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6jh005523-89623 袁氏盜國記.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66 × 1,347 pixels, file size: 21.18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7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袁氏盜國記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黃毅編述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袁氏盜國記
Publisher
國民書社[總發行者]
Description

上冊為本紀,下冊為外紀。記述袁世凱一生盜國竊權、賣國求榮、復辟稱帝的政治生涯。並收有此期間的電稿、書函、呈文及民眾輿論、國外輿論等史料

目錄
序文
凡例
本書記載大事表
上篇 本紀
第一章 袁世凱之秘史
第一節 滿清時代之袁世凱
東藩之失
戊戌之變
拳匪之亂
免官之因
篡清之謀
第二節 共和時代之袁世凱
攫取總統
恣情殺戮
違背約法
專權苛斂
挾用民意
喪失國權
第三節 國人記述之袁世凱
第四節 外人記述之袁世凱
第二章 盜國之動機
第一節 盜國之主動
主動之由來
主動之肇端
主動者之假面具
主動之實據
第二節 盜國之助手
梁士詒
楊度
顧鰲
第三章 盜國之運用
第一節 運用之利器
(甲) 籌安會
籌安會發起之宣言
籌安會之章程
籌安會奏功之通電
籌安會之末運
籌安會結束之通電
(乙) 請願聯合會
請願聯合會發起之宣言
請願聯合會之職員
請願之團體
請願之人物
請願之程序
總請願書之全文
袁氏之假面目
(丙) 國民代表大會
參政院建議之咨文
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公布國民代表大會之告令
表面尊重民意之申令
國民代表選舉之黑幕
國民代表題名錄
國民代表第一次之推戴
第一次之推戴書
假意推託之申令
國民代表第二次之推戴
第二次之推戴書
承認做皇帝之申令
(丁) 令文
禁止反對皇帝之令
誘騙清室之令
誘騙滿蒙回藏之令
誘騙同僚之令
(戊) 金錢
收買國民代表
津貼請願代表
收買各處報紙
津貼各處機關
(己) 爵位
第二節 製造民意之鐵證
(關於製造民意之密電密函六十二件)
第三節 運用之暴力
慘殺生命
強用名義
逼勒捐稅
奪取儲金
阻礙國貨
第四節 運用與外交
三國警告之初來
法意兩國之加入
日本外部發表警告之公文
第一次之答覆
第二次之問答
第三次之答覆
警告期中之加入協約及中央同盟談
五國聯合之通告
民軍起義後之外交
第五節 運用與自斃
亞細亞報之炸彈
蔣士立之被刺
鄭張之刺斃
新華宮之謀殺
第四章 國賊之末運
第一節 軍事之失敗
動兵前各省之駐軍
袁氏之私軍及其調動
袁軍之殘暴
袁軍之敗亡
破壞獨立之無效
第二節 洪憲之泡影
洪憲之由來
大典籌備處
登極之延緩
洪憲之消滅
取消帝制盜稱總統之令文
第三節 搆和之利用
和議中雙方之條件
借款之風潮
退位之謠惑
內閣之改組
第四節 今後之預言
斃於暗殺
明正典刑
逃亡海外
下篇 外紀
第一章 民意之真相
第一節 公民之意見
(甲) 電稿
劉公電
南嶽峻電
方夢超電
歐紀華等電
王文典電
袁希洛等致袁世凱電
劉公等通電
宋左林等電
黃耀卿等電
(乙) 書函
古伯荃維持中華民國意見書
李六更致袁世凱書
李彬致袁世凱書
滿人增祿致袁世凱書
劉世騶致籌安會書
河北同志會敬告全國父老書
東三省公民敬告父老勿再資給盜糧書
十九省公民否認袁世凱冒稱總統書
(丙) 呈文
賀振雄上肅政廳呈文
李誨上總檢查廳呈文
李誨上內務部呈文
震勛上大理院呈文
梁覺上肅政廳呈文
第二節 團體之陳辭
(甲) 電稿
進步黨致各支分部電
進步黨再致各支分部電
進步黨員致各支分部電
浙江省教育會復湖北教育會電
湖南常德商會致長沙商會電
共和維持會致袁世凱電
共和維持會致各省電
美國坡士頓中華公所電
泗水華僑致各省電
泗水華僑致北京當局電
留日學生華僑通電
進步黨致各省當局電
進步黨再致各省當局電
留日東京進步黨支部電
留日進步黨支部張煊通電
留日雲南學生全體通電
國會議員通告各國駐京公使電
國會議員再通告各國駐京公使電
國會議員通告全國電
江西省議會議員請袁世凱退位電
安徽省議會議員請段芝泉勿助袁逆電
上海廣肇公所致廣東各界電
廣肇公所再致廣東各界電
廣肇公所三致廣東各界電
廣肇公所致北京電
日本橫濱華僑電
中華留日學生總會電
南洋華僑電
美洲舊金山致公堂電
美洲坡士盾中華公所電
紐約華僑電
紐約克華僑電
厄瓜多華僑電
澳洲維多利亞民生書報社電
旅英華僑電
旅英人士逼袁氏退位電
(乙) 書函
安徽省商會復北京商會函
進步黨布告全國書
進步黨敬告各友邦書
進步黨員致各支分部書
共和維持會致各黨意見書
留日雲南學生通告全國書
留日廣西學生通告全國書
南洋三寶隴華僑致袁世凱書
美洲致公堂會長唐瓊昌上美總統書
(丙) 宣言
北京治安會宣言
上海共和保持會宣言
澳門華民維持國體聯合會宣言
留日學生聯合會宣言
美洲致公堂宣言
第三節 報紙之論調
京津之報紙
上海之報紙
第二章 名流之表示
第一節 動作之表示
(甲) 在野派
康有為
唐紹儀
伍廷芳
(乙) 在朝派
黎元洪
段祺瑞
梁啓超
蔡鍔
第二節 言論之表示
(一) 梁啓超之言論
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
國體問題與外交
國體問題與五國警告
呈請辭職文
呈報赴美日期文
袁政府偽造民意密電書後
在軍中敬告國人
致漢中將士書
(二) 康有為之言論
勸袁世凱退位書
中國今後籌安定策
(三) 唐紹儀之言論
忠告袁世凱退位電
致駐美中國公使電
致美政府抗議借款電
(四) 徐佛蘇之言論
對於籌安會之意見書
(五) 汪鳳灜之言論
與楊度論國體書
(六) 湯化龍之言論
勸告袁世凱退位電
答王印川書
(七) 孫洪伊之言論
初致袁世凱電
再致袁世凱電
泣告北方同鄉父老兄弟書
致北京外交總長陸徽祥書
致北京陸軍總長王士珍書
致某某將軍師長旅長書
(八) 蔡鍔之言論
告滇父老文
致黎副總統等電
(九) 伍廷芳之言論
勸袁世凱退位電
(十) 吳景濂之言論
勸袁世凱去國書
(十一) 張騫之言論
致徐世昌書
(十二) 譚人鳳之言論
致蔡鍔書
第三章 友邦之忠言
第一節 輿論之表示
英文京報某美人之投函
法人決不承認帝制之宣言
日人對於中國時局之真意
第二節 報紙之評題
奸險無賴之袁世凱
中國之自擾
痛斥袁氏愚弄國人之手段
武力耶民意耶
論袁氏〓帝之責任
喜劇耶滑稽劇耶
護國軍與袁軍之比較
日報對於袁氏之論調
第三節 名流之言論
(一) 丁義華之言論
研究國體問題之真理
四萬萬同胞宜速維持共和民國
中華在萬國中不注重廉恥乎
代述中國人民之意見
致袁世凱書
諷袁世凱退位致大陸報書
(二) 李佳白之言論
根本解決談
(三) 佑尼干之言論
論中國之恢復帝制
第四章 民軍之起義
第一節 民軍之發動
民軍之組合
上海製造局之攻擊
第二節 各省之義聲
(一) 雲南
致袁氏之哀的美敦書
雲南宣告獨立之通電
雲南公民公舉唐都督之電
雲南都督之示文
雲南都督之佈告
雲南都督府之組織
雲南商會致湖北商會電
雲南政府照會各國領事文
雲南政府照會各國公使文
雲南政府通牃各國文
雲南護國軍之組織
護國第一軍蔡總司令討逆之通電
護國第二軍李總司令討逆之通電
(二) (貴州)
雲貴合舉義師之通電
貴州都督之佈告
貴州都督促袁退位之公電
護國第一軍右翼戴總司令討逆之通電
(三) 廣西
致袁氏之哀的美敦書
廣西軍官宣布獨立推舉都督之電文
廣西宣告獨立之通電
廣西都督之告示
廣西都督佈告各屬之電文
廣西政府通告各國領事文
廣西護國軍致廣東最後之通牒
廣西護國軍檄廣東軍民文
廣西護國軍檄廣東境內雲南軍士文
(四) 廣東
廣東宣告獨立之通電
廣東獨立之佈告
廣東政府通告各國領事文
海珠事變徐勤脫險之始末
海珠變後譚學衡之文電
陸梁來粵調停之通電
龍都督表白之佈告
龍都督勸袁退位致段芝貴電
廣東護國軍北伐第一軍叚司令通電
(五) 浙江
屈巡按獨立之告示
浙軍宣告獨立之通電
寧波獨立致杭州之哀的美敦書
嘉興獨立之通電三則
獨立後服從袁氏之通電
袁氏利用屈映光之命令
浙人反對屈映光之電
浙江軍官擔保屈都督之電
屈映光表明態度之通電
浙江參議會之組織
新任呂都督之就職
呂都督就任之通電
谷鍾秀等致浙江呂都督電
鈕永建等致呂都督等電
(六) 四川
劉存厚獨立之通電
陳宦請菜總司令息戰書
蔡總司令復陳宦電
偽政府哀求息兵之電文
蔡總司令之復電
(七) 湖南
(附錄)
江蘇馮將軍迫袁退位電
江蘇馮將軍請民軍罷兵電
雲南唐都督答覆馮將軍電
貴雲兩廣聯合答之復電
第三節 新政府之基礎
宣布袁世凱罪狀之通電
認定繼任總統之通電
反對復辟之通電
聲明恭戴黎元洪氏之通電
奉托保障黎氏致各國公使電
第四節 共和之將來
附錄 孫文宣言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五年[1916]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628.219/169
主題
InfoField
洪憲帝制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258.3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冊(144;204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5:03, 22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5:03, 22 April 2023866 × 1,347, 373 pages (21.18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袁氏盜國記 (1/1) by 黃毅編述 (batch task; nlc:data_416,16jh005523,89623; 民國圖書-PD2022.5; 袁氏盜國記)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