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5jh009532-106675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2,816 × 3,785 pixels, file size: 105.17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1,676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纂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上海])
Description

分總述、教育行政、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學術文化、戰區教育等15編

目錄
第一編 總述
第一章 國民政府成立後之教育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
第三節 三民主義教育實施原則
第二章 抗戰時期教育
第一節 戰時教育政策
第二節 戰時教育實施方案
第三節 戰時教育設施大要
第三章 復員時期之教育
第一節 教育復員之規劃
第一目 抗戰勝利時之緊急指示
第二目 教育復員善後之商討
第二節 教育復員之設施
第一目 專科以上學校之遷復與維持
第二目 國立中等學校之交省
第三目 敵掠文物之接收與清理
第四目 復員交通之籌劃與協助
第五目 建築設備之修復與補充
第六目 收復區員生之甄審
第七目 失學失業青年之輔導與救濟
第三節 憲法中教育條文之規定
第一目 各國憲法中教育條文之規定
第二目 我國憲法規定教育條文之經過
第三目 現行憲法中規定之教育條文
第二編 教育行政
第一章 學制
第一節 學制之變遷
第一目 清末之學制
第二目 民初之學制
第三目 新學制之制定
第四目 新學制後之變遷
第二節 現行學制
第一目 現行學制之演成
第二目 現行學製圖說
第二章 教育行政組織
第一節 中央教育行政組織
第二節 地方教育行政組織
第一目 省教育行政組織
第二目 縣教育行政組織
第三目 市教育行政組織
第三章 教育經費
第一節 總述
第二節 國家教育文化經費
第一目 戰前教育文化經費
第二目 戰時教育文化經費
第三目 戰後教育文化經費
第三節 貸金公費與獎學金
第一目 戰時貸金制度與公費制度
第二目 復員以後之獎學金制度
第四章 教育會議
第一節 戰前全國性教育會議
第一目 清末之中央教育會議
第二目 北京政府時代之教育會議
第三目 國民政府時代之教育會議
第二節 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議
第三節 戰時其他各種教育會議
第四節 全國教育善後復員會議
第五章 教育視導
第一節 各級教育視導機構
第一目 教育部視導機構
第二目 各市教育廳局處視導機構
第三目 省以下之教育視導機構
第二節 各級教育視導之實施
第一目 教育部教育視導之實施
第二目 省市教育視導之實施
第三目 省以下教育視導之實施
第四目 各項教育視導標準
第三節 各項教育輔導辦法
第一目 中等教育之輔導
第二目 國民教育之輔導
第三目 社會教育及體育之輔導
第六章 私立學校之設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私立專科以上學校
第三節 私立中等學校
第四節 私立小學
第五節 私立學校規程要點
第七章 省市教育行政組織
壹 江蘇省
貳 浙江省
叄 安徽省
肆 江西省
伍 湖北省
陸 湖南省
柒 四川省
捌 西康省
玖 福建省
拾 雲南省
拾壹 貴州省
拾貳 廣東省
拾叄 廣西省
拾肆 河北省
拾伍 河南省
拾陸 山東省
拾柒 山西省
拾捌 陝西省
拾玖 甘肅省
貳拾 寧夏省
貳拾壹 青海省
貳拾貳 熱河省
貳拾叄 綏遠省
貳拾肆 察哈爾省
貳拾伍 遼寧省
貳拾陸 吉林省
貳拾柒 黑龍江省
貳拾捌 安東省
貳拾玖 遼北省
叄拾 興安省
叄拾壹 嫩江省
叄拾貳 台灣省
叄拾叄 南京市
叄拾肆 上海市
叄拾伍 北平市
叄拾陸 天津市
叄拾柒 重慶市
叄拾捌 青島市
叄拾玖 哈爾濱市
第三編 初等教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制度
第一目 義務教育制度
第二目 國民教育制度
第二節 行政
第一目 初等教育之基層行政組織
第二目 初等教育之層級視導機構
第三目 實施行政三聯制
第四目 實行政教聯繫
第五目 中心學校國民學校之隸屬及校長專任問題
第三節 經費
第一目 義務教育補助費
第二目 國民教育補助費
一、 國民教育中央補充費之分配
二、 國民教育中央補助費之考核
第三目 國民教育基金之籌集
第四目 縣地方教育經費之保障與整理
第四節 課程及設備
第一目 教學科目
第二目 教育時數
第三目 教學目標
一、 總目標
二、 公民訓練教學目標
三、 音樂體育唱遊科
四、 國語科教學目標
五、 算術科
六、 社會自然常識科
七、 美術勞作工作科
第四目 課程編要
第五目 建築設備
第五節 訓育
第一目 公民訓練標準
第二目 小學訓育標準
第三目 小學衛生訓練標準
第六節 教職員
第一目 登記
第二目 檢定
第三目 甄審
第四目 任用
第五目 待遇
第六目 進修
第七目 訓練
第二章 各省實施義務教育概況
壹 江蘇省
貳 浙江省
叄 安徽省
肆 江西省
伍 湖北省
陸 湖南省
柒 四川省
捌 河北省
玖 山東省
拾 河南省
拾壹 山西省
拾貳 陝西省
拾叄 甘肅省
拾肆 福建省
拾伍 廣東省
拾陸 廣西省
拾柒 雲南省
拾捌 貴州省
拾玖 西康省
貳拾 青海省
貳拾壹 察哈爾省
貳拾貳 綏遠省
貳拾叄 寧夏省
貳拾肆 新疆省
貳拾伍 南京市
貳拾陸 上海市
貳拾柒 北平市
貳拾捌 天津市
貳拾玖 青島市
叄拾 威海衛區
第三章 各省市實施國民教育概況
第一節 四川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二節 河南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三節 湖南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四節 湖北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五節 江西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六節 安徽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實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七節 浙江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八節 福建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九節 廣東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十節 廣西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十一節 雲南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十二節 貴州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實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十三節 西康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十四節 陝西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十五節 甘肅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十六節 寧夏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十七節 青海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十八節 新疆省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十九節 重慶市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行政組織
第三目 學校設施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經費
第四編 中學教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制度
第一目 學制之演變
第二目 設置之沿革
第二節 中學行政組織
第一目 行政組織
第二目 校務分掌
第三節 課程教材及教法
第一目 課程之釐訂
第二目 教材之編印
第三目 教法之改進
第四節 訓育
附青年訓練大綱
附訓育綱要
附中等學校導師制實施辦法
第五節 教職員
第一目 作用與待遇
附中學及師範學校教員檢定辦法
第二目 進修與獎勵
附教育部獎勵中等學校教員休假進修辦法
第六節 學生
第一目 入學與待遇
第二目 畢業會考
第三目 學生數量統計
第七節 設備
第二章 國立中學概況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分述
壹、 國立第一中學
貳、 國立第二中學
叄、 國立第三中學
肆、 國立第四中學
伍、 國立第五中學
陸、 國立第六中學
柒、 國立第七中學
捌、 國立第八中學
玖、 國立第九中學
拾、 國立第十中學
拾壹、 國立第十一中學
拾貳、 國立第十二中學
拾叄、 國立第十三中學
拾肆、 國立第十四中學
拾伍、 國立第十五中學
拾陸、 國立第十六中學
拾柒、 國立第十七中學
拾捌、 國立第十八中學
拾玖、 國立第十九中學
貳拾、 國立第二十中學
貳壹、 國立第二十一中學
貳貳、 國立第二十二中學
貳叄、 國立女子中學
貳肆、 國立第一華僑中學
貳伍、 國立第二華僑中學
貳陸、 國立第三華僑中學
貳染、 國立東北中山中學
貳捌、 國立西南中山中學
貳玖、 國立漢民中學
叄拾、 國立東北中學
叄壹、 國立綏遠中學
叄貳、 國立黔江中學
叄叄、 國立河西中學
叄肆、 國立湟川中學
附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
第三章 各省市中學概況
壹 江蘇省
貳 浙江省
叄 安徽省
肆 江西省
伍 湖北省
陸 湖南省
柒 四川省
捌 西康省
玖 河北省
拾 山東省
拾壹 山西省
拾貳 河南省
拾叄 陝西省
拾肆 甘肅省
拾伍 青海省
拾陸 福建省
拾柒 廣東省
拾捌 廣西省
拾玖 雲南省
貳拾 貴州省
貳拾壹 遼寧省
貳拾貳 安東省
貳拾叄 遼北省
貳拾肆 吉林省
貳拾伍 松江省
貳拾陸 熱河省
貳拾柒 察哈爾省
貳拾捌 綏遠省
貳拾玖 寧夏省
叄拾 新疆省
叄拾壹 台灣省
叄拾貳 南京市
叄拾叄 上海市
叄拾肆 重慶市
叄拾伍 北平市
叄拾陸 天津市
叄拾柒 青島市
第五編 高等教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高等教育之變遷
第二節 組織及行政
第一目 大學
第二目 獨立學院
第三目 專科學校
第三節 課程
第一目 科目表之編訂
第二目 大學用書之編輯
第四節 經費
第五節 建築設備
第一目 固有校舍設備之保全
第二目 新校舍設備之建設
第六節 教職員
第一目 種類及資格
第二目 聘任及職責
第三目 待遇及進修
第四目 退休及撫恤
第七節 學生
第一目 專科以上學校學生之增減
第二目 專科以上學校之歷年畢業生
第三目 專科以上學校之招生
第四目 學籍及成績考核
第五目 學業競試
第六目 徵調服務及實習
第七目 甄別試驗及甄審
第八目 獎學金
第八節 研究院所
第九節 先修班
第十節 專科以上學校總覽
第二章 公私立大學概況
第一節 國立大學
壹 國立中央大學
貳 國立政治大學
叄 國立北京大學
肆 國立清華大學
伍 國立中山大學
陸 國立西北大學
柒 國立交通大學
捌 國立同濟大學
玖 國立暨南大學
拾 國立復旦大學
拾壹 國立浙江大學
拾貳 國立英士大學
拾叄 國立安徽大學
拾肆 國立中正大學
拾伍 國立湖南大學
拾陸 國立武漢大學
拾柒 國立重慶大學
拾捌 國立四川大學
拾玖 國立南開大學
貳拾 國立北洋大學
貳拾壹 國立山東大學
貳拾貳 國立河南大學
貳拾叄 國立山西大學
貳拾肆 國立蘭州大學
貳拾伍 國立廈門大學
貳拾陸 國立廣西大學
貳拾柒 國立貴州大學
貳拾捌 國立雲南大學
貳拾玖 國立東北大學
叄拾 國立長春大學
參拾壹 國立台灣大學
第二節 私立大學
壹 私立金陵大學
貳 私立燕京大學
叄 私立北平輔仁大學
肆 私立中法大學
伍 私立廣州大學
陸 私立嶺南大學
柒 私立東吳大學
捌 私立滬江大學
玖 私立光華大學
拾 私立大夏大學
拾壹 私立大同大學
拾貳 私立震旦大學
拾叄 私立聖約翰大學
拾肆 私立武昌中華大學
拾伍 私立武昌華中大學
拾陸 私立民國大學
拾柒 私立華西協合大學
拾捌 私立齊魯大學
拾玖 私立福建協和大學
貳拾 私立東北中正大學
貳拾壹 私立江南大學
貳拾貳 私立珠海大學
第三章 公私立獨立學院概況
第一節 國立獨立學院
壹 國立北平師範學院
貳 國立師範學院
叄 國立湖北師範學院
肆 國立南寧師範學院
伍 國立貴陽師範學院
陸 國立昆明師範學院
柒 國立西北師範學院
捌 國立長白師範學院
玖 國立女子師範學院
拾 國立社會教育學院
拾壹 國立上海醫學院
拾貳 國立江蘇醫學院
拾叄 國立中正醫學院
拾肆 國立湘雅醫學院
拾伍 國立貴陽醫學院
拾陸 國立瀋陽醫學院
拾染 國立獸醫醫學院
拾捌 國立成都理學院
拾玖 國立唐山工學院
貳拾 國立西北工學院
貳拾壹 國立西北農學院
貳拾貳 國立北平鐵道管理學院
貳拾叄 國立上海商學院
第二節 省立獨立學院
壹 江蘇省立江蘇學院
貳 江蘇省立教育學院
叄 安徽省立安徽學院
肆 湖北省立醫學院
伍 湖北省立農學院
陸 四川省立教育學院
柒 湖南省立克強學院
捌 河北省立農學院
玖 河北省立工學院
拾 河北省立醫學院
拾壹 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
拾貳 山東省立農學院
拾叄 福建省立醫學院
拾肆 福建省立農學院
拾伍 廣東省立法商學院
拾陸 廣東省立文理學院
拾柒 廣西省立醫學院
拾捌 新疆省立新疆學院
拾玖 台灣省立師範學院
貳拾 台灣省立農學院
貳拾壹 台灣省立工學院
第三節 私立獨立學院
壹 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貳 私立建國法商學院
叄 私立中國學院
肆 私立朝陽學院
伍 私立華北文法學院
陸 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
柒 私立廣東光華醫學院
捌 私立上海法政學院
玖 私立上海法學院
拾 私立誠明文學院
拾壹 私立同德醫學院
拾貳 私立東南醫學院
拾叄 私立新中國法商學院
拾肆 私立南通學院
拾伍 私立之江文理學院
拾陸 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
拾柒 私立福建學院
拾捌 私立鄉村建設學院
拾玖 私立銘賢學院
貳拾 私立天津工商學院
貳拾壹 私立達仁商學院
貳拾貳 私立焦作工學院
貳拾叄 私立南華學院
貳拾肆 私立遼寧醫學院
貳拾伍 私立華僑工商學院
貳拾陸 私立相輝文法學院
貳拾柒 私立中國紡織工學院
貳拾捌 私立輔成法學院
貳拾玖 私立川北農學院
叄拾 私立中華文法學院
叄拾壹 私立正陽法學院
第四章 公私立專科學校概況
第一節 國立專科學校
壹 國立音樂院
貳 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叄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
肆 國立東方語文專科學校
伍 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
陸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柒 國立吳淞商船專科學校
捌 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
玖 國立福建音樂專科學校
拾 國立海疆學校
拾壹 國立邊疆學校
拾貳 國立中央工業專科職業學校
拾叄 國立中央技藝專科學校
拾肆 國立自貢工業專科學校
拾伍 國立西北農業專科學校
拾陸 國立西康技藝專科學校
拾柒 國立康定師範專科學校
拾捌 國立體育師範專科學校
拾玖 國立國術體育師範專科學校
貳拾 國立遼海商船專科學校
第二節 省立專科學校
壹 江蘇省立蘇州工業專科學校
貳 江蘇省立蠶絲專科學校
叄 安徽省立工業專科學校
肆 浙江省立醫藥專科學校
伍 江西省立工業專科學校
陸 江西省立醫學專科學校
柒 江西省立獸醫專科學校
捌 江西省立體育師範專科學校
玖 江西省立農業專科學校
拾 湖南省立音樂專科學校
拾壹 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
拾貳 四川省立體育專科學校
拾叄 四川省立會計專科學校
拾肆 河北省立水產專科學校
拾伍 山東省立師範專科學校
拾陸 山西省立川至醫學專科學校
拾柒 陝西省立商業專科學校
拾捌 陝西省立師範專科學校
拾玖 陝西省立醫學專科學校
貳拾 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
貳拾壹 廣西省立藝術專科學校
貳拾貳 廣東省立體育專科學校
貳拾叄 廣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
貳拾肆 廣東省立藝術專科學校
貳拾伍 廣東省立海事專科學校
貳拾陸 雲南省立英語專科學校
貳拾柒 上海市立師範專科學校
貳拾捌 上海市立體育專科學校
貳拾玖 上海市立工業專科學校
叄拾 北平市立體育專科學校
第三節 私立專科學校
壹 私立重輝商業專科學校
貳 私立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叄 私立立信會計專科學校
肆 私立中國新聞專科學校
伍 私立上海牙醫專科學校
陸 私立中華工商專科學校
柒 私立誠孚紡織專科學校
捌 私立南方商業專科學校
玖 私立無錫國學專修學校
拾 私立蘇州美術專科學校
拾壹 私立江蘇正則藝術專科學校
拾貳 私立武昌藝術專科學校
拾叄 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學專科學校
拾肆 私立知行農業專科學校
拾伍 私立信江農業專科學校
拾陸 私立漢華農業專科學校
拾柒 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
拾捌 私立西南商業專科學校
拾玖 私立西北藥學專科學校
貳拾 私立東亞體育專科學校
貳拾壹 私立上海紡織工業專科學校
貳拾貳 私立光夏商業專科學校
貳拾叄 私立海南農業專科學校
貳拾肆 私立求精商業專科學校
第六編 學術文化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學術研究機關
第一節 獨立研究院所
壹 國立中央研究院
貳 國立北平研究院
叄 福建省研究院
肆 中國地理研究所
伍 中國建築研究所
第二節 各院部會所屬研究機構
壹 中央氣象局
貳 中央地質調查所
叄 中央農業實驗所
肆 中央畜牧實驗所
伍 西北羊毛改進處
陸 中央林業實驗所
柒 中央水產實驗所
捌 中央水利實驗處
第三節 各省市研究機構
壹 台灣省工業研究所
貳 台灣省海洋研究所
叄 台灣省椿業試驗所
肆 台灣省林業試驗所
伍 台灣省水產試驗所
陸 台灣省農業試驗所
柒 台灣省氣象局
捌 江西省地質調查所
玖 四川省蠶絲改良場
拾 廣西教育研究所
拾壹 甘肅省畜牧獸醫研究所
拾貳 甘肅省氣象測候所
拾叄 青島市觀象台
拾肆 青島市水族館
第三章 學術機關
壹 國立編譯館
貳 中國大辭典編纂處
叄 統一中外地名譯文委員會
肆 私人講學機關——復性書院
第四章 學術文化團體
第一節 一般學術團體
壹 中華國學社
貳 中國心理建設學會
叄 中國民族學會
肆 中國力行學會
伍 人生哲學研究會
陸 其他
第二節 教育學術團體
壹 中國教育學會
貳 中華職業教育社
叄 中華兒童教育會
肆 中國社會教育社
伍 中國地理教育研究會
陸 中國測驗學會
柒 中華圖書館協會
捌 中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會
玖 中華基督教教育協會
拾 中國英語學會
拾壹 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
拾貳 中國民生教育學會
拾叄 其他
第三節 科學團體
壹 中國科學社
貳 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
叄 中國氣象學會
肆 中國化學會
伍 中國物理學會
陸 新中國數學會
柒 中國地質學會
捌 中國地理學會
玖 中國土壤學會
拾 中國天文學會
拾壹 其他
第四節 社會政治經濟團體
壹 中國社會學社
貳 中國政治學會
叄 中華民國法學會
肆 中國地政學會
伍 中國考政學會
陸 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柒 中國人事心理研究社
捌 中國社會建設研究社
玖 中國經濟建設協會
拾 中國國民經濟學會
拾壹 中國合作學社
拾貳 中國統計學社
拾叄 中國會計學社
拾肆 中國度量衡學會
拾伍 中國邊疆文化促進會
拾陸 中國邊政學會
拾柒 中國邊疆學會
拾捌 中國邊疆問題研究會
拾玖 中國邊疆學術研究會
貳拾 其他
第五節 工程團體
壹 中國工程師學會
貳 中國水利工程學會
叄 中國化學工程學會
肆 中國礦冶工程學會
伍 其他
第六節 醫藥學術團體
壹 中華醫學會
貳 中國藥學會
叄 中國衛生教育社
肆 中國護士學會
伍 中國醫藥教育社
陸 其他
第七節 農林學術團體
壹 中華農學會
貳 中華林學會
叄 中國農業協會
肆 中國農業推廣協會
伍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
陸 中華稻作學會
柒 中國農業建設協進會
捌 中國農業經濟建設學會
玖 中國農場經營學會
拾 中國水土保持協會
拾壹 中國農政協會
拾貳 中華昆蟲學會
拾叄 中國農具學會
第八節 體育團體
壹 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
貳 中華體育學會
第九節 藝術團體
壹 中華全國美術會
貳 其他
第十節 國際文化團體
壹 聯合國中國同志會
貳 中法比瑞文化協會
叄 中國國際教育科學文化協會
肆 新亞細亞學會
伍 其他
第五章 學術之審議與獎勵
第一節 學術審議委員會之組織與任務
第二節 學校獎勵
第三節 審查專科以上學校教員資格
第四節 其他學術審議事項
第一目 審議部聘教授辦法
第二目 審議實施博士學位草案
第三目 審查休假進修教授人選
第四目 審查碩士學位候選論文
第六章 國際文化合作
第一節 交換教授
第二節 交換學生
第三節 選派留學
第一目 概述
第二目 留學考試
第三目 選派考察
第四目 應約出國與自備外匯
第五目 留學生之管理與輔導
第四節 設置國外獎學金
第一目 中國文化獎學金
第二目 中國戰區美軍獎學金
第五節 交換圖書
第六節 醫藥社團之聯繫與合作
第七節 國際文化團體及學術會議
第一目 一般學術會議
第二目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
第三目 基本教育研究會議
第四目 職教組織中國委員會
附錄一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約章
附錄二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中國委員會組織規程
第八節 締結文化合作協定
第七編 師範教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制度
第一目 高等教育階段之師範教育
第二目 中等教育階段之師範教育
第二章 師範教育設施
第一節 高級師範教育設施
第一目 設立
第二目 課程與訓育
第三目 學生
第四目 研究與輔導
第二節 中等師範教育設施
第一目 設立
第二目 課程與設備
第三目 教師
第四目 學生
第五目 輔導與師範教育運動
第三章 師範教育之推進
第一節 第一次師範教育方案
第二節 第二次師範教育方案
第三節 三十四年度推進計劃
第四節 三十五年度推進計劃
第五節 戰後五年師範教育方案
第四章 國立師範學校概況
第一節 國立師範學校之沿革
第二節 國立師範學校復員經過
第五章 省市師範教育概況
壹 江蘇省
貳 浙江省
叄 安徽省
肆 江西省
伍 湖北省
陸 湖南省
柒 四川省
捌 西康省
玖 福建省
拾 雲南省
拾壹 貴州省
拾貳 廣東省
拾叄 廣西省
拾肆 河北省
拾伍 河南省
拾陸 山東省
拾柒 山西省
拾捌 陝西省
拾玖 甘肅省
貳拾 寧夏省
貳拾壹 青海省
貳拾貳 新疆省
貳拾叄 熱河省
貳拾肆 綏遠省
貳拾伍 察哈爾省
貳拾陸 遼寧省
貳拾柒 吉林省
貳拾捌 安東省
貳拾玖 遼北省
叄拾 嫩江省
叄拾壹 松江省
叄拾貳 台灣省
叄拾叄 南京市
叄拾肆 上海市
叄伍 北平市
叄陸 重慶市
第六章 分科師範教育
第一節 體育師資之培養
第二節 衛生師資之培養
第三節 童子軍師資之培養
第四節 勞作師資之培養
第五節 音樂師資之培養
第六節 美術師資之培養
第七節 幼稚教育師資之培養
第八節 社教工作人員之培養
第八編 職業教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沿革
第一目 戰前職業教育
第二目 戰時職業教育
第三目 戰後職業教育
第二節 制度
第一目 設置
第二目 課程與教材
第三目 設備
第四目 師資
第五目 學生
第二章 專科職業教育
第一節 學校制度
第一目 設置
第二目 行政及經費
第二節 學校變遷
第一目 二十一年以前之專科學校
第二目 抗戰開始前之專科學校
第三目 戰時之專科學校
第三章 中等職業教育
第一節 國立職業學校
第一目 概述
第二目 分述
壹 國立中央工業專科職業學校
貳 國立西南中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叄 國立北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肆 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
伍 國立高級印刷科職業學校
陸 國立高級〓業職業學校
柒 國立海寧職業學校
捌 國立南通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玖 國立瓊山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拾 國立湖州高級蠶絲職業學校
拾壹 國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
拾貳 國立中央高級護士職業學校
拾叄 國立中央高級助產職業學校
拾肆 國立北平高級助產職業學校
第二節 中等技術科
第一目 中等機械電機技術科
第二目 中等水利科
第三目 中等農工醫各科
第四章 初級職業教育
第一節 初級實用職業學校
第二節 職業補習教育
第三節 職業訓練班與技工訓練
第五章 省市職業教育概況
壹 江蘇省
貳 浙江省
叄 安徽省
肆 江西省
伍 湖北省
陸 湖南省
柒 四川省
捌 西康省
玖 貴州省
拾 雲南省
拾壹 廣西省
拾貳 廣東省
拾叄 福建省
拾肆 河北省
拾伍 河南省
拾陸 山東省
拾柒 山西省
拾捌 陝西省
拾玖 甘肅省
貳拾 青海省
貳拾壹 新疆省
貳拾貳 寧夏省
貳拾叄 綏遠省
貳拾肆 察哈爾省
貳拾伍 熱河省
貳拾陸 遼寧省
貳拾柒 吉林省
貳拾捌 黑龍江省
貳拾玖 安東省
叄拾 遼北省
叄拾壹 松江省
叄拾貳 合江省
叄拾叄 嫩江省
叄拾肆 台灣省
叄拾伍 南京市
叄拾陸 上海市
叄拾柒 北平市
叄拾捌 天津市
叄拾玖 青島市
肆拾 重慶市
肆拾壹 瀋陽市
第九編 社會教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社會教育沿革
第一目 社會教育萌芽時期
第二目 社會教育成立時期
第三目 社會教育發展時期
第四目 社會教育積極推進時期
第二節 社會教育行政
第一目 社會教育行政機構
第二目 社會教育經費
第三目 社會教育人員之訓練
第四目 社會教育人員之任用與資格檢定
第五目 社會教育人員之待遇
第二章 各類社會教育設施
第一節 民眾教育館
第一目 沿革
第二目 民眾教育館之設施
第三目 民眾教育館之事業
第二節 圖書館
第一目 行政與組織
第二目 建築與設備
第三目 經費與藏書
第四目 分類與編目
第五目 館員之訓練與待遇
第六目 圖書館出版物之編刊
第七目 戰時損失及勝利後之清理與接收
第八目 孤本秘笈之搜購與影印
第九目 國立圖書館概況
一、 國立中央圖書館
二、 國立北平圖書館
三、 國立蘭州圖書館
四、 國立西安圖書館籌備委員會
五、 國立羅斯福圖書館籌備委員會
第三節 博物院(館)及古物文獻保存
第一目 沿革
第二目 組織
第三目 設施
一、 中央博物院籌備處
二、 國立故宮博物院
三、 北平古物陳列所
四、 瀋陽博物院
五、 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
六、 倫敦中國藝術展覽
附錄: 保存古物文獻之重要文告
第四節 科學館
第一目 概述
第二目 概況
第五節 禮樂館
第一目 禮制製作
第二目 樂典製作
第六節 學校辦理社會教育
第三章 藝術教育
第一節 音樂教育
第一目 音樂教育行政機關
第二目 音樂院校
第三目 樂團及歌詠團
第四目 編譯出版
第五目 音樂教育之推進
第二節 戲劇教育
第一目 概述
第二目 戲劇教育之實施
第三節 美術教育
第一目 概述
第二目 戰時之藝術教育設施
第四節 國立中央美術館之籌備
第五節 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
第六節 舉辦美術獎勵
第四章 電化教育
第一節 總述
第二節 電化教育施教概況
第三節 電化教育教材教具與教法
第四節 電化教育師資之訓練
第五節 電教刊物之編輯
第六節 中央電教事業機構
第五章 國語教育
第一節 國語教育釋義
第二節 國語教育實施綱領
第三節 樹立各項標準
第四節 訓練國語師資
第五節 推行注音識字
第六節 公布注音符號歌
第七節 修訂全國方言注音符號
第八節 台灣省推行國語教育
第九節 邊疆推行國語教育
第六章 識字教育
第一節 識字教育之發展
第一目 識字教育萌芽時期
第二目 識字教育提倡時期
第三目 識字教育發展時期
第四目 識字教育推行時期
第五目 識字教育之研究實驗與計劃
第二節 課程教材之編刊
第一目 民眾學校課程標準之擬定
第二目 教材之編列
第三節 民眾讀物
第一目 編輯之旨趣及經過
第二目 抗戰後編輯工作之進行
第七章 補習教育
第一節 我國補習教育之沿革
第二節 補習教育制度之建立
第三節 補習教育實施情形
第八章 特殊教育
第一節 盲人教育
第二節 聾啞教育
第三節 全國盲啞學校概況
第四節 盲啞社團
第十編 邊疆教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邊疆教育之方針
第二節 邊疆教育之範圍
第三節 邊疆教育事業之推進
第二章 邊疆教育行政
第一節 行政沿革
第二節 諮議機關
第三節 視導考察
第四節 編譯工作
第五節 邊地研究
第六節 員生待遇
第三章 部辦邊疆教育事項
第一節 部辦邊疆小學
第一目 概說
第二目 分述
第二節 部辦邊疆中學
第一目 總說
第二目 分述
第三節 部辦邊疆師範學校
第一目 概述
第二目 分述
第四節 部辦邊疆職業學校
第一目 概說
第二目 分述
第五節 國立邊疆專科學校
第一目 總述
第二目 分述
一 國立邊疆學校
二 國立海疆學校
三 國立康定師範專科學校
第六節 國立邊疆文化教育館
第一目 沿革
第二目 組織
第三目 設備
第四目 研究事業與成績
第四章 各省邊地教育概況
第一節 熱河省之邊教設施
第二節 察哈爾省之邊教設施
第三節 綏遠省之邊教設施
第四節 寧夏省之邊教設施
第五節 甘肅省之邊教設施
第六節 青海省之邊教設施
第七節 新疆省之邊教設施
第八節 四川省之邊教設施
第九節 西康省之邊教設施
第十節 雲南省之邊教設施
第十一節 貴州省之邊教設施
第十二節 湖南省之邊教設施
第十三節 廣西省之邊教設施
第十四節 廣東省之邊教設施
第十五節 台灣省之邊教設施
第十一編 僑民教育
第一章 僑民教育之沿革
第二章 僑教行政與方案
第一節 僑教行政
第二節 華僑教育組織
第三節 僑民教育推進方案
第三章 僑教之設施
第一節 戰時之僑教設施
第一目 推行僑教視導制度
第二目 增撥經費與救濟員生
第三目 設立國立華僑中學
第四目 培養僑教師資
第二節 戰後之僑教設施
第一目 僑教復員之規則
第二目 僑教之督導與慰問
第三目 編審教材與補助圖書
第四目 褒獎興學與獎勵久任教員
第五目 獎助教師出國任教
第六目 僑生回國升學之優先與獎勵
第十二編 體育衛生軍訓及童子軍
第一章 體育
第一節 體育行政概述
第一目 國民體育法之修正
第二目 體育行政機構之組織
第三目 體育行政人員之作用
第四目 體育經費
第五目 體育之督導與考核
第六目 體育會議之召開
第七目 國民體育實施計劃之擬訂
第八目 中華赴歐體育考察團之派遣
第二節 學校體育
第一目 學校體育之改進
第二目 體育巡迴指導之舉辦
第三目 學生體格技能標準之釐訂
第四目 學校聯合運動會及表演會之舉辦
第五目 體育教材之編印
第六目 體育學術研究之獎勵
第三節 社會體育
第一目 體育節之確定
第二目 各級體育場之設置
第三目 運動競賽之舉辦
第四目 國際競賽之參加
第五目 國民保健運動之推行
第六目 民眾體育社團之督導
第四節 體育師資之培養
第一目 各級學校體育師資之培養
第二目 體育師資訓練期限之調整
第三目 體育教師進修之舉辦
第四目 警察體育幹部之訓練
第五節 滑翔運動
第一目 中國滑翔總會概況
第二章 衛生教育
第一節 衛生教育行政組織之演變
第一目 中央行政機構
第二目 各市行政機構
第三目 縣市行政機構
第二節 學校衛生教育之實施
第一目 頒定法規
第二目 培養兒童衛生習慣
第三目 灌輸學生衛生知識
第四目 規定標準充實設備
第五目 改善學生營養
第六目 檢查學生體格
第三節 民眾衛生教育之推行
第一目 灌輸衛生知識
第二目 防禦傳染疾病
第三目 研究教材教法
第四目 倡導民族健康運動
第三章 學生軍訓
第一節 學生軍訓之起源與經過
第二節 學生軍訓之實施概況
第四章 童子軍
第一節 中國童子軍之沿革
第一目 中國童子軍之成立
第二目 中國童子軍總會之組織
第二節 中國童子軍概況
第一目 中國童子軍之類別及編制
第二目 中國童子軍事業之發展
第三目 歷年童子軍之重要活動
第四目 中國童子軍幹部會議之召開
第三節 中國童子軍教育綱領
第十三編 戰區教育
第一章 戰區教育之督導
第一節 戰區教育之建立
第二節 戰區教育之設施
第一目 機構之設置與變遷
第二目 交通之聯繫
第三節 戰區教育概況
第一目 戰區教育與有關方面之聯繫
第二目 戰區教育之推進
第三目 戰教經費之困難
第四目 戰區教育之考核
第五目 戰區教育之結束
第二章 戰地失學失業青年之招訓
第一節 行政機構之設置與變遷
第一目 招訓總會
第二目 各地招訓分會
第三目 招致站接待站及登記處
第四目 招訓專員及戰地工作隊
第五目 戰區學生指導處
第二節 招訓工作之實施
第一目 戰地青年之招致
第二目 戰地青年之登記
第三目 戰地青年之救濟
第四目 戰地青年之考試
第五目 戰地青年之分發
第六目 戰地青年從軍之宣導
第三節 戰地青年之升學就業輔導
第一目 一般之輔導
第二目 集體訓練
第三目 訓練實施
第四節 東北青年教育輔導
第一目 東北青年教育救濟處之設立
第二目 東北青年救濟工作之實施
第三章 戰區教師之救濟
第一節 戰區教師之登記與救濟
第二節 中小學教師服務團概況
第一目 服務團之設置
第二目 各服務團辦理之經過
第三目 服務團之業務
第四目 服務團之變遷與結束
第四章 收復區青年之輔導
第一節 輔導機構之設置
第一目 青年復學就業輔導委員會之設立
第二目 輔導機構
第三目 收訓機構
第二節 輔導機構之工作
第一目 失學失業青年之登記分發
第二目 失學失業青年之收容訓練
第三目 失學失業青年之救濟輔導
第十四編 教育統計
第一節 教育行政(表一至表四)
第二節 高等教育(表一至表三十六)
第三節 中等教育(表一至表十四)
第四節 國民教育(表一至表十七)
第五節 社會教育(表一至表十)
第六節 編審圖書及儀器標本製造與供應(表一至表五)
第七節 獎勵捐資興學及教育人員(表一至表三)
第八節 教職員退休金及撫恤金(表一至表二)
第九節 青年復學就業(表一至表二)
第十五編 雜錄
第一章 歷任中央教育長官暨重要職官一覽
甲 長官
乙 次官
丙 秘書
丁 參事
戍 督學
己 各司處主管人員
第一節 自前清興學時起至宣統末年止
第二節 自民國元年起至十七年六月北京教育部結束時止
第三節 大學院時代
第四節 自民國十七年十一月教育部成立時起
子 總務司
丑 高等教育司
寅 普通教育司
卯 中等教育司
辰 國民教育司
巳 社會教育司
午 蒙藏教育司
未 邊疆教育司
申 國際文化教育事業處
酉 會計處
戌 統計處
亥 人事處
庚 各委員會室
辛 專門人員
壬 編審
癸 附屬機關主管人員
第二章 庚款興辦教育經過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美國
第三節 英國
第四節 蘇聯
第五節 法國
第六節 比國
第七節 荷蘭
第八節 余言
第三章 褒獎捐資興學
第一節 褒獎捐資興學條例
第一目 歷次公布之捐資興學褒獎條例
第二目 三十六年修正之捐資興學褒獎條例
第三目 捐資數額與給獎方式
第二節 褒獎捐資興學紀實
第一目 國府褒獎捐資興學一覽
第二目 褒獎捐資興學統計
第四章 抗戰時期文教人士忠貞及殉難事跡
第一節 殉難人士
壹 江蘇省
貳 浙江省
叄 安徽省
肆 江西省
伍 湖南省
陸 湖北省
柒 福建省
捌 山東省
玖 山西省
拾 河南省
拾壹 廣東省
拾貳 河北省
拾叄 遼寧省
拾肆 綏遠省
拾伍 察哈爾省
拾陸 黑龍江省
拾柒 熱河省
拾捌 遼北省
拾玖 安東省
貳拾 台灣省
貳拾壹 北平市
貳拾貳 天津市
貳拾叄 青島市
第二節 忠貞人士
壹 江蘇省
貳 浙江省
叄 安徽省
肆 江西省
伍 湖北省
陸 山東省
柒 山西省
捌 河南省
玖 河北省
拾 遼寧省
拾壹 察哈爾省
拾貳 黑龍江省
拾叄 熱河省
拾肆 遼北省
拾伍 上海市
拾陸 北平市
拾柒 天津市
拾捌 青島市
第五章 敵偽教育
第一節 敘言
第一目 敵人文化侵略之本質
第二目 偽政府辦理教育之宗旨
第二節 行政機構
第一目 偽滿州國之教育行政組織
第二目 偽維新政府時期之教育行政組織
第三目 偽國民政府時期之教育行政組織
第三節 學制及課程
第一目 偽滿州國之學制及課程
第二目 偽國民政府之學制及課程
第四節 教科用書
第一目 偽維新政府時期之教科用書
第二目 偽國民政府時期之教科用書
第五節 事業設施
第一目 偽國民教育
第二目 偽中等教育
第三目 偽高等教育
第四目 偽社會教育
第五目 偽滿之蒙旗教育
第六目 東北之日系教育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三十七年[1948]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R/520.92/992/:2
主題
InfoField
教育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529.6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643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5:10, 21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5:10, 21 April 20232,816 × 3,785, 1,676 pages (105.17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 (1/1) by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纂 (batch task; nlc:data_416,15jh009532,106675; 民國圖書-PD2022.5;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