 各個人應用感官的差異
第三十四課 個性的差異
(一) 研究個性的兩種方法
(二) 常態的次數分配
(三) 天才
第三十五課 應用心理學舉例
(一) 為事擇人
(二) 為人擇事
(三) 其他方面的應用
第三十六課 心理測驗
(一) 測驗的編造法
(二) 心理年齡
(三) 究竟心理測驗所測驗的是什麼
(四) 測驗的種類
(五) 測驗的功用
第三十七課 天才與低能
(一) 智慧的分配
(二) 奇特之才
(三) 低能的種類
(四) 低能與社會的關係
第三十八課 心理的遺傳
(一) 低能的遺傳
(二) 高等能力的遺傳
(三) 遺傳與環境
第三十九課 性別
(一) 智慧的平等
(二) 兩性的變異
第四十課 種族的分別 溫習
第四十一課 人與動物
(一) 刺戟的交替或聯想作用
(二) 概念的思想
(三) 機械的應用
(四) 語言的應用
第四十二課 語言文字
(一) 發音的無定向動
(二) 兒童的學語
(三) 手勢與面色
(四) 文字
第四十三課 社會的約束
(一) 社會約束的方式
(二) 約束的養成
(三) 暗示與摹仿
第四十四課 總溫習(一)
第四十五課 總溫習(二)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十五年[1926]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G634.2/11
主題
InfoField
心理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634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58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4:05, 25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4:05, 25 April 2023835 × 1,395, 274 pages (11.27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心理學 (1/1) by 陸志韋編輯 (batch task; nlc:data_416,14jh007021,70618; 民國圖書-PD2022.4; 心理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