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511-034031612010185-54358 資治通鑑.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2,629 × 3,489 pixels, file size: 819.8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26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Sima Guang: Zizhi Tongjian  wikidata:Q207062 reasonator:Q207062 s:ko:자치통감
Author
〔宋〕司馬光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資治通鑑
Edition 河南省圖書館 2016年12月
Publisher
國學整理社[出版者]
Object type annals / general history / literary work Edit this at Wikidata
Description

內附:《通鑑釋文辨誤》十二卷(元胡三省著)、《資治通鑑外紀》十卷(宋劉恕著)、《通鑑年數與西曆年數》(王洲編)

目錄
卷一 周紀一
威烈王
安王
烈王
卷二 周紀二
顯王
卷三 周紀三
慎靚王
赧王上
卷四 周紀四
赧王中
卷五 周紀五
赧王下
卷六 秦紀一
昭襄王
孝文王
莊襄王
始皇帝上
卷七 秦紀二
始皇帝下
二世皇帝上
卷八 秦紀三
二世皇帝下
卷九 漢紀一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
卷十 漢紀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
卷十一 漢紀三
太祖高皇帝中
卷十二 漢紀四
太祖高皇帝下
孝惠皇帝
卷十三 漢紀五
高皇后
太宗孝文皇帝上
卷十四 漢紀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
卷十五 漢紀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
孝景皇帝上
卷十六 漢紀八
孝景皇帝下
卷十七 漢紀九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
卷十八 漢紀十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
卷十九 漢紀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
卷二十 漢紀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
卷二十一 漢紀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
卷二十二 漢紀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
卷二十三 漢紀十五
孝昭皇帝上
卷二十四 漢紀十六
孝昭皇帝下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上
卷二十五 漢紀十七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
卷二十六 漢紀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
卷二十七 漢紀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
卷二十八 漢紀二十
孝元皇帝上
卷二十九 漢紀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
卷三十 漢紀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
卷三十一 漢紀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
卷三十二 漢紀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
卷三十三 漢紀二十五
孝成皇帝下
孝哀皇帝上
卷三十四 漢紀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
卷三十五 漢紀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
孝平皇帝上
卷三十六 漢紀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
王莽上
卷三十七 漢紀二十九
王莽中
卷三十八 漢紀三十
王莽下
卷三十九 漢紀三十一
淮陽王
卷四十 漢紀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
卷四十一 漢紀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
卷四十二 漢紀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
卷四十三 漢紀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
卷四十四 漢紀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
顯宗孝明皇帝上
卷四十五 漢紀三十七
顯宗孝明皇帝下
卷四十六 漢紀三十八
肅宗孝章皇帝上
卷四十七 漢紀三十九
肅宗孝章皇帝下
孝和皇帝上
卷四十八 漢紀四十
孝和皇帝下
卷四十九 漢紀四十一
孝殤皇帝
孝安皇帝上
卷五十 漢紀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
卷五十一 漢紀四十三
孝安皇帝下
孝順皇帝上
卷五十二 漢紀四十四
孝順皇帝下
孝沖皇帝
卷五十三 漢紀四十五
孝質皇帝
孝桓皇帝上之上
卷五十四 漢紀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
卷五十五 漢紀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
卷五十六 漢紀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
孝靈皇帝上之上
卷五十七 漢紀四十九
孝靈皇帝上之下
卷五十八 漢紀五十
孝靈皇帝中
卷五十九 漢紀五十一
孝靈皇帝下
孝獻皇帝甲
卷六十 漢紀五十二
孝獻皇帝乙
卷六十一 漢紀五十三
孝獻皇帝丙
卷六十二 漢紀五十四
孝獻皇帝丁
卷六十三 漢紀五十五
孝獻皇帝戊
卷六十四 漢紀五十六
孝獻皇帝己
卷六十五 漢紀五十七
孝獻皇帝庚
卷六十六 漢紀五十八
孝獻皇帝辛
卷六十七 漢紀五十九
孝獻皇帝壬
卷六十八 漢紀六十
孝獻皇帝癸
卷六十九 魏紀一
世祖文皇帝上
卷七十 魏紀二
世祖文皇帝下
烈祖明皇帝上之上
卷七十一 魏紀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上
卷七十二 魏紀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
卷七十三 魏紀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
卷七十四 魏紀六
烈祖明皇帝下
邵陵厲公上
卷七十五 魏紀七
邵陵厲公中
卷七十六 魏紀八
邵陵厲公下
高貴鄉公上
卷七十七 魏紀九
高貴鄉公下
元皇帝上
卷七十八 魏紀十
元皇帝下
卷七十九 晉紀一
元祖武皇帝上之上
卷八十 晉紀二
元祖武皇帝上下
卷八十一 晉紀三
元祖武皇帝中
卷八十二 晉紀四
元祖武皇帝下
孝惠皇帝上之上
卷八十三 晉紀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
卷八十四 晉紀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
卷八十五 晉紀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
卷八十六 晉紀八
孝惠皇帝下
孝懷皇帝上
卷八十七 晉紀九
孝懷皇帝中
卷八十八 晉紀十
孝懷皇帝下
孝愍皇帝上
卷八十九 晉紀十一
孝愍皇帝下
卷九十 晉紀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
卷九十一 晉紀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
卷九十二 晉紀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
肅宗明皇帝上
卷九十三 晉紀十五
肅宗明皇帝下
顯宗成皇帝上之上
卷九十四 晉紀十六
顯宗成皇帝上下
卷九十五 晉紀十七
顯宗成皇帝中之上
卷九十六 晉紀十八
顯宗成皇帝中之下
卷九十七 晉紀十九
顯宗成皇帝下
康皇帝
孝宗穆皇帝上之上
卷九十八 晉紀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
卷九十九 晉紀二十一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
卷一百 晉紀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
卷一百一 晉紀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
哀皇帝
海西公上
卷一百二 晉紀二十四
海西公下
卷一百三 晉紀二十五
太宗簡文皇帝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上
卷一百四 晉紀二十六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
卷一百五 晉紀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
卷一百六 晉紀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
卷一百七 晉紀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下
卷一百八 晉紀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
卷一百九 晉紀三十一
安皇帝甲
卷一百十 晉紀三十二
安皇帝乙
卷一百十一 晉紀三十三
安皇帝丙
卷一百十二 晉紀三十四
安皇帝丁
卷一百十三 晉紀三十五
安皇帝戊
卷一百十四 晉紀三十六
安皇帝己
卷一百十五 晉紀三十七
安皇帝庚
卷一百十六 晉紀三十八
安皇帝辛
卷一百十七 晉紀三十九
安皇帝壬
卷一百十八 晉紀四十
安皇帝癸
恭皇帝
卷一百十九 宋紀一
高祖武皇帝
營陽王
卷一百二十 宋紀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
卷一百二十一 宋紀三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
卷一百二十二 宋紀四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
卷一百二十三 宋紀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
卷一百二十四 宋紀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
卷一百二十五 宋紀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
卷一百二十六 宋紀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
卷一百二十七 宋紀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
卷一百二十八 宋紀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
卷一百二十九 宋紀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
卷一百三十 宋紀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
卷一百三十一 宋紀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
卷一百三十二 宋紀十四
太宗明皇帝中
卷一百三十三 宋紀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
蒼梧王上
卷一百三十四 宋紀十六
蒼梧王下
順皇帝
卷一百三十五 齊紀一
太祖高皇帝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卷一百三十六 齊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
卷一百三十七 齊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
卷一百三十八 齊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
卷一百三十九 齊紀五
高宗明皇帝上
卷一百四十 齊紀六
高宗明皇帝中
卷一百四十一 齊紀七
高宗明皇帝下
卷一百四十二 齊紀八
東昏侯上
卷一百四十三 齊紀九
東昏侯下
卷一百四十四 齊紀十
和皇帝
卷一百四十五 梁紀一
高祖武皇帝
卷一百四十六 梁紀二
高祖武皇帝二
卷一百四十七 梁紀三
高祖武皇帝三
卷一百四十八 梁紀四
高祖武皇帝四
卷一百四十九 梁紀五
高祖武皇帝五
卷一百五十 梁紀六
高祖武皇帝六
卷一百五十一 梁紀七
高祖武皇帝七
卷一百五十二 梁紀八
高祖武皇帝八
卷一百五十三 梁紀九
高祖武皇帝九
卷一百五十四 梁紀十
高祖武皇帝十
卷一百五十五 梁紀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
卷一百五十六 梁紀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
卷一百五十七 梁紀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
卷一百五十八 梁紀十四
高祖武皇帝十四
卷一百五十九 梁紀十五
高祖武皇帝十五
卷一百六十 梁紀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
卷一百六十一 梁紀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
卷一百六十二 梁紀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
卷一百六十三 梁紀十九
太宗簡文皇帝上
卷一百六十四 梁紀二十
太宗簡文皇帝下
世祖孝元皇帝上
卷一百六十五 梁紀二十一
世祖孝元皇帝下
卷一百六十六 梁紀二十二
敬皇帝
卷一百六十七 陳紀一
高祖武皇帝
卷一百六十八 陳紀二
世祖文皇帝上
卷一百六十九 陳紀三
世祖文皇帝下
卷一百七十 陳紀四
臨海王
高宗宣皇帝上之上
卷一百七十一 陳紀五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
卷一百七十二 陳紀六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
卷一百七十三 陳紀七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
卷一百七十四 陳紀八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
卷一百七十五 陳紀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
長城公上
卷一百七十六 陳紀十
長城公下
卷一百七十七 隋紀一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
卷一百七十八 隋紀二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
卷一百七十九 隋紀三
高祖文皇帝中
卷一百八十 隋紀四
高祖文皇帝下
煬皇帝上之上
卷一百八十一 隋紀五
煬皇帝上之下
卷一百八十二 隋紀六
煬皇帝中
卷一百八十三 隋紀七
煬皇帝下
恭皇帝
卷一百八十四 隋紀八
恭皇帝下
卷一百八十五 唐紀一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上
卷一百八十六 唐紀二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中
卷一百八十七 唐紀三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下
卷一百八十八 唐紀四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上
卷一百八十九 唐紀五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中
卷一百九十 唐紀六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下
卷一百九十一 唐紀七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
卷一百九十二 唐紀八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下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上
卷一百九十三 唐紀九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中
卷一百九十四 唐紀十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
卷一百九十五 唐紀十一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上
卷一百九十六 唐紀十二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
卷一百九十七 唐紀十三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下
卷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三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上
卷一百九十九 唐紀十五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下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上之上
卷二百 唐紀十六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上之下
卷二百一 唐紀十七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
卷二百二 唐紀十八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
卷二百三 唐紀十九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下
則天順聖皇后上之上
卷二百四 唐紀二十
則天順聖皇后上之下
卷二百五 唐紀二十一
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上
卷二百六 唐紀二十二
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下
卷二百七 唐紀二十三
則天順聖皇后下
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上
卷二百八 唐紀二十四
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中
卷二百九 唐紀二十五
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下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上
卷二百十 唐紀二十六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下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上
卷二百十一 唐紀二十七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中
卷二百十二 唐紀二十八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下
卷二百十三 唐紀二十九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上
卷二百十四 唐紀三十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中
卷二百十五 唐紀三十一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下
卷二百十六 唐紀三十二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下之上
卷二百十七 唐紀三十三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下之下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上之上
卷二百十八 唐紀三十四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上之下
卷二百十九 唐紀三十五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之上
卷二百二十 唐紀三十六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之下
卷二百二十一 唐紀三十七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之上
卷二百二十二 唐紀三十八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之下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上
卷二百二十三 唐紀三十九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下
卷二百二十四 唐紀四十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
卷二百二十五 唐紀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
卷二百二十六 唐紀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一
卷二百二十七 唐紀四十三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二
卷二百二十八 唐紀四十四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三
卷二百二十九 唐紀四十五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四
卷二百三十 唐紀四十六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五
卷二百三十一 唐紀四十七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六
卷二百三十二 唐紀四十八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七
卷二百三十三 唐紀四十九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八
卷二百三十四 唐紀五十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九
卷二百三十五 唐紀五十一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
卷二百三十六 唐紀五十二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一
順宗至德弘道大聖大安孝皇帝
卷二百三十七 唐紀五十三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之上
卷二百三十八 唐紀五十四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之下
卷二百三十九 唐紀五十五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之上
卷二百四十 唐紀五十六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之下
卷二百四十一 唐紀五十七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下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上
卷二百四十二 唐紀五十八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中
卷二百四十三 唐紀五十九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下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上之上
卷二百四十四 唐紀六十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上之下
卷二百四十五 唐紀六十一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中
卷二百四十六 唐紀六十二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下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
卷二百四十七 唐紀六十三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中
卷二百四十八 唐紀六十四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下
宣宗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上
卷二百四十九 唐紀六十五
宣宗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下
卷二百五十 唐紀六十六
懿宗昭聖惠孝皇帝上
卷二百五十一 唐紀六十七
懿宗昭聖惠孝皇帝中
卷二百五十二 唐紀六十八
懿宗昭聖惠孝皇帝下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上之上
卷二百五十三 唐紀六十九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上之下
卷二百五十四 唐紀七十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中之上
卷二百五十五 唐紀七十一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中之下
卷二百五十六 唐紀七十二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下之上
卷二百五十七 唐紀七十三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下之下
卷二百五十八 唐紀七十四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
卷二百五十九 唐紀七十五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
卷二百六十 唐紀七十六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
卷二百六十一 唐紀七十七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
卷二百六十二 唐紀七十八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中
卷二百六十三 唐紀七十九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
卷二百六十四 唐紀八十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
卷二百六十五 唐紀八十一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之下
昭宣光烈孝皇帝
卷二百六十六 後梁紀一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上
卷二百六十七 後梁紀二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中
卷二百六十八 後梁紀三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下
均王上上
卷二百六十九 後梁紀四
均王上下
卷二百七十 後梁紀五
均王中
卷二百七十一 後梁紀六
均王下
卷二百七十二 後唐紀一
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上
卷二百七十三 後唐紀二
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中
卷二百七十四 後唐紀三
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下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上之上
卷二百七十五 後唐紀四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上之下
卷二百七十六 後唐紀五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中之上
卷二百七十七 後唐紀六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中之下
卷二百七十八 後唐紀七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下
潞王上
卷二百七十九 後唐紀八
潞王下
卷二百八十 後晉紀一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上
卷二百八十一 後晉紀二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
卷二百八十二 後晉紀三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
卷二百八十三 後晉紀四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
齊王上
卷二百八十四 後晉紀五
齊王中
卷二百八十五 後晉紀六
齊王下
卷二百八十六 後漢紀一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上
卷二百八十七 後漢紀二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中
卷二百八十八 後漢紀三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下
隱皇帝上
卷二百八十九 後漢紀四
隱皇帝下
卷二百九十 後周紀一
太祖聖神恭肅文孝皇帝上
卷二百九十一 後周紀二
太祖聖神恭肅文孝皇帝中
卷二百九十二 後周紀三
太祖聖神恭肅文孝皇帝下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上
卷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中
卷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
第一卷之上 包犧以來紀
包犧氏
神農氏
黃帝
第一卷之下 包犧以來紀
帝堯
帝舜
第二卷之上 夏紀 原注起戊戌終己酉十七君一十四世通羿浞四百三十二年
夏后氏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第二卷之下 商紀原注起庚戌終戊寅三十君十七世六百二十九年
成湯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中宗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高宗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庚丁
武乙
太丁


第三卷之上 周紀一原注起武王元年己卯至厲王四十年己未二百八十一年起共和元年上章涒灘盡上章敦戕凡七十一年
武王
成王
第三卷之下 周紀一
康王
昭王
穆王
共王
懿王
孝王
夷王
厲王
共和
宣王
幽王
第四卷 周紀二原注起重光協洽盡屠維大荒落凡一百一十九年
平王
桓王
莊王
厘王
惠王
第五卷 周紀三原注起上章敦戕盡玄黓攝提格凡三十三年
襄王
第六卷 周紀四原注起昭陽單閼,盡屠維,赤奮若凡四十七年
頃王
匡王
定王
簡王
第七卷 周紀五原注起上章攝提格盡重光大荒落凡五十二年
靈王
景王
第八卷 周紀六原注起玄黓敦牂盡屠維作噩,凡二十八年
敬王上
第九卷 周紀七原注起上章閹茂盡旃蒙困敦凡十五年
敬王下
第十卷 周紀八原注起旃蒙赤奮若盡強圉赤奮若凡七十三年
元王
貞定王
考王
威烈王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5[1936]
Place of creat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dit this at Wikidata
References Gujin Tushu Jicheng, Q96599879  Edit this at Wikidata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文獻)
主題
InfoField
中國
載體形態
InfoField
頁數:2冊(1080,1125頁);尺寸:22cm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3:26, 27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3:26, 27 April 20232,629 × 3,489, 2,263 pages (819.8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資治通鑑 (1/1) by (宋)司馬光 (batch task; nlc:data_511,034031612010185,54358; 民國文獻-PD2022.3; 資治通鑑)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