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5jh003757-85230 戰時國土防空之理論與實際.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22 × 1,314 pixels, file size: 27.45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707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戰時國土防空之理論與實際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卓獻書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戰時國土防空之理論與實際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分3篇:總論,政府之設施,民眾之準備。介紹空戰、防空的歷史及實際,政府防空的要領及施設,民眾防空常識,日本、蘇聯等國的防空組織等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未來戰爭與空中戰
第一節 空軍出現與一般戰略戰術上之影響
三大特質
野戰
要塞
騎兵
砲兵
築城
軍隊一般
第二節 空軍出現與國防之影響
第三節 列強新國防政策與空軍
一 英國
拋棄海軍第一主義
首創獨立空軍
常設防空部隊
二 法國
二百中隊之大計畫
三 意大利
鐵血宰相之空軍建設
四 美國
世界第一空軍計畫
九一八後菲島獨立空軍之擴充
五 蘇俄
萬事不如空防急
六 日本
後來居上
防空施設費
國防空軍及防空空軍
第四節 空軍國防經濟上之研究
空軍與海軍經費之比較
空軍與海軍國防價值之比較
空軍國防之五大特色
第五節 一二八混戰後日本軍部之教訓及空軍擴張計畫
混戰之教訓
空軍人員之擴充
教育
器材
戰後空軍擴充計畫
陸軍
海軍
第六節 世界列強空軍勢力之現況
一 空軍勢力之三大要素
空軍部隊
民間航空
航空工業
二 列國空軍部隊之兵力現況
英國
美國
法國
意大利
蘇俄
日本
三 列國之民間航空概況
民間航空之國防意義
民間航空之保護獎勵
各國民間航空勢力
四 列國之航空工業
航空工之國防地位
各國航空工業及航空工業政策
英國
法國
意大利
德國
美國
日本
第七節 戰後航空技術之進步
航空技術與空軍威力
最近進步之事例
中國國防之危機
第八節 未來戰爭之方式
國防之新概念
戰後空軍之新趨勢
戰爭方式之演進
未來戰爭方式
開戰
戰爭經過
陸戰
海戰
第二章 都市轟炸之理論與實際
第一節 戰爭之經濟化科學化
戰爭目的及手段
歐戰之損失
現代空軍戰之經濟化
空軍國防與中國國防
第二節 投下炸彈之種類及其威力
一 種類及特性
投下榴彈
投下地雷彈
投下破甲彈
燒夷彈
投下瓦斯彈
投下照明彈
二 投下炸彈之威力
殺傷威力
侵征威力
爆破威力
攻擊軍艦之威力
投下瓦斯彈之威力
燒夷彈之威力
第三節 投下炸彈之命中精度及其投下法
命中精度
投下法
風床轟擊
側風轟擊
單發投下
同時投下
連續投下
第四節 轟炸機之航續力及其航法
航續力之重要
航空母艦及軍艦之母艦化
大澤上之飛機場
轟炸機之航法
第五節 轟炸機之出動時機及其自衛
夜間行動
畫間行動
自衛手段
第六節 轟炸都市之要領
轟炸方法
破壞
燒夷
毒化並用
轟炸目標
瓦斯包圍
瓦斯阻絕
第七節 世界大戰間都市空制之戰例
空襲
防空
飛船
飛機
集團轟炸
未來空襲
第三章 國土防空之歷史的觀察
第一節 大戰間列強之空襲及其教訓
大戰間各國所受空襲之損害
巴黎倫敦地理上之比較
德國空襲之經過
大戰間倫敦之苦況
各國之防空施設
第二節 大戰前列強之防空
戰前航空兵器及其禁制
戰前各國之防空施設
第三節 大戰間倫敦之防空
一 倫敦第一期(自一九一四年八月至一九一六年二月)之防空
二 倫敦第二期(自一九一六年三月至一九一七年四月)之防空
三 倫敦第三期(自一九一七年五月至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之防空
第四章 中國空防之觀察及批判
第一節 中國空防之條件
第二節 中國地理與空防
1. 位置
2. 形狀
3. 發達景況
4. 國民性
第三節 中國國防軍備與空防
1. 空軍
2. 海軍
3. 陸軍
第四節 中國社會與空防
1. 工業技術
2. 人民程度
3. 都市狀況
第五節 中國空防之出路
急起直追
整備空軍
都市防空之急務
第二篇 政府之施設
第一章 防空一般之要領
第一節 空襲之損害及防空之必要
現代戰之特色
歐戰各國空制之損害
現代轟炸機之威力
中日開戰之豫想及中國國防之〓點
第二節 防空之意義及責任
第三節 防空之效果
第四節 防空之方法
一 防空之要領
積極手段
消極手段
防空施設之目標
中樞機關
直接防禦
防空之種類
二 防空機關及防空施設
統治機關
實行機關
補助機關
三 都市防空配備之要領
第一線防空監視哨地帶
第二線防空航空隊待待機及戰門地帶
第三線豫測團地帶
第四線高射砲地帶
第五線阻塞氣球地帶
第六線直接防禦地帶
四 各種防空機關之任務及性能
積極機關
消極機關
警報班
通信班
燈火管制班
偽裝遮蔽班
消防班
防毒救護班
警備機關
其他
五 中國政府空防建設之途徑及其要領
第二章 防空監視
第一節 防空監視之目的
第二節 防空監視隊之監視地帶
一 監視地帶與都市之距離
距離算定之標準
航空隊戰門之標準
算定公式
燈火管制之標準
二 監視哨相互間之距離間隔
三 監視地帶之縱深
第三節 防空監視隊之兵力 編成 任務 及動作
第四節 防空監視用通信網
第五節 海上防空監視
第六節 防空監視之重要問題
兵力問題
民眾協力問題
通信問題
第七節 中國交通部對於防空監視應有之措置
其一 補助監視部署之設定
其二 通信連絡上之施設
其三 通信連絡之措置
施設上之措置
實施方法之措置
各種通信機關之統治運用
通信手續之考究
無線電之措置
第八節 防空監視與鐵道通信網
鐵道通信網於防空監視之用途
中國鐵道通信網之價值
第三章 防空航空隊
第一節 防空航空隊使用之條件
第二節 防空戰門機之性能
應具性能
絕對條件
敵機來制時航空隊戰門之要領及位置
第三節 防空航空隊與警報之關係
第四節 捕捉敵機之要件
待機
發見
空中發見距離
地上連絡
機能
日本轟炸機之性能
第五節 攻轟敵機之要訣
一般要訣
敵機侵入都市時之要訣
第六節 夜間防空之戰門法
照射空城
夜間標識
照空燈之協力
夜間防空戰門之難題
第四章 高射砲及高射機關槍
第一節 高射砲之出現
第二節 高射砲隊陣地
配置法
陣地選定之要件
聽音機之配置
第三節 高射砲射擊之要領
其一 直接望見敵機之射擊
射擊準備
修正量
飛行諸元
效力射
射擊速度
效率
其二 由聽音機測定之射擊
移動阻止射擊
固定阻止射擊
第四節 高射砲砲兵兵器之常識
一 各種口徑砲之性能
二 砲彈
三 觀測照准器具
四 照空燈
五 聽音機
第五節 高射砲兵之價值
第六節 歐美高射砲兵
一 英國
二 意大利
三 法國
四 德國
五 美國
第七節 高射機關槍
高射機關槍之用法
射擊法
有效射程
第五章 阻塞氣球
第一節 阻塞氣球之用途
第二節 阻塞氣球之性能
第三節 阻塞氣球之配置
航路上之配置
直接配置
都市周圍
局部要點
一線
數線
各球距離間隔算定之標準
第四節 歐戰間列國之阻塞氣球
一 意大利
隊數
戰績
二 英國
編成
缺點
三 法國
編成
成績
巴黎上空阻塞網之構成
四 德國
沿革
配備
第六章 警報
第一節 警報之必要
第二節 防空實施各時期經過之概要
一 開戰時期
二 入於空制危險時期
三 敵機侵入我防空監視線時期
四 實施非常管制時期
五 敵機退出我防空監視線時期
六 空襲危險已免時期
第三節 警報之意義
第四節 警報之種類及目的
局地警報
一般警報
非常燈火管制警報
一般警報解除
第五節 一般警報之發令及解除
第六節 一般警報傳達之要領
傳達系統
要領
防空司令官警察廳
交通局
府縣燈火管制指導官
傳達手段
地方團體之協力
電力公司之活動
廣播無線電台之活動
第七節 各種電氣汽笛之傳聲效力
第七章 燈火管制
第一節 燈火管制之意義
第二節 燈火管制之範圍
第三節 燈火管制之時機
常時管制
臨時管制
第四節 燈火管制之程度
第五節 燈火管制方法之種類
中央管制
自由管制
各種管制之利害
第六節 燈火管制之監督取締
第七節 戰時燈火管制之運用
燈火管制之節約
欺騙敵機
中國空防上燈火管制運用之特點
第八節 燈火管制之具體手段
遮蔽
隱蔽
制限
熄燈
各種應用時機及方法
第九節 管制區分
警戒管制
非常管制
第十節 管制區分與管制燈火之關係
第十一節 燈火管制之施設
一 都市一般之施設
二 鐵道之施設
三 港灣及船舶之施設
四 工廠之施設
五 燈火以外之施設
六 交通車輛之施設
第十二節 燈火管制之警報
通信警報
直接警報
警報系統及傳達方法
第十三節 燈火管制與船舶及燈台
監視勤務
警報之受信
燈火管制之處置
第十四節 燈火管制與鐵道
一 鐵道與燈火管制
二 鐵道上使用燈火及其他光源之種類
三 管制方法
四 燈火管制與列車運轉之影響
五 點燈線之管制法
六 管制區域
七 列車管制之通信方法
八 將來必須研究之問題
第十五節 燈火管制計畫之一例
一 燈火管制計畫應行規定之事項
二 日本名古展防空演習燈火管制計畫之一例
第八章 消防
第一節 空襲與消防之影響
一 由空襲而起火災之特性
二 空襲與消防施設及消防隊行動之影響
第二節 中國消防現勢之研究
第三節 一火災所要之最少唧筒數
一 消防唧筒之機能
二 火災延燒之速度
三 一火災所要之最少唧筒數
第四節 都市消防機關之防禦力及徵發力
一 都市消防機關之防禦力
常備機關
自衛機關
防禦力計算之要領
各種影響之條件
二 都市消防機關之徵發力
徵發種類
徵發計畫
第五節 防空之消防方策
非常災變警防規程
非常警防演習
警防計畫
警防區畫
防禦線計畫
部隊編成計畫
非常水利計畫
消防具之緊急實用處分及徵發
部隊編成
警防大隊
警防行動
事務分掌
出動準則
通信連絡
民眾團體之協力
第九章 國土防空與瓦斯防護
第一節 空襲與瓦斯攻擊
第二節 世界各國未來化學戰之準備
一 英國
調查部
化學戰研究所
化學戰學校
二 美國
化學戰部
三 法國
陸軍部軍用化學課
瓦斯防護材料監查部
化學戰委員會
四 意大利
化學戰部
五 蘇俄
軍部之施設
民間之施設
六 德國
七 日本
第三節 世界各國都市瓦斯防護之施設
一 英國
二 美國
三 法國
四 蘇俄
五 意大利
六 日本
第四節 都市瓦斯防護之必要
瓦斯空襲
瓦斯之種類
瓦斯之威力
中國都市之瓦斯空襲
第五節 都市瓦斯防護一般之要領
集團防護
各個防護
防護機關之編成及任務
防毒室及避難所
一時避難場
瓦斯警報
瓦斯防毒隊
避難所管理班
交通整理班
要地要點之防護
防毒具及防毒材料之整備及配給
防毒地區之區分
第六節 有備無患
第十章 防空與警察
第一節 戰時警察力量之不足
英國之例
日本之例
警察特別補充之必要
第二節 平時應有之準備
一 特別警察官
二 平時各種預備調查
避難
防禦
安民
通信
第三節 受空襲時警察之措置
一 空襲當前時警察之活動
監視勤務
直接行動
大戰間英國特別警察之防空活動
二 空襲災變中警察之活動
1 警察力之充實
2 勤務法之改正
3 情報之搜集及供給
4 治安維持
5 外事警察
6 人心安定
7 其他措置
8 與各機關之連絡
第十一章 偽裝及遮蔽
第一節 要地之偽裝
目的
要領
具體方法
欺騙目標
欺騙偽裝之研究事項
欺騙偽裝之具體方法
欺騙行動之準據
第二節 發煙遮蔽
一 沿革及目的
二 時期及地點
三 器材及方法
發煙簡法
發煙器法
現地材料法
四 發煙遮蔽之利害及其統制
第三節 歐戰間偽巴黎構成之要領
第四節 日本防空演習眾發煙遮蔽之成績
第十二章 防空都市計畫
第一節 都市計畫與防空之關係
第二節 防空上都市計畫施設之要領
一 都市建設及地區區別
二 道路
三 家屋
四 公共建築
五 地下建築
六 水源地及水道
七 倉庫工廠
八 橋梁
九 公園
十 其他
第十三章 市民防空訓練
第一節 市民防空訓練之必要
第二節 市民訓練之事項
訓練目的
訓練事項
一般訓練
專門訓練
訓練組織
第三節 市民訓練之方式
一 宣傳
遊動宣傳
教育宣傳
集會宣傳
娛樂宣傳
博覽宣傳
其他
二 演習
目的
意義
單獨演習
聯合演習
對抗演習
三 獎勵及取締
第四節 市民訓練之施行機關
中樞(計畫)機關
部門(施行)機關
補助機關
第十四章 防空法制
第一節 防空法制之必要
第二節 防空法令之體系及範圍
第三節 防空法令要綱
第四節 防空法施行令要綱
其一 組織
其二 情報搜集
其三 防空監視
其四 警報
其五 燈火管制
其六 通信
其七 防護及警備
其八 雜則
第五節 防空法施行令以外應以國府命令規定之事項
第六節 現行法令規約之增改
第七節 軍令事項
第八節 防空法制實現之方策
中央防空調查研究會
地方防空施設研究會
中央防空審議會
中央防空委員會
第十五章 防空計畫
第一節 防空計畫製作之要領
第二節 都市防空計畫之一具體例
第三節 防空計畫製作上之根本要旨
第四節 防空演習及訓練
第五節 防空總動員
第十六章 世界列強政府防空施設之現況
第一節 戰後各國國土防空之準備
第二節 列強之防空方針
第三節 列強政府之防空施設
一 英國
二 法國
三 美國
四 意大利
五 蘇俄
六 德國
七 日本
第三篇 民眾之準備
第一章 國民對於防空應有之理解及常識
第一節 國民防空之必要
第二節 國民防空之真諦
第三節 空襲之時機
第四節 地上目標及民眾之處置
第五節 防空與國民精神
第二章 防護一般之要領
第一節 空襲之種類
第二節 防護之意義
第三節 防護一般之要領
一 消防
二 防毒
三 避難
四 救護
五 交通整理
第四節 防護事業之統制
第五節 空襲時市民之行動
第六節 警備軍隊之行動
一 防護與軍隊之關係
二 軍隊之戰時警備
(附) 德國防護上各種規定之一瞥
其一 對於空襲威脅地帶內警示之基礎規定
其二 敵機轟擊時民眾行動之佈告
其三 德國陸軍部頒布工廠隊空防備指針
第三章 防空監視
第一節 防空監視與民眾之關係
第二節 防空監視哨與地方民眾團體
第三節 防空監視通信與民眾團體
第四節 防空監視隊服務要領
一 監視隊之編成及任務
二 服務要領
第四章 燈火管制
第一節 燈火管制與民眾之關係
第二節 燈火管制與民眾應有之覺悟
第三節 民眾燈火管制之實施
第四節 燈火管制與民眾團體
第五章 消防
第一節 防空消防與民眾訓練
第二節 消防與民眾團體
義勇消防隊
義勇消防隊服務要領
第三節 蘇俄之防空消防組織
第六章 防毒
第一節 民眾應有之毒瓦斯之常識
第二節 民眾防毒實施
第三節 民眾消毒實施
第四節 防毒與民眾團體
第五節 民眾防毒須知
第七章 避難及救護
第一節 避難所是否必要
第二節 避難所之設備
第三節 避難所與民眾團體
第四節 救護
其一 救護之編成及訓練
其二 各種中毒救治法
第八章 警備及交通整理
第一節 警備之必要
第二節 警備與民眾團體
第三節 交通整理
第九章 其他勤務
第一節 通信
第二節 工作
第三節 配給
第四節 宣傳
第五節 音響管制
第十章 民眾防護團體
第一節 民眾防護團體之組織及編制
名稱
地區區別
特種編制
指揮機關
常設機關
第二節 防護計畫
作制要領
防空動員令
局部防護計畫
預備隊
第三節 國民防空協會
第十一章 世界列強民間防空施設之現況
第一節 英國
第二節 法國
第三節 德國
第四節 意大利
第五節 蘇俄
第六節 日本
第七節 防空戰備之要素及整備
第十二章 強隣日本民間防護組織之內容
一 東京非常災變藥物規約
二 防護團體之組織編成任務及配置
三 東京市聯合防護團
四 日本國民防空協會
第十三章 強隣蘇俄國防航空化學協會之內容
第一節 蘇俄國防航空化學協會之國防地位
第二節 任務及事業
第三節 組織及人員
第四節 青年及預備軍幹部兵卒之教育
第五節 化學及瓦斯防禦
第六節 航空
其一 與空軍之協力及援助
其二 與民間航空事業之協力
其三 航空事業之團體
其四 將來之航空計畫
第七節 農村經濟之協力事項
第八節 發明學術研究及出版事項
第九節 宣傳事項
第十節 國防航空化學協會與婦女
第十一節 協會之五年計畫
第十二節 航空化學隊組織之一瞥
附圖附表目次
裝備之軍用以外之用途一覽表
各國陸軍航空教育機關數一覽表
各國軍用飛機數與人口比較一覽表
各國民間航空預算一覽表
各國民間飛機數一覽表
各國民間航空操縱士數一覽表
美國戰時航空工業力擴充標準表
航空技術(威力)進步概況一覽表
現代轟炸機行動半徑(威力圖)一覽表
歐戰各國損失統計表(三則)
飛機投下炸彈種類一覽表
各種投下炸彈特性表
各種投下炸彈威力統計表(七則)
世界各國投下炸彈一覽表
各國輕轟炸機性能一覽表
各國重轟炸機性能一覽表
各國超大型飛機性能一覽表
大戰間倫敦所受空襲損害一覽表
大戰間巴黎所受空襲損害一覽表
大戰間英法德所受空襲損害比較表
德軍空襲倫敦有效炸彈及其效果一覽表
大戰間各國防空施設整備一覽表
大戰間倫敦所受空襲投下炸彈移至上海之圖
倫敦巴黎防空戰績統計表
屬地防空配備一般要領圖
都市防空機關細部配置要領圖
防空哨視地帶與都市距離算定圖例(二則)
防空監視哨相互距離間隔算定要領圖
防空通信網一覽圖
防空部隊指揮用通信回線一覽圖
敵機〓襲南京時航空隊戰〓位置及要領圖
大戰間高射砲命中率一覽表
倫敦防空部隊平時配備要圖
高射砲之種類及效力一覽表
各種高射火器有效射高表
歐亞平均風速度比較表
各國阻塞氣球一覽表
阻塞氣球配備要領圖
大戰間意大利阻塞氣球隊數及用途一覽表
大戰間意大利阻塞氣球戰績一覽表
大戰間巴黎阻塞氣球隊之配置要圖
各種電氣汽笛傳聲半徑一覽表
管制區分與管制燈火種類關係一覽表
鐵道燈火之管制區分及管制燈火種類一覽表
中型消防唧筒機能一覽表
東京火災延燒速度 (燒失評數)一覽表
各種地帶之火災所要最少唧筒數比較表
防毒機關編成一覽表
瓦斯防護方法區分一覽表
主要毒瓦斯一覽表
大戰間司法國偽巴黎設置要領圖
偽巴黎東方地帶工事施設要領圖
大戰間巴黎防空發燈遮蔽之位置要圖
防護動務實行機關之編成統治系統表
各國軍用飛機標識一覽圖
各種軍用機之性能特徵一覽圖
民眾各個燈火管制施設要領圖(八則)
防毒面具構造及使用要領圖(八則)
防毒室各種裝置圖(三則)
蘇俄消毒用器具圖(二則)
日本名古展防空演習模範避難所設備要領圖(五則)
醫療所設備要領圖
日本東京各防護關勤務上相互關係一覽表
蘇俄國防航空化學協會中央機關組織系統圖
蘇俄國防航空湖中學協會會員出身比較表
蘇俄國防航空化學協會小組分布比較表
蘇俄國防航空化學協會瓦斯關係團體一覽表
蘇俄國防航空化學協會航空關係團體一覽表
蘇俄國貨航空化學協會農業化學關係一覽表
蘇俄國防航空化學協會各種婦女會員一覽表
航空化學隊組織系統表
航空化學隊人員編成一覽表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十八年[193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E296.1/170
主題
InfoField
戰時
中圖分類
InfoField
E296.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656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3:02,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3:02, 11 June 2023922 × 1,314, 707 pages (27.45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戰時國土防空之理論與實際 (1/1) by 卓獻書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5jh003757,85230; 民國圖書.9; 戰時國土防空之理論與實際)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