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5jh003017-85894 太平洋軍事地理.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762 × 1,077 pixels, file size: 10.74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69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太平洋軍事地理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蔣震華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太平洋軍事地理
Publisher
生活書店[發行者]
Description

分5篇,介紹美國、日本、英國、荷蘭、法國、中國、蘇聯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地位

目錄
第一篇 緒論
第二篇 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地理
第一章 太平洋美國軍事根擾地的一般形勢
(一) 內防機
(二) 中央防線
(三) 外防線
(四) 優點和弱點
第二章 巴拿馬運河
(一) 太平洋時代的產物
(二) 地勢氣候與構造
(三) 運河的地位
(四) 工程與設防
(五) 安全的捷徑
(六) 控制蘇葬士運河
(七) 巴拿馬運河陷落得了嗎
(八) 巴拿馬運河與尼加拉瓜運河
第三章 夏威夷珍珠港
(一) 遠征艦隊的總匯
(二) 地勢氣候及資源
(三) 人口問題
(四) 夏威夷的武裝
(五) 太平洋的心臟
(六) 日本有奪取夏威夷的可能嗎
(七) 夏威夷的攻勢形勢
第四章 菲律賓
(一) 美國的踏足石
(二) 地勢氣候及資源
(三) 獨立問題
(四) 設防動態
(五) 遠東的前哨
(六) 攻勢的可能性
(七) 一個反面的觀察
(八) 直布羅治第二
第五章 關島
(一) 安全的基石
(二) 田園要塞
(三) 氣候資源及人口
(四) 設防程度
(五) 後衛作用
(六) 攻擊的精神
(七) 孤立的命運
(八) 在包圍中
第六章 阿拉斯加及阿留申
(一) 美亞兩洲間的橋梁
(二) 地勢一警
(三) 氣候資源及人口
(四) 武裝的進步
(五) 攻勢的防禦
(六) 務個擊破的戰略之運用
(七) 進攻日本的捷徑
第七章 薩摩亞及其衛星
(一) 南太平洋的礎石
(二) 地勢氣候和產及人口
(三) 設防現狀
(四) 三角陣戲作用的連環性
(五) 破壞敵人貿易
(六) 中央防線的左翼
第三篇 日本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地理
第八章 太平洋日本軍事根據地的一般形勢
(一) 內防線
(二) 中央防線
(三) 外防線
(四) 攻略的意義和戰略的地位
第九章 千島列島與台灣
(一) 日本的南北門戶
(二) 地勢及現狀
(三) 氣候及資源
(四) 民族革命的動向
(五) 南北的堡壘
(六) 前進的大動脈
第十章 小笠原群島
(一) 日本理想中的夏威夷
(二) 群島的沿革
(三) 形勢及現狀
(四) 前衛作用
(五) 美國能攻取小笠原嗎
(六) 後衛作用
第十一章 南洋代管島
(一) 日本的水上長城
(二) 怎樣變為日本的財產
(三) 群島的雄資
(四) 設防之謎
(五) 氣候生產及人口
(六) 貿易破壞戰
(七) 加強漸減作戰的價值
(八) 輪形陣線的破壞
(九) 美國攻略代管島的可能性
第四篇 英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地理
第十二章 太平洋英國軍事根據地的一般形勢
(一) 英國與太平洋
(二) 內防線
(三) 中央防線
(四) 外防線
(五) 三角形的國防陣線
第十三章 澳洲達文港
(一) 侵略者之窺伺
(二) 地勢及氣候
(三) 防務現狀
(四) 天然寶庫
(五) 守衛作用
(六) 兩大三角陣線的連鎖
第十四章 新加坡軍港
(一) 英國的生命線
(二) 地勢氣候及人口
(三) 橡皮及錫產最多的區域
(四) 軍港的規模
(五) 屬地的堡壘
(六) 新加坡有被陷落的可能嗎
(七) 攻擊的精神
(八) 大包圍形勢之配合
(九) 新加坡的隱憂
第十五章 香港
(一) 遠東的滑鐵盧
(二) 地勢及氣候
(三) 武裝的成績
(四) 遠東第一道防線
(五) 操縱制海權及制空權
(六) 目前香港的形勢
第五篇 荷蘭法國中國及蘇聯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地理
第十六章 荷馬東印度
(一) 侵略者的目標
(二) 地勢及氣候
(三) 自然的大倉庫
(四) 一個民族問題
(五) 防務之充實
(六) 英領屬地的外藩
(七) 空中的橋梁
(八) 控制日本的交通
第十七章 越南提薩爾班克島及西沙群島
(一) 法國與太平洋
(二) 太平洋法國軍事根據地的一般形勢
(三) 越南
(四) 斯巴特萊群島及西沙群島
第十八章 海南島
(一) 太平洋中國軍事根據地的一般形勢
(二) 日本攻占海南島的陰謀
(三) 地勢一瞥
(四) 氣候人口及資源
(五) 中國的佐世保
(六) 攻勢戰略的意義
(七) 南中國海的鎖論鑰
第十九章 太平洋蘇聯的軍事戰略地位
(一) 蘇聯在太平洋上國防的政略意義
(二) 軍事根據地的一般形勢
(三) 遠東區的人口及資源
第二十章 海參崴
(一) 蘇聯的不凍港
(二) 海參崴的新面目
(三) 蘇聯的安特維蒲
(四) 漸滅作戰的根據地
(五) 迂迴式戰略的突破
(六) 海參崴的潛艇
(七) 空軍的威力
中英地名對照表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十八年[193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E993.1/1
主題
InfoField
軍事地理
中圖分類
InfoField
E993.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34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2:31,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2:31, 11 June 2023762 × 1,077, 369 pages (10.74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太平洋軍事地理 (1/1) by 蔣震華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5jh003017,85894; 民國圖書.9; 太平洋軍事地理)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